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程营养管理在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采用历史对照设计。研究对象为北京儿童医院儿童肿瘤中心肿瘤内科初诊并完成治疗的127例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儿,分为2组,2020年7月—2021年7月治疗的63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2021年8月—2022年8月治疗的64例为管理组。收集两组患儿住院期间的基本临床资料、主要并发症及体重波动、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等营养相关指标,并给予管理组全程营养管理。结果 化疗结束后管理组和对照组BMI[(17.1±2.8)kg/m2比(16.0±2.8)kg/m2]、营养不良评分[(0.2±1.1)比(-0.3±1.4)]、白蛋白[(43.7±3.5)g/L比(40.9±3.9)g/L]、前白蛋白[(208.9±59.8)mg/L比(188.9±43.5)mg/L]及淋巴细胞绝对值[(1.1±0.6)×109/L比(0.9±0.4)×109/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23.4%比39....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营养支持在剖宫产围术期管理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足月分娩的10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研究组产妇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营养支持,对照组按照常规剖宫产手术进行传统饮食支持。比较两组产妇术前焦虑和抑郁情况、术前及术后饥饿和口渴情况、术后泌乳情况、排气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研究组产妇术前1 h焦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0%(7/50)与32.0%(16/50),χ2=4.574,P=0.032]。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术前1h饥饿评分[(1.72±0.64)与(4.06±0.89)分,t=15.092,P<0.001]、术后3 h饥饿评分[(2.76±1.10)与(4.02±0.89)分,t=6.297,P<0.001]、术前3...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原发性恶性颅外生殖细胞肿瘤(MGCT)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并治疗MGCT患儿的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复发的高危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统计其总生存率(OS)、无事件生存率(EFS)。结果 共109例MGCT患儿,5年的OS率、EFS率分别为(91.3±2.8)%、(86.5±3.4)%;复发率为12.8%,主要的复发部位为骶尾部(9/14)。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相比,在发病部位(χ2=18.45,P<0.01)、COG分期(χ2=11.32,P<0.01)、是否转移(χ2=12.80,P<0.01)、肝转移(χ2=15.29,P<0.01)和肺转移(χ2=9.57,P<0.001)等方面存在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示骶尾部为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组的OS(59.1±1.4)%低于未复发组(95.7±2.1)%;未完整切除肿瘤组的O...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建立血液肿瘤患儿多学科合作的免疫接种模式,并探索其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研究。以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免疫接种门诊接诊的150例血液肿瘤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建团队、设计接种方案、培训人员和质量控制等步骤,开设多学科合作的免疫接种门诊,并实施接种计划。评估患儿疫苗接种实施情况,比较原发病治疗前后患儿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表面抗体(HBsAb)变化情况,对部分实行乙肝和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和风疹联合疫苗(简称麻腮风)接种的患儿,比较其接种前和接种后6个月HBsAb和麻疹、流腮、风疹血清免疫球蛋白G抗体(IgG)水平的变化情况;监测各疫苗接种后相关不良反应。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24例患儿按计划实施免疫接种,接种率达82.7%;124例患儿原发病治疗前后HBs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9%(78/124)比13.7%(17/124),χ2=63.489,P<0.01]。64例患儿接种了3剂乙肝疫苗,40例患儿接种了麻腮风疫苗,接种后6个月患儿HBsAb[98.4%(63/64)比6.3%(4/64),P<0.01]、麻疹IgG[82.5%(33/40)比22.5%(9/40),χ2=31.746,P<0.01]、风疹IgG[82.5%(33/40)比22.5%(9/40),χ2=28.872,P<0.01]和流腮IgG[62.5%(25/40)比25.0%(10/40),χ2=11.429,P<0.01]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接种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421剂次的免疫接种中,25例出现可控的全身或局部反应,发生率为5.9%。结论血液肿瘤患儿的免疫接种有重要意义。