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萍刘佳 《吉林医学》2014,(16):228-229
目的:空巢家庭的数目逐年上升,对于住院空巢老人这样的弱势群体,分析其心理现状,提出重视亲情关怀,关爱空巢老人心理的对策。方法:对空巢老人的常见心理需求做一个归结与疏导,改进就医途径,解决住院空巢老人健康问题及心理问题。结果:通过建立危机干预,掌握空巢老人的情绪及心理变化,提高老人的认知功能,并获得社会的支持和心理平衡。结论: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到老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上海市上钢社区空巢老人心理状况,并对干预策略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650人和非空巢老人150人,采用自制量表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 综合分析,提出干预策略.结果 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分析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以及健康水平空巢老人精神症状自评量表部分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钢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偏低,特别是女性和患慢性疾病的空巢老人,政府、社会、家庭和社区卫生机构应该积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社区医院将成为首选.  相似文献   

3.
蒋玉红  芈静  宋健  黄晴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6):784-786, 791
目的探讨安徽省某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维护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蚌埠市389名空巢老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与成人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该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弹性总分为(120.29±16.46)分,总体水平较好。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子女个数、身体状况空巢老人的心理弹性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是空巢老人心理弹性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身体状况越好、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越高,空巢老人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P < 0.05~P < 0.01)。结论心理弹性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与家庭应共同努力,促进空巢老人心理弹性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4.
分析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针对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提出社区医疗护理对策,如完善社会养老机制、开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支持,加强自我心理调试,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保持与社会接触等方面来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古医案心理疗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疗法的案例是古人丰富治疗经验的结晶,是中医心理治疗的宝贵财富,本文主要归纳了顺情从欲法、疏导宣散法、移情易性法、暗示转移法、激发情绪法和情志相胜法等六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期望传统的独具特色的中医心理疗法与现代心理学治疗融会贯通,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空巢老人,是指身边无子女共同居住,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其中包括单人空巢家庭和夫妇两人的空巢家庭,将这些家庭中的老人称为空巢老人[1].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据调查,2015 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超过 13.6 亿,65 岁以上老年人占 10%,而空巢老人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专家预计,到 2030 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 3 亿,而空巢家庭比例将达到 90%[2],这意味着到时将有 2 亿的空巢老人. 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加深,不但需要身体健康,更需要心理健康;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住院患者不单要求医疗服务,更重视心理护理,而空巢老人的生理、心理均有明显变化,容易患上许多疾病,如何才能保持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已受到社会的重要关注. 因此,解决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保障其身心健康,愉快地度过晚年生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介绍空巢老人和空巢综合征的概念,对目前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应该加强对城市空巢老人的关注和进行针对性地心理护理,从而改善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推动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旺周 《中外医疗》2008,27(13):83-83
本文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分析"引火归原"法在治疗肾火妄浮所致的疾病如慢性咽炎,顽固性口、眩晕、顽固性失眠、长期低热等须疾的疗效,结果均告痊愈,并提出了运用"引火归原"法治疗的前景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陪伴参与护理工作对髋关节置换空巢老人心理焦虑及抑郁改善效果, 以及空巢老人髋关节置换术后心理焦虑及抑郁的影响因素, 探索空巢老人髋关节置换术后全方位护理策略.方法 采用SAS、SDS评分表并结合自制问卷量表, 在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 根据分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同时进行焦虑与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陪伴参与护理工作模式实验组与传统模式对照组空巢老人人口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84, P>0.05) , 在入院时心理焦虑 (t=1.2037, P=0.2308) 及抑郁 (t=1.0094, P=0.3142) 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理焦虑在出院时 (t=-5.0159, P≤0.001) 、出院后1月 (t=-9.5160, P<0.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心理抑郁在出院时 (t=-2.9271, P=0.0039) 、出院后1月 (t=-8.2383, P<0.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空巢老人行髋关节置换后心理焦虑的影响因素为护理模式、慢性病种类、术后并发症等, 心理抑郁的影响因素为经济收入、护理模式、慢性病种类等.结论 陪伴参与护理工作的模式可以改善髋关节置换空巢老人心理焦虑及抑郁状况, 患者术后的焦虑与护理模式、慢性病种类、术后并发症等相关, 患者抑郁状况与经济收入、护理模式、慢性病种类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临床观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引发的心理问题,包括恐惧非典综合征36例、一线医务人员26例及非典患者22例,系统地归纳了不同的心理特点及表现形式,并以国际流行的心理治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为基础,提出具体心理干预策略及中医辨证方法。通过进行心理支持及多种灵活的心理治疗干预,以及中医个体化辨证施治,促使患者摆脱了心理危机,很快得到康复。  相似文献   

11.
