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予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SDANN lndex、RMSSD、PNN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包丽芳  潘轶斌 《浙江医学》2005,27(7):506-50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特点及缬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缬沙坦(80mg/d)8周前后HRV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56例)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HRV治疗前明显低于正常人;予缬沙坦8周干预治疗后HRV值明显上升,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显著降低(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活动明显受损,其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相对增高,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增加.缬沙坦能有效地提高心脏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有可能减少心律失常性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自主神经活动在高血压病中的调节作用。方法:观测100例高血压病(Ⅰ组)和54例正常人(Ⅱ组)及高血压病伴心电图改变(ⅠA组)和不伴心电图改变(ⅠB组)心率变异性(以下称HRV)时域参数SDNN、rMSSD、PNN50、Bottom4项指标。结果:Ⅰ组与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A组与ⅠB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中,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及损伤可能是HRV降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刘卫华  梁凌 《华夏医学》2002,15(2):164-165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合并冠心患者的心率变异变化。方法:42例高血压病与35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心率变异性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的各项参数指标较高血压组均减低(P<0.001),结论: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较高血压病组心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平衡进一步失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了解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CAF)的变化。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65例高血压病患者及45例健康者的HRV,并将高血压病按靶器官损害程度及血压昼夜节律情况分别分为2组,对HRV进一步分析。结果:(1)高血压病组HRV指标明显低于健康组。(2)高血压病Ⅱ—Ⅲ期组HRV指标明显低于Ⅰ期组及健康组。(3)高血压病动态血压呈非勺型组HRV指标明显低于勺型组及健康组。结论:高血压病HRV指标降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且与靶器官损害程度呈正相关。HRV的降低与血压昼夜节律的消失有关系。HRV可作为评价高血压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一种手段,也是高血压病预后的一个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伴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情况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探讨合理的抗焦虑抑郁治疗方案。方法应用holter-star 24H全信息动态心电图系统对39例确诊为高血压病不伴焦虑抑郁症的患者和81例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症的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频域、时域的检测。对60例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百忧解和黛力新)30例和心理治疗组30例,观察治疗8周后患者的SDNN、rMSSD、NN50、PNN50、SDANN、TP、VLF、LF、HF、VLF、LF/HF、HAMD的评分。结果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SDNN、SDANN、TP、HF、LF的测量值随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下降,与单纯高血压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MSSD、PNN的测量值随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上升,与单纯高血压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和心理治疗组8周治疗后患者的HAMD评分及SDNN、rMSSD、NN50、PNN50、SDANN、TP、VLF、LF、HF、VLF、LF/HF的测量值基本相似,均P≥0、05。结论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存在有交感神经的张力进一步增加;合理的抗焦虑抑郁治疗(药物和心理治疗)均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交感神经的张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动态心电图和电脑技术,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患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将测得患HRV与正常人HRV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EH患HRV均有降低。且均病程与年龄增加HRV降低更明显。结论 分析HRV有利于判断高血压的病情及心脏功能受损程度与预后。  相似文献   

8.
心率变异(HRV)可无创定量评价心脏自主神经活性,是预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靶器官受损的程度与HRV呈相关性[1].  相似文献   

9.
目的 现察高血压痛肝阳上亢型的心率变异性改变,探讨高血压痛肝阳上亢型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烦域法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对照检测37例高血压痛肝阳上亢型患者与37例正常人的低频(LF)、高频(HF)的心率谱密度及LF/HF比值.结果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组LF部分及LF/HF比值明显高于正常时照组(p<0.01),HF部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痛肝阳上亢型出现心率变异性异常,交感神经活性与副交感神经活性平衡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其主要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的心率变异性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的心率变异性改变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30042)成战鹰,陈运贞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之一,但具体地位不很清楚。由于高血压可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也可引起继发性自主神经改变。心率变异性是反映自主神经活性的一...  相似文献   

