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疹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皮肤病,分急性慢性两种.慢性湿疹中医称为“湿毒疮”、“湿气疮”、“湿癣”等,常常因为湿疹发生的部位不同,而又有多种不同的名称,如:“鼻疮”,施耳疮,“肾囊风刀”,“胎疮”(奶疮),“四弯风”等.  相似文献   

2.
防治湿疹     
湿疹是一种多样皮损,瘙痒糜烂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疾患,相当于中医的“湿疹”,“浸淫疮”,“血风疮”、“粟疮”等。湿疹具有多形性损害,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反覆发作,易演变成慢性等特点。男女老幼皆可发病,而以过敏体质者为多见,冬季易于覆发,也可无季节差异,急性者多泛发全身,  相似文献   

3.
硼硫散治急慢性湿疹1173例陈进荣(福建省东山县陈城中心卫生院,363403)祖国医学文献称湿疹为“浸淫疮”、“血风疮”、“湿毒疮”,它具有遍身生疮,形如粟米,瘙痒无度,浸淫成片等表现,且易反复发作,演变成慢性湿疹而出现皮肤浸润肥厚,鳞屑及苔癣样等损...  相似文献   

4.
一、祖国医学对湿疹的认识湿疹在中医文献中因症状与发病部位不同名称各异。急性湿疹渗出液多叫“浸淫疮”,丘疹多而散发于全身的叫“恶疮”;慢性湿疹叫“湿毒”,生于小腿的叫“湿气疮”,生于肘窝或腘窝叫“四弯风”,生于耳部的叫“旋耳风”;生于阴囊的叫“绣球风”,名称虽  相似文献   

5.
微波治疗配合洁尔肛洗剂坐浴治疗慢性肛周湿疹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周湿疹是发生于肛门皮肤的、以渗出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慢性肛周湿疹又称“血风疮”,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日久不愈转化而来。笔者采用微波配合自制中药洁尔肛洗剂坐浴治疗慢性肛周湿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湿疹是指皮损多种,形态各异,总有瘙痒糜烂流滋结痂证候的皮肤疾患。一般可分为急性、慢性、亚急性三类。本病具有多型损害,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反复发作等,易演变成慢性等特点男女老幼皆可发病,而以先天禀赋敏感者为多,无明显季节性,但冬季常常复发,急性者多泛发全身,慢性者往往固定在某些部位,亚急性者介于两者之间。在有些部位上有其特殊表现。中医文献依据其发病部位和性质的特点而有不同的名称。浸淫遍体,滋水极多者称“浸淫疮”,以丘疹为主的又称“血风疮”或“粟疮”。发于面部的叫面部湿疹,旋耳疮等。  相似文献   

7.
湿疹是指由多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皮肤过敏性炎症性疾病。皮损以多形损害、对称分布、渗出倾向、自觉瘙痒剧烈、反复发作和易于慢性化为特征。中医根据其发病部位不同而有“旋耳疮”“肾囊风”“四弯风”“脐风”等不同称谓,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风、湿、热阻于肌肤。总的治疗方法分为内服和外治2种,由于病位在表,病灶外露,外治的疗效和作用是许多内治法不可替代的,随着对本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外治法也有了许多新的进展,现就中医外治法治疗湿疹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慢湿疹内外兼治周国秀王国安胡淮平河南省中医院(450002)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瘙痒和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中医所谓浸淫疮、疮、旋耳疮、四弯风等即是本病。急性湿疹为湿疡,慢性湿疹有称为顽湿,湿疹合...  相似文献   

9.
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中医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奶癣”等类似西医学的急性湿疹.近年来,湿疹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气候环境变化,大量化学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精神紧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均有关系。加味四妙饮加减在临床中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自拟“清热消风饮”加减治疗湿疹黑龙江中医学院顾江萍,张彦文黑龙江省中医药学校卢国清哈尔滨绝缘材料厂医院杨春雷哈尔滨市中医院段春甫湿疹又称“浸淫疮”“血风疮”,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全年均可发生。自1989年至1993年间,笔者用自拟“清热消风饮”加减...  相似文献   

