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的主要症状表现.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当机体内嘌呤产生过多时,超过了肾脏的排泄量,导致尿酸在血液和组织内积聚,沉着于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等部位,以致关节产生炎症变化.痛风发病急骤,大多在半夜或凌晨发作,初为单发性,多在第一跖趾关节,次为指趾关节和中小关节,局部表现为明显的红、肿、热、痛,疼痛...  相似文献   

2.
孙淑芝 《健康指南》2011,(11):40-41
痛风的发病原因是长期持续性的高尿酸血症所引起的嘌呤代谢紊乱性疾病.因此,含嘌呤较高的饮食虽然不是痛风发病的原发病因,但长期摄入高嘌呤饮食,加速肠道嘌呤的吸收,而导致血液尿酸浓度的增加,最后可引发长期嘌呤代谢形成的尿酸盐结晶,从而导致关节、肾脏出现合并症.除此而外,痛风还与高蛋白、脂肪、高能量、暴饮暴食及酗酒等不良的饮食...  相似文献   

3.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从而引起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关节畸形、痛风石沉积、肾结石及慢性间质性肾炎。  相似文献   

4.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其发病的主要环节是尿酸代谢失常所引起的血尿酸过高。当血液中尿酸浓度超过其饱和浓度时,尿酸即在关节、软骨、肾脏等组织形成尿酸盐结晶和痛风石,导致组织改变。临床表现为急慢性关节炎、肾结石等症状,常见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在午夜突然疼痛惊醒,其它尚可有高热、头痛、心悸等急性炎症表现。痛风的急性发作往往与摄入含嘌呤高的蛋白质食物过多有关(蛋白质可增加嘌呤的生成)。在临床上常常遇到这样的病例:当吃了一顿羊肉泡馍或逢年过节吃肉喝酒后,引起痛风急性发作而急诊入院有的病人采用药物…  相似文献   

5.
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使得血液中尿酸过多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具体表现为关节炎反复发作。而痛风的发病基础是高尿酸血症,人体摄入食物中存在的嘌呤之后,就会由自身代谢产生尿酸。人体代谢所产生的尿酸能够在关节、肾脏、结缔组织等部位进行沉积,时间长了便会形成"痛风石"。痛风石会导致尿酸结石和严重的关节畸形,甚至会损伤肾功能以及引起心血管的并发症。常说"啤酒配海鲜,赛过活神仙"美则美矣,关节疼起来的时候就一点也不美了。怎样才能让痛风患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又避免关节疼痛的发生呢?那科学合理的饮食干预来控制血液尿酸水平就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6.
<正>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临床特点包括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质性肾炎和痛风石的形成等,严重者可伴发关节畸形或尿酸性尿路结石等。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的主要临床表现,常会引起一个或多个关节的疼痛,并且常于夜间突然发病,伴有关节红肿及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而,  相似文献   

7.
正痛风是尿酸盐沉积性炎性疾病,由遗传性和(或)获得性引起的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嘌呤代谢障碍。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甚至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等症状。其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血尿酸高。  相似文献   

8.
正痛风是由于人体内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增高而引起机体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多发生于30岁以上的男性,而女性常在绝经后发病,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0:1。经常于夜间突然感到关节剧痛,最常发作于脚拇趾根部的第一跖趾关节,痛风结石可能沉积于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  相似文献   

9.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失调,致血尿酸增高并形成大量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肾脏等器官,使之出现病理性改变。但是有不少病人发生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时,血尿酸并不高;而另一部分人血尿酸高,却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痛风症状。  相似文献   

10.
痛风是怎么回事痛风多见于四十岁以上男性,部分遗传。多与血清中尿酸水平增高相关,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引起尿酸生成增高。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的食入是发病促进因素,而受累、受寒、饮酒、感染、创伤是发病诱因。痛风首发症状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常在夜间或凌晨发病,...  相似文献   

11.
痛风的防治     
殷春英 《现代养生》2002,(10):27-27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多发生于35-55岁之间的男性肥胖患者.发病前多有高嘌呤饮食、酗酒等诱发因素,常在夜间发作,表现为单关节的红肿热痛,多累及第一跖趾关节(大拇脚趾头)或踝关节,查血尿酸高于正常值.  相似文献   

