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肺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运动时通气功能的状况 ,及其与静息肺功能的相关性 ,为临床上COPD患者运动肺功能评价和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 13例正常对照和 14例轻度稳定期COPD患者 ,分别行静息肺功能测定和症状自限最大运动负荷递增试验 ,记录用力肺活量 (FVC)、第 1秒用力肺活量 (FEV1.0 )、无氧阈 (AT)、最大运动负荷 (Wmax)、最大耗氧量 (VO2 max)、分钟通气量 (VEmax)、通气储备 (BR)等各项参数。结果  (1)最大运动负荷时 ,COPD患者Wmax、VO2 、VE、AT及BR等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VD/VT 却有所增加(P <0 .0 5 )。 (2 )对照组与COPD组运动后FEV1.0 均有所增加 ,但两组增加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3)COPD患者FVC、FEV1.0 、FEV1.0 占预计值 %、最大通气量 (MVV)与最大运动时WR、VO2 、VE 等指标均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COPD患者运动耐力及通气功能减退 ,并与静息肺功能 ,尤其是FEV1.0 和MVV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与其肺功能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OPD患者12例和正常对照组10例进行静息肺功能和运动肺功能测试,测定深吸气量(I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并记录最大工作负荷(Wmax)、呼吸困难指数(BorgScale指数)、及最大氧耗量(VO2max)、分钟通气量(VE)等指标.结果①COPD患者运动前肺功能IC、FEV1、FVC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②COPD患者Wmax,VO2max,VE等指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BorgScale值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③在IC、FEV1、FVC等指标中,IC与Wmax及BorgScale相关性最强,r值分别为0.83和0.76,P均<0.01;④COPD患者BorgScale与VO2max,VE均有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65、0.61,P均<0.05.结论COPD患者运动耐力低下;IC与其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指数相关性强,可作为评价COPD患者运动能力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功能指标在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中的作用。方法:选择COPD患者60例(II、III级),进行静息肺功能和运动肺功能测试,测定深吸气量(IC)、吸气分数(IF)、一秒钟用力肺活量(FEV1)等肺功能指标,并记录峰氧耗量(V′O2)、最大工作负荷(Wmax)、呼吸困难指数(BorgScale指数)等指标。结果:在IC、FEV1、FVC等指标中,吸气分数低(≤0.23)的COPD患者肺容量增加和运动耐力降低;IF和FEV1可作为独立的最大氧耗量的预测因素。结论:除FEV1外,IF与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指数相关性强,可作为评价COPD患者最大运动耐力下降严重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居家步行锻炼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50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愿意坚持每天完成半小时的步行锻炼分为步行锻炼组和常规管理组,12周后分析2组患者管理前后心肺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步行锻炼组患者管理后的心肺运动试验指标VEmax、BR及Rmax较管理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管理组患者则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步行锻炼组和常规管理组患者管理前后VO2max/kg、AT、MET、Wmax、VO2/HR、HRmax、HRR及SPO2等心肺运动功能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的居家步行锻炼并不能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但坚持每日散步的生活习惯可能会改善COPD患者的通气功能,应积极鼓励稳定期COPD患者提高日常体力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常伴有进行性运动耐力下降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1] 。运动耐力下降的机制主要与肺功能进行性降低和 /或合并肺心病有关。近年研究发现COPD患者伴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2 ] ,由此引起的呼吸肌和骨骼肌功能障碍与运动耐力下降有关。现将我们于 2 0 0 2年 10月~ 2 0 0 3年 8月对 4 2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营养状态对运动耐力及通气氧耗的影响研究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稳定期COPD患者 4 2例 ,年龄 4 6~ 6 8岁。其FEV1/FVC均 <70 % (吸入 2 0 0 μg沙丁胺醇后FEV1占预计值 %的可逆性 <15 % )。排除内分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36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患者。治疗组患者每天接受2h的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共2周;对照组患者只接受氧疗。同时测量治疗前后患者呼吸肌肌力和运动耐力的变化。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机械通气治疗组呼吸肌肌力明显增强,运动耐力明显提高。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能增强中、重度COPD患者的呼吸肌力,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动态肺过度充气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对26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和12例健康人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肺容量和症状限制递增功率踏车心肺运动测试。在静息状态和运动过程中每隔1 min记录受试者潮式呼吸时流速容积曲线和深吸气量(IC)。【结果】COPD组在症状限制递增功率运动高峰时,IC(L)较静息状态下降(1.55±0.46 vs 2.17±0.50,P<0.001);运动高峰时ΔIC与摄氧量呈负相关(r=-0.422,P<0.05);运动高峰时IC与静息状态时IC呈负相关(r=-0.743,P<0.001),与运动高峰时潮气量(VT)呈负相关(r=-0.755,P<0.001)。