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腿慢性溃疡,与祖国医学中“臁疮”相类似。近年来,我们用“五皮丹参汤”加减治疗小腿慢性溃疡58例。其中男34人,女24人;年龄最大84岁,最小24岁;病程最长者28年,最短者1年余;伴发于静脉曲张者48例,其它外伤感染10例;溃疡面积多在2×3~5×6厘米之间。治疗结果:痊愈36人,占62.07%;好转16人,占27.58%;无效6人,占10.35%;总有效率89.65%。治愈时间:最短者10天,最长者56天,平均33天。治疗方法:内服五皮丹参汤,药用丹皮10~15克,大腹皮10~20克,茯苓皮10~20克,黄柏皮10~15克,白藓皮10~30克,丹参10~30克,桃仁8~15克,红花10~12克,苍术10~20克,路路通15~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随症加减:热毒重者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坐骨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以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法治疗坐骨神经痛59例,疗效甚佳。一般服药数剂即可见效,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白芍12克、五加皮20克、制川乌9克、制草乌9克、制马钱子10克、木通10克、大血藤30克、木瓜15克、牛膝20克、醋炒土鳖10克、丝瓜络10克,水煎。两天服一剂,连服三剂。【病例介绍】例一,张××,男,工人。患“坐骨神经痛”已三年,常因感冒而加重。检查:左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均有明显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左侧30度,右侧60度。予上方:制马钱子减为5克、制川乌5克  相似文献   

3.
中药为主治疗蛇伤性溃疡5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们自1981~1985年以中药为主治疗蛇伤性溃疡患者54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54例中,男48例,女6例。5岁1例,10~19岁7例,20~29岁11例,30~39岁10例,40~49岁8例,50~59岁13例,60~69岁3例,70岁1例。手部溃疡33例,足部溃疡17例,前臂溃疡3例,小腿溃疡1例。蝰蛇、竹叶青蛇、烙铁头蛇咬伤各2例,眼镜蛇咬伤48例。溃疡面积最大27×5厘米,最小2×2厘米。病程最长8年,最短3天(眼镜蛇咬伤)。二、治疗方法 1、内服方:溃疡初期,局部红肿热痛者以黄连解毒汤为主:黄连6克,黄芩9克,  相似文献   

4.
伸腕肌腱鞘炎,属于祖国医学“伤筋”范围。表现于前臂下段背侧呈斜条状隆起,有压痛,扪及捻发音为主要体征。笔者自83年10月至84年6月用上肢洗方治疗伸腕肌腱鞘炎52例,全部治愈,治疗时间,平均为5天。介绍如下: 洗方组成:桂枝15克,麻黄8克,伸筋草20克,紫苏叶15克,红花8克,透骨草30克,鲜桑枝30克。上药用水煎至2000~3000毫升,倒入脸盆中,患部放在盆口上,上面覆盖毛巾熏蒸浸洗,每次熏洗30分钟左右,一日2次。熏洗后用纱布绷带和瓦形硬纸壳固定。龚××,男,40岁。1983年10月17日诊。2天前因割稻后发现右腕背侧上方肿胀疼痛,  相似文献   

5.
我自1973年以来用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10例,其中膀胱结石4例,尿道结石6例,有8例患者排出结石,最快者3天排出,慢者6天排出。结石大者为0.9厘米×0.5厘米;小者为0.3厘米×0.3厘米。排出结石数少者1枚,多者5枚。药物组成:金钱草30克、金银花12克、石苇9克、滑石18克、车前子12克(布包)、海金砂15克、鸡内金9克、炮山甲8克、赤芍10克、瞿麦9克、甘草9克。  相似文献   

6.
文××,男,37岁,务农。1982年8月13日入院。患者于半月前感全身疲乏不适,十天前出现畏寒、发热(39.4‘℃)全身肌肉酸痛,尤以小腿肌肉为甚,咳吐血痰。检查:双眼球结膜充血,双侧颈及腹股沟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增粗,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双下肢腓肠肌有明显压痛。血色素10克,白细胞16400,红细  相似文献   

