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市第十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热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地西泮治疗,观察组接受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疗效,CD4~+、CD8~+和CD4~+/CD8~+淋巴细胞亚群,NSE和S-100β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NSE、S-100β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主要为脑障碍综合征、癫痫、共济失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可提高患儿免疫功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治疗小儿惊厥时应用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小儿惊厥患儿79例,所有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应用地西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苯巴比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惊厥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50%,同对照组的82.05%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惊厥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惊厥患儿应用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治疗后小儿惊厥复发率低,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精神类药品在预防、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中的应用情况,试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9例热性惊厥(FS)患儿的一般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惊厥复发情况和治疗费用。结果:239例热性惊厥患儿中单纯型热性惊厥(SFS)患儿预防用药率为92.4%,复杂型热性惊厥(complicated feverseizures,CFS)患儿预防用药率为100%。主要使用药物为巴比妥类药物。苯巴比妥与地西泮在防治小儿热性惊厥的有效率、治疗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地西泮较苯巴比妥不良反应发生率、惊厥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9例热性惊厥患儿中,92.4%的单纯型热性惊厥患儿预防用药率偏高,止惊、预防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联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期间收治的7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患儿作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苯巴比妥+静滴地西泮治疗,观察组给予静滴地西泮+保留灌肠外+冰片麻油填脐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儿为74.29%,两组数据对比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复发率为5.13%;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复发率为20.51%,两组患儿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静滴地西泮+保留灌肠外+冰片麻油填脐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改善小儿预后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治疗的76例高热惊厥患儿予以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时不同方案分为两组,前者32例单纯予以苯巴比妥治疗,后者44例联合地西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0.5d、1d、2d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82%比对照组21.89%低(P0.05)。结论高热惊厥患儿行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其可于短时间内改善其临床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对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反复发作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就诊的80例热性惊厥反复发作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地西泮联合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地西泮疗程1 d,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惊厥复发情况、发热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50%vs.75.00%,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惊厥和发热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惊厥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惊厥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热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减少惊厥复发次数,降低反复发作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接收的小儿惊厥59例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治疗时应用苯巴比妥,实验组31例治疗时联合应用苯巴比妥和地西泮。观察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12h、1d、2d治疗有效率较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惊厥发作,减少并发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西泮与苯巴比妥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8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单用组和联合组各39例,单用组单用苯巴比妥控制惊厥,联合组用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药物起效时间、复发人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起效时间和复发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起效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医生在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时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登封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热性惊厥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地西泮+苯巴比妥注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辨证针刺穴位+醒脑静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止惊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和神志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林述云  郑鹭光 《中外医疗》2023,(12):122-125
目的 探讨急诊小儿惊厥行苯巴比妥加地西泮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择取2018年10月—2021年12月于福州儿童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惊厥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信封随机化分组模式,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地西泮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行苯巴比妥。统计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血清指标水平和预后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RP(10.53±1.73)mg/L、PCT(0.27±0.02)μg/L水平低于对照组的(19.41±1.97)mg/L、(0.55±0.0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65、43.377,P<0.001)。对照组随访半年、1年时的惊厥累计复发次数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27、52.675,P<0.001)。观察组随访半年和1年时的癫痫确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7、4.414,P<0.05)。结论 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明确,血清指标水平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接收的小儿惊厥59例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治疗时应用苯巴比妥,实验组31例治疗时联合应用苯巴比妥和地西泮。观察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12h、1d、2d 治疗有效率较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惊厥发作,减少并发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对惊厥患儿血清学指标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夏邑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小儿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地西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苯巴比妥治疗。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S100β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NSE、BDNF、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IgA、IgM、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能够有效降低患儿血清学指标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3.
叶林燕  钟准鸣 《当代医学》2021,27(33):117-118
目的 探讨地西泮预防儿童热性惊厥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儿童热性惊厥患儿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苯巴比妥治疗,观察组采用地西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指标、治疗后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CD4+、CD8+和CD4+/CD8+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4+和CD4+/CD8+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指标、体温恢复时间、痉挛停止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热性复发率和惊厥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西泮在儿童热性惊厥患儿治疗中能够更好的改善患儿的T淋巴细胞指标,促进患儿的快速康复,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疗效及对脑神经因子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地西泮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苯巴比妥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脑神经因子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1周后试验组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CD8+、NSE、S-100β、BDNF水平较对照组低(均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疾病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可有效控制小儿高热惊厥症状,联合地西泮可进一步提升患儿免疫功能,减轻脑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地西泮及苯巴比妥预防热性惊厥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登记建档的热性惊厥患儿共300例,随机分为地西泮组、苯巴比妥组及观察组,三组患儿入院后均根据检查结果给予有效抗感染,T≥38.5℃立即给予物理降温配合药物口服降温等常规治疗。地西泮组在发热一开始立即给予地西泮片1 mg/(kg·d),分3次口服,疗程3 d;苯巴比妥组则在发热一开始立即给予苯巴比妥片5 mg/(kg·d),分2次口服;观察组则不给予药物预防。发病后2周、热退、感染症状完全消除前提下,完善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感染性疾病发热早期,短期应用地西泮或苯巴比妥口服,有助于明显降低热性惊厥(FC)发生,减少发热极期24 h内发作次数,缩短单次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减少易感年龄发作次数,降低神经元放电、缺氧对大脑中枢神经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治疗效果分别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泮及苯巴比妥在本研究对热性惊厥发作次数、单次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复发次数、2周后视频脑电图改变等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热早期短期应用地西泮与苯巴比妥有助于降低惊厥发生率,减少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控制复发率,减轻脑组织受损;地西泮及苯巴比妥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复发次数及远期脑电图改变等比较无明显差异,故在临床工作中地西泮、苯巴比妥均可选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有惊厥症患儿5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5例。参照组采取苯巴比妥治疗,实验组采取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进行研究。结果: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低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2%,实验组平均起效时间(16.32±2.14)min短于参照组的(30.15±2.85)min,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5%低于参照组的20%,比较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有明显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平均起效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预警评估结合循证护理在小儿热性惊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归为对照组,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接受预警评分和循证护理干预的5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恢复意识、停止抽搐、持续发热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警评分结合循证护理用于小儿热性惊厥护理中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加快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勇芬 《大家健康》2016,(1):272-272
目的:对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加以总结,为临床工作提供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该院儿科收治的74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急救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3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仅为2.70%,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χ~2=6.67,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清醒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48±1.20)min、(4.89±1.06)d,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10.37,11.29;P0.05)。结论:对小儿热性惊厥患儿采取正确的急救与护理措施,能够缩短患儿的清醒时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风险,对于患儿的病情康复有积极意义,具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董礼婷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778-3779
目的:探讨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惊厥持续症状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治疗,试验组给予地西泮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惊厥控制率。结果试验组患儿惊厥控制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儿起效时间为(9.6±2.4)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5±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惊厥控制起效时间,提高惊厥控制率,且安全、可靠、稳定,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方伟 《当代医学》2016,(22):130-131
目的:研究苯巴比妥在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苯巴比妥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及惊厥的发生率分别为46.67%、6.67%及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苯巴比妥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在患儿惊厥前采用苯巴比妥进行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及惊厥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