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衡阳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感染情况,探究血液的安全隐患,为采供血机构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和检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衡阳市无偿献血者191 271份血液标本进行ELISA初筛试验,初筛阳性样本送衡阳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用WB(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试验结果确认。结果 2010-2014年衡阳市无偿献血人群抗HIV初筛阳性数220例,初筛阳性率为0.115%,确认阳性数43例,确认阳性率为0.022 5%;HIV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52.5,P<0.01);结论衡阳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逐年下降,处于低流行稳定水平,感染主要为男性,具有低龄化趋势。为保证输血安全,政府应加强对献血人群,特别是青年男性的宣传教育。加强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和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大理白族自治州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情况,为献血招募、检测方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制定更好地针对性防控策略。方法:对2015年至2019年大理白族自治州161970例无偿献血人群中抗-HIV抗体检测结果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报告进行分析,统计HIV阳性率。结果:对16197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病指标抗-HIV进行实验室检测,初筛阳性493例,送CDC确认阳性93例,阳性率0.06%,其中男性的阳性率为0.08%(74/89985);女性的阳性率为0.03%(19/71985),男性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6~45岁的中青年人群中HIV阳性率较高。结论:大理白族自治州是HIV高流行区,加强无偿献血前的健康征询,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从而达到保证血液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南宁市近年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2种不同厂家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对2005~2009年共460 906份无偿献血血液标本作抗-HIV初筛,初筛阳性标本送抗-HIV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认。结果共检出HIV阳性94例,2005~2009年HIV阳性率依次为0.022%、0.027%、0.021%、0.013%、0.021%,平均阳性率为0.020%,男女献血者阳性率分别为0.025%、0.015%(1.94∶1),18~35岁献血者HIV阳性率较高。结论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HIV阳性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采供血工作的管理,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4.
无偿献血人群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加强献血者筛查检验和质量保证 ,严防输血传播艾滋病。方法 初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 ,确认由省艾滋病检测中心采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结果 1998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共检测 15 2 3 92例无偿献血员HIV抗体 ,确认阳性 17例 ,阳性率 0 .0 11%。结论 无偿献血人群中仍混杂有HIV感染者 ,要进一步加强血液安全管理措施 ,严格执行对血液及血液制品初、复检制度 ,选择优质HIV试剂 ,严格筛查献血人群 ,把好血液质量关 ,确保医疗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初筛阳性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情况,保证血液安全。方法 对3例经血站检测HIV抗体阳性献血者再次献血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3例HIV抗体初筛阳性献血者经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确证试验2例为阴性,1例阳性;2例采用非正常程序再次参与无偿献血。结论 加强献血者身份核对、献血后告知并有效进行血液安全知识宣教,加强全省乃至全国采供血机构间的信息交流是预防HIV阳性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广西实施艾滋病防治攻坚工程后,柳州市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确证阳性人群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为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依据,降低HIV输血传播风险。 方法 对柳州市2018—2021年无偿献血人群HIV 感染者献血史、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人口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无偿献血人群HIV确证阳性率变化情况。 结果 2018—2021年柳州市无偿献血者HIV抗体总确证阳性率为0.022%(54/246 029),确证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不同特征献血者中,初次献血、男性、26~<56岁、初中及以下学历,以及农民、自由职业者等献血人群HIV确证阳性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广西实施艾滋病防治攻坚工程后,柳州市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率在下降,不同人口学特征献血人群感染风险有差异,应加强献血者征询和甄别,制定不同的招募策略,降低经血液传播HIV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深圳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无偿献血招募应对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深圳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及其人群特征。结果2008--2012年共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样330635人份,检出HIV阳性99例,阳性率为29.94/10万,各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96/10万、10.41/10万、33.62/10万、41.34/10万、43.6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9例HIV阳性献血者中,男性96例,女性3例,男女性别比为32:1;年龄以18~30岁为主(65例,占65.7%);外地户籍占82.8%(82例);职业以职员为主(45例,占45.5%);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下为主(63例,占63.6%);未婚者占72.7%(72例);初次献血者占71.7%(71例)。HIV合并梅毒感染25例,占25.3%。结论深圳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针对深圳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现状,在献血宣传中全面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对献血者的健康评估、咨询技巧及甄别排除高危人群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9,(5):698-700