血液肿瘤患儿多学科合作的免疫接种模式切实可行,疫苗接种方案安全且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系统受累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MS-LCH)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远期预后,评价改良DAL-HX83/90方案对MS-LCH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53例MS-LCH患儿,初始化疗采用改良DAL-HX83/90方案,按是否累及危险器官分为无危险器官受累(RO-)组和累及危险器官(RO+)组,RO+组再分为Ⅰ组(仅肺受累)、Ⅱ组(肺外,伴或不伴肺受累),总结临床特征和随访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年龄、性别、危险器官受累、6周诱导化疗反应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53例MS-LCH患儿中男34例、女19例,发病年龄21月龄(3月龄至13岁),RO-组31例,RO+组22例,其中Ⅰ组12例、Ⅱ组10例。随访时间51(12~144)个月,6周诱导化疗有效率89%(47/53),进展复发率30%(16/53),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67±6)%,5年总生存率(OS)为(83±5)%。单因素分析发现6周诱导化疗有效者5年EFS、OS明显高于无效者[(76±6)%比0,(88±4)%比(4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743、10.608,均P<0.05)。RO-组5年EFS、OS明显高于RO+组[(80±7)%比(49±10)%,(93±4)%比(7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22、4.793,均P<0.05)。Ⅰ组5年EFS明显高于Ⅱ组[(83±10)%比(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01,P=0.002),年龄、性别与EFS、OS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6周诱导化疗反应是影响EFS(HR=13.114,95%CI 3.759~45.742,P<0.01)、OS(HR=7.748,95%CI 1.542~38.920,P=0.013)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采用改良DAL-HX83/90方案治疗无危险器官受累MS-LCH,患儿多数可获长期生存。但累及肝、脾或造血系统的MS-LCH患儿疾病进展和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拟通过动物实验阐明脓毒症早期骨髓血管内皮系统在组织、细胞层面以及转录水平发生的变化。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刺(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利用HE染色、组织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分析骨髓血管结构、通透性、血管内皮细胞相对比例和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骨髓血管系统在脓毒症早期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组织学分析表明,骨髓血管结构发生明显重塑,CLP组小鼠骨髓血窦平均密度为(410.43±72.63)个/mm2,较假手术组(294.43±68.94)个/mm2明显增加(P<0.01);管腔面积占比为(43.46±3.21)%,显著高于假手术组[(30.28±4.44)%,P<0.001];CLP组小鼠骨髓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为(0.42±0.12)ng/mg组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0.24±0.09)ng/mg组织,P<0.05],提示血管通透性升高。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CLP组小鼠骨髓内皮细胞呈现增殖状态,Ki67+内皮细胞比例升高[(1.91±0.65)%比(5.06±1.10)%,P<0.01];转录水平分析表明,与血管内皮细胞活化有关的部分基因mRNA水平上调。结论早期脓毒症改变了骨髓血管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对骨髓微环境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周期中不同比例多原核受精对胚胎发育参数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在深圳恒生医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的不孕不育患者。纳入治疗后获卵数>5枚的638个周期,根据多原核受精比例,将638个周期分为3组:无多原核组、低比例多原核组(≤10%)和高比例多原核组(>10%),比较3组之间胚胎发育参数及临床妊娠结局。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t检验、χ2检验。结果 低比例多原核组女方患者的平均年龄低于无多原核组和高比例多原核组[(33±4)、(34±5)、(34±5)岁,F=4.358,P<0.05]。无多原核组、低比例多原核组和高比例多原核组的抗米勒管激素水平分别为[(3.8±2.5)、(5.1±2.9)、(3.8±3.0)μg/L,F=10.614,P<0.001],平均获卵数分别为[(10.6±5.1)、(17.4±6.5)、...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一次性术野扩张器在小儿腹膜后间隙腔镜手术建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胸部及肿瘤外科收治的6月龄至14岁择期采用腹腔镜行腹膜后间隙入路手术的肾肿瘤或肾上腺肿瘤患儿共60例,其中,2020年1月至12月住院的30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自制水袋扩张腹膜后间隙;2021年1月至12月住院的30例患儿为研究组,采用一次性术野扩张器。比较两组术中建腔时间、并发症、出血量以及手术操作者建腔满意度等。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 研究组腹膜后间隙建腔时间短于对照组[(2.3±0.5)与(18.8±4.5) min,t=20.117,P=0.001)];研究组建腔操作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5.5±3.6)与(8.7±7.9) ml,t=2.039,P<0.05)]。