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妇幼保健》2019,(1)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与孕期体重增长对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和治疗GDM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进行分娩或产前检查的2 069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孕妇孕前BMI大小分为A组(BMI18. 5 kg/m2)、B组(18. 5 kg/m~2≤BMI≤24. 0 kg/m~2)、C组(BMI24. 0 kg/m~2) 3组。对3组孕妇妊娠期内体重增长及GDM发病进行观察统计,并对各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研究观察的2 069例孕妇中有197例出现GDM,发病率为9. 52%。且3组孕妇GDM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即C组最高,B组次之,A组最小,初步表明孕妇GDM的发病率随着孕前BMI的增加而升高。(2) A、B、C 3组孕妇中体重增长≤9 kg GDM发病率显著低于体重增长9 kg孕妇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提示孕期体重增加会增加孕妇GDM。(3) A组孕妇低体重胎儿、流产率高于B组、C组,B组孕妇正常产率高于A组、C组,C组孕妇剖宫产率、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A组、B组,且各组中体重增长9 kg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体重增长≤9 kg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孕妇孕前高BMI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会显著增加孕妇GDM的发病和增加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因此控制孕妇孕前和孕期体重增长在正常范围,可降低孕妇GDM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使得孕妇获得良好的妊娠、分娩过程。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增长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增长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20名在我院检查及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调查,记录孕妇孕前及分娩前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计算出孕期体重指数增加值,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孕期体重指数增加<3的孕妇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及低体重儿的发生率高于孕期体重指数增加3~6的孕妇,有统计学意义,孕期体重指数增加>6的孕妇出现先兆子痫、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的发生率高于孕期体重指数增加3~6的孕妇。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治疗后控制体重指数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可使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析孕前体重指数(BMI)与孕期体重增长对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及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以2016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进行孕期保健并住院分娩的孕妇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孕前BMI值将其分为低BMI组、正常BMI组和高BMI组;根据其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将其分为低体重增长组,正常体重增长组和高体... 相似文献
4.
孕妇体重指数及其增长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指数及其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测量450例孕产妇的孕前体重、身高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计算体重指数(BM I),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妊娠高血压疾病、阴道助产、剖宫产、巨大儿以及高危新生儿率均明显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但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糖耐量异常(G IGT)、产后出血和低体重儿较消瘦组和正常组略高,无统计学差异;C组的剖宫产率和巨大儿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而妊娠高血压疾病、GDM+G IGT、阴道助产、产后出血、低体重儿和高危新生儿率均略高于A组和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孕期体重指数及其增长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期体重增长模式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3月1日至9月30日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检及分娩的单胎GDM孕产妇共976例,按孕前BMI分为低体重组(11.5%,112例)、正常体重组(63.7%,622例)、超重/肥胖组(24.8%,242例);按孕期体重增长模式分为体重增长不足组(45.1%,440例)、体重增长适宜组(38.2%,373例)、体重增长过多组(16.7%,163例)。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探讨孕前不同BMI和孕期不同体重增长模式GDM患者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不同孕前BMI患者,孕期增重情况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肥胖组(F=46.39,P<0.01)。不同孕期增重模式下,新生儿出生体重为体重增长过多组>增长适宜组>增长不足组(F=16.81,P<0.01),大于孕龄儿(LGA)发生率情况亦同(χ2 =31.14,P<0.01);手术助产、巨大儿发生率均为体重增长过多组>增长适宜组>增长不足组(χ2 =31.... 相似文献
6.
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6月~2006年1月在本院产科高危门诊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高于标准体重的孕妇400例,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标准体重孕妇500例,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①高于标准体重组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分别为12·75%、10·25%、21·00%、74·75%)明显高于标准体重组(分别为4·04%、3·32%、7·61%、43·9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高于标准体重组中,GDM组孕期体重增长(10·48±4·25)kg明显低于非GDM组孕期体重增长(15·19±6·12)k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孕前体重指数及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高于标准体重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13·04%,明显高于标准体重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3·1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妊娠前体重正常及妊娠期糖尿病体重控制正常,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前不同体质指数(BMI)和孕期BMI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2016年7月-2018年8月分娩的600例GD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前BMI分为3组(A组:BMI<18.5 kg/m^2,B组:18.5 kg/m^2≤BMI<24.9 kg/m^2,C组:BMI≥25.0 kg/m^2);再根据孕期BMI增长,重新分为3组:A1组:BMI<4 kg/m^2,B1组:4 kg/m^2≤BMI<8 kg/m^2,C1组:BMI≥8 kg/m^2;分别比较各组妊娠期高血压(HDP)、子痫前期、胎儿窘迫、巨大儿、早产、产后出血以及低出生体质量儿(LBWI)的发生率。结果 GDM孕妇孕前BMI比较:C组的HDP、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巨大儿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儿窘迫、早产、产后出血及LBWI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GDM孕妇孕期BMI增长的比较:B1组的HDP、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组的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1组和B1组,C1组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孕妇早产、产后出血及LBWI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该研究建议GDM孕妇孕前BMI控制在:18.5 kg/m^2≤BMI<24.9 kg/m^2,孕期BMI增长控制在:4 kg/m^2≤BMI<8 kg/m^2,可显著减少HDP、子痫前期的发生率,降低胎儿窘迫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对于临床如何指导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体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身高、体重及与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860例单胎产妇,测量孕前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长情况,计算体重指数(BMI)及体重增幅,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孕期高体重指数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巨大儿、剖宫产率相应高于其他两组,有显著差异性;当体重指数增幅>6时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巨大儿、剖宫产率和高危新生儿高于其他两组,有显著差异性;孕期体重增幅≥15Kg时,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巨大儿、剖宫产率和高危新生儿高于另一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孕期体重增长、孕期体重指数的变化,是新生儿体重增加及孕妇发生并发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8年3月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建卡并住院分娩的体重指数>24的孕妇100例,随机抽取同期分娩体重指数正常的孕妇300例,随访他们的妊娠结局。