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0-2015年北京市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完善病毒性肝炎防控策略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收集2010-2015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各类病毒性肝炎监测数据,并分析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0-2015年,北京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24 054例,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报告发病率在13.82/105-30.63/105之间,其中乙肝和丙肝年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分别居同年度各类病毒性肝炎的第一位和第二位.病毒性肝炎以20岁及以上成年人为主,共计占全部报告病例的97.71%.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结论 乙肝和丙肝是目前北京市发病率较高的病毒性肝炎,应重点针对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和行业加强病毒性肝炎的干预工作,以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20年北京市大兴区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大兴区进一步做好COVID-19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报告的大兴区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人群、时间和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北京市2020年1月至4月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系统中密切接触者的人口学特征、暴露特征以及医学隔离观察等信息,描述其转归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估算不同特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并应用多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5—2020年流感流行季北京市流感流行特征。方法:使用北京市2015—2020年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和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分析流感流行趋势和流感病毒流行特征。结果:2015年第27周至2020年第26周共涉及5个流感流行季,流感样病例百分比(percenta...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明深圳市龙岗区2005-2009年5年来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其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对深圳市龙岗区近5年来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系统描述。结果 2005-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累计报告传染病29种,共530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71.97/10万,死亡65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46/10万,总病死率为0.12%。从发病率顺位来看,以其它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梅毒、淋病、肺结核、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麻疹为主。结论 2005-2009年龙岗区法定报告传染病总的趋势下降,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特点和规律,因此应根据本地传染病发病趋势及时调整防制策略和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兰州市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SARI)病例常见呼吸道病毒病原谱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兰州市SARI病例的防控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SARI病例的咽拭子、痰液及少量肺泡灌洗液样本2 57...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武汉市江夏区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水痘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20年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中江夏区的水痘报告病例个案和水痘突发事件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20年江夏区累计报告水痘病例5543例,年均发病率65.52/10万,发病率整体呈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20年河北省湖北输入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聚集性疫情特征,为该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4月河北省报告63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3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共涉及病例30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11-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今后制定和修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龙泉驿区2011-2015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时间和空间扫描统计分析.结果 龙泉驿区5年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 067例,年平均发病率210.83/105;重症病例241例,占病例总数的2.66%,死亡2例.1-3岁散居儿童为该病的高发人群.4-7月和10-12月是发病的高峰月份.EV71是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体.聚集性疫情主要集中于幼托机构,市级幼儿园聚集性疫情发生最少.结论 2011-2015年龙泉驿区手足口病发病水平呈逐年增高趋势,应重点加强散居儿童的社区防控力度,落实幼托机构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岗区2007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龙岗区2007年麻疹发病资料,按照发病时间、病人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全区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1351例,2007的麻疹发病率为30.18/10万,比2006年(16.88/10万)增加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发病时间集中在5~8月;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20~30岁年龄段的外来青工为主;职业以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占52.5%,其次工人占20.1%。99.19%的病例无麻疹疫苗接种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2007年麻疹发病显著升高,发病季节主要在夏季,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外来劳务青工是麻疹防控工作的重点易感人群,需积极开展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深圳市龙岗区2001-2010年女工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女工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001-2010年诊断的女工职业病例和职业卫生调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女工职业病种类、患者年龄和行业分布等特征。结果龙岗区2001-2010年共发生116例女工职业病,引起职业中毒的化学及物理因素以有机溶剂为主,共发生57例(49.14%),慢性职业性铅中毒55例(47.41%)。职业中毒的行业系统分布主要以金属制品业(30.9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19.05%)、家具制造业(16.67%)和塑料制品业(11.90%)为主。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女工职业病的发生在高危行业和重点毒物有明显的集中趋势,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毒物的卫生监管,是预防控制女工职业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京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发病现状和变化趋势,为调整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乙肝发病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9-2014年北京市乙肝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4年,北京市乙肝的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死亡率亦呈现下降趋势.病例现住址多为城乡结合部和近郊区.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30-60岁组发病率较高.1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较低,尤其是2012年以后,该年龄组发病率接近于零.结论 北京市目前所实施的乙肝防控措施显示了良好效果,应继续加强成人和外来常住人口聚集区的乙肝防控工作,继续开展乙肝防控知识宣教,以降低发病率,督促病例及时就医,降低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1985—2009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方法对福田区1985—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福田区1985—2009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为47.50/10万,发病率从1985年的57.3/10万上升至1990年最高225.16/10万,然后逐年下降,2009年下降至最低4.15/10万;常住人口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基本高于暂住人口的发病率;每年春季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明显较其他季节多,而冬季发病人数最少;发病人群男女比例为2.12:1;发病人群的职业以职员和工人为主,两者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64.15%。结论深圳市福田区1985—2009年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揭阳市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发病情况,为制订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数据库,用SPSS13.0的Х^2检验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揭阳市2004—2008年乙肝疫情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揭阳市2004—2008年共报告乙肝病例3680例,年均发病率为12.54/10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病例主要集中于20~59岁的青壮年,占总报告数的76.74%,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Х^2=657.92,P=0.0047),各县区发病率无明显差别(Х^2=0.86845,P=0.9290),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两者占总数的56.79%。结论揭阳市乙肝发病率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但近年有上升趋势,应继续采取以免疫接种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在做好儿童常规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提高其他易感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07-2015年密云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密云区2007-2015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5年密云区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及发病率每2-3年有一发病高峰,发病时间以4-9月份为主;手足口病高发地区主要为城区及城乡结合部的平原地区;患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男童病例数高于女童;EV71和CVA16为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病原体.结论 密云区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及发病率呈周期性波动趋势,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手足口病高发人群,城区及城乡结合部的平原地区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2006—2015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网络直报数据质量.方法 2006—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丙型肝炎的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丙型肝炎发病趋势开展分析.结果 2006—2009年乌鲁木齐市丙肝疫情呈现上升趋势,至2014年维持在较高发病水平(71/10万),2015年全市疫情则呈现下降趋势(43/10万).丙肝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市区内人口密集区域较人口稀少区域发病率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0~44岁组发病率呈现小高峰,65以上老年组发病率急剧上升.跨年重复报告情况较高,筛检剔除重复病例9%.结论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仍属于丙肝高发区,应加强青壮年丙肝病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网络直报数据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泉州市2004-2009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肝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结论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乙肝报告发病率显著呈逐年增高趋势,从2004年的80.89/10万增至2009年的127.26/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2.65/10万;2004-2008年未见明显的季节性高峰,2009年1月份报告病例数突然增多,并呈逐月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沿海区县高于山区县;发病以20~岁组至45~岁组的青壮年为主,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低;男女比例为2.77∶1;发病以农民、工人、学生等为主;2006年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59岁HBsAg阳性率为12.78%,5~岁组以下儿童阳性率最低(1.30%),25~岁组阳性率最高(19.62%),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32,P=0.000)。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取得显著成效,但发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应采取以阻断母婴传播为主,并加强对20~岁组至45~岁组农民、工人、学生等重点人群、高危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