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联合肌钙蛋白I(cTnI)检验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发病时间将其分成A组、B组,每组70例;A组患者发病时间<4 h,B组患者发病时间为4~8 h,且收集同时间段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CRP、cTnI水平.结果 B组CRP、cTnI水平与A组、对照组对比显著上升,A组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A、B组采用CRP、cTnI联合诊断显示阳性率达到100.00%,B组采用CRP、cTnI单独检测显示的阳性率比A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AMI患者采用血清CRP、cTnI联合检测能够提升诊断率,缩短检测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种血清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普通冠心病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选取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样本43例作为空白对照组。对每组成员的Mb、cTcI、CK-MB进行检测、统计学分析及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Mb、cTnI、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b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敏感性、特异性的生化指标,血清中Mb、cTnI、CK-MB的联合检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价值.方法 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4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cTnI、Mb和CK-MB检测.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TnI、Mb和CK-M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Mb和CK-MB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关系。方法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及酶法对45例AMI患者和50例骨骼肌损伤及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CRP、cTnI、CK-MB水平检测。结果AMI患者CRP、cTnI、CK-MB水平明显高于骨骼肌损伤组及正常对照组;联合检测cTnI+CRP+CK-MB、CRP+CK-MB、cTnI+CRP阳性率均为100%。结论血清中CRP、cTnI、CK-MB是急性心肌梗塞诊断与治疗的敏感指标,同时对血清中CRP、cTnI、CK-MB的联合检测对AMI快速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清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并进行比较,对观察组三项指标进行动态监测,观察CRP与CK-MB、cTnI 的关系.结果观察组CRP、CK-MB和cTn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与CK-MB、cTnI呈正相关(p<0.05).结论测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可为其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血清CRP联合cTnI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发病时间分为A组和B组,A组发病时间为〈4 h,B组发病时间4~8 h,每组各50例。再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三组检测血清CRP和cTnI情况,以及检测血清CRP和cTnI阳性率及联合确诊率情况。结果 B组CRP和cTnI与A组和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CRP和cTn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CRP检测与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TnI检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CRP和cTnI检测的准确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联合确诊率均为100%。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血清CRP联合cTnI检查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度,缩短检出时间,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宝贵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CRP联合cTnI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里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05月诊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例发病时间将分为观察A组(40例)与观察B组(40例),观察A组患者发病时间低于4 h,观察B组发病时间为4-8 h;另同期选择40例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且自愿参与研究的正常人,将其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3组间血清CRP及cTnI检验结果的差异;观察两者联合检验的阳性率。结果观察A组和观察B组患者血清CRP及cTnI检验结果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分别同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联合cTnI检验,观察A、B两组患者阳性率均达到100%。结论血清CRP联合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里的检验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清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并进行比较,对观察组三项指标进行动态监测,观察CRP与CK-MB、cTnI 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CRP、CKMB和cTn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与CK-MB、cTnI呈正相关(p<0.05).结论 测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可为其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cTnI、Mb、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nI、Mb和CK-MB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更准确合理的检测指标。方法对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120例非心肌梗死性胸痛的患者(对照组)进行cTnI、Mb和CK-MB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TnI、Mb和CK-M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Mb和CK-MB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杜永涛 《当代医学》2012,18(22):32-33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84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7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CK-MB、cTnI及hs-CRP水平,并比较两组间3种指标的差别.结果 AMI患者血清CK-MB、cTnI及hs-CR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标志物以cTnI达到峰值的时间最短,其次为CK-MB.结论 AMI患者血清CK-MB、cTnI、hs-CRP均明显升高,联合检测可避免单项检测结果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对AMI的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AST、LDH、CK、CK-MB)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价值.方法 对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22例急性胸痛患者进行血清心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谱四项检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TnI和CK-MB灵敏度和特异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血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12.
cTnI、Mb和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8例体检者正常者血清心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进行检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TnI、Mb和CK-M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TnI、Mb和CK-MB的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多种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将确诊的62例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划为实验组,133例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划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激酶(CK-MB)、血清中心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等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的血清cTnI、CK 、CK-MB、MYO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05).结论 cTnI及CK-MB联合检测用于AMI诊断,可进一步提高AMI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nI、Mb和CK-MB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更准确合理的检测指标。方法对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120例非心肌梗死性胸痛的患者(对照组)进行cTnI、Mb和CK-MB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TnI、Mb和CK-M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Mb和CK-MB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以及9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并对比2组患者的cTnI﹑MYO﹑CK-MB水平.结果 疾病组患者的血清cTnI﹑MYO﹑CK-MB三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MYO﹑CK-MB检测的临床意义显著,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检测生化标志物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冠脉再通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MYO、cTnI、CK-MB使用酶联免疫分析法、CRP使用激光散射比浊法测定1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MYO、cTnI、CK-MB和CRP浓度和时间的变化,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再通组(83例)和溶栓未通组(44例)上述指标的连续、动态演变。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组MYO、cTnI、CK-MB和CRP达到峰值浓度的时间较未通组明显提前(P<0.01),其中MYO较cTnI、CK-MB和CRP峰值时间出现更早,分别为(6.1±2.4)h、(13.8±3.5)h、(14.4±3.8)h和(25.2±5.7)h(P<0.01);再通组MYO和CRP峰值浓度明显高于未通组(P<0.01);MYO、cTnI、CK-MB和CRP对判断冠脉再通的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YO、cTnI、CK-MB和CRP可以较好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再通,其中MYO较cTnI、CK-MB和CRP能更早期判断冠状动脉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MB型(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三项指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11月收住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资料116例,根据病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6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47例,阶段性测定其血清CK-MB、cTnI及hs-CRP指标并与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K-MB、cTnI及hs-CRP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P<0.05);AMI组血清hs-CRP与其他心梗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hs-CRP与CK-MB及cTnI之间有正相关.结论 血清CK-MB、cTnI及hs-CRP联合测定可早期快速诊断冠心病,一定水平的hs-CRP与血清CK-MB、cTnI联合检测可早期预测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8.
陈翠薇  周岩 《当代医学》2011,17(16):59-60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检测指标.方法 对60例AMI患者(观察组)及60例非AMI患者(对照组)进行cTnI、Mb、CK-MB检测.结果 观察组血清cTnI、Mb、CK-M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TnI、Mb、CK-MB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四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B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C组)在首诊(胸痛发作4 h之内)时进行cTnI、Mb、CK-MB和hs-CRP检测,比较它们各自及联合检测时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中cTnI、Myo、CK-MB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中cTn I、Myo、CK-MB和hs-CRP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5)。cTnI、Myo、CK-MB、hs-CRP及四项指标联合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的阳性率分别为75%、82.5%、65%、87.5%和97.5%。结论 cTnI、Myo、CK-MB和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灵敏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NT-proBNP联合CK-MB、MYO、cTnI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1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127例健康体检者血清NT-proBNP、CK-MB、MYO、cTnI含量,各组之间相互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NT-proBNP、CK-MB、MYO、cTnI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与CK-MB、MYO、cTnI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结论 NT-proBNP联合CK-MB、MYO、cTnI不仅能提高AMI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还可作为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