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正常成人完整骨盆CT扫描三维重建数字化测量髂骨翼内板相对于方形区的倾斜角度,为临床提高髂骨与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提供影像解剖学参数支持。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2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行CT三维重建检查的正常成人完整骨盆数据,其中男60例(120侧)、女40例(80侧),平均年龄42.18岁。将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20.0软件,去除周围软组织、骶骨以及双侧股骨,建立完整双侧独立的三维髋骨模型;将髂骨翼分为前、中、后三区,依据骨盆相关骨性标志标记髂骨翼各分区相对于方形区的倾斜角并利用Mimics软件进行测量。比较同性别左右侧、不同性别间相应倾斜角的差异,以及不同部位倾斜角的差异。结果 男性和女性的前、中、后区倾斜角分别为142.40°±5.62°和142.03°±4.82°,130.78°±5.75°和126.37°±6.17°,101.27°±5.40°和100.46°±5.44°。同性别左、右侧前、中、后区倾斜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间前区与后区倾斜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性中区倾斜角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6, P<0.05)。髂骨翼内板相对于方形区的前、中、后三区倾斜角逐渐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髂骨翼内板相对于方形区的倾斜角在不同性别、不同部位有一定变化,该解剖学参数可以为术中指导髂骨与髋臼骨折解剖复位提供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从整体角度提高骨盆髋臼骨折的复位质量,并能评价骨折的旋转移位情况,弥补Matta评价标准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CT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进行改良髂骨螺钉技术的相关解剖学观测及钉道设计,探讨改良髂骨螺钉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4月—2017年3月佛山市中医院60例患者骨盆CT检查数据,其中男女各30例,年龄21~65岁,骨骼发育均成熟且排除骨盆疾病。首先采用患者CT DICOM数据,使用Mimics Research 21.0软件进行骨盆CT三维重建,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骨盆3D打印模型。在60例骨盆CT三维重建模型上,分别按照传统髂骨螺钉(对照组)和改良髂骨螺钉(改良组)两种不同方法模拟植钉,测量最大进钉深度、尾向倾角、外向倾角、入钉点与髂后最高点垂直距离、与中线距离、钉道最窄髂骨厚径,测量数据分别纳入对照组和改良组,并进行组间、组内比较。在骨盆3D打印模型上采用改良髂骨螺钉技术分别植入直径7.5 mm长80 mm的髂骨螺钉,观察植钉成功率以及有无螺钉穿出或钉道受阻情况。结果 改良组以髂后上棘向尾侧1 cm处、髂骨缘内半中心点为进钉点,以髂前下棘与髋臼上缘中点为进钉方向,尾向倾角为28.6°±4.2°、外向倾角为32.8°±4.9°,为改良组的髂骨螺钉钉道。对照组的最大进钉深度(123.6±5.0)mm、钉道最窄髂骨厚径(14.5±3.6)mm、尾向倾角29.5°±2.1°、外向倾角31.4°±5.1°,与改良组的最大进钉深度(122.1±5.8)mm、钉道最窄髂骨厚径(15.4±2.7)mm、尾向倾角28.6°±4.2°、外向倾角32.8°±4.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的入钉点与髂后最高点垂直距离(0.0±0.0)mm、与中线距离(44.3±4.9)mm,与改良组的入钉点与髂后最高点垂直距离(16.5±2.9)mm、与中线距离(32.1±4.3)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072、14.496, P值均<0.05)。改良组中男性最大进钉深度(124.9±6.1)mm、外向倾角33.4°±5.6°、入钉点与髂后上棘垂直距离(17.3±1.9)mm、与中线距离(33.2±3.8)mm、钉道最窄髂骨厚径(15.5±2.9)mm,与女性最大进钉深度(122.3±5.5)mm、外向倾角32.2°±5.6°、入钉点与髂后上棘垂直距离(16.1±2.9)mm、与中线距离(31.0±4.8)mm、钉道最窄髂骨厚径(14.9±2.9)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改良组中男性尾向倾角30.3°±3.6°与女性尾向倾角26.9°±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2, P<0.05)。60例3D打印模型均顺利植入髂骨螺钉,植钉成功率100%,未见螺钉穿出或钉道空间受限情况。结论 改良螺钉钉道的最大进钉深度、钉道最窄厚径、尾向倾角、外向倾角恒定,均能满足长度为8 cm、直径7.5 mm的髂骨螺钉,符合临床髂骨螺钉的植入安全性;改良后的进钉点与髂后最高点垂直距离、与中线距离,较传统进钉点更接近L5、S1椎弓根螺钉进钉点所在的直线,方便安装,并可降低进钉点切迹,减少并发症。