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用PAP或ABC法观察了亮氨酸脑啡肽(L-ENK)样成分在从孕第11.5周至36周的胎儿和生后1—2天的新生儿脑干内的分布及发育状况。发现L-ENK样成分最早出现于孕第11.5周至16周之间;分布于几乎所有与感觉传导有关的核团、网状结构及中缝核群、中脑边缘结构和脑神经运动核内;随胎龄的增长各核团的L-ENK样成分的分布状态发生一定变化,主要表现为L-ENK样纤维不断增加,大多数核团内的阳性胞体呈现少→多→少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3.
4.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P物质(SP样)、亮氨酸-脑啡肽(L-Enk)样及5-羟色胺(5-HT)样免疫反应成分在人胎儿(胎龄11.5周至35周)及新生儿(生后2天)脑干Gudden被盖背核的分布及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结果发现,SP样、L-Enk样及5-HT样免疫反应成分在Gudden被盖背核内最早出现的时间不同,SP样成分出现最早,SP样免疫反应纤维及终末分布非常密集,且主要分布在核中段的中心部;L-Enk样免疫反应胞体、纤维及终末主要分布在核的周围部,纤维及终末的密度中等,L-Enk样免疫反应细胞量较少;5-HT样免疫反应细胞主要分布在核周围部的内侧区,细胞数量中等。随胎龄的增长,SP样、L-Enk样及5-HT样免疫反应成分在Gudden被盖背核内的分布显示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16~40周人胎儿中脑甲啡肽(M-ENK)样和亮啡肽(L-ENK)样神经元的发育与分布。结果发现:于16周时在中脑已出现两者阳性神经元,开始仅在中央灰质和黑质出现散在分布的浅染神经元,随着发育阳性神经元增加,染色加深;20周后在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及网状核等部位出现阳性神经元,各区域中阳性大多极神经元出现较晚。ENK在人胎儿中脑发育主要集中于16~32周,且M-ENK强于L-ENK。根据上述结果本文对ENK在人胎儿发育中的可能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p物质样免疫反应成分(SP-LI)在人眙儿(胎龄11.5周至35周)及新生儿(生后2天)脑干内的分布及其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结果发现:SP-LI成分在人胎儿脑干最早出现于孕第三个月到孕四个月之间(孕11.5到16周);分布非常广泛,到孕六个月分布基本定型;SP-LI纤维和终末的密度及SP-LI细胞数量都随发育过程而显示一定的变化规律。有明确意义的发现是,参与内脏活动及内脏感觉的结构比参与躯体感觉的结构内SP-LI成分的量多;SP-LI成分出现早且较密集的区域主要为菱脑峡区,随胎龄的增加,此区域内的SP-LI成分也增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PAP和ABC法对3例生后1—2天新生儿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P物质、亮氨酸脑啡肽、5-羟色胺样成分的分布进行了观察。发现P物质样阳性胞体主要位于PAG的中、尾段,分为位于腹外侧区的腹侧群和位于腹外侧区与背外侧区交界处的外侧群等两群。其阳性纤维和终末以背侧区为最密。亮氨酸脑啡肽样阳性胞体也出现于PAG中、尾段的各个区内,以腹外侧区数量为多,其阳性纤维及终末也以腹外侧区最密集。5-羟色胺样阳性胞体集中在PAG中、尾段的腹外侧区,其阳性纤维及终末主要分布于PAG的内侧区。本文还对此三种物质与镇痛机制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成年大鼠延髓内含前-原脑啡肽(PPE)mRNA和甲硫氨酸-脑啡肽(M-ENK)与亮氨酸-脑啡肽(L-ENK)免疫反应神经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含PPEmRNA的神经元胞体,多数分布在孤束核、腹外侧区以及两者之间的网状结构等形成的一条从背内侧到腹外侧区的弧形带内。M-ENK与L-ENK样免疫反应阳性结构(神经元胞体、纤维和终末)也主要密集分布在该带内。本结果对ENK(M-ENK和L-ENK)参与延髓内脏功能活动的调控过程,提供了进一步的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9.
用免疫电镜法在大鼠中缝大核内观察到:(1) 5-羟色胺(5-HT)样阳性轴突终末与阴性胞体、阳性和阴性树突以及阴性轴突终末,分别形成轴-体突触、轴-树突触和轴-轴突触;阴性轴突终末与阳性胞体和阳性树突分别形成轴-体和轴-树突触;(2) P物质样(SP样)和亮氨酸脑啡肽(L-Enk)样阳性轴突终末与阳性和阴性的胞体和树突,以及阴性轴突终末与阳性胞体和树突分别形成轴-体突触和轴-树突触,L-Enk样阳性轴突终末之间形成轴-轴突触;(3) 上述5-HT、SP和L-Enk样结构所形成的突触中,阴性轴突终末与阳性树突所形成的轴-树突触最多见;(4) 上述阳性轴突终末内主要含透明圆形小泡。免疫反应产物为电子密度高的物质,主要沉积于膜性细胞器的表面、透明圆形小泡和部分颗粒囊泡内和小泡膜上。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应用PAP和ABC法,对52例胎儿(从第8周龄至第10月龄)和2例新生儿脊髓各段L-ENK样成分的分布和变化,进行了系统的检测和观察,并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对L-ENK阳性纤维和终末在灰质各板层和白质各索的分布密度,进行了相对透光度值的测定。结果如下: 一、L-ENK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其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L-ENK阳性细胞集中分布于后  相似文献   

11.