目的对云浮地区2013年1月—2018年9月无偿献血者HIV检测及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为本地区无偿献血工作的宣传招募、献血者健康征询提供相关依据,降低因输血传播HIV的风险,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方法统计云浮地区130 404例无偿献血者标本中抗-HIV初筛阳性及确认阳性结果的情况,并对HIV确证阳性者的人群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ELISA初筛抗-HIV阳性反应214例,经云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印迹法确证阳性21例,无偿献血人群中感染率为0. 016%。其中21例确证阳性者中13例为初次献血者,8例为重复献血者。初次献血群体阳性率为0. 013%,重复献血群体(献血次数2次及2次以上)阳性率为0. 02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确证阳性者中男18例,女3例,高中及以下学历占1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6例。结论本地区2013—2018年HIV阳性率无明显上升趋势,感染者呈低学历、低龄化趋势,以及性别差异,应加强献血前健康征询,以保证血液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原理初筛试剂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的可靠性,探讨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结果与确认试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及一般规律.方法67份初筛为HIV抗体阳性的样本,用三种不同原理的初筛试剂复检,并进一步用蛋白印迹试验(WB)确认.结果67份样本中,有44份三种初筛检测均为阳性,WB确认为HIV抗体阳性;有1份三种初筛检测为阳性,(WB)确认试验为不确定;有2份三种初筛检测为阳性,WB确认试验为阴性;有2份二种初筛试验为阳性,WB试验为阴性;有3份一种初筛试验为阳性,WB试验为不确定.其余15份均为一种初筛试验阳性,WB试验阴性.结论三种不同原理的初筛试剂联合检测HIV抗体与WB确认检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对个体进行诊断时,为慎重起见,必须经WB法确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9—2014年襄阳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及人群分布特点,为招募低危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对襄阳地区2009年1月—2014年12月326 856人份献血者的血标本进行抗 HIV ELISA检测,将HIV初筛阳性标本送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确证实验,并对确证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襄阳地区无偿献血者HIV确证阳性41例,确证阳性率为0.13‰,各年度确证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 801.87,P<0.01)。除婚姻状况及感染途径外,HIV确证阳性献血者性别、年龄、区域、职业、文化程度、献血次数等流行病学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男性占87.80%,18~25、36~45岁年龄段的献血者分别占41.46%、31.71%,无偿献血人群HIV异性性传播占56.10%,男男同性恋性传播占43.90%。工人和商业/公共服务业人员所占比率高,分别为21.95%、17.07%,献血人群HIV确证阳性患者以市区所占比率较高(60.97%),初中/中专学历者占56.10%,首次献血检出HIV阳性者占总检出人数的65.85%。结论为确保血液安全,血站应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献血前的健康征询,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全面开展核酸检测,缩短HIV检测窗口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2 344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确证实验结果的分析,探讨筛查试验结果与确证试验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筛查和复检:ELISA和快速检测;确证:免疫印迹(WB)法。结果筛查阳性与确证阳性总体符合率较高(86.22%),且逐年有所提高;无偿献血人群符合率较低(33.33%),不确定结果多为非特异性反应。结论确定HIV感染必须进行WB确证试验以便排除假阳性反应,无偿献血人群筛查假阳性较高,应慎重诊断。  相似文献   

12.
白俊凤 《职业与健康》2010,26(8):909-910
目的掌握呼和浩特地区血液检测阳性无偿献血者的分布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的招募工作,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方法用ELISA、RPR、赖氏法等对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样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508份血样不合格总数1717份,阳性率为6.0%。结论加强宣传,做好献血前识别高危献血者的工作,保证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福州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探讨积极有效的管理办法,为保障临床供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参加无偿献血人员中HIV感染者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合计检测370 220人,检出HIV抗体阳性者31例,感染率为8.37/10万。2006~2010年分别检出HIV抗体阳性者2、5、2、4和18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例;18~35岁例;无业者11例,干部职员6例,农民工4例,学生3例,服务员3例,医务人员1,不详3例;流动人员占64.52%;性传播占87.10%。[结论]福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抗体阳性者呈上升趋势,学生、干部和多次献血者中均检出感染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自愿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确认HIV感染者。[方法]2009年3~12月,对大连市血液中心筛查HIV抗体阳性的82份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样进行HIV抗体和抗原复检,复检阳性血样用WB确认,部分血样3~6个月复查。[结果]复检血样82份,确认HIV抗体阳性3份,未发现p24抗原阳性的早期感染者。[结论]2009年3~12月,大连市在自愿无偿献血人群中发现3例HIV感染者。  相似文献   

15.