改良髂骨螺钉是髂腰固定手术中一种较佳的髂骨植钉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体距骨显微硬度的分布特征。方法 自河北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标本库中,纳入年龄>40岁、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病史的新鲜冰冻尸体标本3具,取其右侧距骨。以距骨颈基底部为界将距骨分为距骨头颈和距骨体两部分,并将距骨头颈部纵向平分为内、外两部分,将距骨体分别沿横向和纵向平分为前、后两部分和内、外两部分。用慢速锯沿距骨长轴进行切割,将骨骼制成若干厚3 mm的骨组织切片,并用砂纸打磨。应用维氏方法测量骨切片骨皮质和骨松质不同区域的硬度值。采用50 g力加载50 s、维持12 s标准操作方法测定,同一区域选取5个有效值,全体有效值的平均值作为该部位的硬度值。结果 本研究共制备18个骨组织切片,测量180个位点。三具标本距骨总体骨硬度为(36.70±5.77)HV。距骨头颈部硬度为(37.68±5.22) HV,距骨体硬度为(36.20±5.99)HV,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4, P>0.05);距骨头颈部内侧硬度为(38.60±5.17) HV,略高于其外侧的(36.76±5.19) HV,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6, P>0.05)。距骨体内侧硬度为(37.78±5.23) HV,高于外侧的(34.63±6.32) HV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1, P<0.01);距骨体前、后两部位硬度值分别为(36.38±5.50) HV和(36.03±6.49) H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5, P>0.05)。结论 本研究首次报道应用维氏硬度方法分析人体距骨维氏硬度的分布规律:距骨头颈部与体部硬度无明显差异,距骨体内侧骨硬度大于外侧,是匹配内侧的高应力的结果,符合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体下颈椎C3~C7椎骨显微骨硬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分别为62岁男性(标本A)、45岁女性(标本B)、58岁男性(标本C),由河北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提供。取其下颈椎C3~C7段脊柱,剔除附着软组织。每个椎骨分为椎体区和附件区两部分,使用高精慢速锯分别经椎体中部垂直于椎体上下终板、右侧椎弓根长轴、左侧上下关节突长轴切割3 mm厚骨切片各1片, 并用砂纸打磨,15块椎骨共制成45片骨切片。应用维氏显微硬度测量仪测量骨组织切片不同区域皮质骨和松质骨的显微硬度值,每一个区域选取5个有效显微骨硬度值,全体有效值的平均值作为该区域的硬度值。结果 15块椎骨共计获得825个有效显微骨硬度测量值。 C3~C7总体骨硬度值为11.10~47.80 HV,其中皮质骨为(26.04±4.84) HV、松质骨为(22.92±4.78) HV。椎体区皮质骨硬度值为(25.46±4.86) HV、松质骨硬度值为(21.10±4.97) HV,附件区皮质骨硬度值为(26.50±4.78) HV、松质骨硬度值为(24.75±3.80) HV,附件区高于椎体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0、4.978, P值均<0.05)。3具尸体标本各自的下颈椎在不同部位的骨显微硬度值不同,但椎体区的皮质骨与松质骨骨硬度值均低于附件标本的皮质骨与松质骨骨硬度,其中松质骨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4.316、tB=2.364、tC=2.107, P值均<0.05);而皮质骨中,仅标本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8,P<0.05)。C3~C7各椎骨不同部位的硬度值分布规律与总体一致:椎体区的骨硬度值均低于附件区;其中C3、C5、C6、C7松质骨的骨硬度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附件分区中,上关节突皮质骨骨硬度低于椎弓根、椎板、横突、下关节突皮质骨骨硬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590, P<0.05);椎体分区中,下终板皮质骨骨硬度高于上终板和外周终板皮质骨骨硬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365, P<0.05)。结论 下颈椎椎骨不同部位、不同区域的骨显微硬度存在差异,附件区的皮质骨/松质骨骨硬度分别高于椎体区的皮质骨/松质骨骨硬度。该分布规律是人体活动过程中适应应力应变的生理改变,可以为三维有限元分析、3D打印及术前模拟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西北地区国人正常髌股关节CT影像相关解剖学测量数据在不同性别间差异,为人工膝关节假体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7年5月—8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募的78名志愿者156侧正常膝关节CT影像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美国GE Revolution CT机,对78名志愿者自髂棘至足底进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两侧髌骨厚度、髌骨关节面厚度、髌骨宽度、髌骨外侧关节面宽度、髌骨纵向长度、髌骨关节面长度、股骨左右径、股骨前后径、前股骨偏心距、滑车沟角。