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和微血管密度(UVD)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6例病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分别检测bFGF、TSP-1和MVD。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bFGF、TSP-1阳性率分别为60.9%(28/46)和37.0%(17146),MVD定量(56.59±28.97)/mm^2。T3期肿瘤组织bF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T2期者。bFGF阳性表达的肿瘤组织MVD明显少于bFGF阴性表达的肿瘤组织[(49.51±24.73)/mm^2对(67.61±32.23)/mm^2,P〈0.05)],T3期、TNMⅢ期肿瘤组织TSP-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T2期及TNMⅡ期者。肿瘤细胞分化Ⅲ级者MVD明显高于Ⅰ、Ⅱ级者[(85.38±37.88)/mm^2对(41.35±20.32)/mm^2,P〈0.01;(85.38±37.88)/mm^2对(54.28±23.43)/mm^2,P〈0.01],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组MVD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5.38±32.33)/mm^2对(47.00±21.66)/mm^2,P〈0.05]。结论bFGF、TSP-1表达以及MVD计数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bFGF是调节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胆囊癌中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与微血管计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胆囊癌组织中两种最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计数(MVC)的关系和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12月间胆囊癌手术切除标本存档蜡块 49例。其中男 2 4例 ,女 2 5例 ;男性年龄 (62 .0± 9.8)岁 ,女性年龄(5 4.5± 9.3 )岁。病理组织学类型均为腺癌 ,其中乳头状腺癌 6例 ,占 12 .2 % ,其余 43例腺癌的分化程度为 :高分化 16例 (3 2 .7% ) ,中分化 17例 (3 4.7% ) ,低…  相似文献   

3.
新生血管的生成在肿瘤的生长、转移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所知的最强的促血管生长因子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urvivin和bFGF在胃癌及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为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胃癌组织、22例肠化生组织和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Survivin、bFGF的表达和MVD值,分析Survivin、bFGF表达、MVD值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在44例胃癌组织、22例肠化生组织和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urvivin、bFGF和MVD3种标记物在3组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中Survivin、bFGF表达及MVD值均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bF—GF表达与MVD值均有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bFGF两者均阳性组中MVD值与两者均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胃癌组中Survivin、bFGF的表达均与MVD值有明显相关性,bFGF和Survivin的表达共同促进胃癌血管的生成。联合检测Survivin、bFGF和MVD有助于对胃癌的病理分级、恶性程度判定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微血管密度(MVD)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P)法技术,对47例乳腺癌组织VEGF mRNA、VEGF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进行研究。结果:乳腺癌组织VEGF mRNA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55.30%:17.02%)。VEGF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趋势。VEGF表达和MVD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癌组织MVD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MVD值。结论:VEGF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EGF和MVD表达增高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urvivin和bFGF在胃癌及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为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胃癌组织、22例肠化生组织和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Survivin、bFGF的表达和MVD值,分析Survivin、bFGF表达、MVD值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在44例胃癌组织、22例肠化生组织和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urvivin、bFGF和MVD3种标记物在3组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中Survivin、bFGF表达及MVD值均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bF-GF表达与MVD值均有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bFGF两者均阳性组中MVD值与两者均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中Survivin、bFGF的表达均与MVD值有明显相关性,bFGF和Survivin的表达共同促进胃癌血管的生成。联合检测Survivin、bFGF和MVD有助于对胃癌的病理分级、恶性程度判定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其它肿瘤的研究中发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uractant protein-1,MCP-1)参与了肿瘤的血管生成,本研究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MCP-1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例口腔鳞癌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MCP-1和CD34的表达,光镜下进行MCP-1表达的分级和微血管的计数。结果口腔鳞癌中MCP-1的表达和微血管计数较正常口腔黏膜均增加(P<0.01),在鳞癌中随MCP-1表达的增加,微血管计数增加(P<0.01)。结论MCP-1在口腔鳞癌中参与了肿瘤的血管生成,但其具体机制和在临床中的意义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摘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lutl的表达和MVD值在60例乳腺癌组织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示Glut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33%,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无表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低分化组癌组织中Glutl的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的Glutl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乳腺癌临床分期高者,其Glutl表达率高于临床分期较低者(P<0.05)。Glutl表达与肿瘤直径、ER和PR表达无关,而与MVD值有关(P<0.05)。提示Glutl蛋白的过表达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并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FGF及PDGFR的表达与同种异体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23例排斥肾组织、12例正常肾组织、14例远离癌的正常肾组织血管中bFGF及PDGFR的表达。结果:bFGF及PDGFR在排斥组织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膜层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及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中内膜层的差异较平滑肌层更为明显。结论:bFGF及PDGFR的表达可调控正常血管组织,过度表达与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由肿瘤细胞或肿瘤浸润的炎症细胞分泌,能够刺激成纤维细胞的有丝分裂,同时诱导血管的生成,存在两种不同的机制。bFGF,bFGF受体,bFGF mRNA均在膀胱肿瘤组织里表达,也能够在膀胱肿瘤患者血和尿中测到,与bFGF相关的治疗目前尚在探讨之中。  相似文献   

11.