2000~2005年日照市非预检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非预检献血者相关疾病感染状况,以便提高血液质量,控制不合格献血.[方法]对日照市2000~2005年无偿献血的非预检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合计检测57 581份,不合格率为6.79%,其中ALT异常率为3.57%,HBsAg阳性率为2.72%,抗-HCV阳性率为0.29%,抗-HIV阳性率为0.002%,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49%.总不合格率,18~28岁为4.49%,29~38岁为5.22%,39~55岁为8.12%(P<0.01).[结论]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较高,其他指标的不合格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6.
2 274名HBsAg阴性献血员抗-HBs、抗-HBc、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顺姬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551-3552
[目的]检测2274名HBsAg阴性献血员血清抗-HBs、抗-HBc、HBV-DNA,探讨献血员筛查中检测抗-HBs、抗-HBc的必要性。[方法]对2274名HBsAg阴性献血员血清ELISA法检测抗-HBs、抗-HBc,用PCR法检测HBV-DNA。[结果]检测者2274名中①抗-HBs阳性/抗-HBc阴性59.3%,HBV-DNA阳性率0.2%;②抗-HBs阴性/抗-HBc阴性17.4%,HBV-DNA阳性率0.3%;③抗-HBs阴性/抗-HBc阳性1.4%,HBV-DNA阳性率6.3%;④抗-HBs阳性/抗-HBc阳性21.9%,HBV-DNA阳性率0.2%。[结论]抗-HBs阴性/抗-HBc阳性群体中HBV-DNA阳性率最高(6.3%),提示献血员筛查中检测抗-HBs、抗-HBc,可以降低通过输血途径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014—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HIV抗体筛查与确证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该地区近几年HIV感染状况及防控检测工作的开展情况,为今后艾滋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该辖区内HIV初筛有反应的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法或免疫层析快诊试验进行复检,对复检有反应标本进行免疫印迹法(WB)确证试验。运用EXCEL和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2100份复检有反应标本进行确证实验,阳性为1485份(70.71%);阴性为452份(21.52%);不确定为163份(7.76%)。确证阳性男女性别比为7.95∶1。复核试验与确证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为91.33%。WB确证阳性标本条带100%出现gp160和gp120。71.43%不确定标本出现gp160。结论两次复检双阳标本确证阳性率高,一阴一阳的样本多为确证试验不确定或阴性。结果不确定标本可加做CD4、核酸检测和病毒载量等辅助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海南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为优化献血者招募和强化血液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2013—2017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标本进行HIV项目常规检测,对其中HIV确认阳性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共检测无偿献血者470 975例次,HIV确认阳性103例,阳性率为0.22‰。不同年份、地域的献血者HIV确认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03例HIV阳性确认者中以18~30岁组居多(65例,占63.11%),阳性率为0.33‰。不同年龄段无偿献血者HI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79,P<0.001)。HIV阳性确认者中男性95例,女性8例,男性献血者HIV确认阳性率(0.29‰)高于女性(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03,P<0.001)。HIV确认阳性者的职业类型主要为职工(20例,占19.42%),其次为学生(16例,占15.53%)及无业人员(6例,占5.83%)。结论 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形势依然严峻,应通过加强献血前干预、采用更先进的检测技术以及建立联网数据库等多种措施来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2009—2011年恩施州186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确证阳性样本进行免疫印迹(WB)条带分析,增强对WB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能力。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9—2011年恩施州辖区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核检测和使用WB试验进行确证检测。结果 269例初筛阳性者中ELISA复核HIV抗体阳性210份,阳性率为78.07%;复核HIV抗体阴性59份,阴性率为21.93%。WB试验阳性186份,占88.57%;15份为不确定,占7.14%;9份为阴性,占4.29%。WB带型分布:其中7条带以上共计181例,占97.31%;6条带的3例,占1.61%;5条带的1例;占0.54%。性别、不同年龄组间与各WB带型分布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艾滋病HIV抗体初筛与确证实验中,复检试剂种类的选择对确证阳性率影响较大,WB带型的阳性判定应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并结合试剂说明书,参考实际情况,谨慎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