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间各观测指标的差异;应用线性回归模型控制年龄、身高、体质量偏倚,再次分析不同性别间各测量指标的差异,并对所有观测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78名志愿者,不同性别间年龄、身高、体质量、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70、17.602、11.366、4.377,P值均<0.01)。在控制年龄、身高、体质量偏倚前,男性髌骨厚度、髌骨关节面厚度、髌骨宽度、髌骨外侧关节面宽度、髌骨纵向长度、髌骨关节面长度、股骨左右径、股骨前后径、前股骨偏心距分别为(22.39±1.53)mm、(11.75±0.94)mm、(47.04±2.81)mm、(27.18±2.16)mm、(45.18±2.74)mm、(30.60±2.28)mm、(86.31±3.94)mm、(66.76±3.26)mm、(6.37±1.38)mm,均明显大于女性的(19.75±1.29)mm、(10.91±0.95)mm、(40.47±2.30)mm、(23.37±1.61)mm、(38.74±2.51)mm、(26.76±1.70)mm、(74.28±3.00)mm、(60.07±2.89)mm、(5.63±1.3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92、5.582、16.024、12.518、15.303、11.969、21.545、13.581、3.381,P值均<0.01);控制偏倚后,髌骨关节面厚度和前股骨偏心距男性、女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他指标男性、女性之间差异仍均有统计学意义(t=2.057、6.581、5.207、4.673、3.045、8.053、2.331,P值均<0.05)。而滑车沟角男性为139.43°±4.78°,女性为138.29°±4.22°,无论是否控制年龄、身高、体质量偏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滑车沟角与年龄、髌骨关节面厚度、前股骨偏心距之间呈负相关,其他观察指标之间均呈正相关。在呈正相关的指标中,前股骨偏心距与其他指标相关系数均<0.30,呈弱相关性;滑车沟角除与髌骨外侧关节面宽度相关系数为0.32外,与其他指标相关系数均<0.30,呈弱相关性。结论 不同性别间正常髌股关节CT影像相关解剖学测量数据存在差异,即使在同样大小的股骨或髌骨时,前股骨偏心距与滑车沟角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变异性。因此,在设计膝关节假体时不仅要根据性别不同满足患者的需要,同时应注意股骨前髁设计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量MSCT影像成人寰枢正中关节间隙(MADI)的正常值范围,探讨MADI值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4年7月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18岁以上行寰齿关节MSCT扫描的700例患者影像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排除外伤、累及上颈椎各类疾病者,按年龄分为18~24岁、25~29岁、30~39 岁、40~49岁、50~59 岁、60~69 岁 和≥70 岁7组,每组入选100例。对寰齿关节正中矢状位CT影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并测量寰椎前后结节中点连线经过寰齿关节间隙的长度,即MADI。计算不同年龄组患者MADI值,并采用线性回归方法进一步分析MADI值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结果 7组由低至高不同年龄患者的MADI值依次为(1.77±0.39)mm、(1.61±0.37)mm、(1.58±0.36)mm、(1.41±0.29) mm、(1.34±0.28)mm 、(1.31±0.29)mm、和(1.06±0.47)mm,MADI 随年龄增加而递减 (r=-0.511, P<0.01)。男性MADI(1.50±0.36)mm,女性MADI(1.38±0.34)mm,MADI 在不同性别之间无相关性 (r=0.000, P>0.05)。结论 在MSCT正中矢状位上MADI值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体腓骨体部骨组织显微硬度分布特征。方法 纳入3具新鲜冰冻成人尸体标本(62岁男性、58岁男性、45岁女性),均排除骨骼慢性疾病病史。取右侧腓骨体部,垂直于腓骨体部长轴将其切割为6等份,再使用高精度低速锯于每段标本中部取骨组织制成3 mm厚的骨骼标本,并将每个标本分为前侧、内侧、后侧、外侧4个区域。应用维氏硬度测量系统对每个区域进行5次有效显微硬度测量并取得硬度值,分析腓骨体部不同层面及同一层面的前侧、内侧、后侧、外侧4个区域的显微硬度分布特征,比较不同层面、不同区域的显微硬度差异。