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从免疫活性细胞表型特征的角度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鳞癌)原发灶的局部免疫状况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按一定的纳入标准在60个病例中筛选出16例口腔癌患者,取原发灶标本作冰冻连续切片,厚离6 ̄8μm,分别用抗CD3、CD4、CD8、CD16及CD25单抗按ABC法染色,然后镜下观察及计数。「结果」①免疫细胞主要集中在肿瘤间质中,位于肿瘤与正常组织我界区,呈带状分布;有时可见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前列腺癌组织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对 2 2例前列腺癌组织和周围正常前列腺组织用S10 0、CD3、CD2 1和CD14mAb分别作SP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下对阳性细胞计数并计算细胞指数 ,对癌组织S10 0 和CD3 细胞指数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可观察到S10 0 DCs和CD3 T细胞分布 ,而CD2 1 B细胞和CD14 单核 /巨噬细胞均少见。癌组织中S10 0 DCs指数和CD3 T细胞指数均明显少于周围正常组织 (P<0 0 5 ) ,癌组织S10 0 DCs指数与CD3 T细胞指数呈正相关 (r =0 86 ,P <0 0 5 )。【结论】DCs是前列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主要抗原提呈细胞 ,癌组织DCs数量减少可能与前列腺癌肿瘤微环境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3.
食管鳞癌的肿瘤干细胞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和其细胞系的肿瘤干细胞(CSC)标志.方法:应用免疫酶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20例食管鳞癌组织和细胞(Eca-109和EC9706)中CD133、CD44以及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表达和定位.结果:食管鳞癌细胞中CD133和MDR1一致强阳性的细胞占30%-43%,CD133和CD44一致强阳性的细胞约占40%.CD133强阳性小细胞占癌细胞的8%,癌组织中约为4%.CD133强阳性小细胞位于鳞癌上皮的基底层、癌珠周缘或癌灶内;CD44强阳性细胞约占40%,其中包含2个亚群:少数较小CD44阳性的细胞亚群定位于鳞癌上皮的基底层、癌珠周缘或癌灶内;较大CD44强阳性细胞的亚群主要定位于鳞癌上皮棘细胞层及癌灶中.结论:CD133强阳性小细胞和CD44强阳性细胞可能是CSC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白花蛇舌草对小鼠活体腹水H22肝癌细胞及T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对小鼠腹水H22肝癌细胞形态学及腹水CD4 、CD8 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白花蛇舌草组(剂量为25 g/kg)、党参对照组(25 g/kg)、热休克处理组;均采用活体腹水H22肝癌细胞腹腔移植法复制模型;采用涂片、瑞氏—姬姆萨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方法观察各组荷瘤小鼠腹水H22肝癌细胞形态学变化及腹水CD4 、CD8 T细胞的表达。【结果】白花蛇舌草组及热休克处理组小鼠活体腹水H22肝癌细胞变形较为严重,胞膜不完整、发泡;部分细胞核见偏移或固缩。白花蛇舌草组腹水CD4 及CD8 T细胞表达均呈增高趋势,党参对照组及热休克处理组分别以CD4 和CD8 T细胞表达为主。【结论】白花蛇舌草能一定程度抑杀小鼠活体腹水H 22肝癌细胞,其机理可能与提高荷瘤小鼠的T细胞免疫功能及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5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对标本进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观察分析。结果: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多属鳞癌I~II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44V6、CK在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内肿瘤细胞均呈强阳性表达,而甲状腺球蛋白(TG)呈弱阳性表达。结论: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CD44V6的高表达与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免疫组织化学TG标记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ICAM-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APA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CAM 1在37例口腔鳞癌原发灶及9例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原发肿瘤最大直径≥3cm,仅5例弱表达;直径<3cm,789%(15/19)表达。9例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均不表达ICAM 1;无转移的原发灶714%(20/28)表达。高分化鳞状细胞癌833%(15/18)表达,中分化仅5例弱表达,低分化不表达。结论:口腔鳞癌在其生长分化的不同阶段,肿瘤细胞可能呈现不同的粘附特征,ICAM 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可能与其分化程度、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鳞癌的细胞角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基因产物表达的差异性 ,对研究肿瘤局部生长环境对肿瘤实质细胞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 69例不同部位鳞癌 (皮肤鳞癌 9例、鼻咽鳞癌 10例、喉鳞癌 12例、食管鳞癌 14例、宫颈鳞癌 12例、肺鳞癌 12例 )的细胞角蛋白 (cytokeratin ,CK)、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r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结果 :皮肤、食管鳞癌多为高分化鳞癌 ,鼻咽、肺鳞癌多为低分化鳞癌 ;CK在不同部位鳞癌的表达由强到弱依次为皮肤、食管、喉、宫颈、肺 ;CK阳性细胞在皮肤、食管鳞癌组织中由癌巢周边到中央表达逐渐增强 ,CK阳性细胞在鼻咽、肺鳞癌组织中散在分布 ;高分化鳞癌较低分化鳞癌表达强。PCNA的表达在鼻咽、肺鳞癌明显强于皮肤、食管鳞癌 (P <0 0 5)。PCNA阳性细胞在皮肤、食管鳞癌组织中主要位于癌巢周边 ;在喉鳞癌中位于癌巢的周边到中层 ;在鼻咽、宫颈、肺鳞癌中从癌巢周边到中央弥散分布。结论 :不同的生长环境可能对鳞癌的分化、增殖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口腔鳞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和转移淋巴结淋巴细胞 ,哪一种更适于作过继免疫治疗。