膀胱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表达及与微血管形成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OX-2表达与微血管形成的定量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8例原发性膀胱癌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中COX-2进行检测,并对32例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微血管计数。结果膀胱癌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63.2%(43/68),正常膀胱黏膜组织COX-2表达均为阴性。低分化和浸润性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化和表浅癌组(P值均<0.01);有血管浸润性癌组COX-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血管浸润癌组(P<0.01)。32例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血管形成定量为(61.5±19.6),并与COX-2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COX-2表达与肿瘤浸润及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及癌组织中微血管计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EphB4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EphB4蛋白的表达,同时采用CD34标记微血管进行肿瘤MVD计数。结果:EphB4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EphtM阴性组与EphB4阳性组之间肿瘤MVD计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phB4阳性程度不同的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hB4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以及与肿瘤血管的形成均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膀胱移行细胞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核因子kB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管癌中核因子kB(NF-κB)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997-2003年50例胆管癌组织、27例癌旁组织及9例正常胆管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和NF-κB的表达。结果NF-κB在胆管癌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0%(48/50)和100.0%(27/27),高于正常组织44.4%(4/9)(P〈0.01);NF-κB强阳性表达组MVD高于弱阳性组和阴性组(F=12.662,P〈0.01);NF-κB表达与MVD、VECF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s=0、542、0.660,P〈0.01)。结论NF-κB在胆管癌中高表迭,与微血管形成呈正相关,NF-κB可能通过调节VECF等血管形成相关因子促进微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人类增殖性肾小球肾炎(PGN)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放免测定方法检测肾活检组织中的bFGFmRNA及蛋白质表达、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ECM)面积和有核细胞数、层粘蛋白(LN)和前胶原Ⅲ(PCⅢ)含量。结果在以细胞增殖和ECM积聚为特征的PGN组中bFGF表达水平、LN和PCⅢ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增殖性肾小球肾炎(NPGN)组和正常组。结论过度表达的bFGF参与肾小球内细胞增殖和ECM积聚,从而影响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球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在浆膜浸润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浆膜浸润胃癌组织中SPI、VEGF和CD34[以微血管密度(MVD)值表示]的表达。结果SP1和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0%和52.9%。VEGF阳性率在SP1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中为73.5%,在SP1阴性表达的胃癌组织中则为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7,P=0.01)。SP1和VEGF表达水平与MVD值显著相关(P〈0.01);SP1表达与肿瘤大小和肿瘤生长方式显著相关(P=0.01);VEGF表达和MVD值与肿瘤分化程度、Bomnann分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生长方式显著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表明,SP1、VEGF、MVD值、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生长方式与S1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SP1、MVD值和肿瘤生长方式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SP1、VEGF和MVD值对于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价值,SP1和MVD值可以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oX2能否成为一种预判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指标.并阐明其与VEGF、MVD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手术治疗且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存档石蜡标本38例,其中良性组21例,恶性组17例。另取20例正常肾上腺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良、恶性嗜铬细胞瘤及正常肾上腺髓质组织中CoX2、VEGF的表达情况及MVD表达情况。结果:①CoX2在恶性组中表达最高,良性组中表达较低,对照组中无表达.恶性组与良性组及恶性组与对照组之间CoX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VEGF在恶性组中呈高表达.VEGF在恶性组中的表达与在良性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良性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MVI)在恶性组中表达最高,良性组次之,对照组最少,两两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①在嗜铬细胞瘤中CoX2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CoX-2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VEGF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结论:CoX2和VEGF有望成为预判恶性嗜铬细胞瘤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胃肠道平滑肌肿瘤(GISMT)的性质、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GISMT中MVD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MVD、VEGF的表达按平滑肌瘤、低度恶性平滑肌肉瘤、高度恶性平滑肌肉瘤的顺序依次明显增高(P<0.01或P<0.05)。同时,MVD、VEGF的表达与肿瘤良、恶性的生长方式、肿瘤大小、肿瘤中心有无坏死亦有明显关系(P<0.01或P<0.05)。MVD低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P<0.01)。而VEGF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则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1)。此外,VEGF阳性表达组的MVD明显高于VEGF阴性表达组的MVD(P<0.01)。结论MVD、VEGF是反映GISMT生物学特性的良好标志物,联合测定可以互补作为判断GISMT性质、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