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的影响因素,提出提高《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率的措施和建议。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场调查(包括个人深入访谈、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了解《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流程和条件。结果 医疗助产机构(供方)设置的《出生医学证明》申领流程较为复杂;新生儿父母(需方)重视程度及主动申领《出生医学证明》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某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影响《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结论 建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水平,简化《出生医学证明》发放流程;探讨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规范使用;加强群众宣教,提高群众对《出生医学证明》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2.
经过分析我国《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实际情况和影响因素,找出其中存有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以我国1996年~2012年空白《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状况和全国各省督导调研状况进行分析.我国有超过6000万新生儿并未领取《出生医学证明》,各年度内未领取《出生医学证明》人数较多,签发比例不高,且签发不符合要求.《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数量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可借助宣传提升国民重视程度,同时相关政府应增强监督,取消影响《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的附带条件,通过全面的业务能力培训,提升执行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解决的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方法:对1996~2012年全国空白《出生医学证明》发放情况及国家对各省督导调研掌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约6千万新生儿未领取《出生医学证明》,各年度《出生医学证明》未领取数量均较大,累计签发比例较低,且签发不够规范。结论:《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数量和签发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可能通过加强宣传以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重视程度;加强监管,取消阻碍《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的附加条件;加强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执行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呼吸内科病房的应急管理措施,为降低工作人员及住院患者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提供保障。方法:2020年1月23日-2月29日期间,根据我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总体要求,结合呼吸内科工作特点,制定全面的病房应急管理措施并落实。结果:病房应急管理工作从容有序,顺利完成各项诊疗护理任务;工作人员及患者均未发生疑似/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结论:我院呼吸内科在突发疫情期间实施的病房应急管理措施有效,值得医疗机构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和比较北京市《出生医学证明》机构外签发新政策实施前后的特点,为机构外签发的《出生医学证明》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从北京市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中导出2012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全市签发的助产机构外《出生医学证明》相关信息,包括证件签发状态、签发时间、签发地、出生时间、签发对象父母亲的年龄及户籍地等,应用统计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新政策实施后机构外签发数量有所增长,其中《出生医学证明》证面上仅有父母亲一方信息的签发量占比由19. 4%增至36. 4%,家长自述机构外分娩双胎新生儿的签发量占比由2. 8%增至4. 7%;机构外签发的签发对象年龄主要集中在3~6岁,其父母的平均年龄均高于机构内签发新生儿的父母平均年龄。结论新政策的实施及时落实了国务院相关文件,解决了部分无户口人员的落户问题,同时也给《出生医学证明》管理部门提出了更多挑战。应加强区级管理岗位的业务培训,完善部门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完善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北京市《出生医学证明》机构外签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国《出生医学证明》(以下简称出生证)的签发包括首次签发、补发、换外以及机构外分娩的签发[1],由签发机构套打签发全国统一印制证件[2]。作为人生第一证,我国统一的出生证从1996年1月1日诞生以来,历经了六次改版,服务范畴不断拓展,是申报国籍、户籍、取得公民身份号码的法定医学证明,已经广泛应用于新生儿落户,申报生育险、入托、入学、出境等多个方面,已经成为公民终身的医学法律文件。但目前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影响着出生证管理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情况,评估风险分级策略的应用,为应对疫情提供数据支持和思路。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0时—3月18日24时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信息资料,使用ArcGIS作图,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四川省共有183个行政区,3月2日24时(四川省正式发布风险分级标准)为时间节点,全省共有128个低风险地区、54个中风险地区、1个高风险地区;聚集性病例、输入性病例在不同风险分级地区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 <0.05),防治策略应以严防输入、阻断传播、精准救治为主;住院时长与地区风险分级具有相关性(rs=0.088,P=0.041)。结论四川省中风险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人口流动频繁的成都及川东北地区,在风险分级差异化防控措施的实施下,本省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2022年3—5月上海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为防止疫情蔓延,上海市采取了区域切块式封闭管理措施。为保证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上海市金山区应急防控指挥部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由金山区卫生健康、民政、医保、交通等部门迅速成立了居民就医配药“医疗工作专班”,探索疫情期间社区卫生服务供给模式,最大程度保障了居民医药卫生服务需求,切实维护了人民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建湖县《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从《江苏省BCMS网络版<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系统》中导出的2015-2017年建湖县各医疗保健机构签发的19 574张《出生医学证明》进行分析,包括首次签发、换发、补发及废证情况。结果 2015-2017年在全县助产机构出生的活产儿中,《出生医学证明》当年签发率平均为97. 