【方法】从 15例口腔鳞癌原发灶及其中 5例转移灶中分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和转移淋巴结淋巴细胞 ,体外培养 ,观察两种来源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用3H -TdR 4h释放法对 5例口腔鳞癌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和转移淋巴结淋巴细胞对自体肿瘤杀伤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转移淋巴结淋巴细胞较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扩增高峰延迟 1周 ,转移淋巴结淋巴细胞培养 5周后仍显示强有力的扩增潜力。 3周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自体肿瘤的杀伤活性较转移淋巴结淋巴细胞强 (P <0 0 2 ) ,分别为 35 %和 2 3 % ;4周时转移淋巴结淋巴细胞对自体肿瘤的杀伤活性大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P <0 0 2 ) ,分别为 5 3 %和 40 %。【结论】在口腔鳞癌患者的过继免疫治疗中 ,转移淋巴结淋巴细胞比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57例口腔鳞癌进行检测,以探讨癌巢基底膜表达分布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癌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口腔鳞癌癌巢基底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缺损,甚至完全消失,基底膜缺损与肿瘤分化和癌颈洒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提示口腔鳞癌基底膜表达程度对评价肿瘤分化和肿瘤浸润及转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研究了28例肺部肿瘤组织中S100阳性细胞(S100细胞)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并与1例肺的炎性假瘤和2例支气管扩张的标本作了对比观察,发现多数肺癌内或癌周组织中具有S100细胞,而肺的其它肿瘤和病变组织中甚少或缺如。在肺癌中鳞状细胞癌的癌巢内S100细胞明显多于肺腺癌(P<0.05)。鳞状细胞癌内S100细胞的数量为分化好的癌较分化差的多,无坏死或小灶坏死的较大片坏死的多。间质中重度纤维化或密集淋巴细胞浸润区,其S100细胞较无或轻度纤维化或稀疏淋巴细胞浸润区多。提示该细胞是一种特异的抗肿瘤免疫细胞。  相似文献   

11.
醛固酮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醛固酮(ALD)及其受体拮抗剂螺内酯(SP I)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用EL 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FN和I型胶原的浓度,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FN和I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EL ISA结果显示,ALD促进系膜细胞合成分泌FN和I型胶原,且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性。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ALD促进系膜细胞FN和I型胶原mRNA的表达,也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性。SP I能够拮抗ALD的作用。结论:ALD从蛋白和基因水平促进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合成分泌FN和I型胶原,SP I能够拮抗ALD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从而有益于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肝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的CD4+CD127loCD25hi-int调节性T细胞。比较不同慢性肝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肝癌)间CD4+CD127loCD25hi-int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慢性肝病患者间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肝癌患者最高,乙肝患者次之,肝硬化患者最低,但均高于健康对照。结论:调节性T细胞与慢性肝病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 C)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转录和表达的水平,探讨其在GDM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GDM、正常妊娠和健康非妊娠组各30例,采用EL ISA法检测空腹血清中的TNF-α水平。收集研究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 C),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记分析(W estern b lot)技术测定实验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αmRNA转录和蛋白质表达的水平。结果:GDM组、正常妊娠组空腹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非妊娠组,而GDM组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三组间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αmRNA转录水平、TNF-α蛋白的相对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NF-α可能参与了GDM的发生发展过程,但是PBM C可能不是GDM时TNF-α增加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MMP-9、TIMP-1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 MMP- 9及 TIMP- 1在大鼠阿霉素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大鼠尾静脉单剂量注射阿霉素 7.5 mg/kg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 ,雄性 Wistar大鼠 64只 ,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于 7、 1 4、2 8、5 6d四个时间点依次各处死 8只大鼠留取标本。光镜下观察肾小管间质形态学改变 ,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血清肌酐、胆固醇、白蛋白 ,2 4 h尿蛋白定量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 MMP- 9、TIMP- 1、 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阿霉素肾病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明显 ,肾小管上皮细胞 MMP- 9的表达明显上调 ,于第 1 4天达高峰。