结果 3具腓骨体部标本共制备18个骨骼标本,选取72个区域共计测量了360个位点的有效硬度值。3具腓骨体部标本前侧、内侧、后侧、外侧区域总体硬度值分别为(46.81±4.51)HV、(49.69±4.05)HV、(51.19±4.19)HV和(50.44±4.10)HV,其中前侧皮质硬度最低,后侧皮质硬度最高,不同区域总体显微硬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590, P<0.01);腓骨体部1~6层面总体显微硬度分别为(48.63±4.88)HV、(49.66±4.19)HV、(49.50±4.67)HV、(51.07±4.08)HV、(49.96±4.24)HV、(48.39±4.63)HV,其中腓骨体部第4层面硬度最高,第6层面硬度最低,不同层面间总体显微硬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30, P<0.05)。同一区域不同层面间显微硬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一层面内,1~4层面不同区域间显微硬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第5、6层面不同区域间显微硬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腓骨体部不同层面和不同区域骨组织显微硬度分布存在差异。了解不同区域、不同层面间骨显微硬度差异,可帮助骨科医生在自体腓骨移植中,正确选择腓骨植入时放置的方向,减少移植物疲劳骨折的发生,还可以为制造更高精度的3D打印仿生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静息态功能MRI网络技术描绘原发全面强直阵挛癫痫 (IGE-GTCS)患者皮层-纹状体-丘脑-小脑网络的模式。方法 前瞻性纳入2009年7月—2016年10月IGE-GTCS患者60例为IGE-GTCS组,同时纳入与IGE-GTCS组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60名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受试者于3 T超导MR仪下行静息态功能MRI数据收集,采用北京师范大学脑影像处理分析软件DPARSF 4.4完成预处理。采用皮层分区模板,将整个大脑分成额叶皮层、运动皮层、感觉皮层、顶枕皮层、颞叶皮层5个感兴趣区域(ROI),自动解剖标记模板定义丘脑、纹状体(包括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和小脑的皮层下结构,构建皮层-皮层下核团-小脑网络。分别计算5个皮层区域与皮层下核团体素间的功能连接系数,获得系数图;并将得到的相关系数通过Fisher Z 转换,符合正态分布的功能连接系数图用于后续统计分析。使用SPM 12软件的两样本t检验,对IGE-GTCS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皮层-皮层下核团-小脑功能连接的异常进行比较,应用高斯随机场理论(GRF)进行多重比较校正,体素校正水平取P<0.01,团块校正水平取P<0.05,双尾校正;并将IGE-GTCS患者功能连接改变的区域与临床病程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因头动过大, IGE-GTCS组排除5例,最终纳入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25.11±6.0)岁,病程(11.3±6.6)年;正常对照组共60名,其中男37名、女23名,年龄(26.38±6.5)岁。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86、χ2=0.048, P值均>0.05)。相比于正常对照组,IGE-GTCS组功能连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RF校正,体素水平P值均<0.01、团块水平P值均<0.05):(1)额叶皮层,与双侧小脑脚2区(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115、182, t值分别为-5.57、-3.82)、右侧苍白球(体素=28, t=-7.42)连接降低,与双侧丘脑(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121、134, t值分别为10.48、9.16)、尾状核(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206、199, t值分别为13.40、11.59)、壳核(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178、219, t值分别为7.29、8.79)及小脑4、5区(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55、45, t值分别为2.63、2.74)连接增加。