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医家马印麟所著《瘟疫发源》是一部运用五运六气理论论述瘟疫辨治的专著.本文通过对《瘟疫发源》中瘟疫的发病、症状、治法、方药进行分析发现马印麟对瘟疫论述颇具特色.他认为瘟疫发生的原因为气候异常之外因与人体正虚之内因共同作用而成,瘟疫症状以热症为主,初中后期症状逐期加重,对于瘟疫的治疗提倡分期论治首推下法,慎用寒凉,针对...  相似文献   

2.
中医谈"瘟疫"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千年来,由于瘟疫(如天花、霍乱、鼠疫)的反复流行,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回忆历史,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了未病防病、已病防传的预防思想.  相似文献   

3.
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书中升降散一方,通治瘟疫、温病,以及多种内伤杂病.凡外感温热之邪或内伤肝郁化火或脾胃升降失调、中焦郁热等证,放胆用之,多能中病.  相似文献   

4.
根据清代医家王燕昌《王氏医存》探讨其对瘟疫的认识与诊疗防护经验。王燕昌认为瘟疫是外感内伤之兼证,其病因是“秽污之气”及其染易者、“伏热”,尤其是前者在瘟疫诊断中有决定性作用。瘟疫总病机为“水弱火强”,具有“三焦传变”与“伏热内发传变”的传变规律,及多有夹病夹证的特点。辨治方面,强调辨清瘟疫病情轻重、病位传变范围、夹病夹证,勿犯瘟疫治忌,把握用药尺度,以养阴生水贯穿治疗始终,初病兼以解表;其邪所传变相及之处,遂经所欲,随证并治;夹病、夹证可兼治、缓治;病危急用预备妙验方药速治。防护方面,强调管理传染源,静养生阴配阳,注重饮食、闭汗调适,愈后扶正御邪。  相似文献   

5.
升降散最早见于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瘟疫门>,有内府仙方一首:僵蚕二两,姜黄、蚕蜕各二钱半,大黄四两,姜汁打糊为丸,重一钱一丸.后来明代张鹤腾<伤署全书>中也有记载,此书收集了历代医家的治暑良方,升降散是其中之一.后得清代医家杨栗山的发挥,载于<伤寒瘟疫条辨>一书中,传之后世,启迪后人.杨栗山明确写道:"是方(升降散)不知始自何氏,<二分晰义>改分量变服法,名为赔赈散,用治温病,服者皆愈,以为当随赈济而赔之也."杨栗山强调了升降散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将其推为治疗瘟疫的首要方剂,表里轻重皆可用之,为治疗瘟疫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对现代中医临床仍有指导意义.他认为:"瘟病总计十五方……而升降散,其总方也,轻重皆可酌用."  相似文献   

6.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戴天章所著《广瘟疫论》首创性地提出瘟疫五辨、瘟疫兼证、夹证,瘟疫表、里证之辨以及瘟疫五治法,属于瘟疫之治的创新主张和实践经验,诸病例辨证与治疫方法体现了戴氏独特的学术思想,亦对现代研究温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石柱国 《气功》2014,(5):465-468
民谚云: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防瘟疫挂香囊,龙船下水喜洋洋。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佳节,民间流行着门头插艾叶菖蒲,佩挂香袋,吃粽子,赛龙船等习俗。这些习俗大多是有一定科学性的,可以防病除害,有益健康。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瘟疫"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性有寒、湿、热、毒、虚之分。根据大多患者具有低热、脘痞、肢倦乏力、便溏、苔白腻等证候表现,该病与"湿"邪关系密切。全国各省市中医诊疗方案亦提示湿邪为患为本次新冠肺炎病机的基本特点。湿性重浊、黏腻,起病隐匿,可蒙上流下,病变早期多在太阴、阳明,其后可窜及少阳,内陷厥阴,甚则内闭外脱。湿邪为患,病势缠绵,病情复杂多变,临床诊治较为棘手。湿邪对瘟疫发生、发展及传变可推波助澜,使瘟疫复杂多变。从"湿"邪在瘟疫中的发病作用着手,探讨新冠肺炎的中医辨治,分析新发传染病发病及传变特点,以期运用瘟疫理论完善中医防治方案,更好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
岭南地区气候炎热,瘴气疫毒之邪较盛,为瘟疫好发之地。岭南瘟疫是历代岭南医家研究的重点。作为岭南地区最大的中医药博物馆——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藏有丰富的岭南瘟疫学文物,透过这些藏品,发现岭南医学、中西汇通医学、药膳文化、凉茶文化、药浴文化、大医文化,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防疫文化,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典藏。  相似文献   

