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疆巴州地区1996-2005年STD疫情特点及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加速了艾滋病(AIDS)的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和掌握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STD的流行特点及发病趋势,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和措施,对巴州地区1996-2005年10年间STD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STD资料来源于199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1998~2002年STD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重庆市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和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STD疫情管理软件和Excel软件对1998~2002年重庆市43个区、县上报的STD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8~2002年全市累计报告STD 11444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4.14/10万。1998-2000年ST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6.29/10万、70.89/10万、87.49/10万。自2001年开始STD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01、2002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79.42/10万和66.58/10万。淋病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2002年尖锐湿疣(cA)报告病例数超过淋病,跃居第一,其构成比一直保持在3096以上。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生殖器疱疹和梅毒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之势。1998~2002年共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16例,艾滋病(AIDS)12例,HIV感染者报告例数成倍增加,这表明重庆市AIDS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结论 重庆市STD发病率连续2年下降,是诸多因素造成的结果;2002年CA发病率超过淋病居首位,STD流行谱已发生改变;AIDS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提示预防控制AIDS/STD的措施和资源分配应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市1999~2004年STD流行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1999~2004年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动态与流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性病疫情管理软件和Epi Info软件,对乌鲁木齐市1999~2004年的性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6年累计报告STD病例31 155例,年均发病率为303.70/10万。ST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由1999年的123.78/10万上升至2004年的475.96/10万,病种构成也发生较大改变,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构成跃居第一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报告逐年增加,增长幅度大。男女性别比发生改变,自2003年起女性STD发病率高于男性。结论乌鲁木齐市是艾滋病流行严重的地区,近几年性病疫情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并且性病流行谱和人群分布特征均发生了较大改变,提示我们在制定防治措施和合理分配资源方面应做相应调整和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驻马店市性病(STD)流行状况,分析流行因素,采取有效防控措施,2001年起开展了监测工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湖州市区2005年STD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湖州市区近几年性传播疾病(STD)疫情呈上升态势。了解湖州市区STD疫情的流行现状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对湖洲市区2005年STD报告发病情况进行专题分析。  相似文献   

6.
呼伦贝尔市1990~2005年布氏菌病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呼伦贝尔市当前布病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布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布病疫情资料,对1990-2005年不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0~2005年全市布病疫情主要分布于12个旗市,共有新发病人5735例。扎兰屯市和阿荣旗是全市布病流行严重地区,分别发病1683例、1445例,各占29.35%和25.19%。结论全市布病疫情有上升趋势,局部地区存在暴发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AIDS)的快速增长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为进一步了解掌握AIDS的流行特征,为有效地预防AIDS的传播提供依据,对1994~2004年8月期间收治入院的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属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加,各种性传播疾病(STD)在当地悄然流行。为了解通辽市自1995年以来STD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通辽市STD预防与控制对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1995~2004年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吉林省的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已由山区向平原、由农村向城市、由东向西逐渐扩延,被列为全国疫情高发重点省之一。白城市近几年的疫情也呈扩大、蔓延趋势.2002~2005年2月末累计报告发病38例,发病率波动在0.15/10万~0.99/10万之间。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疾病,在死因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苏州市恶性肿瘤死亡一直处于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为探讨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分布特点及流行规律,以便制订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现将2002~2005年苏州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青海湖南岸牧区STD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环青海湖南岸牧区的性病(STD)流行状况,进一步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2005年海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配合共和县CDC对该地区15~50岁人群进行了性病调查,现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鄯善县艾滋病疫情现状及流行形势,为制定HIV/AIDS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8年鄯善县艾滋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截止到2008年12月底,全县已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111人,死亡6例,男女比例为1.41:1,职业以农民和无业人员为主,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结论鄯善县艾滋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后需加强健康教育、监测和行为干预等工作,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为了解天水市近几年传染病谱及流行态势,本文对天水市人群传染病流行情况进行了纵向观察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在科右前旗地区流行历史久远,在1980年以前曾有不同程度流行,由于当地畜牧业发展有限,加之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农村、牧区经济多元化发展,畜牧业日趋繁荣,也使得布病疫情死灰复燃,2002年再次发生人间布病疫情,目前波及到6个乡(镇)、2个国营牧场,均为人间布病暴发点。为更好地控制布病暴发,掌握流行趋势,对各暴发点开展了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1调查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重点对科右前旗全部暴发点15~60岁密切接触畜牧业的职业人群进行了调查。1.2调查方法及标准根据《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16.
2001~2005年安徽贵池区急性血吸虫病的流行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贵池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行政区的长江南岸,地处江南丘陵地带,历史上曾是全国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10个县之一,全区有25个乡(镇、处)208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截止2005年底,每年仍有急性血吸虫病病例。为了解近年来贵池区急性血吸虫病的流行特点,更好地制定血吸虫病的防治策略提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永胜县是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1990年经省级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出人员的剧增,疟疾疫情明显回升。为了解我县近12年来疟疾流行特点,为今后的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经验,现将1991~2002年的疟疾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河南省新乡市2005~2011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治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新乡市数据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共报告布病病例186例,11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获嘉县、辉县市等5个县(市),其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86.56%。发病季节以4~7月最多,占全年发病数的59.68%。发病年龄集中在25~65岁,占全部病例的83.33%,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饲养、屠宰及畜产品加工人员为主。结论新乡市布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疫情地区已由牧区转向农区,有逼近趋势。要控制布病疫情上升,应尽快加强卫生部门与畜牧部门的密切合作,加大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力度、深入开展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9.
1999~2005年乌鲁木齐市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流行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性病疫情网络的建立、健全和性病诊疗市场的整顿与规范化管理,乌鲁木齐市性病疫情漏报明显减少,疫情报告明显上升,性病病种构成也发生了明显改变,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取代以往的优势病种淋病,在8种性病中的构成中位居第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就1999~2005年乌鲁木齐市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流行趋势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新疆墨玉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的各种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病例定义,对流行期间集中发病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人通过问卷、查病历进行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墨玉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年龄以6~11岁组小学生为多,占74.96%,男女之比1∶0.8。有典型临床症状的占57.34%,就医治疗者占25.35%,无1例有疫苗接种史。结论墨玉县人群对流行性腮腺炎普遍易感,疫情报告延迟,诊治不当等是造成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