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对我院1998-2007年臀位分娩的416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分娩人数为5838例,其中臀位416例(包括早产、足月产及过期产),发生率为7.13%。臀位分娩中剖宫产136例,占32.69%,阴道分娩280例,占67.31%。见表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臀位分娩的合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492例臀位分娩情况。结果 310例臀位阴道分娩与182例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骨折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P>0.05),两种分娩方式的产后出血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3,P<0.05)。结论臀位分娩有选择性的行阴道臀牵引助产分娩,并不会增加母儿的并发症,可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臀位是临床上常见的异常胎位之一 ,其围产儿死亡率及窒息率均明显高于头先露。因此 ,如何正确处理臀位分娩 ,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改善臀产儿的预后 ,仍为产科工作者应不断讨论的实际问题。本文就我院 1995~ 1999年 15 7例臀位分娩方式作一分析和探讨。1 临床资料1.1 臀位产发生率、产次与分娩方式比较 :我院 1995~ 1999年分娩总数 2 5 6 0例 ,其中臀位 15 7例 ,臀位发生率为 6 .13%。在臀位产中 ,阴道分娩 92例 ,占 5 8.6 0 % ;剖宫产 6 5例 ,占41.40 %。初产妇 12 8例 ,占臀位分娩 81.5 2 % ,其中阴道分娩70例占 5 4.6 9% ;剖宫产 5 8…  相似文献   

4.
目前如何正确处理臀位产,特别是初产臀位,是产科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比较难处理的问题之一。本文对我院自1989年5月——1991年5月,107例初产臀位的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二年间分娩总数为1657例、其中臀位产114例,臀位发生率为6.8%;初产臀位107例,占分娩总数的6.4%。其中混合性臀位62例,单臀19例,足位26例;其中73例行剖宫产术,占初产臀位的68.2%,34例经阴道分娩,占31.8%,107例初产臂位中双胎1例,死胎2例,死产1例(胎儿畸形),过期产4例,早产4例。  相似文献   

5.
臀位产是难产之一,属高危妊娠分娩,其围产儿死亡率及剖宫产率均增高,处理不当可危及胎婴儿生命,本文对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分娩的足月单胎臀位产298例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发生率:我院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足月单胎分娩数5598例,其中臀位分娩298例,发生率5.32%,各年臀位发生率见表1,发生率逐年下降。表1 各年臀位发生率年份≥37周分娩数臀位数发生率(%)1995年13121128.541996年1511825.431997年1374574.151998年1401473.35合计55982985.321.2 年龄及产次:孕妇年龄最小20岁,最大36岁,其中21~25岁213例,占71.48%;26~30岁7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臀位妊娠分娩方式对产妇以及婴儿的影响,观察分析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摘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臀位妊娠分娩方式的50例产妇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分析,发现剖宫产与阴道分娩比较,婴儿结局较好(P<0.05),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经过研究分析,对于臀部妊娠的新生儿来说,采取剖宫产以及足月妊娠,都比较有利,但是,采取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对产妇却有一定的危害。臀部妊娠分娩方式如何进行选择,要对产妇以及围生儿进行全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7.
臀位是临床上常见的异常胎位,臀位阴道分娩的围产儿死亡率较头位高1.5~25倍。如何减少臀位产的发生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仍为当前产科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 1 临床资料 1.1 臀位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 我院1990年1月~1995年12月分娩总数1104例,其中单胎臀位51例,臀位发生率4.62%,围产儿死亡7例,围产儿死亡率占臀位产的13.73%,同期非臀位卢1053例,围产  相似文献   

8.
朱宏伟 《河北医药》2002,24(12):976-977
臀位是常见异常产 ,我院 1998~ 2 0 0 0年分娩总数 4843例 ,臀位产 2 16例 ,占分娩总数 4.5 % ,围生儿死亡 5例 ,病死率占臀位产 2 .3 %。非臀位产 462 7例 ,围生儿死亡 8例 ,病死率占 0 .17%与臀位产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因此臀位产处理仍有讨论价值。本文通过其分娩的处理方式及其围生儿损伤关系进行对照分析。1 结果与分析1 1 臀位分娩方式与围生儿体重关系  2 16例臀位产中剖宫产10 1例 ,占臀位分娩总数的 46.7% (其中初产妇 89例 ,占剖宫产总数 85 .1% ,经产妇 12例 ,占剖宫产总数的 11.8% )无围生儿死亡 ,1例新生儿肱…  相似文献   

9.
初产妇臀位产的处理问题,为国内妇产科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收集我院近七年住院分娩4082例,对初产妇臀位分娩124例进行分析。 1 一般资料:臀位产发生3.58%(146/4082),初产妇臀位产占臀位产总数84.93%(124/146),占分娩总数3%(124/4082)。单臀位76例(61.29%)。  相似文献   

