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被动物致伤人群注射狂犬疫苗后.检测抗体产生情况。方法 收集南宁市2097例被动物致伤经注射狂犬病疫苗全程免疫后15天采集血清用ELISA法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 动物致伤免疫后抗体阳性率达98.1%。结论 对被动物咬伤人群.应注射狂犬疫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注射狂犬疫苗后产生狂犬病抗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酶联免疫法)。结果注射狂犬疫苗后检测狂犬病抗体阴性率4.61%。结论对于狂犬病以预防为主,一旦被动物咬伤,尽早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疫苗,严重咬伤者接种免疫球蛋白。注射疫苗后抗体检测阴性者,再次注射疫苗,直至产生抗体为止。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人被狗、猫、鼠等哺乳类动物咬、抓伤后进行狂犬疫苗全程免疫后的抗体水平 ,更好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本文于 2 0 0 1年对全程注射浓缩狂犬疫苗和纯化狂犬疫苗者进行免疫效果观察 ,结果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调查对象  2 0 0 1年被狗、猫、鼠等哺乳类动物咬、抓伤后注射浓缩狂犬疫苗者和注射纯化狂犬疫苗者。1 2 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进行狂犬疫苗全程免疫后 1个月抽取血清 ,用狂犬抗体酶联免疫吸附目测法检测抗体 ,试剂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2 结果  浓缩狂犬疫苗全程免疫的 32人当中抗体阳性有 2 9人 ,阳性率为 90 6 3%…  相似文献   

4.
狂犬病毒感染机体后 ,可以迅速地侵入人的神经组织 ,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发病凶险 ,病死率几乎 10 0 %。为了解接种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 ,对 1~ 6月份 715人被犬咬伤者接种狂犬疫苗后进行抗体测定 ,报告如下。1 方法715人中 6 77人按 0、3、7、14、30天全程免疫注射了狂犬疫苗 (浓缩人用狂犬疫苗≥ 2 .5 IU) ,注射部分为上臂三角肌 ,肌注每次 2 m l。其余 38人因咬伤头面部伤口较深大 ,在2 4小时内注射了抗狂犬病毒血清 ,以后按程序注射狂犬疫苗 ,715人都是在全程免疫后间隔 10天采静脉血 1ml,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狂犬病抗体 ,抗体阴性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犬类致伤患者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了解犬类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产生的免疫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在狂犬病门诊注射狂犬疫苗的犬类致伤患者924例,全程接种五针疫苗后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狂犬病毒抗体检测。结果 924例接种狂犬疫苗后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阳性率为95.6%,其中男性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为94.6%,女性为96.6%,不同性别、不同产地疫苗之间狂犬病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50岁以上组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通过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绝大部分患者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合格,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抗体水平低于保护阈值,需要进一步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福州市民被动物咬伤后接种狂犬疫苗的效果。[方法]对被动物咬、抓伤者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后20d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狂犬病抗体。[结果]经全程注射狂犬疫苗的1531例动物咬、抓伤者中,抗体阳性1439例,平均阳性率为93.99%。抗体阳性率与年龄有差异(χ2=18.898,P﹤0.01)。[结论]被动物咬、抓伤者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是控制狂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几乎达100%。目前唯一有效的途径是疫苗接种或同时应用抗血清。而狂犬疫苗用于暴露后免疫常规程序为5针注射,该程序免疫后狂犬病毒抗体产生的高峰期至少也需30d。目前我市对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多采用疫苗全程免疫后30d左右的血清进行狂犬病毒抗体的检测。这对潜伏期短的狂犬病例显然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为了了解狂犬疫苗接种人群早期狂犬病抗体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恶性传染病,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病死率很高。人被动物咬伤、抓伤后及时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措施。为了解被犬、猫等动物咬、抓伤者在接种狂犬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对2 755例注射狂犬疫苗者进行了狂犬病毒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疫苗来源国产人用狂犬疫苗,按规定冷链运作,2℃-8℃低温保存并在有效期内使用。1.2免疫方法2 755例动物咬伤者均为20022004年在盐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及镇卫生院接种门诊接受狂犬疫苗接种者,接种采用常规全程5针免疫法,即咬伤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狂犬疫苗预防效果,分析动物致伤部位、年龄及季节分布特点,为我市狂犬病防治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收集市狂犬病防治门诊2005年1322例狂犬疫苗注射者个人资料,录入excel表格进行逐项统计分析。结果5月~10月暴露者较多,占69.97%;疫苗全程接种及时率93.04%,疫苗注射后抗体阳转率在92.59%,被犬致伤者占79.80%,猫等其它动物占占20.20%。结论随着人员和动物流动性的增加,狂犬病传播范围在迅速漫延,致伤者通过规范处置伤口、全种注射疫苗,对Ⅱ、Ⅲ级伤口加注抗狂犬病血清(人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可得到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是一种危害群众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人与动物共患,由于该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则1~2个月,最长可达30年。狂犬病的病死率高,狂犬病的分布遍及城乡,其危害严重,犬咬伤者须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由于存在个体差异等因素,因此观察狂犬疫苗注射后抗体水平对提高免疫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