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缓解情况。方法用胰岛素诺和灵R和N对2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强化治疗,使所有病人血糖达标后再治疗3周而停药,随访1年观察长期缓解情况(随访1年时做糖耐量;空腹血糖(FPG)〈6.5mmol/L及餐后2h血糖(2hPG)〈8.0mmol/L为长期缓解病人,否则为未缓解病人)。结果随访1年时长期缓解病人16倒,总的缓解率64%。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能使很大一部分病人不用任何降糖药物得到长期缓解。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DM)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致使血糖增高、尿糖增加的慢性全身性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是终身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治疗是综合性的,包括胰岛素治疗、饮食管理、运动及精神心理治疗。饮食管理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控制饮食可以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降低血糖,缓解病情和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口。小儿糖尿病病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并且具有他们特殊的心理发育特点,饮食管理更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麦冬多糖对2型糖尿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观察麦冬多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47例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结论:麦冬多糖胶囊具有降血糖及稳定血糖的作用,能使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抵抗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及优降糖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结果:罗格列酮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病人的FBG和2hBG,并降低HbA1c,与对照组相似,同时治疗组的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也随之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罗格列酮是一种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口服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3- 9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0例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对症治疗以及糖尿病病人常规护理;试验组病人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1个月后分别测定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分析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病人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3.994、6.107,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的超重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疗效。方法:27例BMI≥25kg/m^2的糖尿病病人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治疗组12例,胰岛素加罗格列酮4mg qd,对照组15例,单用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组血糖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胰岛素用量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7.
背景:新的胰岛素治疗,包括生理性基础-餐时胰岛素的概念以及胰岛素类似物的应用,正在改变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有效胰岛素治疗的关键是对胰岛素治疗原则的理解,实施这一原则可改善糖尿病控制。目的:系统回顾使用胰岛素治疗1型和2型糖尿病病人的有关文献。数据来源:使用MEDLINE检索1980年1月1日~2003年1月8日所有对1型和2型糖尿病成年病人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英文文献。通过参考文献目录和有关专家查找附加研究。研究选择和数据提取:所有研究(包括1型糖尿病的199项研究和2型糖尿病的144项研究,以及38项其他研究)只要涉及人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持续至少4周且每组病例数不少于10例,并且报告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事件发生者均纳入分析。胰岛素-口服药联合研究亦按同样要求人选。数据综合:28项1型糖尿病研究,18项2型糖尿病研究,以及48项胰岛素-口服药联用研究符合标准。1型糖尿病病人使用生理性替代治疗,即睡时基础胰岛素和餐时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的方法,与常规治疗相比,前者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较低。1型糖尿病病人更宜选用速效胰岛素而非普通胰岛素,因为速效胰岛素可更好地改善HbA1c水平并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2型糖尿病病人口服药治疗者,增加睡前中性鱼精蛋白Hagedorn胰岛素(isophane,为同型异种胰岛素——译校者注),特别在病程早期开始使用可显著改善血糖水平。睡前使用甘精胰岛素比中性鱼精蛋白Hagedorn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对于胰岛素缺乏更严重的病人,生理性胰岛素治疗可使大部分病人的血糖控制目标更低。如果HbA1c下降迅速可导致胰岛素治疗的副作用,例如低血糖、体重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恶化。结论:目前有许多种胰岛素治疗方法可供选择。目前使用胰岛素类似物的生理性胰岛素治疗相对简单而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龚志准 《海南医学》2005,16(10):59-59,22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住院63例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组(31例)及常规治疗组(32例),治疗2周后.观察病人治疗前后2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等指标的变化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其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不仅能使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维持在良好水平.还能降低早期DN的UAE。  相似文献   

9.
