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放置"T"管的处理方法以及改进措施,提高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肝胆外科2009年6月~2014年6月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aparoscopiccommonbileductexploration,LCBDE)、置T管以治疗肝外或肝外合并肝内胆总管结石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胆总管切开取石,进行一期缝合或置T管。结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25例(17.9%),置T管115例(82.1%)。手术中结石取尽86例(61.4%)、术后胆道镜取石54例(38.6%)。置T管患者术后5~8w经过T管胆道造影确诊无结石残留后摘除T管,140例患者术后跟踪回访3~60个月,并无复发现象。结论患者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放置T管进行治疗,T管拔管时间以及T管胆道造影无残留结石后拔管时间为术后5~8w时间,拔管后闭管2w时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行内引流、“T”管外引流与I期缝合的临床适应证。方法应用腹腔镜及纤维胆道镜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内置入“内引流管”,“T”管以及一期缝合并观察疗效。结果131例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90—210min.其中行“T”管外引流41例,一期缝合90例。全组发生胆漏3例,8例术后残留肝内胆管结石,均带“T”管出院,于术后6周回院行胆道镜取净结石治愈。全组均无胆道狭窄、大出血、腹腔感染。术后第2天进流质饮食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7.5d。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Ⅰ期缝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了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或单纯胆总管结石而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1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Ⅰ期缝合胆总管54例,70例停留Т管引流,8例中转开腹均停留T管引流,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熟练缝合技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Ⅰ期缝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88例输尿管结石病人行腹腔镜下切开取石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治愈.88例95侧均取石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16 min,住院时间平均5.1天,其中1例发生尿漏经治疗后治愈,无腹腔感染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有效、可行的微创技术,通过周密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I期缝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了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或单纯胆总管结石而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1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I期缝合胆总管54例,70例停留T管引流.8例中转开腹均停留T管引流,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熟练缝合技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I期缝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输尿管上段结石切开取石术手术入路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腹腔镜输尿管上段结石切开取石术的经腹腔以及经后腹膜腔手术入路的疗效指标进行比较。方法收治56例上尿路结石病例,包括32例经后腹膜腔手术入路切开取石术,24例经腹腔手术人路切开取石术。两种手术人路方式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并且两组术中均予以留置双J管。结果56例手术方式均获成功。两组在手术时问、术中出血无统计学差异,在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上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在术后进行复查均未见结石残留,随访12月无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经腹腔手术入路及经后腹膜腔手术入路均是安全和有效的。在缩短住院时间和节省住院费用上经后腹膜腔手术入路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联合膀胱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对37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盂切开取石联合膀胱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统计并分析患者基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一期清石率、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复查等情况。结果 37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平均结石直径(2.8±0.9)cm,手术时间(89±24)min,术中出血量(21.3±7.7)mL,术后住院时间(6.8±1.7)d,一期清石率为94.6%,围手术期1例发热,1例尿漏,经保守治疗均痊愈。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肾功能均正常,无结石复发及上尿路梗阻,肾积水均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论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联合膀胱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高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收集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11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1例)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研究组(130例)采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术后评价与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问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在确保较高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以及较低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基础上,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手术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可以作为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别小芹 《医学信息》2007,20(5):858-859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方法对2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ST取石术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处理。结果28例成功实施EST取石;1例取石失败,转为治疗。结论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强力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处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病人尽快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腹腔镜等多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技术优势。方法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BDE+LC)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两种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结果有两组病例,其中LCBDE+LC组36例,本组术后胆道残余结石2例,后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取石治愈。ERCP+EST+LC组54例,本组术后并发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3例,发生急性轻型胰腺炎2例。结论多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多镜联合发挥出其独特技术优势,避免了因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而造成较大创伤的不合理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经胆囊板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势。 方法 回顾2016年7月~2019年12月我中心完成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80例,其中经胆囊板入路110例(实验组),传统入路17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结石大小数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生物夹使用数目、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引流液体总量。 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中出血量(P=0.004)、生物夹使用数目(P=0.000)、术后引流液体总量较少(P=0.005),术后疼痛较轻(P=0.015)。 结论 经胆囊板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理论上具有规避术中胆道损伤风险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作为罗哌卡因佐剂用于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 2020年6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33例。两组均采用TIVA,在麻醉诱导前行双侧后路腰方肌阻滞,D组每侧注射加入0.50 μg/kg右美托咪定的0.2%罗哌卡因30 mL,R组每侧注射0.2%罗哌卡因30 mL。记录术后2、6、12、24、48h h的静息和运动疼痛VAS评分;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48 h内有效PCA次数、舒芬太尼总量、哌替啶镇痛例数、镇痛满意度。 结果 与R组比较,D组术后12 h、24 h、48 h的疼痛VAS评分和运动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8 h按压镇痛泵总次数、舒芬太尼总量、需要哌替啶镇痛例数明显降低(P<0.05),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镇痛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双侧后路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安全有效,能降低患者疼痛评分,增强镇痛效果、延长镇痛时间,减少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多模式镇痛方案提供新选择,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13.