10.
瘟疫在古代社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而道教正诞生于汉末瘟疫多发之时,其创教即与瘟疫治疗的实践产生了紧密联系.道教对瘟疫产生的原因依自身宗教义理给出了独特的解释,并提供了多样化的治疗方法.道符、咒语和斋醮科仪属于信仰疗法、心理疗法的范畴,而道教防治瘟疫的养生术则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在今天仍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灸法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熏灸,借助温热性和药物作用防治疾病.结果:灸法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和益寿延年之作用.结论:灸法防治疾病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灸治方法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12.
瘟疫是指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即现代医学之传染病。由于瘟疫种类繁多,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家对瘟疫的认识与理解也不断的演化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古籍文献的整理,挖掘中医对瘟疫的分类,并对瘟疫相关理论进行辨析,从而完善中医对瘟疫的分类,以期为现代疫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余锦秀  林俊和  陈佩玲 《光明中医》2012,27(7):1292-1294
岭南名老中医是当代岭南中医的杰出代表,其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对中医养生防病有深刻的见解和实践.本文从药物养生、饮食养生、精神养生、运动养生和房室养生五个方面探讨其养生防病思想,以弘扬其的学术精神,彰显岭南中医养生之特色,传承岭南中医之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4.
瘟疫求真     
瘟疫学说虽起于明清,为时不长,但贤人倍出。前贤对瘟疫理解最深之人,当属明末吴又可,其《瘟疫论》首创瘟疫乃邪伏膜原,力主用大黄除邪为要。前贤治疫病最有成效之人当属清代余师愚,其《疫疹一得》治疫病取清瘟败毒饮,用大剂生石膏治疫病,屡屡奏效,活人无数。前贤治瘟疫最为得法之人当属民国名医张锡纯,其《医学衷中参西录》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瘟疫手到病除,出神入化。故治瘟疫应吸取前贤各家之长,尽可能结合瘟疫之病因,病机出方论治,才能药到病除。故笔者在吸取前贤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对瘟疫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5.
蒋示吉与吴有性同为明末清初的医家,<伤寒翼>约成书于1671年前后,为瘟疫专著.该书受吴又可<温疫论>的影响,主要阐述治疗温病的理法方药,对瘟疫下法的运用颇有心得.蒋氏最早在明确瘟疫不同于伤寒的前提下,选择性地把六经辨证用于瘟疫辨治,提出"瘟疫专责阳明".由于此书在国内失传,在国内的现代温病学研究或伤寒学研究中,均很少见到关于此书的研究工作.此书现已复制回国,应引起温病理论研究者的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著书《伤寒论》有“名为伤寒”者本当为疫也,从“取类比象”之说而道“伤寒”“中风”“温病”皆症象法比天地之类而名之,此为鉴也而未有云“伤寒”即非瘟疫也,又参《汉书》《后汉书》等据之而考,仲景所谓“伤寒”当法同瘟疫病因及特性,再参时下奥密克戎感染病患证治亦可佐之,故云仲景所谓“伤寒”当本是“瘟疫”之属,而仲景治“伤寒”之法亦可指导奥密克戎感染病患的证治。  相似文献   

17.
“节气灸”是指在特定的时令节气进行艾灸以温壮元阳 ,激发经络之气 ,调动与开发潜能 ,健身防病的传统方法。“节气灸”以其简、便、验的优势 ,为我国历代医家及百姓沿用至今 ,在防病保健领域占有特殊的地位。“节气灸”应具有两个关键的内涵 ,即时令节气和艾灸。艾灸是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经络之气 ,温通气血 ,扶正祛邪 ,防病保健的方法。而时令节气是“节气灸”体现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精髓的关键 ,就这一方面笔者进行重点论述如下。时令节气的阴阳升降变化特点时令是指季节和时序的变化。因为时序以十…  相似文献   

18.
人类对香的喜好是与生俱来的.香,对人体有良好的作用,如调息、通鼻、开窍、调和心身等. 早在古代,香就用于防病养生,华佗曾用丁香、百部等香料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预防“传尸疰病”(即今之肺结核病).现在风行的药枕、元气袋,功能与之相似.  相似文献   

19.
汤小茜  邢晓东  宋敏  许晴  周雪梅 《中医药导报》2023,(10):107-109+118
总结清代医家刘奎以“瘟疫六经治法”思想治疗瘟疫的临证经验。刘奎认为瘟疫在三阴经亦可传变,非仅为三阳病证,扩大了瘟疫传变范围。临床论治瘟疫应以六经为纲,病机为本。三阳经瘟疫普遍源起热邪内伏,精亏火旺,中气本虚;三阴经瘟疫常为燥亢胜而湿枯,阴常不足,不同经络表现各异,应随证治之。对《松峰说疫》记载“瘟疫六经治法”医案方剂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刘奎发汗解表药主用浮萍,认为浮萍可发诸经之表,清血热,性凉,发汗力强;选方用药当以清热养阴功效为主,重用大承气汤或白虎汤等阳明经方药;用药剂量强调量异效别,以量定效,依据病证斟酌用之。  相似文献   

20.
"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可见灸法保健防病,古人早已重视,并称之为"逆灸",即今之养生保健防病灸法,大体上可分养生延寿灸,即以养生健体,益寿延年为目的的一类灸法;预防保健灸,即增强机体正气,主要对某类、某种疾病起防治作用的一类灸法。预防保健和养生延寿相互关联,同时又对某一疾病的发生、发展、复发有防治作用。故无病施灸,即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