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朱文胜  谭毅  韩官宏  杨松 《重庆医学》2008,37(13):1421-1422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加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结果47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加全雄激素阻断治疗,41例随访,疗效满意,2例死亡。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由术前的2.6~76.6ng/mL,平均12.8ng/mL,下降为术后1个月1.12~7.66ng/mL,平均2.84ng/mL,3个月后下降至1.10~5.36ng/mL,平均2.44ng/mL。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加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对中高分化前列腺,特别是偶发前列腺癌,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是否应该对PSA升高的急性尿潴留患者先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9年4月我科收治的109例血清PSA浓度均大于4ng/mL的男性急性尿潴留患者(无尿道狭窄,神经原性膀胱等病因)。根据是否活检分为2组,20例为前列腺穿刺活检组,年龄54~85(68.90±7.64)岁,前列腺体积38~130(70.94±27.97)ml,血清PSA4.30~487.46(48.12±106)L。89例为未活检组,年龄54~97(71.78±8.64)岁,前列腺体积16~293(61.79±43.77)ml,血清PSA4.06~411.2(24.90±52.61)ng/mL,2组间年龄、前列腺体积和血清PS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活检组56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5例经开放手术。结果活检组20例,病理发现前列腺癌5例,阳性率25%;未活检组89例手术标本发现前列腺癌4例,均为经TURP者。阳性率4.49%。活检组和未活检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发现PSA升高的急性尿潴留患者前列腺癌的发生率至少在25%以上,比未经穿刺而经手术发现的前列腺癌发生率高2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手术发现的前列腺癌给再次根治性手术增加了难度。本研究证明PSA升高的急性尿潴留患者应该先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3.
经尿道前列腺联合手术治疗前列腺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孝华  彭浩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145-14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去势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4月~2010年4月间前列腺癌患者40例,采用硬膜外麻醉下行姑息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果本组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为6~4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排尿均通畅,前列腺显著缩小。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测定血清PSA水平,分别为(84.32±11.84)ng/mL、(3.18±0.57)ng/mL、(1.07±0.79)ng/mL,术后分别与术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例患者在随访36周时出现排尿困难,再次行电切术;5例患者因发生骨转移和其他脏器转移而死亡;术后42周35例患者存活。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去势术治疗前列腺癌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生存时间延长,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海华  黄仁胜  祝丹 《海南医学》2007,18(2):37-37,36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24例PSA4.0~50μg/L之间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传统的经直肠前列腺8针系统穿刺法,一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活检.结果 经直肠前列腺系统穿刺法120例,阴性36例(阳性率30%).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活检104例,阳性76例(阳性率73.1%).结论 对于PSA4.0~50μg/L的老年性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活检阳性率明显优于传统的经直肠前列腺系统穿刺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我院 1998年 8月— 2 0 0 3年 8月 ,对 2 8例晚期前列腺癌致后尿道梗阻患者实施了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同时给予激素治疗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年龄 5 2~ 81岁 ,平均 6 7.3岁 ,病程 0 .5~ 4年 ,因排尿困难入院 2 2例 ,有尿潴留 10例。 2 2例术前经B超、CT、MRI、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和直肠指诊检查 ,均提示为前列腺癌。但术前前列腺穿剌活检为前列腺癌 19例 ,其余 3例于术后病理证实。 3例在外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后行去势术 ,在接受激素治疗期间发生急性尿潴留而转…  相似文献   

6.
黄昆  朱明 《医学综述》2011,17(4):618-619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患者药物去势与手术去势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的变化。方法 60例研究对象,其中28例行药物去势,32例行手术去势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对比治疗前后PSA及IPSS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PSA均有明显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SS评分手术组较药物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前列腺癌合并下尿路梗阻的患者更适合行手术去势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及抗雄激素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中叶明显突入膀胱的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癌氩氦刀冷冻联合经尿道前列腺中叶切除术治疗中叶明显突入膀胱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2例.术后2个月复查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以及盆腔CT或MRI.结果 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冷冻复温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5 min、50 min、20 ml,110 min、52 min、15 ml.术后无明显血尿及导尿管堵塞等,2周后顺利拔除导尿管,未出现尿潴留及尿失禁.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盆腔CT或MRI对比显示:前列腺明显缩小,突入膀胱的中叶已消失.2例患者术后2个月复查PSA分别为0.909、0.26 ng/ml.结论 氩氦刀冷冻联合TURP治疗中叶明显突入膀胱的前列腺癌安全可行,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医学》2017,(11):1055-1056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初筛可疑患者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后病理检查差异,并探究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水平与经直肠前连线穿刺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病理结果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02—2017-04间收治PSA(4~10 ng/m L)疑似前列腺癌患者80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种方法病理结果,并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PSA、fPSA、PSAD水平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病理检查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理检查相关性。结果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病理检查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理检查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PSA、fPSA、PSAD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病理检查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理检查均具有相关性,其中tPSA、PSAD呈正相关,fPSA呈负相关。结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病理检查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理检查在前列腺癌中诊断无明显差异,病理检查与tPSA、PSAD呈正相关,fPSA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张宇政 《中原医刊》2014,(24):62-64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10例确诊为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联合内分泌治疗。结果10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术后随访8~68个月,其中5例患者死亡,5年生存率为50%,所有患者术后 IPSS 评分、QOL 评分、剩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及 PSA 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可有效解决尿路梗阻,延缓前列腺癌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方法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合并有下尿路梗阻症状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所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加双睾丸切除,及服用氟他胺内分泌治疗.