7.
例一,熊×,女,17岁。1976年7月5日入院。患者腹泻、解粘液便,日5~7次,已3天。经治疗后腹泻停止。但又出现不大便、恶心、腹胀痛已3天余,可见肠形。腹透发现肠管充气,可见到三个液平而。诊为肠梗阻。速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15克、元明粉12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炒莱菔子10克。早、晚各一剂,次日解硬块样大便2次,腹部胀痛减轻,继用调胃承气汤:大黄10克、元明粉8克、甘草4克,二剂治愈。例二,龚××,男,7岁。1979  相似文献   

8.
臁疮     
何某某,男,21岁。农民。1987年4月30日初诊。左小腿溃烂近5年,逢春末夏初即发,经某医院诊断为“慢性下肢溃疡”,迭进中、西、草药罔效。查:左小腿内侧有一约5×5厘米大小疮口,四周皮肤暗褐色。舌质缸、苔薄黄,脉弦。拟内服自定土苓汤加减:土茯苓20克生地15克银花15克赤芍12克甘草10克,10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9.
药物组成川黄连30克炒白芍30克生地榆30克广木香10克槟榔片10克侧柏炭10克白茅根30克槐花炭10克牡丹皮10克罂粟壳6克水煎服,日服一剂。再用黄连30克生白芍30克生地榆30克黄柏30克三七粉10克水煎灌肠,每晚睡前一次。病案举例王××,女,38岁,1983年8  相似文献   

10.
王××,女,46岁。1980年9月6日诊。四天前行阑尾手术后,出现小便涓滴不通,小腹膨胀欲死,伴见体瘦神疲,面色(白光)白,口淡纳呆,腰部酸胀,尿色清澄,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西医认为是因麻醉而引起的膀胱麻痹所致。根据患者有胃下垂的病史,遂断为:脏腑受损,脾肾阳虚,阳不化气。投补中益气汤加味:党参10克、黄芪20克、白术10克、升麻8克、柴胡9克、陈皮9克、当归10克、甘草8克、车前子10克、通草10克、牛膝9克、肉桂6克。  相似文献   

11.
游××,男,61岁。1991年8月15日因心悸4天来诊,心电图示心房颤动。曾因冠心病于去年9月住我院治疗20天好转出院。遂予红参10克,丹参、苦参、枣仁、车前子各30克,琥珀8克(冲服),炙甘草6克。每日1剂。连服4剂,转为窦律。后继续服药至二周,随访至今,未复发。  相似文献   

12.
药物组成及用法:黄芩10克、酒白芍9克、黄连5克、木香9克、槟榔10克、生山楂30克、白头翁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素体脾胃虚弱者加焦白术10克。杨××,男,37岁。1982年8月15日就诊。因二日前出现高热,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日20余次,乃邀余诊治。见其苔黄,脉  相似文献   

13.
验方消痤汤药有生大黄(后下)、白芥子各10克,石榴皮、侧柏叶、丹参各15克,蛇舌草30克,焦山楂60克,甘草5克。用法每日1剂,日服二次,主治痤疮。本方具有通便泄热,去脂化痰之功,从1989年至1990年用本方治痤疮21例,疗程10~20天,均获良效。许××,女.27岁。主诉:口鼻周围反复出现小红疙瘩年余。现病史:一年前开始  相似文献   

14.
麦粒肿多因脾胃蕴热上攻,外感风热毒邪而诱发。笔者自拟祛风活血饮治疗30余例,屡治屡效。现介绍如下: 方药:羌活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白芷10克、黄连3克、归尾10克、生地15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银花20克、皂角刺12克、甲珠10克、酒大黄10克、生甘草6克。小儿用量酌减。病例一:杨××,男,60岁。1984年1月24日诊。右眼红肿疼痛3天。查:右眼上睑内  相似文献   

