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资料和方法肾移植患者3例,男性2例,女性1例。3例均为供肾动脉同受者髂动脉端端吻合。移植时间0.5~9年。临床主要症状为进行性高血压,且用降压药效果不佳;肾功能受损,表现为血尿素氮,肌酐逐渐升高,尿量减少伴双下肢浮肿。3例均采用对侧股动脉穿刺Seldinger技术行移植肾动脉造影证实移植肾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然后用4~6mm球囊导管,直径选择以邻近正常血管直径为标准。在透视下将球囊导管置入狭窄动脉处,反复扩张球囊至球囊壁上切迹消失,再放置内径6mm的Streaker支架(Boston公司,美国),造影复查了解血管成…  相似文献   

2.
颈内动脉狭窄83例的血管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方法。方法 选择颈内动脉狭窄大于85%的患者83例行血管内支架治疗,于围手术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并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部超声检查。手术采用2类支架,分预扩与不预扩两种操作。结果 83例手术操作顺利,无临床并发症,影像学评价完全成功,超声波检查示脑血流恢复正常或好转。56例临床症状消失,27例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好转。术后随访3~24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及超声波示支架形态良好,血液通畅,血管无再狭窄。结论 采用正确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手术方法对颈内动脉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治疗是安全的,支架的选择与是否预扩尚待商榷。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方法 20例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应用球囊膨胀支架行血管内成形术治疗。结果 12例基底动脉恢复正常管径,8例狭窄程度减小80%以上,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sttack,TIA)或卒中再发作。脑血管造影随访13例,均无血管再狭窄。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张玲 《护理学杂志》2006,21(5):25-26
回顾性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3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全面、连续、动态观察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加强体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评价颅外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颈动脉狭窄 16 4例 ,其中颅外分叉部颈内动脉狭窄 14 6例 ,单纯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 13例 ,单纯颈总动脉狭窄 5例 ,采用自膨胀支架进行血管成形治疗。 结果  16 4例支架植入均获得成功 ,血管狭窄程度从治疗前 (78 8± 13 6 ) %降低到 (10 2± 7 5 ) % ,围手术期无死亡及大卒中发生 ,1例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chemicattack ,TIA) (0 6 % ) ,1例出现小卒中 (0 6 % )。14 5例获得随访 ,时间 3月~ 30月 (平均 8 9月 ) ,随访期间无TIA及卒中发生 ,无死亡。术后 6月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随访 4 5例 ,再狭窄 1例 (2 2 % ) ,但无临床症状。 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短中期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椎动脉狭窄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5月共治疗颈、椎动脉狭窄7例,行支架成形术10个,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总结血管内支架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2001年10月至2008年6月共271例(300侧)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术前口服氯吡格雷75 ms/d,肠溶阿司匹林100~200 mg/d,辛伐他丁40 mg/晚,共5~10 d.应用肝素持续静脉滴注(50 mg/d)共2 d.术后继续抗血小板、降脂治疗.结果:271例患者(300侧)手术均获成功,颈动脉狭窄和脑缺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周内并发症7例,1例死亡.226例患者3~24个月行超声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5例发生再狭窄;其中45例患者超声随访超过36个月,无再狭窄病例;所有病例随访期间无脑缺血相关症状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正确的围手术期的处理以及娴熟的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5年9月我院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85例肾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85例患者共成功植入85枚球扩式肾动脉支架,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未发生动脉夹层、支架内血栓形成、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术后血压较术前呈逐渐下降趋势,服用降压药数减少,肾功能-血肌酐稳定。85例患者随访6个月~7年,平均(21.3±18.4)个月。随访期间发现肾动脉再狭窄8例(9.4%),均为无症状性狭窄。无责任血管相关的肾功能恶化。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能解除血管狭窄,可有效改善血压,防止肾功能恶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及安全性.方法 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19例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其中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13例[5例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8例表现为脑梗死],椎动脉开口部狭窄6例,均表现为TIA.结果 19例患者支架全部成功置入,术前动脉狭窄程度平均为86%,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平均为10%;明显增高的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且持续保持;颈内动脉系统腩梗死患者NIHSS评分在术后明显改善.3例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出现一过性心率下降和血压下降,经药物治疗后均恢复正常.随访仅1例颈内动脉支架术后22周症状有所加重;1例椎动脉狭窄患者在术后19周出现1次TIA发作;其余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无症状复发.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选择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植入术(CAS)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的13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患者行CAS,87例行CEA.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前向血流,治疗前和治疗后1-24个月狭窄处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及狭窄程度,以及治疗后死亡、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等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住院天数和治疗后NIHSS评分>20层次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前向血流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普勒频谱测定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狭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0 d内,终点事件的累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 d~2年终点事件的累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再狭窄发生率CAS组高于CEA组.