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部分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分正常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组)和黄芪组.分别在缺血1h、再灌注1h及24h检测肾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O含量在再灌注1h显著下降(P<0.05)、24h显著升高(P<0.01);黄芪组NO含量在缺血1h和再灌注1h均显著下降(P<0.01),再灌注24h则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和黄芪组各时间点SOD活力均下降,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但黄芪组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急性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黄芪可能通过减轻NO含量过低或过高的变化及减少氧自由基积聚造成的损伤而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虎杖对肾缺血/再灌(ischemia/reperfusion,I/R)注损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虎杖及虎杖苷(PD)预处理组。采用切除大鼠右侧肾脏,左侧肾蒂夹闭60min肾I/R模型。在缺血前10min、缺血再灌注6、12h后分别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肾组织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并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虎杖及PD预处理组肾组织病理变化轻于肾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在不同时间点肾缺血再灌注组的Scr、BUN、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虎杖及PD预处理组的Scr、BUN、MDA水平均较肾I/R组明显降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增强(P〈0.05)。结论: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中,虎杖可增强SOD活性,减少MDA,改善肾功能,其中PD起了主要作用但还有其他成分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茶多酚(TP)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均切除右侧肾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组(左侧肾蒂用无创动脉夹夹闭1h恢复血液灌注)、TP预处理组(在实验前1周给予TP200mg/kg灌胃)。肾脏IRI组及TP预处理组在左肾缺血1h恢复再灌注0、2、24h后分别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及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并对3组进行比较。结果:TP预处理组肾组织病理变化轻于肾脏IRI组,其肾小管以肿胀为主,个别呈现坏死样改变,肾间质水肿、充血、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IRI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上皮细胞脱落,肾小管管腔变窄,肾间质水肿、充血伴炎性细胞大量浸润。与假手术组比较,在不同时间点肾脏IRI组的Scr、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TP预处理组的Scr、MDA水平均较肾脏IRI组明显降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增强((P<0.05)。结论:TP在肾脏IRI过程中,通过增强SOD活性,清除过多的氧自由基,减少MDA的生成起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热应激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及热应激预处理模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大鼠丙二醛(MDA)浓度,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中的MDA含量明显增高(P<0.01),并有随再灌时间延长不断升高的趋势,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热应激预处理后,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SOD活性明显增高(P<0.01)。结论热应激预处理可增强SOD清除细胞内氧自由基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热应激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及热应激预处理模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大鼠丙二醛(MDA)浓度,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中的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并有随再灌注时间延长不断升高的趋势,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热应激预处理后,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SOD活性明显增高(P<0.01)。结论:热应激 预处理可增强SOD清除细胞内氧自由基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UNEL法检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依达拉奉干预后海马CA1区原位凋亡情况,用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凋亡随时间延长而增加,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增高,依达拉奉干预能显著减轻海马神经元凋亡,降低MDA含量和NOS活性。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依达拉奉能通过清除自由基而减轻细胞凋亡及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5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缺血再灌注组(n=24)和舒芬太尼预处理组(n=24),其中缺血再灌注组和舒芬太尼预处理组分别于再灌注30 min、1、2 h处死大鼠(每组每次处死大鼠8只),取心脏分离心肌,测定并比较各组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再灌注30 min、1、2 h时,缺血再灌注组和舒芬太尼预处理组心肌组织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舒芬太尼预处理组心肌组织SOD活性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异丙酚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肾缺血再灌注组(Ⅰ),异丙酚预先给药组(P1)、即时给药组(P2)及延迟给药组(P3)。