研究组手术操作者对建腔满意度均为优;对照组为优43.3%(13/30)、良40.0%(12/30)、差1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74,P<0.05)。研究组一次性建腔成功率为100%,无球囊破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出生和外院转运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并诊断为ROP的755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本院出生组239例,外院转运组516例。收集2组患儿的胎龄、体质量、性别、ROP病变程度及手术治疗等资料。结果外院转运组ROP早产儿出生体质量[(1290.64±392.87)g]低于本院出生组[(1586.21±512.74)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外院转运组ROP早产儿诊断胎龄[(35.53±2.81)周]高于本院出生组[(34.51±2.17)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外院转运组严重ROP[如病变Ⅰ区、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AP-ROP)、合并Plus病变]所占比例高于本院出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外院转运组ROP早产儿行激光光凝术、玻璃体注药术、二者联合术、补激光术治疗所占比例均高于本院出生组[60.1%(310/516例)比20.9%(50/239例);10.9%(56/516例)比2.5%(6/239例);8.1%(42/516例)比1.7%(4/239例);4.5%(23/516例)比1.3%(3/239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外院转运ROP早产儿出生体质量较低,ROP病变较重,手术干预率高。提高基层医院早产儿ROP筛查水平,及时诊断和高效转运可有效防止ROP进一步恶化,提高早产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感染性脑水肿大鼠脑皮质一氧化氮 (NO)及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 2表达 ,探讨皮质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观察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组与假手术组 2 4h脑含水量、钠、钾含量、脑组织HE染色、脑皮质匀浆NO-2 /NO-3 含量及脑皮质Bax、Bcl 2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结果 感染性脑水肿组大鼠的脑组织钠含量与含水量较假手术组大鼠高 ,而钾含量较假手术组低。感染性脑水肿大鼠脑皮质匀浆NO生成 [(82 .4± 15 .9)nmol/ g]较假手术组大鼠 [(5 5 .6 8± 16 .30 )nmol/ g]明显增多 (t=6 .16 6 P <0 .0 1) ,其皮质神经细胞Bax表达 [(6 5 .8± 10 .7) % ]较假手术组 [(34.5± 12 .0 ) % ]显著增多 (t=5 .337 P <0 .0 1) ,而Bcl 2表达 [(2 1.3± 6 .1) % ]较假手术组 [(5 8.3± 18.7) % ]明显减少 (t=7.4 36 P <0 .0 0 1)。感染性脑水肿大鼠脑皮质中NO数量与Bax阳性数呈正相关 (r =0 .5 87 P <0 .0 1)。结论 感染性脑水肿大鼠脑皮质在感染后 2 4h有凋亡发生 ,其皮质中NO分泌增多可能是导致脑皮质细胞凋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童趣化游戏干预在学龄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学龄前儿童,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规范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童趣化游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咳嗽、发热、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早产儿发生出生窒息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超早产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超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纳入窒息组184例,对照组153例.回顾性收集超早产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分析超早产儿发生出生窒息的危险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单自变量和多自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常规指标在筛查儿童铁缺乏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1443名6月龄~18岁健康体检儿童(男862名、女581名)的血常规指标及血清铁蛋白(SF)水平。以SF<20μg/L为铁缺乏判断依据,同时伴有贫血(6月龄~5岁血红蛋白<110 g/L,6~18岁血红蛋白<120 g/L)为缺铁性贫血(IDA)组:SF<20μg/L同时排除贫血为无贫血铁缺乏组,SF≥20μg/L合并贫血者为铁状态不明贫血组,SF≥20μg/L无贫血者为健康对照组。定量资料以±s或M(四分位间距)描述,组间比较应用方差分析或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常规指标及低血红蛋白密度百分比(LHD)对IDA及铁缺乏的预测价值。结果1443名儿童年龄2.1(3.3)岁,健康对照组1061例,无贫血铁缺乏组292例,铁状态不明贫血组43例,IDA组47例。铁缺乏发生率高于贫血发生率[23.5%(339/1443)比6.2%(90/1443),χ2=169.76,P<0.01]。无贫血铁缺乏组LHD、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088(0.093)比0.073(0.068),0.131±0.013比0.126±0.008,P均<0.0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低于健康对照组[(80±4)比(83±4)fl,(326±9)比(329±8)g/L,P均<0.01];IDA组LHD[0.322(0.544)]、RDW(0.151±0.018)均高于无贫血铁缺乏组,MCV[(73±6)fl]、MCHC[(309±14)g/L]均低于无贫血铁缺乏组(P均<0.01)。