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期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总结多年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发展具有不同的病理阶段,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最终形成痰瘀互结,闭阻肝脏脉络。根据其发展规律,可将非酒精性脂肪肝按早期、轻度、中度、重度分期辨治,或以治痰为主,或以治瘀为主,或痰瘀同治,或从脾论治,或从肝论治,或肝脾肾同调,灵活对待,随证施治。肝气郁滞是脂肪肝初期的主要病机;轻度脂肪肝属牌失健运.水湿内停,聚生痰浊;或气机郁滞,水湿不化聚而成痰,日久化热;中度脂肪肝痰之既成,气滞血瘀日久,痰瘀互为因果,最终由痰瘀互结致病;重度脂肪肝肾精亏耗,水不涵木,肝失所养;或肾气已虚,气化不及,水运失司,浊阴内生。以上分型为指导临床辨证用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疏肝降脂汤治疗脂肪肝56例,总有效率为85.71%,认为长期嗜肥甘厚味、肥胖、饮酒过度是脂肪肝的重要病因;病机与肝郁气滞、痰浊、湿阻、瘀血密切相关;用疏肝理气、涤痰消积、化湿泄浊、活血软坚散结中药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认为脂肪肝多因肝郁、痰阻、血瘀等诱发,指出肝痰瘀互结是脂肪肝病机的关键,肝痰瘀互结是脂肪肝辨证论治的要点,临证必须权衡痰浊、瘀血之轻重,并用化痰祛湿、活血化瘀之法、慎重选用化痰祛瘀药。同时配合食疗,加强运动治疗。  相似文献   

4.
从痰瘀致毒探讨中风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痰瘀致毒导致中风发生的机制,从痰浊和瘀血的相互关系,痰瘀互结成为中风的病理基础,痰浊瘀血致毒是中风发病的关键,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降痰化浊是临床治疗中风的主要法则等方面加以系统论述.探讨了痰瘀致毒与中风发生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探索现代文献研究中医高血压证型、病机的特征。方法:通过检索涉及高血压中医证型、病机的文献,采用Apriori关联性分析病机间关系、证型与病机间关系。结果:169个证型中,文献研究常见的是阴虚阳亢证、痰浊中阻证、肝阳上亢证、阴阳两虚证、肝火上炎证、肝肾阴虚证、血瘀证、气阴两虚证、肝阳化风证;36个病机中,文献研究常见的是瘀血、痰浊、肝阳化风、肝肾阴虚、阳亢、肝火上炎、阴虚阳亢、痰瘀互结。2瘀血更倾向与痰浊、阳亢、肝阳化风、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肝火上炎等病机关联;痰浊更倾向与瘀血、肝阳化风、肝火上炎、肝肾阴虚、阳亢、阴虚阳亢、气虚、阴虚等病机关联;肝肾阴虚证与病机瘀血倾向关联;肝肾阴虚证和肝阳上亢证时与病机痰浊、肝阳化风、瘀血倾向关联;血瘀证与瘀血倾向关联。结论:高血压病机以肝肾阴虚为本,以痰浊,瘀血为标,以风阳内动为像。  相似文献   

6.
脂肪肝为现代多发病,属中医"胁痛"、"痰浊"、"积聚"等范畴.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情志失调,少劳过逸,致肝失疏泄,肝血瘀滞,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阻气机,痰瘀互结,损伤肝络,其病位责之于肝脾肾.笔者临证时从湿浊、痰凝、瘀血入手治疗脂肪肝,取得较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痰浊不化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董志  郭万良  张玉楝 《光明中医》2006,21(10):10-13
依据祝谌予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痰浊不化……为标"科学理论及李振中、尹翠梅提出的痰浊不化相当于西医的蛋白质非酶性糖化物,提出痰浊不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在痰浊不化基础上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本质所在.故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8.
杨洪涛教授强调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脏病。对于肾阳虚兼见痰浊湿热、瘀血阻滞者,重用附子并配伍清热利湿、祛痰化浊、活血化瘀药以温肾祛邪;对于痰浊瘀血阻滞严重者,从痰瘀论治。同时又认为少阳枢机不利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以疏利少阳、标本兼治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9.
脂肪肝为现代多发病,属中医“胁痛”、“痰浊”、“积聚”等范畴。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情志失调,少劳过逸,致肝失疏泄,肝血瘀滞,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阻气机,痰瘀互结,损伤肝络,其病位责之于肝脾肾。笔者临证时从湿浊、痰凝、瘀血入手治疗脂肪肝,取得较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结合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中医证型、体质类型、发病年龄等因素探讨了脂肪肝发病过程中的中医病因病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多与嗜食肥甘厚味、好逸恶劳、情志不遂、先天禀赋、它病失治等诸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肝郁脾虚、肾气不足、痰浊瘀血留而不去,引发本病。探讨和总结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因、中医病机的几个方面,主要病因是肥甘厚味进食过多而运动锻炼不足,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痰浊内蕴。  相似文献   