P1、P2、P3组分别于阻断前1h、阻断同时及再灌注同时缓注异丙酚30mg/(kg.h)3h、4h、4.75h,24h处死大鼠。取肾组织作HE染色及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Ca2 的变化。结果:P1和P2组与I组相比明显改善肾组织损伤,P3组无变化。P1和P2组与Ⅰ组比较MDA和Ca2 水平显著降低,SOD活性增强(P<0.01或0.05),P3组无此作用。结论:异丙酚预先和即时给药明显改善肾损伤,延迟给药无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二巯基丙磺酸钠 (Na- DM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复制大鼠 4-动脉阻断模型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区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和丙二醛 (MDA)含量变化及Na- DMPS脑室内给药 (icv)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脑缺血 10 m in再灌注 6 0 min可显著降低海马区 SOD活力和升高 MDA含量。缺血前 2 0 min icv Na- DMPS90 0 μg· kg- 1 ,能显著提高 SOD活力和降低 MDA含量。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产生的氧自由基代谢紊乱可造成海马区细胞损伤 ,Na- DMPS对其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开胸、全麻家兔的冠状动脉结扎及再灌流过程中。观察了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川芎嗪对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实验过程中连续记录心电图,左室内压及其变化速率,观察结束后迅速摘取心脏测定缺血部位及非缺血部位两二醛含量。结果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川芎嗪都能抑制缺血心肌再灌注后的收缩性能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0.01),同时也部分地抑制了缺血再灌流心肌组织丙二醛的升高(与对照组比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再灌注损伤可能与超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及心脏组织过氧化脂质生成有关。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川芎嗪对再灌注损伤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一氧化氮合酶在肾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后一氧化氮合酶(NOS)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特点及肾组织肾单位中各部位对损伤的敏感程度,探讨一氧化氮(NO)在介导肾组织损伤中发挥的双重作用及肾缺血再灌注后治疗损伤肾组织的最佳时段。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SP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时间段NOS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NOS的表达极低, 在大鼠髓放线、肾小体中几乎不表达NOS。在近曲小管、远曲小管中,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NOS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R 2 h、I/R6 h、I/R10 h、I/R14 h 4 组组间相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NOS在I/R2 h开始表达,同时近曲小管较远曲小管NOS表达明显增高,I/R10hNOS的表达至高峰, I/R14 hNOS表达呈轻度下降趋势。结论:NO在介导肾组织损伤中发挥双重作用,主要损伤部位是近曲小管,其次是远曲小管,肾小体、髓放线对损伤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刺五加(Aeanthopanax senticosus,AS)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实验采用单动脉夹闭法构建大鼠急性肾IRI模型。选用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六组,每组6只:(1)对照5 h组(Control 5 h组);(2)对照10 h组(Control 10 h组);(3)缺血再灌注损伤5 h组(IRI 5 h组);(4)缺血再灌注损伤10 h组(IRI 10 h组);(5)刺五加注射液预处理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5 h组(AS 5 h);(6)刺五加注射液预处理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10 h组(AS 10 h)。Control组术中仅切除右肾;IRI组及AS组采用切除大鼠右肾,夹闭左侧肾动脉,45 min后解除夹闭。AS组于术前5 d每天给予1次及术前0.5 h给予1次刺五加注射液,按100 mg/kg腹腔注射;Control组及IRI组术前5 d及术前0.5 h给予腹腔注射和AS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各组于相应的时间点采集下腔静脉血及左肾组织,然后处死各组实验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肾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AS预处理组肾组织病理变化轻于IRI组;与Control组相比较,IRI组的BUN、Scr水平升高(P<0.05),肾组织中的SOD降低及MDA水平增加(P<0.05)。而AS预处理组的Scr、BUN和肾组织的MDA均比IRI组低(P<0.05),而肾组织中的SOD水平升高(P<0.05)。结论 AS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肾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肾组织一氧化氮的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I-R后大鼠肾组织NO的代谢。方法:建立大鼠肾I-R模型,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SP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cNOS、iNOS蛋白定位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cNOS、iNOS蛋白半定量表达。结果:(1)肾I-R后大鼠肾脏NO代谢异常,入肾血、出肾血NO^2-/NO^3-含量增多;同时肾组织NO^2-/NO^3-含量和尿液NO^2-/NO^3-排出率也有增高(P<0.05);(2)肾I-R后大鼠肾组织cNOS表达增多。以I-R1h最明显;iNOS则在I-R5h表达增多;(3)I-R1h和I-R5h大鼠肾小球内cNOS阳性信号均明显增强;而肾小管内cNOS阳性信号I-R1h显著减弱;I-R1h可见髓袢升枝和降枝粗段的肾小管有微弱的iNOS表达。而I-R5h肾小管的iNOS阳性信号明显增强。结论:肾I-R导致了大鼠肾脏cNOS、iNOS蛋白表达改变,从而使NO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IP)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颌下腺保护作用.