MCHC、LHD、RDW、MCV预测铁缺乏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95%CI:0.60~0.67)、0.63(95%CI:0.60~0.67)、0.67(95%CI:0.63~0.70)和0.73(95%CI:0.69~0.76)。以MCV<80.2 fl、RDW>0.131或MCHC<322 g/L为界值,筛查铁缺乏的灵敏度分别为0.540、0.469和0.336,均高于血红蛋白筛查铁缺乏的灵敏度(0.139,χ2=121.70、87.47、35.56,P均<0.01)。结论血常规中MCV、RDW、MCHC均可作为铁缺乏的筛查指标,简便易于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2015年6月至2019年4月儿童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的分布情况及其特点。方法对5 823例天津地区l~14岁儿童UniCAP系统(荧光酶联免疫法)血清变应原sIgE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血清变应原sIgE的分布及其与性别、病种、年龄、季节的相关性。结果 1.在5 823例儿童中血清变应原sIgE阳性者3 602例(61.86%);其中单纯气传变应原阳性1 556例(43.20%),单纯食物变应原阳性779例(21.63%),食物及气传变应原双重阳性1 267例(35.17%)。2.气传变应原阳性率前5位的依次为霉菌类(33.02%)、粉尘螨(27.21%)、户尘螨(24.28%)、艾蒿(21.64%)和豚草(17.32%)。3.食物变应原以鸡蛋白、牛奶及小麦为主,阳性率分别为27.06%、25.59%及20.00%。4.男童阳性率(64.02%)高于女童(5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4,P<0.05)。5.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血清变应原sIgE阳性率(73.18%)高于变应性鼻炎患儿(59.82%)及湿疹患儿(5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51、40.04,均P<0.05);哮喘患儿气传主要变应原为霉菌类、粉尘螨、户尘螨、小麦、花生;变应性鼻炎患儿主要变应原为霉菌类、鸡蛋白、小麦、艾蒿和粉尘螨;湿疹患儿主要变应原为鸡蛋白、牛奶、霉菌类、粉尘螨和户尘螨。6.随年龄增长,气传变应原sIgE阳性率逐渐升高;食物变应原sIgE中,牛奶、鸡蛋白阳性率逐渐下降,小麦及花生阳性率逐渐上升。7.不同季节变应原sIgE阳性率不同,总阳性率以夏季(66.59%)最高,秋春季(64.15%、62.07%)次之,冬季(54.63%)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8,P<0.05);气传变应原中,粉尘螨、户尘螨在夏秋季节(粉尘螨:32.25%和30.17%;户尘螨:30.40%和27.54%)最高,霉菌类在夏季(45.41%)最高,其次是秋季(36.19%);德国小蠊主要在夏季(5.52%)最高;猫毛皮屑、动物皮毛组合、艾蒿及杂草类花粉组合在秋季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3.33%、13.94%、24.84%及19.88%。结论霉菌类、粉尘螨、户尘螨、鸡蛋白和牛奶为天津地区儿童最常见的变应原。变应原的分布与儿童性别、病种、年龄、季节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I)新生大鼠脑发育的差异。方法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新生7日龄SD大鼠60只(雌性30只、雄性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HIBI组40只(雄性20只、雌性20只),对照组20只(雌性10只、雄性10只)。HIBI组大鼠采用Rice-Vannucci方法制作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双重结扎后切断,再置于8%O2和92%N2的混合气体的缺氧箱中90 min;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缺氧缺血处理后2周,应用步迹分析评价各组大鼠21日龄运动发育功能,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测量大鼠脑组织的残存脑容量,透射电镜下分析运动区域神经元突触结构的破坏程度。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同组步长及趾间距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HIBI-雄性组大鼠的病死率明显高于HIBI-雌性组[20%(4/20)比10%(2/20),χ^2=40.000,P=0.001];HIBI-雄性组和HIBI-雌性组大鼠脑损伤对侧(右侧)步长及趾间距均明显小于对照组[(7.5±0.3)和(7.9±0.5)比(8.2±0.5)cm,(0.9±0.1)和(1.0±0.0)比(1.1±0.1)cm,F=9.605、71.437,P均<0.01];且HIBI-雄性组均明显小于雌性组(P均<0.01)。HIBI-雄性组和HIBI-雌性组大鼠右侧步长及趾间距均明显小于同组左侧步长[(8.3±0.4)和(8.3±0.5)cm,t=5.289、10.580,P=0.001、0.010]及趾间距[(1.1±0.1)和(1.1±0.1)cm,t=7.953、6.435,P均<0.01]。HIBI-雄性组与HIBI-雌性组的残存脑容量明显小于对照组[(67±4)%和(75±5)%比100%,F=406.122,P<0.01],其中HIBI-雄性组小于HIBI-雌性组(t=-5.281,P<0.01)。HIBI-雄性组和HIBI-雌性组左侧中央前回神经元突触间隙均明显大于对照组[(23.4±1.3)和(19.7±1.6)比(18.9±0.6)nm,F=71.719,P<0.01],其中HIBI-雄性组大于HIBI-雌性组(t=7.645,P<0.01)。结论雄性新生大鼠更易受到HIBI的危害,具有更严重的脑损伤程度及偏瘫症状,对不同性别HIBI患儿应采用不同的更合适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研究早发型败血症(early-onset sepsis,EOS)及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患儿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儿科收治的败血症患儿(血培养均阳性),根据发病时间分为EOS组(生后≤72 h发病,n=60)、LOS组(生后>72 h发病,n=43),对EOS组及LOS组患儿基本情况、起病症状、致病菌分布、实验室检测、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结果 本研究共选入败血症患儿103例(血培养均阳性),其中EOS组60例(58.2%),LOS组43例(41.7%)。