【结论】动态肺过度充气可能是COPD患者在症状限制递增功率运动中运动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死腔负荷对通气功能和呼吸肌的影响,测试呼吸肌氧耗的检测方法,探讨呼吸肌氧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运动耐力下降中的作用.方法 36例中度COPD患者和29例年龄相近健康对照者在300ml呼吸管路死腔(46 cm长)负荷下,完成30W或55W恒定功率运动试验,并在死腔负荷下检测运动前后肺功能和运动中分钟通气量(VE)和摄氧量(VO2).结果无论COPD或健康对照组,在静息状态或运动后,增加300ml死腔对FVC,FEV和FEV1/FVC无显著影响.COPD组静息死腔负荷下FVC,FEV1和FEV1/FVC分别为(3.03±0.15)L,(1.95±0.09)L,和0.65±0.03,55 W运动后上述指标分别为(3.03±0.18)L,(2.00±0.13)L和0.66±0.03,(P>0.05).每1例受试个体,无论静息或运动中,附加死腔均导致VE和VO2在原有基础上显著增加,卸除死腔后VE和VO2回落.附加死腔负荷后不同代谢状态下,VO2由(266.3±11.5)ml/min增至(460.6±44.5)ml/min(静息),(548.9±35.8)ml/min至(751.4±28.0)ml/min(30W运动),及(1004.0±56.3)ml/min至(1276.1±50.2)ml/min(55W运动)(P<0.001).死腔负荷下VO2的增加量(△VO2)在静息和低强度(30W运动)时,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中等强度(55W)运动时,COPD组△VO2显著高于对照组[(272.0±23.5)ml/min与(193.9±18.5)ml/min,P=0.02].结论呼吸管路加长46 cm(300ml死腔),伴随中等强度运动未导致COPD气流阻塞的进一步加重,也未出现呼吸肌疲劳征象.在其它试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呼吸管路死腔,VO2的增加量应为呼吸肌克服死腔负荷的氧耗量.COPD呼吸肌具有氧耗优势,呼吸肌与肢体运动肌摄氧比例不平衡,可能是导致COPD运动耐力下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静态肺功能指标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静态肺功能指标。方法 对34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肺容量、最大吸气压(MIP)、呼气流速(EFL)受限检测和症状限制递增功率运动试验。结果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r=0.493,P<0.05)、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r=0.437,P<0.05)、最大分钟通气量(MVV)(r=0.583,P<0.05)、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容量比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VA%pred)(r=0.521,P<0.05)与最大运动功率(WRpeak)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年龄(r=-0.472,P<0.05)和5分法EFL评分(r=-0.477,P<0.05)与最大运动功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15个变量中只有MVV对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有显著预测意义。结论 MVV可作为评价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静态肺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运动中呼吸模式和通气效率的变化情况及其对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32例中度COPD稳定期患者及29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接受了递增型心肺运动试验检测,对受试者在静息和最大运动负荷状态下的摄氧量(VO2)、CO2排出量(VCO2)、运动功率(WR)、无氧阚、分钟通气量(VE)、通气效率(VE/CO2)、潮气量(VT)、呼吸频率(fR)以及其它与呼吸模式相关的检测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最大运动时,COPD组最大VO2显著降低(P<0.001).COP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呼气时间显著延长,分别为(1.21±0.04)s和(1.04±0.03)s(P<0.01);最大VE分别为(36.1±1.8)L/min和(53.0±2.5)L/min(P<0.001)、最大VT分别为(1.28±0.05)L和(1.71±0.08)L(P<0.001),吸气时间与呼吸周期比(0.44±0.01)vs(0.47±0.01)显著降低(P<0.001),最大运动负荷时VE/VCO2显著增高(32.4±1.4 vs 27.3±1.0,P<0.01).结论:呼吸模式改变和通气效率降低是导致COPD运动耐力下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溴化异丙托品(IPB)短时及长期应用,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运动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37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吸人IPB160μg/次、80μg/次、40μg/次。用药前后行肺功能及自行车功量仪极量运动负荷法运动试验测验。结果 吸入IPB160μg/次、80μg/次组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通气及运动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P〈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呼吸康复对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88例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50例和对照组38例,康复组除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外均进行12周的多学科综合呼吸康复,对照组只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及12周时均进行心肺运动试验、BODE指数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康复组治疗后的Wmax、VO2max、6-MWD、MMRC、BODE指数、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抑郁及焦虑心理症状均较康复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指标和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对照组的Wmax、VO2max、BODE指数各项指标以及生存质量各项目评分前、后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综合呼吸康复能显著提高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运动耐量及生存质量,运动训练是综合呼吸康复因素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指标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能力,提高手术安全性。 