肾小管的 TIMP- 1的表达上调 ,第 2 8、5 6天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肾小管上皮细胞 TIMP- 1的表达与肾组织 型胶原表达呈正相关 ;MMP- 9/TIMP- 1比值 型胶原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阿霉素肾病组大鼠肾小管 MMP- 9、TIMP- 1的表达上调 ,MMP- 9/TIMP- 1的失衡可能参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BV侵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对干扰素-γ(IFN-γ)表达和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巢式PCR检测120例慢性HBV感染者PBMCs中HBVDNA;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PBMCs中IFN-γmRNA的表达及血清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120例慢性HBV感染者PBMCs中HBVDNA阳性率为62.5%,且HBeAg阳性组PBMCs中HBVDNA阳性率(80.0%)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45.0%);慢性HBV感染者IFN-γmRNA的表达和分泌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慢性HBV感染者PBMCs中HBVDNA阳性组IFN-γmRNA的表达和分泌水平均明显低于HBVDNA阴性组;HBeAg阳性组IFN-γ表达和分泌水平均明显低于HBeAg阴性组。结论:慢性HBV感染者IFN-γ的表达和分泌水平与HBV侵犯PBMCs有关,亦与不同疾病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胃癌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FHI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HIT(Fragile histidine traid)基因是Ohta等[1]于1996年用外显子捕获法克隆出的一种新的候选抑癌基因。已有研究发现,FHIT基因的缺失、异常转录和异常蛋白的表达和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Caspase为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Cysteinyl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的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mRNA水平探讨uPA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及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中的表达,从蛋白水平探讨uPA在肝癌组织中的代表表达及其与肝癌转移的关系。方法:检测uPA在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及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中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uPA在肝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结果:uPAmRNA在高转移潜能肝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呈高表达,在相应低潜能转移细胞株呈低表达;uPA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对照组,在有转移及静脉癌栓形成的肝癌组织阳性表达高于无转移及无癌栓者,癌巢边缘的癌细胞表达强于癌巢中央,血管内癌栓呈强阳性表达。结论:uPA在肝癌的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作为治疗的操作、预防转移复发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 P物质 ( SP)、血管活性肠肽 ( VIP)和神经肽 Y( NPY)在大鼠胸腺的分布及与 T细胞发育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对大鼠胸腺内所含 SP、VIP、NPY神经纤维进行定位观察。结果 :胸腺肽能神经的免疫反应性主要位于髓质 ,在皮、髓质交界区的血管平滑肌上也有表达。结论 :胸腺内有丰富的肽能神经分布 ,VIP、SP可能参与成熟 T淋巴细胞的功能调节 ,VIP、NPY可能有控制 T淋巴细胞迁移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单核/巨噬细胞用GM-CSF刺激活化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合成及CD147表达的变化。方法:从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患者外周血及滑液分离单核细胞,同时取10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对照。分离的单核细胞在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用GM-CSF刺激,用ELISA法测定刺激24h,48h,72h后MMP-1,MMP-3的含量。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刺激前后细胞表面CD147表达量。结果:GM-CSF刺激后,细胞呈多形性的巨噬细胞样改变,MMP-1,MMP-3合成增加,而且这种刺激作用与GM-CSF的剂量相关,100ng/ml时刺激作用显著高于12.5ng/ml及25ng/ml,而与作用时间无显著相关性;滑液单核细胞MMP-1,MMP-3表达水平高于外周血单核细胞。GM-CSF刺激后,单核细胞表面CD147的表达显著高于刺激前;滑液单核细胞表达量高于外周血。结论:,RA患者外周血及滑液单核细胞用GM-CSF刺激活化后MMP-1,MMP-3合成增加,CD147表达亦增加,MMPs合成增加可能与CD147表达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20.
周毅  王赫  陈艳  梁磊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3):269-271
目的:研究CD40和CD40L在大鼠炎症性肠炎(IBD)外周血和结肠组织单-核细胞(MC)中的表达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20例炎症性肠炎大鼠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结肠组织MC上CD3、CD4、CD8、CD19的表达进行检测;CD40L在CD4+T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CD40在CD19+B细胞上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IBD大鼠外周血、结肠组织CD3+、CD3+CD4+、CD19+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CD3+CD8+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IBD大鼠外周血、结肠组织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的CD40L、D19+B细胞上CD40的表达都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且结肠组织上的表达又比外周血高。结论:CD40-CD40L途径在IBD免疫功能紊乱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