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测定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溴甲酚绿比色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109例恶性肿瘤、40例良性肿瘤、60例健康成人血清中PA和白蛋白(Alb)。结果恶性肿瘤组PA与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肿瘤组PA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癌组PA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极显著性降低(P<0.001);肝癌组Alb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降低(P<0.05)。肝癌PA和Alb与其他恶性肿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肿瘤组总计PA阳性率为42.20%,Alb阳性率为23.85%。其中肝癌PA阳性率为79.17%;Alb阳性率为45.8%,肝癌PA与Alb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他各恶性肿瘤组之间PA、Alb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对良、恶性肿瘤具有鉴别诊断的价值,可作为肝癌区别于其他恶性肿瘤的血清学标志物,亦可作为恶性肿瘤的初筛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及前白蛋白(PA)了解急性肝炎患者肝脏合成功能的变化。方法检测Alb为终点法、Che为酶动力学法、及PA为免疫透射比浊法。比较急性肝炎组(成人组与儿童组)与对照组血清Alb、Che及PA值和敏感性。结果成人组与儿童组Alb、Che、PA降低明显,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扁奇度计算Alb(-12%~-17%)〈Che(-34%~-36%)〈PA(-54%--61%)。结论肝炎急性期血清敏感性PA〉Che〉Alb,尤其是PA能更旱更敏感的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损伤、恢复程度,三者联合检测对预后、用药的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联合检测胆碱酯酶和白蛋白对肝硬化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广华  孙旭  郑莹 《检验医学》2005,20(6):575-576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和白蛋白联合检测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38例肝硬化患者及60名正常健康人血清胆碱酯酶(CHE)和白蛋白(Alb)水平,结果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硬化组CHE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硬化组Alb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CHE与Alb也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CHE活性测定是诊断肝硬化的一项灵敏指标,与常规项目Alb相比,血清CHE不受外源性输注Alb的影响,能更好的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自身情况,比Alb更灵敏准确。联合检测CHE和Alb对诊断肝硬化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 测定82例MHD患者透析前的血浆总Hcy(tHcy)、CR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及白蛋白(Alb)和80例健康对照者的tHcy、CRP;应用Sequoia512超声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①MHD组IMT平均值、IMT增厚阳性率、斑块阳性检出率、血清CRP以及血浆tHcy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体重指数(BM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MHD伴动脉硬化者的年龄、CRP显著高于非动脉硬化组(P〈0.05),动脉硬化组的tHcy、BMI和Alb显著低于非动脉硬化组(P〈0.05),而血浆TC、BUN、舒张压等指标两亚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颈动脉IMT的因素有年龄、CRP、血浆tHcy水平(P〈0.05);④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they水平与Alb显著正相关(r=0.528,P=0.000)。结论 MHD患者血浆tHcy及血清CRP均明显高于健康人,MHD患者AS的发生与高水平血清CRP、相对低水平的血浆tHcy(但仍高于正常对照)及Alb等密切相关,评价tHcy在MHD患者As中的作用时可能综合考虑到炎症、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俞燕  吴翔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3):314-315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的变化及其测定意义。方法:选择74例ACS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一步法测定血清FABP,同时以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在ACS组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FABP与CK.MB测定值及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不稳定心绞痛(UA)组(P〈0.05);UA组患者FABP测定值及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K-MB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在UA组中,FABP阳性率高于CK-MB(P〈0.05)。结论:FABP对ACS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症(NS)患者血清铁(SI)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以及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组和肾病综合征组中的SI、TP和Alb分别用比色法、双缩脲法和溴甲酚紫法进行检测,Glb=TP—Alb,A/G=Alb/Glb。[结果]NS组中血清铁与TP(r=0.439,P〈0.001)、Alb(r=0.448,P〈0.001)以及A/G(r=0.372,P〈0.001)具有相关性,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而与Glb则无相关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对照组中,血清铁与血清TP、Alb、Glb、A/G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差异均不具显著性(P〉0.05)。[结论]NS患者中血清铁的水平与TP和Alb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AAG)和前白蛋白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55例感染患儿、15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清中CRP、AAG、前白蛋白的含量。结果①细菌感染组CRP、AAG均明显增高,与病毒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在细菌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中,其前白蛋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之间的前白蛋白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在细菌和病毒感染组中CRP与AAG呈正相关(r=0.412,P〈0.05;r=0.759,P〈0.05)。结论儿童感染时,检测血清中AAG或CRP均有助于早期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CRP更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脂检测的价值。方法:测定95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正常白蛋白组血脂各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微量白蛋白组TG、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血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大量自蛋白组TG、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1),血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1),血T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脂水平随糖尿病肾病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糖尿病肾病脂代谢紊乱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且随病程迁延而加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腺苷脱氨酶(ADA)、凝血酶原时间(PT)在肝硬化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诊疗价值。方法分别用免疫比浊法、速率法、凝固法检测肝硬化患者前白蛋白、腺苷脱氨酶、凝血酶原时间,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代偿组、失代偿组血清前白蛋白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P分别小于0.05及0.01),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P分别小于0.05及0.01),而腺苷脱氨酶活力显著升高(P分别小于0.05及0.01),且失代偿期患者3项指标较代偿期患者3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变(P〈0.05)。肝硬化患者入院治疗2周后血清前白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凝血酶原时间、腺苷脱氨酶活力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血清PA、ADA、PT三者联合检测可以作为肝硬化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和前白蛋白(PA)联合检测在肺结核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循环酶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检测406例肺结核病人治疗前后血清TBA和PA,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作为对比。结果在肺结核病人治疗1个月后血清TBA和PA检测结果较治疗前结果差异有最著性意义(P〈0.01),ALT和AST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随着疗程的延长,血清PA显著降低(P〈0.01).而TBA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1个月血清PA和TBA的异常率分别为89.9%和56%,与ALT和AST的异常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3个月后,血清ALT和AST的异常率(98%、99%)和TBA的异常率(83%)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TBA和PA对判断抗结核治疗后早期肝功能损伤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抗结核治疗后检测肝功能的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35例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55例、慢性肝炎59例、肝硬化50例、重型肝炎71例)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并与75名健康人进行比较,同时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C、TG、HDL-C、LDL-C浓度与其TBil、Alb、PT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型肝病患者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所降低,其中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P〈0.05)。重型肝炎组血清TC、TG、HDL-C、LDL-C与TBil呈负相关[P〈0.01],与Alb呈正相关(P〈0.01),与PTA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血清TC与LDL-C呈正相关(P〈0.05)。重型肝炎组中39例死亡患者与32例存活患者的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病患者进行定期的血脂水平测定能及时反映体内的脂类代谢状况,对了解肝病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病程进展情况以及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在新生儿营养评价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葛青玮 《检验医学》2007,22(2):198-199