(2)运动皮层,与左侧小脑脚1区(体素=98, t=-3.10)、双侧苍白球(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26、31, t值分别为-7.05、-6.86)连接降低,与丘脑(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137、145, t值分别为11.06、9.77)、尾状核(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202、197, t值分别为12.88、11.79)、壳核(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104、120, t值分别为7.54、10.71)、小脑4、5区(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64、43, t值分别为4.62、5.13)及小脑脚2区(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85、85, t值分别为4.23、4.23)连接增加。(3)感觉皮层,与左侧小脑脚1区(体素=103, t=-3.87)连接降低,小脑4、5区(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72、63, t值分别为4.58、5.96)、双侧小脑脚2区(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173、173, t值分别为4.22、4.22)、丘脑(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143、151, t值分别为10.41、7.91)、尾状核(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198、195, t值分别为10.30、8.82)、壳核(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105、110, t值分别为6.38、8.06)、苍白球(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8、9, t分别为4.95、4.31)连接增加。(4)顶枕皮层,与右侧苍白球(体素=23, t=-7.45)连接降低,与小脑4、5区(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32、28, t值分别为3.56、3.89)、左侧小脑脚2区(体素=15, t=4.56)、丘脑(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107、118, t值分别为10.57、10.62)、尾状核(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201、197, t值分别为7.52、8.43)及壳核(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112、164, t值分别为6.53、7.21)连接增加。(5)颞叶皮层,与右侧小脑4、5区(体素=29, t=6.35)、双侧小脑脚2区(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58、128, t值分别为4.66、2.77)、丘脑(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128、136, t值分别为10.32、10.48)、尾状核(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207、203, t值分别为10.88、10.31)及壳核(左右半球体素分别为134、157, t值分别为7.39、6.75)连接均增加。额叶皮层-左侧小脑8区、运动皮层-左侧小脑8区、感觉皮层-小脑蚓部6区、顶枕皮层-左侧小脑8区、颞叶皮层-右侧小脑脚2区功能连接与病程相关系数分别为-0.385、-0.455、-0.362、-0.332、-0.5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IGE-GTCS存在广泛的皮层-纹状体-丘脑-小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异常,表现为特异核团的功能连接的增高与降低,部分功能连接的改变与病程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足负重位CT图像应用Mimics软件测量拇外翻相关角度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30例(36足)拇外翻患者,应用Mimics软件对患者足负重位CT图像行拇外翻3D重建。应用Mimics软件拟合区域功能自动分析计算生成近节趾骨轴线和第一、二跖骨轴线,并重建第一跖骨远端实际关节面,通过近节趾骨与第一跖骨3D模型进行修正;采用以上解剖学参数实现对拇外翻角(HVA)、跖骨间角(IMA)、跖骨远端关节面夹角(DMAA)的精确测量。由4名测量者分别使用上述计算机辅助CT建模测量法与常规X线测量法对30例拇外翻患者进行测量,比较各组观察指标测量结果的统计学差异,并行Bland-Altman分析一致性。结果 4名测量者采用常规X线法和CT建模重建法测量结果的ICC值分别为0.89和0.91,可靠性优。传统X线测量法测量患者HVA、IMA分别为29.10°±10.04°、13.98°±4.38°,CT建模法测量患者HVA、IMA分别为30.02°±10.62°、13.83°±4.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传统X线测量法测量患者DMAA为12.57°±3.96°,CT建模法测量患者DMAA为16.21°±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land-Altman结果显示对于HVA、IMA角的两种测量方法一致性较好,DMAA的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差。