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对7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确诊冠心病57例,正常17例。同时进行颈动脉、股动脉超声检查,对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依据修正的Gensin评分系统将冠状动脉积分,并以积分的大小进行等级评分,同时对外周动脉斑块对冠脉的预测价值、外周动脉IMT与冠脉积分的对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冠心病组和正常组的危险因素之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组CA、FA的IMT和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阴性组(P<0.05),颈动脉、股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9.4%和53.1%,两处为阳性的阳性预测值是71.9%。颈动脉IMT与冠心病的log(Gensin评分)之间相关系数为0.891,股动脉IMT与冠心病的(Gensin评分)之间相关系数为0.75。结论外周动脉的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相关因素,可作为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间接指标和窗口。  相似文献   

2.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AS)常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同时存在,近年研究已证实,颈动脉AS与冠心病(CHD)存在相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危险因素[1],二者有密切的关系;颈动脉AS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身AS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和足背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70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进行Gensini积分评分。所有患者同时行血管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IMT、粥样斑块面积、Crouse积分以及足背动脉IMT、血管内径、峰值流速,并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从Gensini积分0组到积分4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斑块Crouse积分和足背动脉IMT逐渐增高,足背动脉内径和峰值流速逐渐降低;(2)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斑块Crouse积分、足背动脉IMT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1),足背动脉内径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P<0.01);(3)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斑块Crouse积分、足背动脉IMT以及足背动脉内径均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相关因子。结论血管超声检查颈动脉和足背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相关性较好,包括冠脉早期病变,通过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可客观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情况,尤其可为早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人群的管理和干预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证实,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踝-肱动脉压力指数、肱动脉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脉压、动脉弹性功能的测定可以作为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10年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Cheng J  Zhao D  Wang W  Li ZA  Yong Q  Sun JY  Zhao LY  Wu ZS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3):206-209
目的探讨基线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变化与10年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的关系。方法1992年和2002年对北京大学社区1323人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并于2002年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以颈动脉内中膜(IMT)增厚和粥样斑块形成作为评价指标。结果(1)随着基线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的上升,10年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持续上升;年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2)10年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随着基线危险因素聚集个数的增加而升高(P〈0.001);(3)1992年和2002年均有危险因素者的颈动脉IMT增厚和粥样斑块患病率分别为67.1%和42.6%,其患病危险分别是2次调查均无危险因素者的1.7倍和3.1倍。结论传统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病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均产生影响,但强度不同,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危险的早期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行非选择性颈、肾、骼动脉造影,从而研究冠状动脉与颈、肾及髂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103例在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行颈、肾及髂动脉非选择性造影的病人,分析颈、肾及髂动脉粥样病变的检出率、危险因素及与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相关性。结果:颈、肾、及髂动脉粥样病变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4.6%(15/103)、21.4%(22/103)、20.4%(21/103);冠心病患者中颈、肾及髂动脉粥样病变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增加,颈、肾及髂动脉粥样病变的发生率随之增加(P〈0.05)。结论:颈、肾及髂动脉粥样病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对于有脑血管病症状、顽固性高血压、下肢缺血性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冠脉造影后行颈、肾及髂动脉造影,除外周围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血管颈动脉、股动脉粥样硬化对年轻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预测作用。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58例≤40岁的患者分为冠心病组(37例)和非冠心病组(21例),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同时检查颈动脉、股动脉,分别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CIMT)、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femoral intima media thickness.FIMT),以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1.2mm为粥样硬化斑块。比较两组的CIMT、FIMT及斑块检出率.计算斑块对年轻冠心病的预测值。结果冠心病组CIMT、FIMT高于非冠心病组[(1.36±0.51)mm比(0.84±0.38)mm,P〈0.05:(1.48±0.84)mm比(0.74±0.26)mm.P〈0.05].冠心病组颈动脉、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检m牢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意义i62ck(23/37)比9.5%(2/21).P〈0.05;57%(21/37)比14%(3/21),P〈0.05]。颈动脉、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测年轻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62%、57%,特异性为90%、8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88%,阴性预测值为58%、53%:颈动脉、股动脉联合检测未见明显提高预测值。结论外周血管颈动脉、股动脉粥样硬化与年轻冠心病相关,颈动脉、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年轻冠心病患者均有预测作用,其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AS)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208例,患者均行头颅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根据患者颅内有无腔隙性脑梗死灶分为无梗死组27例及梗死组181例,梗死组又分为无AS组58例和AS组123例,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各组最大腔隙性脑梗死灶面积及最大面积层面梗死灶数目有无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无梗死组比较,梗死组年龄和高血压及颅内AS比例高(P0.05,P0.01)。无AS组与AS组间最大腔隙性脑梗死面积[(22.97±16.98)mm2 vs(30.50±33.59)mm2,P=0.047]和最大腔隙性脑梗死层面的梗死灶数目[(5.05±0.37)个vs(6.28±0.37)个,P=0.021]有显著差异。