11.
董志  王述文 《光明中医》2011,26(3):420-421
依据近代名医祝谌予教授的“气虚浊留”,“瘀血阻络,痰浊不化”科学理论,提出浊病病机为:脾气虚弱,运化失司,饮食精微不能正常转输布散,滞留蓄积脉道而为浊(糖浊、脂浊、蛋白浊、微量元素浊)。浊在脉道蓄积过量,由营养物质转变为有害的多余产物,而成为浊邪。浊邪导致的疾病而为浊病(血浊病)。在浊邪的基础上,痰和瘀血进一步生成和演化,浊邪在脉道蓄积过多,不能及时有效的减少和排除,浊邪则转化为浊毒,加之痰和瘀血的加重,浊毒与痰瘀聚集形成浊毒痰瘀混杂复合物。血为载体,浊毒痰瘀混杂复合物,可以随血液运行过程中不断的异位沉积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形成组织器官浊病。  相似文献   

12.
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属"胁痛""积证""痰浊""瘀血"等范畴,《伤寒杂病论》记载方剂,结构严谨,配伍精妙,用药精简,堪称方书之祖,为祖国医学传承下的宝贵财富,半夏泻心汤、大柴胡汤广泛应用于脂肪肝,加减辨证施治,效果显著,前景广阔。附积证(肝胃不和,痰湿内阻;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肝浊(膏浊内蕴,气机郁滞;中重度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验案。  相似文献   

13.
<正> 本人总结多年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发展具有不同的病理阶段,病因为肝失疏泄、脾失运作、湿热内存、痰浊、郁结、瘀血阻滞,终成痰瘀互结,闭阻肝内转换脉络。根据其发展规律,可将酒精性脂肪肝分四期、早期、轻度、中度、重度分期辨证治疗或以痰为主,或以瘀为主,或以痰瘀同治,或从脾沦治疗或从肝论治,或肝、脾、肾同调、应辨证对待,以证施药、肝气郁滞是脂肪肝初期的主要病机、轻度脂肪肝属脾失运作,水湿内停、聚生痰浊、精浊不清、日久化热。中度脂肪肝痰之即成,肝内气滞血痰日久、痰瘀互为因果、终由痰瘀互致病。重度脂肪肝、肾精亏损、水不养木、肝失肾养、或肾脏已虚,水运失调、浊水内生、腹水浮肿、以上分期分型为指导临床辨症用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郭伟星教授治疗胸痹以气虚、痰浊立论,认为胸痹疾病,主因气虚血瘀,痰浊阻滞;治疗突出益气、豁痰为先,气行血行,瘀血得祛,痰浊得化。主张以益气活血,豁痰宣痹为基本方法治疗胸痹心痛,最大限度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依据祝谌予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瘀血阻络,痰浊不化……为标"科学理论及林兰的"糖尿病血管病变与中医血瘀证"关系的论述和仝小林的糖尿病"久病入络,络瘀脉损……络损(微血管病变),脉损(大血管病变)"等观点,提出痰浊不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在痰浊不化的基础上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形成血管病变,致使脉络(血管)损伤,故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6.
从痰瘀理论论述肝硬化形成发展的基本病因、病机,从而确立肝硬化的治疗原则。本文引用文献中关于痰浊瘀血与肝硬化的论述,运用中医学有关痰浊瘀血的理论,系统论述痰浊瘀血与肝硬化形成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指出肝硬化的直接病因为痰浊瘀血,痰凝血瘀是肝硬化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认为慢性肝炎进展至肝硬化首先是脾肾亏虚,在此基础上产生痰浊瘀血,进而发展至痰凝血瘀交阻导致肝硬化,故应重视痰瘀理论与肝硬化关系,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文章总结了陈建杰教授治疗脂肪肝的经验。陈教授认为脂肪肝的病位在肝,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气虚为主,标实主要与湿热、痰浊、瘀血有关。治疗当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痰为大法,健脾消脂方为基本方。并强调了综合干预在脂肪肝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依据祝谌予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痰浊不化……为标"科学理论及其学生李振中提出的痰浊不化相当于西医蛋白质非酶性糖化物和仝小林的糖尿病"久病入络,络瘀脉损……络损(微血管病变),脉损(大血管病变)".提出痰浊不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在痰浊不化的基础上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致使脉络(血管)损伤,形成血管病变.故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9.
从现代研究论“痰瘀同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现代研究论“痰瘀同源”陈银玲痰浊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瘀血则是气血失调,血行不畅或血离经脉所酿成,由于津血同源,津血输布运行均赖气的推动,故而痰瘀同源。痰浊、血瘀各自有相应病证,同时痰瘀可互化并见,如气滞致血瘀,脉道阻塞,津血运行不畅,即是瘀血生痰...  相似文献   

20.
以疏肝降脂汤治疗脂肪肝56例,总有效率为85.71%,认为长期多嗜肥甘厚味、肥胖、饮酒过度是脂肪肝的重要病因;病机与肝郁气滞、疾浊、湿阻、瘀血密切相关;用疏肝理气,涤痰消积化湿,活血软坚散结中药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