15.
周××,男,27岁。1984年11月诊。患左下肢条索状红肿反复发作已3年,每遇寒冷或饮酒后突然发作。曾用抗生素治疗无效。2天前饮白酒半斤后,左小腿突然出现条索状红肿,长约20厘米,有结节;周围皮肤红肿、热痛,行走不利;伴口干,尿黄。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弦。检查:外周动脉跳动正常,左小腿除上述症状外,尚见红斑,并有压痛。诊为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证属湿热蕴结,瘀血阻络。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方选三妙散加味: 黄柏、苍术、牛膝、赤芍各12克,泽泻、丹参各15克,丹皮、水蛭各10克,车前草、益母草各20克。  相似文献   

16.
例一:魏××,女,26岁,工人。于产后两天即发烧40℃。经产科诊断为“产后感染”。予抗感染治疗无效。反复作妇科检查,未发现泌尿系感染征象,血培养多次,均为阴性。邀中医会诊时体温39℃,上午下降,下午升高,面红,无恶寒,口干不多饮,食少,舌黯,脉细数。追问病史,产后五天即无恶露。拟诊瘀血发热,予活血祛瘀法。处方:生地20克、川芎1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2克、红花18克(醋炒)、炒荆芥10克、柴胡10克、泽兰12克、生山楂30克。服三剂后恶露即出现,  相似文献   

17.
方药组成及用法:吴茱萸、公丁香各30克,肉桂15克,广木香、炒车前子、胡椒粉、五倍子各10克。诸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每次取药粉1.5—2克,然后用醋或酒调成饼状,置于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1~2天换药一次。患儿有脐炎或皮肤过敏者忌用。典型病例:徐××,女,2岁。1983年7月23日初诊。患儿经常腹泻水样或蛋花样便,一日7~8次,纳差,腹稍大,消瘦。  相似文献   

18.
<正> 吕××,女,30岁.门诊号13573. 一周前因患感冒,渐失音.在本地医院求治多日,效不显,于1979年5月17日来县医院诊治.证见发冷发热,脉浮略数,舌淡红,苔薄白,失音八天,二便饮食如常.身体壮实,余无他疾. 辨证:肺胃郁热,金实不呜. 治则:宣通肺气,清热利咽,润肺开声.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生麻黄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15克云故纸10克菖蒲10克蝉蜕8克牛子10克银花15克连翘10克射干10克山豆根15克胖大海15克桔梗10克细辛2克麦冬10克甘草3克二诊(1979年5月19日):服上药两剂,  相似文献   

19.
林××男性教员住院号125391 于1985年4月8日住院。患者于8天前夜间突感腰痛剧烈,痛如刀割,疼痛难忍,展转不安,尿少而痛,伴恶心呕吐。少腹拘急,口干口苦,苔黄腻,脉滑数。X光腹部平片;肾盂及输尿管膀胱未见阳性结石。尿常规化验:蛋白微量,红细胞5~8个。肾图检查:左肾分泌排泄功能正常,右肾分泌延缓未见排泄,呈梗阻图型。B超检查:左肾形态正常,右肾9.3×5.2×4.9cm,肾盂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最大直径1.4cm,提示右肾盂积水。西医诊断:肾绞痛,右肾盂积水。证属膀胱湿热,气化不利。治法:清利湿热,利尿通淋。方药:篇蓄15克瞿麦15克六一散20克乌药6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海金砂20克鸡内金15克鱼枕骨15克枳壳10克。上方服五剂后,从尿中排出结石两块,一块如豌  相似文献   

20.
李××,男,32岁,干部。1985年7月8日,因“上呼吸道感染”,自购复方新诺明,服用3天,计12片(6克),即出现阳痿。同年11月10日,又因牙龈炎服用该药2天,计8片(4克),亦出现阳瘘。2次阳痿均未加治疗,停药半月后自行恢复正常。1986年5月21日,因慢性肠炎复发,经某医院诊治,配服该药,至第5天,共服20片(10克),阳痿再现。此次停药一个多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