任海滨 《医学信息》2018,(2):107-108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LC)+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与腹腔镜胆囊切除(LC)+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LC+EST/ERCP,观察组60例行LC+LCBDE,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与LC+EST/ERCP均是安全有效治疗胆囊合并胆管结石的手术方式,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LC+LCBDE占优势,临床根据患者情况行个体化治疗,灵活选取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在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46例肝脏肿瘤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3D腹腔镜组22例和2D腹腔镜组24例,分析比较两组肝切除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 3D腹腔镜组与2D腹腔组肝切除术手术方式大部分肝切除术27.3% (6例)和25% (6例),小部分肝切除术68.2%(15例)和70.8%(17例),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3D腹腔镜组肝切除术手术时间短于2D腹腔镜组(150±62 min vs 205±94 min,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腹腔镜组与2D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267±233 ml vs 289±265 ml, P=0.774),术后住院时间(7.8±2.7 d vs 8.2±3.2 d,P=0.936),并发症发生情况(18.2% vs 25%,P=0.575),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2D腹腔镜比较,3D腹腔镜下清晰的三维立体视觉,解剖层次更清晰可辨,有助于肝切除术精细操作,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硬镜与鞘管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本院2003年5月至2006年6月进行的104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使用硬镜与鞘管的情况.观察组53例,应用硬镜与鞘管;对照组51例,没有使用硬镜与鞘管.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均没有胆道大出血、胆漏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操作时间、引出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出血次数、灌注量和结石残留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镜与鞘管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中能加快取石速度、缩短操作时间、减少结石和灌注液体进入腹腔后遗留与污染的机会,没有增加结石残留率,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有上腹部手术史行腹腔镜胆道探查的16例患者(甲组),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52~84岁,平均年龄65.4岁。3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结石直径大于1.5cm患者10例,结石>2枚者7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5例。同期无上腹部手术史行腹腔镜胆道探查243例(乙组),其中男性115例,女性128例;年龄30~81岁,平均年龄56.8岁。甲、乙两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术;LCBDE取石T管引流术(LCTD)。结果甲组手术时间为55~235 min,平均手术时间128.1 min;术中出血量20~300 mL,平均出血量130.6 mL;2例中转开腹。乙组手术时间45~190 min,平均手术时间105.2 min;术中出血量15~120 mL,平均出血量45.2 mL;1例中转开腹。两组术中均无胆道损伤、胃肠道损伤、大出血、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胆道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探查,由操作熟练的腹腔镜医师进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单切口多通道(无需使用多通道腹腔镜手术入路装置)腹膜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120例前列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改良单切口腹膜外途径)60例,B组(多切口经腹腔途径)60例。A组平均年龄67.5 (60~78)岁,其中,Gleason 评分≤7分50例,8分10 例。前列腺体积62.4(25.0~200.0) ml。B组平均年龄68.3 (57~80)岁,其中,Gleason 评分≤7分48例,8分12 例。前列腺体积63.2(29.5~120.0) ml。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切缘阳性率、尿控满意率。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A组和B组术后通气时间分别为25 h(12 h~50 h)和81.5 h(48 h~16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3个月、尿控满意率患者分别为20例(33.33%)、55例(91.67%)和6例(10.0%)、18例(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单切口多通道腹膜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控及肠道功能恢复快,不受特殊装置制约,易于普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离体猪肾构建模拟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培训模型,并对培训模型进行评价。 方法 将新鲜猪肾在肾纤维囊外去除脂肪等组织,在猪肾表面盖两个同心圆圈,小圈内径约28 mm,大圈32 mm,随后操作时将猪肾固定在人体塑料模型内。高级组6名、中级组6名、初级组8名进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的操作,记录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随后高级职称医师对模型进行Likert评分表评分,对离体猪肾解剖结构条件、操作质感、外观及颜色、模型总体的逼真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结果 Likert评分中,模型解剖条件为5.00±0.00;操作质感为4.33±0.52;外观及颜色为4.33±0.52;模型总体逼真情况为4.67±0.52。初、中、高级组人员在第一次肾部分切除术的肾脏部分切除时间、缝合时间、内外圈损伤数、缝合后切缘间隙距离等指标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此培训模型具有简便、经济、手术模拟逼真度高等优点,可用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的高级培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的解剖基础与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3例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53.94±13.37)岁。患者术前均诊断为胸腺肿物。术后病理诊断:胸腺瘤12例、胸腺癌1例、畸胎瘤3例、胸腺增生1例、胸腺囊肿16例。观察手术路径的安全性及术野显露情况;记录术后引流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镜胸腺完整切除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其中合并有肺楔形切除2例,合并心包部分切除2例。剑突下入路手术路径安全,暴露良好,术中胸腺周围的解剖结构显示清晰,能完整显示左右两侧心包膈神经、上腔静脉、前方胸骨、后方心包及左侧无名静脉、上方甲状腺下极等胸腺毗邻结构。术后引流量(429.24±308.34)mL;引流时间(3.61±1.56)d;住院时间(5.88±3.43)d;术后24 h疼痛VAS 评分为(1.82±0.68)分。围术期无死亡病例,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症状加重,经机械通气、药物等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术后出现低钠血症,补钠后痊愈。结论 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的解剖路径暴露良好,具有较好的手术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更好地体现了微创理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采用双环乳晕切口在多中心乳腺良性肿瘤临床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优势。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外科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45例行“双环乳晕切口”治疗的“多中心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后3个月美容效果、6个月后复发率进行评价。 结果 切除肿瘤数量单侧(5±1)个(2~8个),双侧(8±2)个(3~13个)。肿瘤长径单侧(5.3±1.3)cm(1.5~8.5 cm),双侧(3.0±1.5)cm(1.2~6.5 cm)。术中出血量单侧(8.0±2.8)ml(5~15 ml),双侧(15.4±3.1)ml(10~25 ml)。术后3个月通过门诊和微信随访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在93.3%。术后6个月有37例患者进行彩超复查,其中单侧病变患者22例,复发3例,复发率13.6%;双侧病变患者15例,复发2例,复发率13.3%。 结论 双环乳晕切口在处理分布在不同象限多发性肿瘤、以及有塑形需求的患者人群中具有一定优势。手术安全性高,操作方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