结论 基于足部模拟负重CT图像应用Mimics软件测量拇外翻HVA、IMA、DMAA可以精准生成上述3个角的边线,进而实现角度的精确测量;重建第一跖骨远端关节面,使DMAA测量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明显优于常规X线测量法。该方法是一种可行、可靠并且精准的测量方法,为拇外翻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体胸腰椎段椎骨显微骨硬度的分布特征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选取3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取出其T11~L2椎骨后剔除软组织。将每一个椎骨分为椎体区和附件区,经高精慢速锯切割成若干厚约3 mm的骨组织切片,12块椎骨标本共计产生72个骨组织切片。应用维氏显微硬度测量仪测量骨组织切片不同区域皮质骨和松质骨的显微硬度值,每一个区域选取5个有效显微硬度值,全体有效值的平均值作为该区域的硬度值。结果 12块椎骨共进行660次有效压痕实验并取得显微硬度值。(1)胸腰段椎休总体硬度为11.6 ~48.3 HV,其中皮质骨硬度为13.8~48.3(31.62±5.66) HV,松质骨硬度11.6~44.9 (29.62±5.38) HV;(2) 胸腰段椎体区和附件区皮质骨硬度分别为(29.99 ±5.27)HV和(32.92 ±5.63) HV,松质骨硬度分别为(28.44 ±4.79) HV和(30.81±5.71)HV,附件区均高于椎体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98、2.011, P值均<0.05);(3)椎体区皮质骨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下终板(33.94±4.31)HV、上终板(29.76±4.35)HV、外周终板(28.13±5.07)HV,下终板皮质的骨硬度高于上终板、外周终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附件区皮质骨中,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椎弓根皮质(34.78 ±5.30)HV、上关节突(33.73±5.68)HV、椎板(33.15±5.28)HV、横突(31.69±5.37)HV和下关节突(31.26 ±5.91)HV,其中椎弓根皮质骨硬度与横突和下关节突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本实验首次应用维氏显微硬度方法对人体胸腰椎段椎骨显微硬度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发现胸腰椎段椎骨附件区皮质骨、松质骨骨硬度分别高于椎体区皮质骨、松质骨骨硬度,胸腰椎段T11~L2之间、不同标本的胸腰椎段的骨显微硬度存在差异,但分布规律相对一致,是微观结构、力学承载共同作用的结果,符合人体正常生理及负重功能。本研究结果可为3D打印制备具有梯度硬度的人工椎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后路横置钢板固定骶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临床采集60例成人正常骨盆CT数据(男30例,女30例),导入Mimics14.1行三维重建,用MedCAD模拟置钉,观测螺钉位置及毗邻,确定S1~4进钉点。测量钉道长度及其与水平面、冠状面及矢状面的夹角。解剖30侧成人尸体标本,观察进钉点毗邻。2具成人骨盆标本模拟置钉,经X线验证试验结果。结果男性内侧钉道长度S1为(32.78±2.10)mm、S2为(28.54±2.67)mm、S3为(18.54±1.86)mm、S4为(12.58±1.18)mm;女性内侧钉道长度S1为(31.18±2.52)mm、S2为(26.00±2.49)mm、S3为(16.79±2.09)mm、S4为(11.19±1.53)mm;男性外侧钉道长度S1为(35.78±1.88)mm、S2为(29.99±2.48)mm、S3为(22.53±2.21)mm、S4为(13.62±1.58)mm;女性外侧钉道长度S1为(33.03±2.23)mm、S2为(29.34±3.87)mm、S3为(21.00±2.12)mm、S4为(12.72±1.83)mm;验证结果满意。结论后路横置钢板可固定骶骨纵形或斜行骨折,从形态学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锥状肌及耻骨前韧带的毗邻关系,为进一步了解维持耻骨联合稳定的机制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用24具标本(男19具,女5具),观测锥状肌的长、宽、厚及其与邻近的腹直肌、长收肌和耻骨前韧带之间的毗邻关系。 结果 95.8%大体标本双侧存在锥状肌(23/24,男性19例,女性4例),4.2%右侧缺如(1/24,女性1例)。测得锥状肌长度,右侧:男(70.64±13.48)mm,女(71.81±11.27)mm,左侧:男(69.60±12.01)mm,女(64.25±19.79)mm;宽度,右侧:男(20.68±4.12)mm,女(20.65±2.04)mm,左侧:男(20.02±2.99)mm,女(18.23±4.77)mm;厚度,右侧:男(2.50±1.61)mm,女(1.49±0.40)mm,左侧:男(2.19±1.06)mm,女(1.50±0.56)mm,左、右侧锥状肌的长、宽和厚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测得耻骨前韧带宽度,右侧:男(5.96±1.55)mm,女(6.60±1.10)mm,左侧:男(6.35±1.58)mm,女(6.16±0.69)mm。锥状肌以腱性纤维起于耻骨前面及耻骨联合前的纤维性韧带;腹直肌肌腱、长收肌肌腱、腹股沟韧带以及锥状肌起点在耻骨嵴处交织毗邻,形成层次鲜明的耻骨前韧带。 结论 锥状肌起于耻骨前韧带,与腹股沟韧带和长收肌肌腱一同构成耻骨前韧带;同时以耻骨前韧带为中心,毗邻结构共同构成一个复合体,为耻骨联合的稳定提供重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廖立青  陈尘  武凯  李义凯 《解剖学报》2020,51(4):566-569