结论 CAS和CEA对颈动脉狭窄的效果无显著差异,狭窄的部位、原因及对侧病变是选择CAS和CEA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颈动脉支架成形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58例62处颈动脉狭窄行CAS治疗,成功植入41枚Wallstent支架,20枚“Z”型支架,技术成功率达98%。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明确诊断过度灌注综合症1例,6例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头晕、头痛;12例出现颈动脉窦反应;1例术后脑MRI新发梗死,1例双侧重度狭窄的患者术中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术中脑血管痉挛12例;发现穿刺局部血肿6例(假性动脉瘤2例),动静脉瘘1例。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规范化操作、术后积极正规治疗可明显降低CAS围手术期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 方法 应用 14枚自膨式支架血管内置入治疗 9例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 10处病变 ,狭窄程度 70 % -95 %。 结果 治疗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消失 ,残余狭窄均 <5 0 %。无症状脑梗塞 1例。无死亡。 结论 应用自膨式支架血管内置入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我科40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经验。方法2000年10月~2002年7月40例颈动脉狭窄行腔内成形、支架置入术,共放支架43个,其中Wallstent支架39个,Smart支架4个。应用脑保护装置5例。结果所有病人都完成支架置入,颈内动脉口都恢复到4min以上。术中出现轻度卒中2例,较重卒中2例:1例术中出现左眼视野缺损,3月后仍有残余症状;1例术中出现意识丧失、右侧肢体偏瘫,经救治神志恢复。并发症发生率10%(4/40),严重卒中发生率5%(2/40),应用脑保护装置的病人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用脑保护装置时安全保证更高。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55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Yuan C  Zhang WD  Yuan B  Xing T  Li T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7):502-505
目的 介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基本方法,探讨该术式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理论和临床意义。方法 5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腔内成形、支架植入术,共放支架58个,其中Wallstent支架41个,Smart支架14个,OptiMed支架3个。18例患者应用脑保护装置。结果 术中2例患者出现较重卒中,其中l例术中出现左眼视野缺损,3个月后仍有残余症状,1例术中出现意识丧失、右侧肢体偏瘫,经救治神志恢复。2例出现轻度卒中。6例出现一过性血压降低、心动过缓,其后逐渐恢复。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6.9%,严重卒中为3.5%。循环系统并发症为10.3%。应用脑保护装置的患者没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在有经验的医生治疗下,操作是安全的。使用脑保护装置可明显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颈动脉狭窄前后脑血流动力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颈动脉狭窄相关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影响因素,分析支架成形术前后脑血流灌注及相关临床症状的变化.方法:回顾2005年8月至2008年4月我院行SPECT检查且经血管造影证实的老年颈动脉狭窄68例,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狭窄侧别、是否合并椎基底动脉狭窄(VBS)、侧支循环是否开放和支架成形术前后等情况时相关rCBF的变化.结果:单侧颈动脉狭窄按不同因素分组时相关rCBF下降例数的卡方检验:狭窄90%~99%分别与50%~69%和70%~89%患者比较,P值分别为0.046和0.020;合并VBS和不合并VBS患者比较,P值为0.927;侧支循环开放与无侧支循环患者比较,P值为0.222.颈动脉单侧狭窄与双侧狭窄患者比较,P值为0.046.支架成形术后狭窄相关的rCBF下降区76%的患者得到改善,神经功能状况的改良Rankin评分由入院时(1.4±0.7)分降为术后的(0.4±0.3)分(P<0.001).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狭窄侧别可能是影响老年颈动脉狭窄相关rCBF的因素,支架成形术可明显改善狭窄相关rCBF,临床相关症状亦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同期手术或分期手术治疗的颈腰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为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并完成随访的颈腰综合征患者共127例,男79例,女48例,年龄46~74岁,平均61.7±8.6岁。依手术顺序不同进行分组研究,86例患者一期行颈椎手术(A组),28例一期行腰椎手术(B组),13例同期行颈腰椎手术(C组),分别记录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并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腰椎Oswe 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评测指标对患者预后行随访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1.1±5.7个月。A组患者一期行颈椎手术后,33例未行二期手术(A1组),53例行二期腰椎手术(A2组),再手术率61.63%,平均间隔5.32±2.10个月;B组患者一期行腰椎手术后,3例未行二期手术(B1组),25例行二期颈椎手术(B2组),再手术率89.29%,平均间隔3.84±1.75个月;二次手术率及间隔时间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颈椎JOA、腰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颈椎NDI及腰椎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C组同期手术患者同A2、B2组患者进行比较,三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6,P=0.255),但同期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P0.001),并发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5)。结论:同期或分期手术治疗颈腰综合征均能获得满意临床疗效;依据主要临床症状选择分期手术时,应优先重视颈椎病情治疗,一期解除颈脊髓压迫可以降低二次腰椎手术率;颈腰椎同期手术不增加手术时间、出血量,可减少住院时间,但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Cerebral vasospasm with subsequent infarction gives important influence to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Many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intravascular component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platelet and coagulation factors were performed. Both studies revealed systemic platelet hyperactivity and a hypercoagulable state; in further experimental studies, crenated red blood cells were recognized in the course of cerebral vasospasm. These systemic changes of intravascular components are thought to accelerate cerebral ischemia through formation of microthrombosis, increased blood viscosity and reduced deformability of the red blood cells.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in part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 in Los Angeles in April 19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