结果:①高于标准体重组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巨大儿的发病率(分别为12.00%、14.00%、10.00%)明显高于标准体重组(分别为4.00%、4.33%、5.6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高于标准体重组中,发生GDM组孕期体重增长明显低于未发生GDM组孕期体重增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孕期体重增长≥15 kg者,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的发病率及剖宫产率较体重增长<15 kg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前体重标准和孕期体重增长<15 kg者及妊娠期糖尿病体重控制正常的孕妇妊娠结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重指数(BMI)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49例,依照BMI范围分为正常组(18.5≤BMI <25)、过重组(25≤BMI< 28)及肥胖组(28≤BMI <32);比较各组一般资料、BMI、空腹血糖及围产结局的差异性,分析BMI对不良围产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各组孕产妇的妊娠次数、生产次数、流产情况及孕周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发生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多、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及早产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间,各组患者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入院时、妊娠中晚期的血糖值和BMI均呈正相关性(R2=0.3996、0.443、0.4914,均P<0.05).本组新生儿的主要并发症为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低血糖、高胆红素及湿肺,各项并发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BMI水平与血糖成正相关,对孕期并发症有重要影响,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预测不良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77例妊娠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同期76例糖代谢实验(OGTT)阴性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在剖宫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羊水过多、感染、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虽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对妊娠结局有较大影响,可导致母婴严重的并发症,应加强妊娠期糖代谢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教,以改善或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进行规范化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226例GDM患者根据住院期间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187例)和血糖控制不良组(39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100例糖代谢正常的孕妇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三组在孕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和分娩方式方面的差异。结果血糖控制良好组孕产妇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及剖宫产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血糖控制不良组孕产妇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及剖宫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围生儿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病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患者有效控制病情,可将孕妇及围生儿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和剖宫产率降低到健康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治疗,并分析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比较我院90例经收入院治疗的GDM孕妇和90例同期因各种原因未得以收入院干预治疗的GDM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孕妇的分娩方式、产科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新生儿窒息、低血糖、围产儿死亡、巨大儿、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妊高征、胎膜早破方面及分娩方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应早期诊断和治疗,控制血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是GDM治疗的关键,必要时加用胰岛素、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有利于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并评价血清胎球蛋白A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38例GDM孕妇、30例非妊娠妇女以及41例正常妊娠孕妇的空腹血糖值(FPG)、空腹血清AHSG含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胰岛素含量以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BCI)进行测定。结果随孕妇孕周的增大,正常妊娠孕妇的血AHSG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GDM组孕妇上升幅度更为显著(P〈0.001);GDM组孕妇血清AHSG含量显著高于非妊娠孕妇与健康妊娠孕妇(均P〈0.001);GDM组孕妇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指标、血清AHSG与FPG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DM孕妇的血清AHSG含量明显上升,不能认为GDM妇女的高水平AHSG含量能够作为评价其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单一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16.
妊娠期糖尿病诊治与妊娠结局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lus,GDM)的血糖控制状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单纯饮食控制组145例(Ⅰ组),饮食控制加胰岛素治疗组60例(Ⅱ组),无系统治疗组35例(Ⅲ组),比较三组的妊娠结局。结果Ⅲ组的孕产妇并发症,剖宫产率,均较Ⅰ组和Ⅱ组明显升高,妊娠结局Ⅰ组和Ⅱ组较好,Ⅲ组较差,而Ⅰ组和Ⅱ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妊娠期糖筛查妊娠期糖尿病孕期若能积极控制血糖,适时终止妊娠,母婴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将孕妇分为:血糖控制不良组(40例),血糖控制良好组(40例),另选取同时段在我院分娩的正常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孕妇LpPLA2表达水平及妊娠结局差异。结果血糖控制不良组血浆Lp-PLA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与对照组(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血浆Lp-PLA2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在胎膜早破、巨大儿、早产儿中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与对照组(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妊娠结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血浆Lp-PLA2水平与妊娠期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妊娠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女性进行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donor,AID)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7年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AID助孕的1 707例女性患者资料,按BMI分为正常组1 314例(其中自然周期1 162例,促排卵周期152例,18.5 kg/m2≤BMI<24 kg/m2)、超重组320例(其中自然周期270例,促排卵周期50例,24 kg/m2≤BMI<28 kg/m2)和肥胖组73例(其中自然周期54例,促排卵周期19例,BMI≥28 kg/m2),评估3组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AID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结果:正常组中促排卵周期AID的流产率高于自然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03%,9/31 vs. 11.45%,30/262,χ2=0.589,P=0.014),而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中自然周期AID 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分别为23.33%,63/270和21.48%,58/270)高于促排卵周期(分别为10%,5/50和8%,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2,P=0.034;χ2=4.908,P=0.027),促排卵周期生化妊娠率和流产率与自然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中自然周期AID 的妊娠结局与促排卵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周期AID临床结局可能优于促排卵周期AID;尤其是超重女性,自然周期AID可能获得更高的妊娠结局。对条件合适的患者,应积极提倡自然周期AI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管理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9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均经营养医师配制糖尿病食谱,64例患者遵医嘱定期到营养门诊复诊为观察组,30例患者未复诊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产时产科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复诊组GDM妊娠时间比未复诊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复诊组GDM者(P〈0.05)。结论加强GDM的饮食管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可以显著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母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6例GDM孕妇,依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满意组(A组,26例)和血糖控制不满意组(B组,20例),比较两组孕妇分娩结局和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A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感染、产后出血和胎膜早破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也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控制血糖对于改善孕妇分娩结局,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重视血糖筛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