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1,95%CI:1.023~1.101,P=0.002)及糖尿病(OR=10.612,95%CI:3.836~29.362,P=0.000)是颅内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与年龄是颅内AS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AS与腔隙性脑梗死相关,且随AS的进展,颅内腔隙性脑梗死数目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病变高频超声体表标识表现。方法:连续选择521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造影后同时进行颈部动脉体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521例人选对象中.冠状动脉正常者81例(对照组)。确诊冠心病患者440例,其中轻度狭窄组36例、中度狭窄组90例和重度狭窄组314例。冠心病各组的内膜一中层厚度(IMT)、IMT增厚率、斑块总面积和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冠心病中、重度狭窄组的IMT和斑块总面积也显著多于轻度狭窄组(P〈0.05~0.01)。冠心病各组各种斑块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0.01).中及重度狭窄组软斑、硬斑数显著多于轻度狭窄组(P均〈0.05)。在CAS超声分级比较中.冠心病各组狭窄超声级别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同时重度狭窄组c、D级例数明显多于后者(P〈0.05~0.01)。结论:冠心病患者颈部动脉病灶超声体表标识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间接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外周动脉疾病(PAD)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疾病负担和医疗挑战。值得注意的是,PAD与冠心病(CHD)均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基本病理特征的系统性血管疾病。临床上PAD与CHD均具有相似的疾病危险因素,且PAD患者常合并CHD,进而导致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直接相关。当前标准治疗下,PAD患者残余心血管风险仍较高。目前公众对PAD的认知度与对其他血管疾病如CHD和卒中的认知度相比是欠缺的。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PAD的筛查,并选择基于风险因素的个体化治疗,将会助力对患者的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方法 :11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病变血管支数分成 4组 :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 3支病变组 ,各组分别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 ,颈动脉最大内 中膜的厚度和斑块发生率增加 ,斑块的严重程度也增加。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存在较密切的联系 ,颈动脉超声检查能较好地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对冠心痛发生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429例为冠心病组,另选同期体检的非冠心病患者60例为非冠心病组。2组患者均测量血压及生化指标检测,并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静息心率与冠心病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的收缩压、TC、TG、LDL-C、静息心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痛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舒张压、TC、HDL-C、LDL-C、空腹血糖等因素后,静息心率、收缩压、TG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6,95%CI:1.005~1.088,P<0.05)。结论静息心率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脂肪组织可分泌众多的脂肪细胞因子.它们参与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肥胖、胰岛素抵抗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许多因子还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内脂素、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apelin、chemerin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研究发现它们与冠心病关系密切,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对这几种因子的深入研究将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断增多,SDHVD是心脏瓣膜纤维层的退行性病变及钙盐沉积的结果,该病已成为影响和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种独立的心脏疾病,越来越被临床所认识;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病的发病病理基础,大量研究证明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5.
雄激素与男性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雄激素与男性冠心病的关系存有较多争议,但多数研究发现雄激素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男性雄激素水平的降低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雄激素通过影响人体的脂质代谢、凝血纤溶系统、血管张力及血管内皮功能对抗男性冠心病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口腔感染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口腔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比较 5 9例冠心病患者和 5 1例非冠心病患者的冠心病常见易患因素、口腔健康状况以及唾液血链球菌的可培养菌总数SSs和龈下菌斑血链球菌的可培养菌总数SSp。因SSs和SSp呈明显偏态分布 ,采用其自然对数转换值 [LN(SSs +1)、LN(SSp +1) ]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向前法分析并筛选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冠心病组患者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牙龈炎牙数、牙周炎牙数、LN(SSp +1)均高于非冠心病组 (P <0 0 5~ 0 0 1) ;多因素分析发现仅LN(SSp +1)和LDL C与冠心病显著相关 ,前者的相对危险度为 1 438( 95 %可信区间 1 12 7~ 1 834) ,后者的相对危险度为 2 2 71( 95 %可信区间 1 2 49~ 4 12 9)。结论 口腔健康状况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尤其是龈下菌斑中血链球菌菌量与冠心病独立相关。心血管医生有义务提醒患者积极去除口腔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 94例老年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采用Sutton法。结果 单支组及多支组内膜中膜厚度、斑块积分显著高于正常组 ,多支组显著高于单支组 (P<0 .0 5 )。斑块指数与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收缩压以及高血压病程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是平行的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血浆脂质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大多数的冠心病患者均有高脂血症,但并非所有高脂血症患者都有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本文旨在研究血浆脂质的不同成份与颈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125例因心绞痛、不明原因胸病或心肌梗塞而入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血浆脂质水平测定,用Gensini法计算冠脉病变积分,用Crouse法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研究各血脂指标与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积分、颈动脉斑块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结论血浆总胆固醇浓度、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及高脂血症病史,与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积分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则与上述各参数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分析伴有慢性支气管炎的心绞痛患者颈动脉病变,并分析与冠心病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因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328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80例、单支病变组102例、2支病变组62例和多支病变组84例。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分叉处IMT,记录颈动脉斑块的位置、数量。结果: 颈总动脉IMT、分叉部IMT、斑块积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颈总动脉 IMT多支病变组与对照组(P<0.01)、2支病变组与对照组(P<0.05)、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分叉部IMT,单支病变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两两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斑块积分,多支病变组与2支病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颈动脉IMT、分叉部IMT、斑块积分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其冠状动脉病变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