结果 128例患者排尿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血PSA值有所下降,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合内分泌治疗合并有下尿路梗阻症状晚期前列腺癌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前列腺癌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去势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我院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行姑息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此次研究的患者都接受了半年至3年半的随访,完成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排尿顺畅,前列腺体积较治疗之前有所减小.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患者的血清PSA水平为(84.32±11.84)ng/ml、(3.18±0.57)ng/ml、(1.07±0.79)ng/ml,几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全部患者中有5例是在随访第36周时发现有排尿障碍的情况,为患者再次使用了电切术治疗,因为转移而死亡.35例患者术后42 w存活.结论:前列腺癌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去势术治疗的效果理想,患者的生存得到了延续,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许礼伟 《当代医学》2012,18(24):29-30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去势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8月~2012年1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56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随访6个月~2年;6例患者在1年后发生排尿困难,给予再次行电切术治疗.检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血清PSA水平比较,PSA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血清PSA水平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S评分比较,术后3个月和6个月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半年生存率为91.1%(51/56),1年生存率为80.4%(45/56),2年生存率为67.9%(38/56).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去势术是前列腺癌治疗的有效方法,其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2年5月-2010年3月膀胱出口梗阻患者18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术后病理明确为前列腺癌,TNM分期为T1a~b.其中10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5例行内分泌治疗,3例行保守观察.结果 1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3例发生尿道狭窄,1例真性尿失禁.5例内分泌治疗患者3个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降至参考范围内.2例于术后1年失访(PSA在参考范围),其余随访2.5~7.0年,平均4.2年,均无瘤存活.3例发生尿道狭窄患者定期尿道扩张后好转.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能够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检出,前期电切术不妨碍后期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及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 31例前列腺癌晚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及睾丸切除术 ,术后 3~ 5 d口服氟他胺及氟他胺加达菲林行雄激素阻断去势治疗。 结果 :随访 3~ 4 2个月 ,生存者 2 9例 ,其中 7例骨转移病灶减少 ,6例骨痛患者治疗后疼痛消失。31例患者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均下降 ,其中 5例术后 3个月 PSA降至 0 .6 4 ng/ml,6个月后降为0 .2 7ng/ml。B超、胸片、骨扫描未见新的转移灶。 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癌电汽化切除加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HIFU)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护理措施。方法 对 3 5例前列腺癌患者行HIFU治疗前、中、后护理观察。结果  3 5例患者中 ,2 4例 (68.5 7% )完全缓解 ,经直肠B超显示前列腺体积逐渐缩小 ,前列腺尿道部增宽 ,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 ,PSA <4ng/L。 6例 (17.14 % )部分缓解 ,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 ,PSA <4ng/L。 5例 (14 .2 8% )治疗失败 ,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 ,PSA >4ng/L。 结论 该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有效 ,并发症少 ,创伤小 ,尿管的观察护理及病人的健康指导工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前列腺癌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去势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我院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行姑息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此次研究的患者都接受了半年至3年半的随访,完成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排尿顺畅,前列腺体积较治疗之前有所减小。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患者的血清PSA水平为(84.32±11.84)ng/ml、(3.18±0.57)ng/ml、(1.07±0.79)ng/ml,几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全部患者中有5例是在随访第36周时发现有排尿障碍的情况,为患者再次使用了电切术治疗,因为转移而死亡。35例患者术后42 w存活。结论:前列腺癌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去势术治疗的效果理想,患者的生存得到了延续,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治疗高龄晚期前列腺癌合并尿潴留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于2017年1月ZHI 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45例高龄晚期前列腺癌合并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手术去势组、药物去势组各15例。三组均行微创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在此基础上手术去势组联合手术去势治疗,药物去势组联合药物去势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及IPSS评分。结果治疗后,药物去势组的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去势组和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IPSS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去势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药物去势治疗高龄晚期前列腺癌合并尿潴留患者的疗效优于手术去势及单纯电切治疗,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改善尿潴留,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及快速病理在晚期前列腺癌致膀胱出口梗阻的临床应用.方法 12例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术中快速病理均明确前列腺癌诊断,同时行加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3天开始应用氟他胺0.25 g,每天3次,口服,3个月后复查血TPSA,TPSA<2 ng/ml时,服药1个月后停药,停用后每个月复查PSA,当PSA>4 ng/ml时再重新开始治疗.结果 所有12例患者术后1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下降至(9.0±1.2)分,最大尿流率(Qmax)上升为(17.5±2.3)ml/s,膀胱残余尿量为(40±25)ml.术后3个月9例TPSA<2 ng/ml,另外3例降到术前的10%左右.TPSA、IPSS、Qmax及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随访1~5年8例患者仍健在.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中快速病理可明确诊断,为手术去势提供诊断依据,联合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内分泌疗法可有效解除晚期前列腺癌致膀胱出口梗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加去势术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5年1月-2009年1月共31例晚期前列腺癌合并下尿路梗阻患者均行前列腺电切术及去势术,术后给予内分泌治疗.结果 26例排尿困难改善明显,5例再次行膀胱穿刺造瘘术平均生存2.5年.结论 前列腺电切术是前列腺癌所致下尿路梗阻的一种局部的姑息性手术,同时配合去势术及内分泌治疗,生存质量高,生存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PSA浓度为4~10ng/ml患者前列腺内腺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在前列腺癌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分析41例血清PSA浓度为4~10ng/ml患者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经直肠前列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所得内腺体积与腺体总体积的比例,对照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术前经直肠前列腺B超前列腺内腺体积与总体积之比95%大于0.50,62%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该值小于0.50。结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阴性的患者,前列腺内腺体积与总体积之比〈0.50可作为重复穿刺活检的指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