方法:对48例我院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手术前常规肺功能及运动心肺功能检查,在术后3个月后行常规肺功能和运动心肺功能复查,并追踪术后1个月内有无发生术后心肺并发症(PPC)等情况。 结果:1.在行手术的患者中,术后发生PPC组和无发生PPC组的术前静息肺功能肺功能FEV1/pred 、 DLCO/pred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有PPC组与无PPC组,术前运动心肺功能比较结果示VO2max/pred,VO2max/kg/pred,AT,O2HR/pred等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 术后发生PPC组和无PPC组的术前运动心肺功能试验中VO2max/pred<60%,VO2max/kg<15/min?kg,O2HR/pred<70%时术后PCC发生率有显性著差异。(P<0.05),在AT>11ml/min/kg组发生PPC较AT<11ml/min?kg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1.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在预测肝胆手术术后并发症的有重要意义,优于静息肺功能。2.在预测肝胆手术后并发症时可参考的指标为:如VO2max%<60%时需,综合评估患者情况,谨慎考虑手术。VO2max/kg<15ml/min?kg时术后发生PPC可能性较大,因谨慎考虑手术。O2/HRmax%pred<70%时,需谨慎考虑手术,AT<11ml/min?kg需谨慎考虑手术,危险性较大,而AT>11ml/min?kg危险性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重度-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50例重度-极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其中对照组(25例)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分别于治疗前(0周)及治疗后1、4、12周检测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最大中期呼气流速(MMF)的预计值及残气量/肺总量(RV/TLC)的实测值,并测定6min步行时间(6MWT)及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评价Borg呼吸困难程度(Borg指数),观察12周内两组急性加重的患者数。结果与0周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4、12周6MWT、Borg指数及SpO2均发生显著变化(均P<0.01);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4、12周6MWT、Borg指数及SpO2均发生显著变化。与0周比较,对照组仅治疗后1、4周FEV1明显升高,治疗组治疗后1周FVC、FEV1、MVV均发生明显变化,治疗后4、12周各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周MVV显著升高,治疗后4、12周FEV1、MVV、MMF、RV/TLC均发生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期间,治疗组急性加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0%、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BiPAP更能在短期内改善重度-极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增进氧合,提高活动能力,减少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肺癌患者的运动负荷表现,进而为临床上应用运动负荷试验判定肺癌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和术后效果评价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8例TNM分期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8名健康人进行了运动负荷试验,测定了每分钟氧摄取量(VO2),每分钟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等气体代谢交换指标;用气体代谢无创标准判定了无氧阈,检测了肺癌患者的运动前后的动脉血气。结果肺癌患者VO2与运动时间、负荷量成正比例改变;无氧阈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但实际最大做功量明显降低,且VO2max、VEmax、VCO2max小于健康人;运动能使肺癌患者PaCO2、SaO2升高,pH值、BE、HCO3-下降,表现为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结论TNM分期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与健康人相似的运动反应表现,但最大做功量低于健康人。运动负荷试验能够评价其运动负荷表现。  相似文献   

16.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缓解期营养状况与肺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nutrition on pulmonary ventilation in ag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ce (COPD) during the relieved period, the pulmonary function (MVV, PVC, FEV1, MMEF) of 261 aged patients with COPD was tested during the relieved peri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VV (48.75% +/- 19.9%) tested in the patients with malnutri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tested in the patients with normal nutrition (59.1% +/- 22.6%) (P < 0.01) while there was no marked difference in the ventilation in their large and small airway. It is conluded that malnutri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COPD affects the constrictive function of respiratory muscle and thus results in a decrease in MVV.  相似文献   

17.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运动中生理死腔量及其与潮气量比值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无创性方法测定COPD和健康对照者静息与运动时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自动计算出VD及VD/VT比值,结果:COPD组运动能力与运动中最大通气量、最大摄氧量、最大潮气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