85%,使用证件19 574张,其中医疗保健机构内出生签发数为19 419张,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签发数为25张,废证数为130张。在医疗保健机构内出生签发数中首次签发数为18 795张,换发数为239张,补发数为385张。首次签发率、有效使用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 05);补发率、废证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 01);换发率、医疗机构外出生签发率均变化不大。2015-2017年换发、补发和废证共754张,换证、补证、废证总数逐渐减少。结论专人负责、跟踪宣传、督导发放是提高《出生医学证明》当年出生首次签发率的关键,专用电脑上应用网络信息化技术是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重要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业务培训和督查、提高责任心可进一步减少无效签发《出生医学证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国7省《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及使用现状,分析证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方法  于2018年9 — 10月,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应用自行设计问卷对7家省级机构进行调查,收集2015 — 2017年中国7省《出生医学证明》证件管理(包括证件签发、换发、补发、废证等)信息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机构分布相对合理,落实了由助产机构直接签发的要求,公立一级医院2016、2017年占比分别为58.33 %、57.89 %;证件申领计划合理,2015 — 2017年申领使用比分别为1.26、0.96、0.99;证件签发及时性逐渐改善,首次签发率由70.29 % 增至88.78 %;补发率由0.75 % 增至1.09 %,换发率由0.70 % 增至0.93 %,但均在1 % 左右;废证率分别为0.66 %、0.58 %、0.42 %,呈逐年下降趋势。  结论  2015 — 2017年7省《出生医学证明》证件签发及使用情况较好;证件首次签发机构以公立一级医院为主,证件签发及时性逐渐改善,且换发率、补发率、废证率均多控制在1 % 以内;因纸质制发模式形成的空白证件的积压或短缺、废证情形及盗窃等问题则无法完全避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慢性病患者就医延迟问题。方法2021年2月,采用网络调查,以321名慢性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多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的慢病患者中,37.1%出现就医延迟。就医延迟最多的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23.5%);就医延迟影响的首位原因是患者出现"医院恐慌"现象,害怕院内交叉感染而不敢去医院(54.6%);未及时就医带来的首位影响的是康复变慢(43.7%)。结论就医延迟发生的主要社会人口学特征是年龄和自评健康状况,患者就医延迟的心理行为特征是风险感知和过度防护,新冠肺炎疫情下,慢性病患者就医延迟现象较高,就医延迟后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建议采取全方位的综合举措以缓解患者疫情期间的就医难题。  相似文献   

12.
从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自身因素等5个方面分析了病案管理工作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建立职业防护管理制度;加强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坚持全面消毒和标准预防;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承担了众多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并且对于非新冠肺炎的其他疾病患者的诊疗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基于信息平台的运用,发现互联网医院在运行过程中呈现出设计不完善、信息无法共享、缺乏监管、网络信息安全存在漏洞等问题,导致在疫情期间不能最大化发挥信息化支撑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对互联网医院进行顶层设...  相似文献   

14.
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个公民.乡村地域广阔,但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医疗条件相对落后,乡村疫情防控关系到整个疫情防控全局的成败,它既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阐释了乡村在应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时的人口调蓄、保障、隔离以及防控中的积极作用.同时,疫情对提升乡民疫情防控意识、健康意识、环境...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现有的通风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特点,结合医院各功能分区对空气环境的具体要求,提出疫情期间不同区域的不同系统的应急运行方案,旨在通过合理的方案,避免病毒通过通风空调系统传播而造成院内交叉感染,保障院区内空气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6.
防疫工作刻不容缓,为提高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效果和能力,通过探讨信息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中的应用,发现防疫系统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保障信息技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2020年2月26日-4月21日期间国内本土以及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了解不同类型病例的时相差别,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获取病例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累计新增境外...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发,急需大量应急救治物资。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供应链协同管理框架,采用协同管理手段,如计划协同、信息协同、物流协同、标准协同等,消除疫情应急物资供应可能发生的不协调现象,以更优化、更科学的方式有序组织和协调各种可用资源,最大限度满足疫情医疗救治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焦作市解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和分析,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试行第五版)》流行病学调查指引,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探讨焦作市解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焦作市解放区自2020年2月1日确诊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以来,确诊病例数共7例,无死亡病例。其中6例来自3起聚集性疫情,这3起聚集性病例均为家庭暴露引发,1起聚集性病例存在明显的病例代际。结论:焦作市解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以家庭暴露为主,在居家生活中应注意个人防护,患者应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密切接触,做好自我隔离。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同济医院作为定点救治医院,后勤部门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成立多个疫情防控专项应急小组,有序开展诊疗环境基础设施与动力保障、物资与设备供应、患者与医务人员生活保障、后勤外包部门管理等应急管理工作。后勤保障应急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后勤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为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