目的通过血清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等生化指标的检测,探讨其在新生儿营养评价中的意义,从中找出能比较直接反映新生儿营养状况的判断依据和疗效评价的敏感指标。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08例新生儿血清中RBP、PA的含量;采用溴甲酚绿法检测血清中Alb的含量;检测18例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静脉营养1周后血清中RBP、PA、Alb等指标,并与静脉营养前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出生体重儿组、低出生体重儿组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组、早产儿组RBP、PA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血清中RBP水平尤其低。18例低出生体重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在静脉营养5~7d后的血清RBP、PA水平与营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检测血清中RBP、PA水平,可评价新生儿的营养状况,对及早发现新生儿营养不良,提高其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慧智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6):435-435,437
目的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83例肝病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PA及血清清蛋白(ALB)。结果血清PA在各型肝病中均有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肝病组血清PA降低率均高于血清ALB,急性肝炎组与慢性肝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肝炎组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PA较ALB能更灵敏地早期反映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CF)患者心功能和细胞因子(TNF—α、IL-6)的影响。方法 90例CCF患者(NYH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他汀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40mg,每晚1次,共服12周。治疗前后测定血脂和血清TNF—α、IL-6水平,检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结果 治疗后他汀组NYHA分级中位数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自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TNF—α、IL-6水平他汀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降低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改善心功能,有益于CCF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糖链抗原125对非卵巢癌肿瘤和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糖链抗原125对非卵巢癌恶性肿瘤及其他良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多肿瘤蛋白芯片系统检测115例恶性肿瘤患者,79例良性疾病病人和117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A-125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A-125在各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在26%-40%之间,肝硬化和子宫肌瘤组分别为66.7%和36.4%,与体检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1),慢性肝炎组为9.4%,与体检组比有差异(0.01〈P〈0.05);除慢性肝炎组外,各组浓度均值均大于35KU/L,与对照组比有差异(P〈0.01或0.01〈P〈0.05)。结论CA-125除作为卵巢癌的诊断指标外,在多种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中也有较高的阳性率和表达量,检测CA-125有助于这些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TBA,CHE与常规肝功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扣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健康人、慢性迁延性肝炎(以下简称慢迁肝)、慢性活动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活肝)、肝硬化扣肝癌等人群血清中TBA,CHE,ALT,AST,TBIL,ALP和GGT。结果 各肝病组血清TBA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以急性肝炎最高,肝硬化次之,即急性肝炎〉肝硬化〉慢活肝〉肝癌。另外慢性肝病组血清TBA异常率显著高于常规肝功指标(P〈0.01);血清CHE测定中,肝病组CHE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其活性依次为肝硬化〈慢活肝〈慢迁肝〈肝癌〈急性肝炎,且除急性肝炎、慢迁肝和肝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与其余肝病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清TBA,CHE与常规肝功指标联合检测,对各类肝病特别是慢性肝损害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中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的检测在肾病中的意义。【方法】用连续监测法在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正常对照组、肝胆疾病组、肾小球肾炎组及尿路感染组患者尿中的GGT活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尿液GGT活性高于血液,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胆疾病组血清GGT升高而尿液此酶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肾小球肾炎组尿GG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也明显高于尿路感染组,而血清中GGT值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尿路感染组血、尿GGT,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肾炎组阳性数为47例,阳性率为90.4%,尿路感染组阳性数为2例,阳性率为3.6%。肾小肾炎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尿路感染组。【结论】测定尿液中GGT的活性有利于肾病和尿路感染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前清蛋白(PA)、胆碱酯酶(CHE)的测定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82例各种肝病患者和40例健康人血清TBA、PA、CHE的水平进行测定,并与常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作对比研究。结果TBA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组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在急性肝炎组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E在急性肝炎组与健康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LT及TBA、PA、CHE的测定联合应用于各种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的变化及其对晚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77例晚血患者血清PA水平;同时采用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ALB),比较不同肝损害程度患者血清PA和ALB的水平及其差异。结果血清PA水平在不同的血吸虫性肝损害程度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血清ALB水平在血吸虫性肝损害程度Ⅰ级与Ⅱ级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Ⅰ级与Ⅲ级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PA较ALB能更灵敏地反映血吸虫性肝损害程度,并对晚血肝损害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兰州大学附属白银医院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肝炎肝硬化合并腹水住院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给予腹腔穿刺放液治疗;治疗组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腹围、尿量的变化,检测电解质、尿素氮、肌酐、胆红素及血清白蛋白指标,并注意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在腹围、体质量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24h尿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同时,两组组在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指标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而尿素氮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较少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