目的 探讨载距内侧面的安全置钉区域。方法 在589例成人干燥跟骨骨性标本中,仔细观察载距突的解剖学特点,测量相关的解剖学参数。结果 B型关节面最多见,占77.92%,A型关节面次之,占21.73%;载距突内侧面存在两个骨性突起,中距关节面后端尖部和长屈肌腱沟内侧缘前端;载距突内侧面四边形的边长:前边、后边、上边、下边和对角线的长度分别为(8.07±1.33) (3.88~12.31) mm、(10.27±1.57) (5.62~15.91) mm、(14.99±2.33) (5.86~21.87) mm、(15.43±2.16) (9.82~22.70) mm和(15.83±2.94) (3.83~26.59) mm;中距关节面长度为(18.97±2.85)(9.90~25.41) mm 。结论 载距突内侧面的四边形可以作为置钉的安全区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骶骨的解剖学测量,为骶骨纵形骨折后路钢板固定的临床应用提供钉道基础数据。方法 选取20例成人骶骨标本,按骶骨后路钢板固定置钉的钉道要求,设定进针点:骶(S1)关节突外侧a点,S1关节突下侧b点,S2、S3、S4的入点c、d、e位于a点与S4骶骨后孔假想连线上,且各位于上下骶骨后孔间连线的中点处;两侧进针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f、bg、ch、ci、dj、ek;内侧钉道长度分别为A1、A2、B、C、D、E;外侧钉道长度分别为F、G、H、I、J、K和外侧钉道角度分别为Ⅰ、Ⅱ、Ⅲ、Ⅳ、Ⅴ、Ⅵ。结果A1、A2、B值分别为(31.70±3.54)mm、(35.59±4.50)mm和(27.83±3.80)mm; F、G、H、I、J值分别为(43.68±5.11)mm、(30.10±4.00)mm、(27.66±3.33)mm、(23.51±3.26)mm和(18.72±4.18)mm;Ⅰ、Ⅱ、Ⅲ、Ⅳ、Ⅴ值分别为(5.75±4.14)°、(12.65±5.22)°、(10.05±6.78)°、(8.75±5.87)°和(16.33±8.46)°。结论 内外侧置钉进针点间距离适合钢板的使用;置钉钉道长度内侧相对固定,外侧多变;外侧置钉角度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髋臼四边区三维重建模型进行解剖参数测量和从上方置入虚拟螺钉,明确四边区骨折螺钉固定的安全区域。 方法 用Mimics软件对50例(100侧)骨盆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切割出髋臼四边区三维模型,测量四边区解剖参数,确定置钉危险区域,并在四边区上界模拟置钉,计算其安全角度。 结果 P1螺钉最大后倾角男性为(7.63±5.47)°,女性为 (6.18±5.16)°,P5螺钉最大前倾角男性为(7.50±6.09)°,女性为(7.30±6.54)°,两者男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2、P4螺钉内外倾安全范围男性分别为(7.60±2.93)°、(16.88±5.61)°,女性分别为(7.96±2.98)°、(15.82±5.94)°,男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分别有13侧及28侧P3螺钉安全范围很小,只能以固定角度置入,固定角度均值男性为(-0.22±2.87)°,女性为(-5.62±4.4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剩余59侧(男37侧,女22侧)P3螺钉安全范围男性为(5.39±2.60)°,女性为(4.06±2.58)°,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P3为四边区上界最危险进钉点,距离起点约27 mm,若术前Mimics软件测量显示四边区骨质最薄处厚度男性小于4.47 mm,女性小于3.56 mm,则拧入长度小于14 mm或12 mm的短钉或空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颈椎单开门手术中微型钢板侧块固定螺钉更为安全的钉道和置钉方向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选取50套C3~7椎骨标本,确定微型钢板固定侧块时上、下两枚螺钉在颈椎侧块上的进钉点A和B,测量垂直颈椎侧块表面进钉的钉道长度A1和B1,以及头倾15°进钉的钉道长度A2和B2。 结果 A1的平均值C3(9.4±1.2)mm、C4 (11.7±2.8) mm、C5(12.9±2.5)mm、C6(12.0±2.3)mm、C7(10.4±1.8)mm;A2的平均值C3(11.9±1.6)mm、C4(15.3±1.7)mm、C5 (15.7±1.7) mm、C6 (14.2±1.3) mm、C7 (13.5±1.0) mm均大于11 mm; B1的平均值C3(4.7±0.6) mm、C4(5.0±1.1)mm、C5(5.8±0.9) mm、C6(5.5±0.6)mm、C7(5.3±0.4)mm,钉道长度<5 mm的占比分别为57%、46%、28%、27%和35%。