10.
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104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方位为头/头位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比较,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头/非头位及臀/头或非头位两种分娩方式比较,新生儿窒息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第1胎分娩新生儿的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第2胎分娩新生儿的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胎方位是决定分娩方式的主要因素之一,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5年间共发生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 5例 ,其中头位 4例 ,臀位 1例 ;经阴道分娩4例 ,剖宫产 1例 ;4例经阴道分娩中有 2例胎吸助产 ,1例臀助产 ,1例顺产 ;3例头位经阴道分娩均为巨大儿发生出肩困难 ,1例臀位经阴道分娩发生后出头困难 ,手术 1例系头位巨大儿采用腹膜外剖宫产发生娩肩困难。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相关因素见附表。  附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相关因素表例次胎位助产方式体重 [克 ]出肩情况例 1右枕横侧切加胎吸 45 0 0很困难例 2左枕前顺娩 410 0困难例 3左枕后剖宫产 43 5 0较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臀位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22例臀位孕妇并按照分娩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111例),观察组为剖宫产,对照组为阴道分娩,比较新生儿体重、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1min Apgar评分。结果:观察不同组别新生儿体重,剖宫产新生儿体重3000g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死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可显著改善臀位孕妇分娩结局,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1min Apgar评分,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315例臀位产的种类、分娩方式、围产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方法:以2010年1月~2013年6月某院分娩的315例臀位产婴儿为研究对象,进行总结分析,找出臀位产的合适方式及助产的合适时机和方法。结论:臀位应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剖宫产不应作为唯一的方式而大力推广,助产则需有经验的助产人员操作,可明显降低围产儿损伤、窒息等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上海儿童医院1991年1月~1997年12 月0~7天的新生儿57例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以便为进一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和提高人口生存质量而制定有效措施。 1 临床资料 57例中足月儿28例(49.1%),早产儿23例(40.3%),过期产6例(10.6%)。分娩方式:顺产33例(58%),剖宫产19例(33%),臀位牵引4例  相似文献   

15.
臀位是最常见的异常胎位,其分娩方式的选择多数为剖宫产,目前就我院自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经阴道分娩的臀位62例临床观察总结,其中分娩后新生儿窒息7例,分娩过程中发生软产道裂伤3例,无论早产儿及足月儿均无其他并发症。故臀住非绝对剖宫产的适应证,只要无禁忌证,头盆相称,助产人员能熟练掌握臀位的分娩机制,正确处理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臀位的阴道分娩还是安全可行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6.
郭雪箐  谭惠民 《河北医药》2006,28(9):820-820
目的 分析脐带脱垂的原因、临床表现、产程处理、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围生儿的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5例脐带脱垂的处理方法.结果 25例脐带脱垂者:剖宫产14例,臀位产6例,顺产5例.其中剖宫产病例中无新生儿窒息出现;臀位产中发生新生儿窒息4例,其中重度窒息3例;顺产中1例新生儿窒息.结论 头、臀位胎儿脐带脱垂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一旦确诊应立即行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适应证。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产科的120例阴道分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和对照组60例(进行阴道分娩的第1次孕产妇),对比两组产妇阴道分娩适应证。结果观察组上次滞产、宫内窘迫、臀位以及前置胎盘等手术适应证的孕妇此次阴道分娩成功率分为为30.77%、50.00%、87.50%、80.00%,表明阴道分娩的成功与否和上次手术适应证有较大关联。结论只有真正了解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相关情况,并对满足阴道分娩适应证的孕妇来说,可对她们进行阴道分娩试产,从而大大增强了自然分娩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分娩后母儿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7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孕妇行再次剖宫产分娩者(RCS)90例,并随机抽取同期首次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90例进行对照。剖宫产术后孕妇行阴道分娩者(VBAC)40例与随机抽取的非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后经阴道分娩40例进行对照。结果 13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60例行阴道试产(TOL),40例成功,成功率66.7%;20例试产失败;90例选择重复剖宫产(ERCS),手术产率69.2%。VBAC组与VBNC组比较,新生儿窒息、孕妇产后出血、孕妇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等统计分析无意义。RCS组与PCS组比较,RCS组产后出血率、盆腔粘连及切口乙级愈合的发生率较高。RCS组与VBAC组比较,RCS组产后出血量高、住院天数较长。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的分娩方式的选择可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而定,在决定分娩因素正常情况下,在严密监护下,通过科学处理可以行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9.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病因及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合浦县人民医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产妇142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胎膜早破的原因中,早产、流产史45例(31.69%),其次是臀位33例(23.24%)。阴道分娩113例(79.58%),剖宫产29例(20.42%)。剖宫产指征中,胎儿窘迫12例(41.38%);臀位11例(37.93%)。结论对孕周小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应采用期待疗法,延长孕周,以确保产妇和围生期的胎儿安全。  相似文献   

20.
李林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87-188
目的:探讨与分析臀位分娩临床发生率,处理技巧和措施。方法:对本院10年来臀位分娩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臀位分娩的106例患者阴道分娩54例,臀助产44例,臀牵引10例,剖宫产52例;其中社会因素、胎儿过大(〉3500g)、骨盆狭小占臀位剖宫产指征的前三位。结论:臀位分娩是一种常见的异位分娩,如处理不当可危及胎儿及婴儿生命,重视臀位的产前监护,积极地预防和治疗妊娠并发症,临产时严密观察产程,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臀位围生儿的死亡率将会下降。但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产前检查和尽量将臀位纠正至头位,减少臀位妊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