12.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失调,致血尿酸增高并形成大量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肾脏等器官,使之出现病理性改变。但是有不少病人发生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时,血尿酸并不高;而另一部分人血尿酸高,却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痛风症状。血尿酸不高痛风发作痛风病人在急性发作时血尿酸不高,往往易被误诊  相似文献   

13.
痛风,全称痛风性关节炎,因疼痛来去如风,故名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过去我国发病率较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痛风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轻度外伤、暴食高嘌呤食物或过度饮酒、手术、疲劳、情绪紧张、内科急症(如感染、血管阻塞)均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痛风常在夜间发作,发作时关节变得红肿、灼热剧痛,此时任何轻微的碰触都会使疼痛加剧,因为好发在脚的大脚趾关节,常会剧痛到无法穿鞋与行走;其他如足踝、膝、腕,手掌关节,也都可能发生红肿.痛风还会引起高血压、高脂血症、缺血性心脏病、肾结石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痛风是一种关节炎 痛风属于关节炎的一种,是由于尿酸结晶在关节沉积造成的。尿酸是嘌呤的降解产物,而嘌呤存在于我们所吃的许多食物当中。尿酸清除异常,在关节处析出结晶,就会导致关节炎、肾结石及肾小管阻塞,从而导致肾衰竭。痛风是历史上被记载最多的内科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5.
痛风,全称痛风性关节炎。因疼痛来去如风。故名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过去我国发病率较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痛风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轻度外伤、暴食高嘌呤食物或过度饮酒、手术、疲劳、情绪紧张、内科急症(如感染、血管阻塞)均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痛风常在夜间发作,发作时关节变得红肿、灼热剧痛,此时任何轻微的碰触都会使疼痛加剧,  相似文献   

16.
低嘌呤饮食对痛风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血清尿酸浓度过高,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骨骼、软骨和肾脏等处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并可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低嘌呤饮食可以减少外源性尿酸的形成,有利于体内尿酸盐的排泄。本文对34例痛风病人在临床症状、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前阵子媒体报道,朝鲜国家领导人金正恩消失了。"美国情报官员最主要的看法是,金正恩从公众视线消失是因为他抽烟太多和吃了过多鱼子酱而得了痛风,卧床不起。"说到这疼起来要命的痛风,真是让人既痛苦又痛恨。发作时,轻者关节红肿,重者卧床不起,令人痛不欲生。引发痛风的主要原因是血液中尿酸(简称血尿酸)过高,而血液中尿酸增高的原因主要为嘌呤摄入过多、内源性嘌呤生成增加或嘌呤排泄减少。研究表明,人体内嘌呤  相似文献   

18.
痛风 ( gout)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及 /或尿酸排泄减少 ,血尿酸增高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整个过程表现有 :( 1)血清尿酸浓度增高 ;( 2 )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 ,在关节滑囊液白细胞中有尿酸钠盐水化物结晶 ;( 3)尿酸钠盐水化物痛风石在四肢关节和关节周围聚积沉淀 ,有时导致关节严重丧失活动能力、畸形 ;( 4 )痛风性肾实质疾病侵犯至间质和血管 ;( 5)尿酸性肾结石。上述表现可单独或联合存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风 95%见于成年男子 ,女性仅占 3%~ 7%。可以是嘌呤代谢先天性缺陷所致 ,也可以是遗传…  相似文献   

19.
<正>痛风(Gout)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各个年龄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痛风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发病急,关节部位出现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其发病机制为嘌呤代谢紊乱、酶缺陷,尿酸产生量增加或排出减少,导致机体出现高尿酸血症。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尿酸盐结石、尿酸盐结晶沉淀在无血供的组织,比如滑膜、韧带、肌腱。还可能沉积在耳朵、远端关节等低温器官组织。  相似文献   

20.
<正>痛风其实是机体蛋白质代谢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尿酸由嘌呤代谢而来,正常人从饮食中摄取的嘌呤仅占20%左右,其余的嘌呤是在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从食物中摄取的嘌呤虽少,但极少被机体利用,大部分分解转化为尿酸,所以从饮食中获取的嘌呤对尿酸水平影响不容忽视。合理的饮食有利于痛风患者的康复,不合理的饮食则会使痛风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