11.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皮损表现为多形性、弥漫性、对称性。急性期以红肿、渗出、糜烂为主;慢性期以丘疹、鳞屑、结痂、浸润、肥厚为主。急、慢性期重叠交替、反复发作。中医则称此病为“浸淫疮”、“球风”、“四弯风”等。笔者以古方消风散与连翘败毒散二方化裁加减,并配合西药治疗急、慢性湿疹126例,疗效显著可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湿疹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多样性,慢性期则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总由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依据其发病部位和性质的特点而有“浸淫疮”、“血风疮”、“旋耳疮”、“肾囊风”、“四弯风”等等不同的名称。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一般选用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等,但停药后很快复发,长期应用易引起许多不良反应。而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湿疹可以减小其副作用,降低复发率,提高疗效。临床辨证论治,各家分型不一,综述如下。1 一般分型经典辨证论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典中医医籍《内经》记载的“浸淫”,张仲景《金匮要略》、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和孙思邈《千金方》描述的“浸淫疮”,都是早期中医对湿疹的认识。经过千余年的进展,清代医科全书《医宗金鉴》详细描述了不同类型的湿疹:面游风、钮扣风、病疮、肾囊风、臁疮、四弯风、血风疮、浸淫疮、漆疮和胎敛疮(奶癣)等。论治以祛风、清热、燥湿、凉血、活血、养血诸法为主,  相似文献   

14.
黄柏地榆外敷治疗湿疹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疹一病,祖国医学称为“浸淫疮”、“湿疮”、“血风疮”、“栗疮”,又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又称为“旋耳疮”、“乳头风”、“脐疮”、“肾囊风”、“弯风”等。该病搔痒较重,常易反复,给患者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影响,近年来我们运用黄柏、地榆外敷治疗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学认为,湿疹属变态反应、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复杂,可能有免疫、遗传、神经调节、环境等多种因素参与其中。中医古代文献对湿疹的认识,首见于《金匮要略》,“浸淫疮,黄连粉主之”。《医宗金鉴》认为其病机“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现代医家延续前人的认识,概括湿疹的病机,不离“风、湿、热”邪,认为湿疹的发病主因先天  相似文献   

16.
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主要以慢性、复发性、炎症性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通过收集、整理与分析中医药诊治湿疹的文献,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湿疮”“浸淫疮”“火革疮”“四淫”“绣球风”“奶癣”等范畴,其发病多为脏腑失调,风、湿、热共同影响所致,急性期与亚急性期的病机特点多为标本俱实,慢性期的特点为标实本虚。湿疹的分型虽尚未统一,但主要可分为湿热浸淫、脾虚湿蕴、阴虚血燥和风热蕴肤等证型。中医治疗以口服中药为主,辅以其他中医特色手段,如外用中药、软膏、火针、穴位注射、内外合治等。  相似文献   

17.
“湿疹”以其皮损多种、形态各异、有糜烂流滋而潮湿之征,故名。由于湿疹所涉范围较广,中医就因其形态、部位的不同而病名各异,如“浸淫疮”、“痛疮”、“湿癣”、“月蚀疮”、“肾囊风”、“血风疮”、“湿毒疮”、“奶癣”、“旋耳疮”等,但总不离乎疮、癣、风之属。本病临床表现常见局部皮肤发痒,皮疹多呈多形性,如红斑、水肿、丘疹、水疱、糜烂、渗出胶黏状液体,甚至结痂、脱屑、或皮损呈苔藓样化。皮疹多呈对称性分布,常缠绵难愈,甚者可达数年之久。发病部位多见于面部和四肢,此外,女性乳房和外阴、男性阴囊等处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湿疹是一种由内、外因素相杂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与机体免疫失衡相关。古籍中虽无“湿疹”一词,但其所属“湿疮”“血风疮”“浸淫疮”“湿毒”历史悠久。中医药对本病疗效较佳,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发展归根结底咎于机体阴阳失和。现代免疫和中医阴阳的理论体系虽有天壤之别,但二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殊途同归的作用。本文从湿疹的中医与西医发病机理的角度出发,基于“阴阳失和”与“免疫失衡”的相关性探讨湿疹的发病原理及其防治,为中西医结合诊疗湿疹提供依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湿疹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瘙痒性皮肤病。中医依据其发病部位和性质进行区别,其命名亦不相同。以丘疹为主的称血风疮或粟疮。顽固性湿疹临床具有发病时间长或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且一般治疗方法难以收到较好的疗效。历代医家认为湿疹之病因病机多与风、湿、热有关,且以内因为主[1]。现代中医普遍认为,形成慢性顽固性湿疹的主要因素为蕴湿日久、风毒凝聚。治疗上主要以化湿、健脾、熄风为主要治疗思路。但对于顽固性湿疹的  相似文献   

20.
湿疹是中西医常见的皮肤病,在诊断治疗中常遇到一些问题。笔者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谈谈临床体会,就有关问题做一探讨。 现代医学认为,湿诊是一种具有多形性皮疹及渗出倾向,伴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祖国医学称为“侵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奶癣”等。近年来湿疹被认为是迟发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病理变化是在表皮出现细胞间水肿(海绵形成)及细胞内水肿,表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水肿及单一核细胞浸润。实验室检查多数患者IgE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