运用祖国医学的传统理论,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及相生、相克规律来指导脑血管病人的康复,这就是脑血管病的中医心理疗法。本文从中医心理治疗的理论依据,论述了脑血管病的发病诱因及患病后的心理变化,并结合中医心理治疗在现代医学的地位,阐述了临床实践中心理治疗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为今后开展中医心理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小组对改善社区空巢老人生活状态的作用效果。方法抽取本社区40例空巢老人为对象,将其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社区护理,干预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由心理干预小组进行护理干预,评价两组干预后孤独感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等。结果护理前,两组孤独感评分区别不明显(P 0.05),护理后,干预组的孤独感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有所下降,区别明显(P0.05);干预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区别明显(P0.05);对照组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是75.00%,而干预组是95.00%,组间对比区别明显(P0.05)。结论在社区中对空巢老人采取心理干预小组护理干预模式,可以大大降低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改善老人的心理状况,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宗林  张茂平 《当代医学》2008,14(22):41-42
中医,一门博大精深的医药奇学,在现今这个高度发展的社会,却有"取消中医"之说.新世纪,中医将何去何从,中医的发展出路在哪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中医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空巢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系列影响老人生活质量的问题,老年空巢综合征就是其中的问题之一.所谓老年空巢综合征,其实质就是关爱缺乏症,是老年期个体在"空巢"生活状态下应激产生的一种适应障碍和心理危机.为了帮助空巢老人消除老年空巢综合征的影响和危害,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不仅必要而且至关重要,现就老年空巢综合征的护理干预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及"三农"问题的重视,老年群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农村老人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素质偏低,自我保健意识差,加上生理机能的不断衰退,各种慢性病、传染病都给他们带来很多不便,而农村老年人大多数子女为了生活外出打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缺乏情感上的支持,尤其是老人生病时,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对农村老人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1].2008~2009年笔者通过对58例住院农村老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疾病对人类心理与生活造成的伤害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自今年2月开始的"抗非典工作"已取得全面的胜利,然而,部分人员(主要是参与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在疫情消除后所表现的紧张、心悸、失眠等心理症状,应引起各级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抗非典征候群"的疾病定义、疾病症状、疾病人群、疾病分类和疾病康复五个方面的内容,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翻译的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归化"还是"异化"入手,以中医术语翻译中的一些实例为证,指出中医术语翻译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运用"异化"手法,以保持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使我国的传统医学得以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8.
"空巢老人",即离异或丧偶后,无子女或子 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空巢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 群体,其数量和比例正快速增长。长期的空巢生活 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抑郁症、突 发心脑血管病及其它心理和躯体疾病的发病率迅 速上升。"空巢综合征"已经成为当今我国亟待解 决的老龄问题之一。人们都应重视和关心老年人 的生活,因为我们人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19.
住院空巢老人焦虑情绪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方法调查住院空巢老人焦虑情绪,通过筛选确诊患有焦虑情绪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显示住院空巢老人焦虑情绪发生率高于社区老人的焦虑情绪发生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此焦虑情绪是住院空巢老人常见的负性心理问题,影响了患者躯体疾病的恢复。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存在着"生物钟"现象,现从中医<内经>理论对"日钟"、"月钟"、"年钟"的认识,认为"生物钟"是生物、生命体的生存基础,进而揭示时间医学在中医临床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