方法:用血管夹夹闭兔颌下腺动脉和静脉1 h后放开血管夹恢复血运的方法建立兔颌下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实验模型.施加缺血预处理因素,用血管夹夹闭颌下腺动脉和静脉5 min,放开血管夹恢复血运10 min,作缺血预处理因素然后再进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检测I/R组和IP组颌下腺组织缺血再灌注1,2,3,5 h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结果:IP组颌下腺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升高并显著高于I/R组,丙二醛含量升高但显著低于I/R组.结论:缺血预处理对兔颌下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泡巨噬细胞活化分泌NO及肺组织内NOS的变化。方法:建立实验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Griess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肺组织内NO及NOS的活性。结果:肠血再灌注组肺泡巨噬细胞分泌NO的水平及肺内NOS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结论:肠缺血再灌注后肺内巨噬细胞的iNOS被激活,大量合成并释放NO,其作用一方面可增强杀菌功能,另一方面导致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茶多酚(TP)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新用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TP(100.0、50.0、25.0、12.5mg/kg)组,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肠I/R损伤模型。于缺血前20min舌下iv药物,假手术组仅分离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再灌120min后,各组取血及肝组织,测定血清及肝组织中SOD活力、MDA和NO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肠I/R损伤后,血清及肝组织中的SOD活力降低,MDA、NO水平升高,镜检发现肝有明显组织形态学损伤。与模型组相比,TP呈剂量依赖性增强SOD活力,降低MDA及NO水平,减轻肝组织形态学损伤。结论TP对肠I/R所致肝损伤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自由基清除作用、减轻中性粒细胞聚集及活化、抑制大量NO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妊娠期糖尿病 (GDM)孕妇血清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一氧化氮(NO)含量 ,寻找监测GDM病情变化的临床指标 .方法 :采集 30例GDM患者和 4 5例正常孕妇血清 ,以硫代巴比妥酸 (TBA)比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MDA ,SOD和NO含量 .结果 :GDM组SOD ,NO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MDA含量在两组无显著差异 ,但与GDM患者控制情况相关 .结论 :MDA ,SOD ,NO的变化与GDM的病理过程有关 ,MDA可作为临床监测GDM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梗阻性黄疸大鼠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短暂性肾缺血再灌注过程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并观察脱氧胆酸钠在此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S组)、正常肾缺血再灌注组(SRI组)、梗阻性黄疸组(J组)、梗阻性黄疸肾缺血再灌注组(JRI组)及梗阻性黄疸脱氧胆酸钠处理肾缺血再灌注组(JTRI组)。在胆道梗阻1周后行双侧肾动脉夹闭10min后放开,观察再灌注后0、4、12、24h肝肾功能、内毒素水平及肾组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变化。结果 JRI组内生肌酐清除率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呈持续性下降,JTR1组内生肌酐清队的下降无明显缓解,J组、JRI组及JTRI组肾组织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下降。结论 梗阻性黄疸状态下大鼠肾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明显升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梗阻性黄疸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有关,脱氧胆酸钠对此损害过程无明显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类似物锰四(4-苯甲酸)卟啉(MnTBAP)对脑挫伤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探讨MnTBAP对脑挫伤后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60只,雌雄不拘,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损伤组和MnTBAP治疗组.用自由落体方法制备大鼠脑挫伤模型,损伤组术后立即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组术后立即腹腔注射MnTBAP( 10 mg/kg体质量).于术后1、6、12和24 h取挫伤侧脑组织标本,测定SOD、MDA和NO活性和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损伤组脑组织SOD水平降低(P<0.01),MDA和NO水平增高(P<0.01).与损伤组相比,MnTBAP治疗组脑组织SOD水平增高(P<0.05),相反,MDA和NO水平降低(P<0.01).结论 MnTBAP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功能,能有效提高挫伤后脑组织SOD含量,减少MDA和NO含量,对继发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灵芝多糖口服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灵芝多糖口服液对肾缺血冉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①假手术组;②缺血再灌注组;③④灵芝多糖口服液组。③④灌胃灵芝多糖口服液,①②灌胃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d后,每组均切除右肾,同时①组左肾暴露1h;②③④组用动脉夹夹闭左肾肾蒂1h后,去除动脉夹形成再灌注状态。术闭后取24h和72h尾静脉血,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然后将大鼠处死取肾脏作相应检查。结果 24h口服液组血、肾脏组织中的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72h血、肾组织SOD、MDA各组变化均不明显。结论 口服液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