“心理胰岛素抵抗”是指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失效而采用胰岛素治疗时,一些患者甚至某些医护人员却对此疗法存在着说出的及没说出的使用的勉强性INS。据相关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进展,胰岛B细胞功能逐年下降,多数2型糖尿病最终需要用外源性胰岛素来达到推荐的血糖控制的目标。不愿使用胰岛素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血糖控制不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c)、血脂的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分组方法,观察45例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 罗格列酮可以使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下降(P〈0.05),也可使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TG)显著下降(P〈0.05)。结论 罗格列酮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降血糖药物,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泵和胰岛素笔在2型糖尿病中强化降糖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和胰岛素笔在2型糖尿病强化降糖中疗效的差异。方法 将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 两组,胰岛素泵组的病人采用胰岛素泵降糖治疗,胰岛素笔组的病人采用胰岛素笔降糖治疗。监测两组病人治疗 前后全天血糖谱的变化,观察并比较血糖达标所需要的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胰岛素泵 组与胰岛素笔组相比,在血糖达标所需的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 论 胰岛素泵和胰岛素笔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效,且胰岛素泵降糖效果优于胰岛素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并介绍护理方法。方法54例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使用两种方法进行强化治疗,其中胰岛素泵组(CSⅡ)30例,多次皮下注射(MSⅡ)24例。结果应用胰岛素泵组病人能快速控制血糖,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论胰岛素泵治疗更有效地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3.
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德 《广东医学》2004,25(8):985-985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其功能变化与2型糖尿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促进、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低胰岛素抵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本试验应用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测定患者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以探讨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睡前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48例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联合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患者,睡前加以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一天检测4次血糖,观察其疗效。结果睡前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治疗5周后,血糖控制良好,治疗效果有明显改善,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睡前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血糖控制稳定、安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B细胞功能的逐渐减退,除与其内在的缺陷(如遗传变异)有关外,还可能与糖毒性、脂毒性有关。对血糖明显增高的糖尿病病人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是目前糖尿病治疗的研究热点。国内外现有研究多采用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方案或多次皮下注射的方法强化治疗。我们观察了23例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T2DM)病人给予诺和锐30特充早、晚餐前/早、午、晚餐前皮下注射强化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并与常规强化治疗组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澜  张杰  王瑾 《包头医学》2009,33(3):147-148
目的:探讨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控制高血糖的最佳方法。方法:64例经过口服药物控制不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32例)与诺和灵N治疗组(32例),观察每组病人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结果:甘精胰岛素治疗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所需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和黎明现象、血糖达标时间低于诺和灵N组。结论:甘精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的首选治疗方法。患者耐受性好,痛苦少,剂量调整灵活。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始动因素,当机体代偿性分泌的胰岛素不足以克服胰岛素抵抗时,就会发生血糖升高,最先出现的是餐后血糖升高,然后才是空腹血糖升高。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胰岛素抵抗贯穿始终,而胰岛素分泌则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因此,病人在选择治疗药物时,一定要考虑到其所处的病程阶段以及所存在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两方面的异常,再结合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两种胰岛素降糖治疗方案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时间、临床缓解率、低血糖发生率研究,指导新诊断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新诊断2型糖尿病13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胰岛素泵( CSII)强化治疗14天,患者入组时开始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治疗,总时间达到3月。另一组入组时饮食控制、运动基础上以门冬胰岛素30多次胰岛素注射( MDI)强化治疗,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剂量。治疗2月后停用胰岛素,仅行饮食控制、运动治疗,总时间为3个月。分别统计两组血糖达标时间、临床缓解率、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胰岛素泵(CSII)治疗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3.5天,胰岛素注射(MDI)组血糖达标时间7.8天,两组比较进行u检验,P<0.01,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MDI组强化治疗组和(CSII)强化治疗组临床糖尿病缓解率分别为54%、58%,两组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统计( CSII)强化治疗组、MDI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5%、11%,两组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两种治疗方案均有较高临床缓解率,两组治疗方案临床缓解率无明显差异。但胰岛素泵降糖更快,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两组间有显著差异。胰岛素泵治疗组更加安全达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IG)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观察45例血糖控制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的治疗过程.结果 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后,血糖控制较好,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能较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咏瑶  兰军  林少虹 《河北医学》2010,16(2):190-191
目的:探讨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FBG〉11.1mmol/L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组(CSⅡ组)30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I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水平、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总量。结果:两组血糖均明显降低,但CSII组降低更为明显,达标时间缩短,低血糖反应更小。结论: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可快速稳定控制血糖,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显著改善胰岛细胞功能,使病情得到长期缓解,减轻病人多次注射的痛苦,是治疗糖尿病强化治疗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