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04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7%,低于对照组的23.1%(P <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可明显缩短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蓝艺芬 《医疗装备》2022,(3):163-164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医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两组均护理至患儿痊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出现疼痛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将医院2019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56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纳入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日龄、出生体重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护理前后的哭闹频次、父母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哭闹频次低于对照组,父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父母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高燕  赵春媛 《工企医刊》2014,27(6):1095-109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重症手足口病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2月收治的34例重症手足口病脑炎患儿作为对照组,2014年2月-5月收治的34例重症手足口病脑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P〈0.05)、肢体抖动康复时间(P〈0.05)、口腔溃疡愈合时间(P〈0.05)均少于对照组患儿,护患满意率(P〈0.01)提高,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改善重症手足口病脑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又能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重症早期预警护理模式对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重症早期预警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长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 重症早期预警护理模式可缩短手足口病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提升家长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9,(3):397-39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8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41例)和优质护理组(44例)。比较两组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与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优质护理组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溃疡消退时间与水疱结痂时间均较短,对输液环境、工作态度、护理技能、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手足口病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加速临床症状缓解,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9,(3):391-39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减少患儿跌倒及坠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70患儿作为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另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8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率,患儿家长对跌倒、坠床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跌倒、坠床发生率分别为0.56%、 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9%、 4.12%(P <0.05)。观察组家长对跌倒、坠床知识掌握程度总分为(88.42±7.9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2±9.38)分(P <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2%(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减少住院患儿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确保患儿住院安全,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大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5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及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采取预见性护理可缩短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炎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效地提高了肺炎的治疗效果,缩短了患儿康复的时间,提高了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2017,(3):461-463
目的探索重症早期预警护理策略用于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中随机选出13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5例患儿采用常规临床护理策略,观察组65例患儿则采用重症早期预警护理策略,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病情缓解时间、实验室指标值、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疱疹消退时间、热退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实验室指标(中性粒细胞、NSE、CK、CK-MB、PFG)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重症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1.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15%)低于对照组(20.0%),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工作中采用重症早期预警护理策略有助于预防病情的重症化发展,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瞻性管理在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5月在本科住院的重症手足口患儿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本科治疗的110例重症手足口患儿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前瞻性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抢救成功率为96.4%,对照组为8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2.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管理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提高了护士对手足口病抢救护理的整体水平,可明显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循证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7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两组比较治疗依从性、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儿为97.1%,对照组患儿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加快症状缓解速度,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风险护理管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00例输液患儿纳入该次试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8年6-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风险护理管理,就其护理风险事件、护理质量、家长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4.0%)较之对照组(42.0%)更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较之对照组更高,家长护理满意度(96.0%)较之对照组(78.0%)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并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家长护理满意度,此护理管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精神状态与不良事件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精神状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的精神状态,降低不良事件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应用于外科ICU患者临床护理的价值.方法 90例外科IC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工作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ICU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静脉治疗护理中追踪法及PDCA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高唐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重症静脉治疗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追踪法及PDCA循环管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总依从率、不良反应(针头堵塞、外渗液体、回血、发热)发生率、护理总满意率及输液工具选择具体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优于对照组的70.0%;观察组护理总依从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输液工具选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静脉治疗护理中应用追踪法及PDCA循环管理护理,有效提升了重症患者的护理总依从率及总满意率,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菊蓉  郭浪 《临床医学工程》2014,(11):1481-1482
目的分析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的术后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呼吸管理、肺动脉高压预防、血液动力学监测等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家长满意度、辅助呼吸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的辅助呼吸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患儿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缩短呼吸辅助呼吸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姜荣 《中国卫生产业》2020,(2):94-95,98
目的探讨儿科优质护理工作中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12月在该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儿科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为5次,占比0.2%,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为18次,占比为0.9%,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43,P<0.05);观察组十分满意21例,满意28例,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十分满意17例,满意27例,护理满意度为8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0,P<0.05)。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模式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