B2的平均值C3 (6.8±0.8) mm、C4 (7.0±2.1) mm、C5 (7.8±1.4) mm、C6 (8.5±0.8) mm、C7 (7.6±0.6) mm均大于5 mm。 结论 微型钢板颈椎侧块固定时,为避免螺钉尖端穿出颈椎侧块前方,宜按头倾15°建立钉道,头端一枚可选择长度9 mm的螺钉、尾端一枚宜选择长度5 mm的螺钉,头倾15°建立钉道可以增加钉道的长度并避免螺钉尖端突破侧块前方而破坏小关节的关节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新鲜成人尸体标本5具(3男2女),同一尸体右侧腹壁行大体解剖,熟悉入路周围的解剖结构,左侧应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模拟术中操作,显露骨盆环,进行解剖学观察,重点测量记录死亡冠血管相关解剖学参数。结果 (1)经腹直肌外侧入路的显露范围包括:耻骨联合至骶髂关节在内的真性骨盆环、髂骨翼、髋臼方形区和坐骨体内侧的髋臼后柱大部分。(2)根据对5具10侧骨盆的死亡冠统计分析发现,死亡冠的出现率为80%(8侧),直径为(2.1±1.9)mm,长为(4.7±0.5)cm,距离耻骨联合的距离为(4.9±0.4)cm。男女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能够在不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的条件下,经腹膜外间隙对包括骶髂关节在内的大部分骨盆环结构进行显露。尤其方便显露结扎死亡冠,对髋臼后柱及髋臼内侧方形区的显露较传统入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新鲜成人尸体标本5具(3男2女),同一尸体右侧腹壁行大体解剖,熟悉入路周围的解剖结构,左侧应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模拟术中操作,显露骨盆环,进行解剖学观察,重点测量记录死亡冠血管相关解剖学参数。结果 (1)经腹直肌外侧入路的显露范围包括:耻骨联合至骶髂关节在内的真性骨盆环、髂骨翼、髋臼方形区和坐骨体内侧的髋臼后柱大部分。(2)根据对5具10侧骨盆的死亡冠统计分析发现,死亡冠的出现率为80%(8侧),直径为(2.1±1.9)mm,长为(4.7±0.5)cm,距离耻骨联合的距离为(4.9±0.4)cm。男女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能够在不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的条件下,经腹膜外间隙对包括骶髂关节在内的大部分骨盆环结构进行显露。尤其方便显露结扎死亡冠,对髋臼后柱及髋臼内侧方形区的显露较传统入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pulse transit time,PTT)的连续血压测量方案。通过同步采集心电(electrocardiogram,ECG)信号与光电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PPG)信号,以ECG的R波峰值点作为PTT的开始点,PPG信号的最大值点作为PTT的结束点,得到PTT,与水银血压计测得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DBP和SBP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方法对41名身体健康的青年人进行实验,利用本方案得到的SBP与水银血压计的相关系数为0.82,其差值的平均数与标准偏差为0.15±2.05 mm Hg;得到的DBP与水银血压计的相关系数为0.73,其差值的平均数与标准偏差为0.12±2.16 mm Hg。利用Bland-Altman差值法对本系统血压测量方法与水银血压计测血压方法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两种血压测量方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阴阜区穿支血管的解剖学特征,为修复头面部带毛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选用体积分数10%甲醛常规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15具(30例,男18例、女12例),采用乳胶灌注、显微解剖、摹拟手术等方法,重点观测:①阴阜区穿支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与分布;②阴阜区穿支间的吻合情况。 结果 阴阜区皮肤血供主要由阴部外浅动脉供养,该动脉自股动脉发出后行向内上,在大隐静脉末段内、外侧分出上、下两支。上支向内上跨过腹股沟韧带进入阴阜部,并在前正中线附近与对侧同名动脉相吻合,走行过程中发皮支供养阴阜部阴毛覆盖区大部皮肤。下支近水平行向内侧进入耻骨前区,沿途分支营养股内侧部上份、耻骨前区及阴囊(唇)。上、下支起始外径分别为(1.2±0.2)mm和(1.1±0.3)mm。 结论 阴阜区皮肤血供丰富,可以阴部外浅动脉穿支为蒂设计带阴毛阴阜区皮瓣修复头面部带毛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