EOS组与LOS组患儿出生时羊水污染发生率[36.7%(22/60)与7.0%(3/43)]、孕母发热率[15.0%(9/60)与2.3%(1/43)]比较,EOS组均高于LOS组(χ2值分别为12.013和4.590, P值均<0.05);LOS组与EOS组患儿中早产儿[79.1%(34/43)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动脉导管支架置入术在动脉导管依赖性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RHS)患儿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行动脉导管支架置入术的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为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PA-IVS)伴HRHS,3例为室间隔完整的危重肺动脉瓣狭窄伴HRHS。以同医院同期行外科Blalock-Taussig(B-T)分流术的9例PA-IVS伴HRHS患儿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病死率等临床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Mann-WhitneyU检验。结果动脉导管支架置入术患儿年龄和体重与B-T分流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7~100)]比17(1~142)日龄,U=31.000,P>0.05;(3.8±1.1)比(3.7±1.3)kg,t=0.272,P>0.05]。动脉导管支架组手术时间[(108±7)比(160±49)min]、重症监护时间[(3.4±1.0)比(6.3±4.5)d]、总住院时间[(10.3±1.0)比(26.3±1.0)d]均明显低于B-T分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4、-8.692、-7.822,P均<0.05)。动脉导管支架置入后经皮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明显改善(0.723±0.125比0.926±0.005,t=-6.044,P<0.05)。动脉导管支架直径为3.5~4.0 mm,支架长度为16~21 mm。动脉导管支架组患儿无血管损伤、急性血栓、导管痉挛及死亡,随访期间无支架移位、狭窄发生。9例B-T分流组患儿围术期死亡3例。动脉导管支架组3例肺动脉闭锁患儿分别在术后6、9、9个月时行肺动脉瓣切开术及双向Glenn手术。结论对于动脉导管依赖性HRHS患儿,动脉导管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可行、有效、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可作为早期外科B-T分流术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腹腔镜辅助下小肠镜切除消化道难治性息肉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08—2018年收治的21例难治性消化道息肉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小肠镜下深部息肉切除术。结果21例患儿中男童14例,女童7例,平均年龄(7±2.1)岁。病因: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15例,家族性多发性腺瘤样息肉1例,单纯小肠息肉5例。病理检查结果:错构瘤8例,幼年型息肉9例,腺瘤性息肉1例,增生性息肉3例。临床表现:反复发生肠套叠16例,不完全性肠梗阻5例。16例经术前腹部B超明确诊断,5例经CT明确诊断。21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小肠镜息肉切除术,其中2例为十二指肠水平段息肉,3例为高位结肠息肉,其余均为小肠息肉。共切除息肉143粒,最大者5 cm×4.5 cm,均留标本送病理检查。术中1例广基巨大息肉5.5 cm×5 cm无法内镜下切除改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因巨大息肉予钛铗缝合3例,钛铗止血5例,术中穿孔较大转行腹腔镜下修补术2例。结论多学科联合治疗儿童难治性消化道多发息肉可获得满意疗效,仅有极少数患儿需外科手术治疗。该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是值得推广的联合微创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噻吗洛尔外敷联合32P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120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第一疗程采用32P敷贴治疗,之后改为单独噻吗洛尔外敷治疗;对照组全程采用32P敷贴治疗,最多给予3个疗程的治疗。对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副作用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管瘤面积和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治愈26例,总有效率为93.33%(56/60);对照组治愈29例,总有效率为96.67%(58/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2,P>0.05)。治疗后第4个月,观察组的治愈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5,P=0.036);治疗后第6个月,两组治愈率无差异(χ2=0.302,P=0.583)。观察组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67%vs.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噻吗洛尔外敷联合32P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确定、临床效果满意,能有效降低色素脱失和色素沉着等副作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