12.
股神经损伤后脊髓内部P物质和L-脑啡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技术观察了大白鼠单侧股神经切断以后,脊髓内SP和Enk样免疫产物的变化。一侧股神经切断后,同侧脊髓腰2、3、4节段后角的Ⅰ、Ⅱ板层内SP、Enk样免疫产物的减少开始于术后第10天,SP减少最明显在30天。此后,随着存活时间延长逐渐恢复,两侧差异缩小,一直维持至60—90天,至120天两侧差异已不很明显。术后各时期Enk样免疫产物反应性的两侧自然对比差别没有SP那样明显。本文对SP和Enk样免疫产物的减少和恢复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14.
人工流产胎儿标本23例,孕龄10~41周,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人胎儿脊髓神经肽Y样神经元的发育和分布。结果在胎龄第10周,发现脊髓后角浅层(RextdⅠ、Ⅱ层)已有神经肽Y样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存在,且阳性神经元总数随胎龄的增加而递增,并向后角深层(RexedⅢ~Ⅳ层)扩展神经肽Y样阳性纤维,在胎龄第10周,不仅出现于脊髓的灰质和白质,而且见于脊髓的被膜。随胎龄的增长,免疫阳性反应纤维相对集中于脊髓的植物性神经中枢的所在部位,揭示在妊娠早期,神经肽Y可能与脊髓植物神经元的发育及其功能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胎儿侧脑室室管膜发育的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宪智  康仲涵  张更 《解剖学杂志》2004,27(4):390-393,340
目的:探讨胎儿脑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放射状胶质细胞、伸展细胞和普通室管膜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观察胎儿侧脑室室管膜组织。结果:12w时可见放射状胶质细胞和位于室管膜层的神经干细胞样细胞。少数放射状胶质细胞有单纤毛;20w时室管膜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呈阳性,伸展细胞出现在室管膜层;28w大量GFAP阳性的星状胶质细胞位于室管膜下层和中间层;以后GFAP阳性强度和细胞数开始下降。39w时GFAP阴性,无法见到伸展细胞。结论:放射状胶质细胞主要转变为星状胶质细胞,少量转化为普通的室管膜细胞。伸展细胞可能来源于神经干细胞,部份转化为普通室管膜细胞;部分可能转化为其他细胞,可能是室管膜瘤中伸展细胞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
人 流产胎儿标本23例,孕龄10-41周,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人胎儿脊髓神经肽Y样神经元的发育和分布。结果在胎龄第10周,发现脊髓后角浅层已有神经肽Y样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存在,且阳性神经元总数随胎龄的增加而递增,并向后角深层扩展。神经肽Y样阳性纤维,在胎龄第10周,不仅出现了脊髓的灰质和白质,而且见于脊髓的被膜。随胎龄的增长,免疫阳性反应纤维相对集中于脊髓的植物性神经中枢的所在部位,提示在  相似文献   

17.
给实验组大鼠第三脑室内注入微量亮氨酸-脑啡肽抗血清,与对照组大鼠脑室注射正常兔血清比较,初步证明脑内源性亮氨酸-脑啡肽不影响ACTH和催乳素的静息分泌,但兴奋限制性应激引起的上述激素平行释放。提示脑内δ阿片受体的激活,可能是ACTH和催乳素相伴释放的共同作用途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光镜和电镜水平观察了大鼠伏核内5-羟色胺(5-HT)样和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样免疫反应阳性结构的分布。光镜观察:5-HT样免疫反应阳性的纤维和终末可见于伏核不同平面的各亚区,但内侧区和腹侧区的明显地多于背侧区和外侧区,尾段的阳性纤维多于吻段。根据伏核内5-HT样纤维的直径、行径和膨体的数量,可将其分为粗纤维、中等粗细纤维和细纤维3种,此3种纤维的区分以内侧区和腹侧区较明显。未见5-HT样阳性胞体。Met-ENK样免疫反应阳性的胞体仅见于腹侧区和内侧区腹侧部,少量散在分布。Met-ENK样阳性纤维和终末也主要分布于内侧区和腹侧区,外侧区和背侧区较少。Met-ENK样阳性纤维均属细纤维,行径弯曲,外观呈绒毛状。Met-ENK样阳性胞体、纤维和终末在吻尾方向上的分布无明显差异。电镜观察:5-HT样阳性轴突终末与阴性树突形成对称和非对称型轴树突触;Met-ENK样阳性树突与阴性轴突终末形成对称和非对称型轴-树突触。上述突触多见于内侧区和腹侧区。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探讨背根神经节细胞间生物活性物质内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到家兔和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内有胰岛淀粉样多肽免疫反应。用相邻镜像邻片免疫双标记技术,证实甲硫氨酸-脑啡肽免疫反应的细胞内同时含有胰岛淀粉样多肽免疫反应物质。胰岛淀粉样多肽与甲硫氨酸-脑啡肽在哺乳类动物背根神经节细胞内的共存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背根神经节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间的关系提供了形态学证据,并为胰岛淀粉样多肽的胰腺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