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介入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年龄33—44岁,均为临床各项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且因之引起经血过多及占位压迫症状明显,均采取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后插管两侧子宫动脉行栓塞治疗。结果 6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治愈28例占47%,部分缓解24例占40%,无效8例占13%,总有效率达87%。结论 子宫动脉的介入栓塞治疗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目的:研究超选择子宫肌瘤供血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对11例患者进行了双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治疗。结果:11例插管栓塞成功率100%,随访1~6月。B超示:6月2例,肿块缩小90%。5月3例,肿块缩小70%,3月4例,肿块缩小60%,2月2例,肿块缩小40%,1月1例,肿块囊变,缩小20%。结论: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是十分有效的,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症状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62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术后随访至少3~12个月,观察其临床症状及肌瘤大小变化。结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发现,子宫肌瘤血供丰富,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部分患者卵巢动脉也参与供血,栓塞冶疗后子宫肌瘤血供被完全阻断。术后3、6、12个月随访,全部病例症状改善率92.8%,术后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5.3%,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6.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何泽清  汪明全  向红 《华西医学》2003,18(3):370-370
目的:研究超选择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对18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用SP导管超选择插入双侧子宫动脉,行子宫动脉造影后注入聚乙稀醇颗粒和少量明胶海绵颗粒阻断其血流。结果:子宫肌瘤供血动脉栓塞成功率100%,术后1月即来月经,15例月经量增多者明显减少。B超复查,肌瘤体积缩小60%以上者13例,缩小30%--60%者4例,其中1例无明显变化。结论:PVA颗粒加少量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短期疗效十分明显,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压迫症状等,部分患者长期失血会导致贫血,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正常工作.传统治疗方法有手术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且治疗效果比较彻底,但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多,对患者有较大的生理和心理创伤,子宫肌瘤剔除术易复发;而药物治疗仅有短期控制作用,且副作用多.法国学者Ravina 等[1]于1995年首次报道将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由于UAE方法简单、创伤小,我科于2001年7月至2002年4月对4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运用无水乙醇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经史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插管,其中超选择至双侧子宫动脉远段20例,单侧8侧,用无水乙醇栓塞;其他4例在子宫动脉用明胶海绵条栓塞。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4~31个月(平均18个月),28例无水乙醇栓塞病例。其中2l例临床症状消失.7例明显改善;4例明胶海绵栓塞病例。2~4个月后临床症状复发。超声测量瘤体体积缩小明显,达45%~8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症状性子宫骨瘤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明确子宫肌瘤供血后,分别行栓塞术。结果:本组子宫均表现为双侧子宫动脉供血,并行一次性双侧栓塞,技术成功率100鬈,压迫症状均缓解,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肌瘤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9.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子宫肌瘤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肌瘤系育龄妇女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尽管其恶变率很低。但本身可产生症状。较大的肌瘤可使盆腔器官发生位移而影响其功能。症状学上子宫肌瘤可造成疼痛、压迫感、沉重感、内分泌、尿道及肠道功能紊乱。对生殖方面可造成流产、早产,并可由输卵管的变位而造成不育。粘膜下较大的肌瘤可造成月经过多或月经淋漓的异常出血。  相似文献   

10.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36例子宫肌瘤患者。结果:UAE治疗后月经量明显减少至术前的53.7%;血红蛋白由术前的83.3±19.1g/L恢复至121.4±16.3g/L;UAE治疗12个月后子宫和肌瘤平均体积缩小率分别为52.4%及79.0%。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是子宫肌瘤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对31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法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选择性插入双侧子宫动脉,经导管注入PCA和明胶海绵微粒,阻断子宫肌瘤的血供。随访时间为2个月-39个月。结果:血管造影显示子宫肌瘤血供丰富,均为双侧子宫动脉供血。栓塞后血管造影见子宫肌瘤血供完全阻断。技术成功率为100%。随访结果表明,临床症状缓解消失,肌瘤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临床有效率达100%。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项具有创伤小,副反应轻、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用彩超检测 2 1例子宫肌瘤的子宫动脉、肌瘤内及周边血流。并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UAE) ,于栓塞前 1周内和栓塞后 3~ 6d、3~ 6个月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①该组病例子宫动脉栓塞后 3~6d ,子宫动脉及肌瘤内无血流显示 ,3~ 6个月 ,子宫肌瘤内仍无血流显示 ,部分子宫动脉可探及血流信号 ,其阻力指数 (RI)、血流速度 (Vm)明显降低 (P <0 .0 1) ;②所有病例随访 3~ 64个月 ,瘤体体积缩小 40 %~ 90 %。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早期是有效的 ,其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UAE的疗效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对2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超选择子宫动脉造影。根据造影表现,灌注甲氨蝶呤50—100mg,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术后连续监测B-HCG值,"B"超测量孕囊大小,以及血检MTX浓度。结果:23例有21例治疗获得成功。2例改为其他治疗方法。结论:子宫动脉灌注加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安全、简单、疗效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68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用直径300~500μm的PVA微粒+明胶海绵颗粒或真丝线段栓塞。结果栓塞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肌瘤明显缩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保留子宫、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92例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随访,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0.9%和30.4%。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疗效同患者能接受的治疗方式,术前肝功能和肿瘤生长类型有关,Lp—TAE GS是首选的治疗方式,富血癌灶且肝功能为Child'sA级是TAE的主要对象,单结节膨胀型者疗效好。早期诊治是TAE成功的关键,努力改善肝功能是TAE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中药自拟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经超声或CT或MR确诊子宫肌瘤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经UAE联合中药自拟消癥汤治疗;对照组34例,单纯采用UAE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减少月经量、缩短月经期、增加血红蛋白、减少子宫肌瘤平均体积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UAE联合中药自拟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32例切除术后复发的原发性肝癌进行经肝动脉碘油药物乳剂栓塞治疗,生存率一年75%、二年51%、三年31%。作者认为经肝动脉碘油药物乳剂栓塞术是肝癌术后复发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文中并对复发肝癌的血管造影及栓塞技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切口妊娠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法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008年30例子宫切口妊娠病例,其中18例患者接受子宫动脉甲氨蝶呤(MTX)化疗栓塞法治疗+超声监护下刮宫术,另12例接受全身药物(MTX)治疗+超声监护下刮宫术,分析两组病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治疗后超声图像的变化,随访其预后。结果:(1)30例病例初诊诊断符合率为100%,均表现为胚囊型。(2)两组病例化疗后胚囊周围肌层彩色血流的RI值均增高(P〈0.05),两组RI增高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病例治疗后超声声像图均发生规律性的变化。(4)两组病例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动脉化疗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和肿块完全消失的时间短于全身化疗组(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剖宫产切口妊娠能提供较准确的早期诊断,在其治疗和随访中发挥着重要的监测作用。在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过程中,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法可能更优于传统的全身化疗法。  相似文献   

20.
对12例腹腔或胆道大出血(其中6例为外科手术后)患者作了腹腔动脉造影,明确了出血来自肝动脉,原因有:肝癌、外伤、肝动脉瘤。所有病例均作了经导管肝动脉明胶海绵或弹簧簧钢圈栓塞。栓寒后均有效止血,但2例术后休克仍无法纠正,12小时内死亡。讨论了动脉造影在腹腔、胆道出血时的意义。对肝动脉出血尤其外科手术后仍出血时,肝动脉栓塞术甚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