11.
杜永贵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7):155-155
目的评价原发性高血压(EH)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选择EH患者120例、体检健康者85例,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心率变异时域指标所有窦性心搏R-R(N-N)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mi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I)、全程记录中每5minN-N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相邻N-N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结果EH患者反映自主神经整体变化指标SDNN、SDANNI、SDNNI明显下降(P<0.01),反映迷走神经变化指标RMSSD、PNN50有所下降(P<0.05)。结论检测、分析EH患者HRV可判断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功能,指导治疗,预测心脏功能受损程度及预后。HRV可能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性事件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20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组)口服雷米普利前、后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40例健康查体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PNN50(%)、SDNN(ms)、rMSDD(ms)、SDSD(ms)、SDANN(ms)及LF/H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由用药前(151&#177;16/107&#177;9)mmHg降至用药后(128&#177;14/81&#177;8)mmHg(P〈0.05)。结论:雷米普利在降压的同时,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不同危险分层以及靶器官损害后的心率变异性的改变。方法 应用 2 4h动态心电图对 2 68例高血压病患者 (高血压组 )与 71例正常人 (对照组 )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查 ,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根据危险分层和心、肾损害情况 ,对心率变异性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中的高频成分较对照组降低 ,低频成分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 ;实验组从低危、中危、高危到极高危险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中高频成分逐渐降低 ,低频成分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 ;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与不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相比 ,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中高频成分降低 ,低频成分升高 (P <0 .0 5) ;高血压病伴肾功能不全 (代偿期或氮质血症期 )患者与单纯高血压病患者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害 ,其损害程度从低危、中危、高危到极高危险组分层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4.
罗翔  宁全 《吉林医学》2012,33(28):6124-6126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天清晨7时口服缬沙坦,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分别做24 h动态心电图测定患者HRV。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差>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高频成分(HF)明显增加(P<0.01),而低频成分(LF)及LF/HF则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RV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0):30-33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就诊的50例轻中度EH患者(观察组),予以口服替米沙坦40 mg,1次/d,血压下降不理想者则增至80 mg,连用8周。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HRV和HRT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前SDNN、SDANN、RMSSD和PNN5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SDNN、SDANN、RMSSD和PNN50水平较前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前TO水平高于对照组,T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TO水平均较前下降,TS水平较前上升(P0.01)。结论 EH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替米沙坦治疗EH降压作用良好平稳,能显著改善患者HRV和HRT水平,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30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32例高血压病非LVH患者和45例正常人24小时心率变异指数(HRVI)分析。结果:高血压病LVH组的HRVI比非LVH组明显减低(P<0.01);高血压病LVH组与非LVH组HRVI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压病LVH组与非LVH组最大心率与最小心率差值均缩小。提示高血压病LVH病人心脏猝死危险性可能高于非LVH高血压病病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关系。方法: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32例,高血压病非LVH34例和正常人45例进行24小时连续心电监测心率变异性(HRV)。结果:高血压病LVH组的心率变异指数(HRVI)比非LVH组明显减低(P<0.01);高血压病LVH组与非LVH组HRVI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压病LVH组与非LVH组最大心率与最小心率差值均缩小。4项时域指标在LVH组、非LVH组及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高血压病LVH患者的HVR降低,HRV与左室肥厚程度呈负相关,对评估病情和预后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头高位倾斜实验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云  牛有国  何争  王守岩  王云英  张立藩 《医学争鸣》2004,25(17):1603-160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变化规律,为高血压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AR谱分析方法对17例高血压患者和17例血压正常者在平卧及头高位倾斜75°时的短时程心率变异性(HRV)信号进行分析. 结果:①高血压患者的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归化高频成分(HFn)与血压正常者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归化低频成分(LFn),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的比值(LF/HF)显著增加(P<0.01); ②在头高位倾斜75°的条件下,高血压患者HRV谱指标TP,HF,LF,LF/HF显著降低(P<0.01), HFn显著升高(P<0.01),LFn显著下降(P<0.01);③高血压患者在75°头高位倾斜时,其HFn较平卧状态时显著下降(P<0.05),LFn显著增加(P<0.05). 结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发生明显异常,表现为平卧位时交感神经传出调制活动亢进;而在头高位倾斜应激时,自主神经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 (EH)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与血压昼夜模式之间的关系 ,以及EH非杓型现象的机制。方法 对 39例EH患者及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 39例做Holter心电图检查以获取HRV频域指标 ,对EH患者还在Holter心电图检查的同时做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评价其血压昼夜模式。结果 非杓型组病程长于杓型组 ;EH患者甚低频 (VLF)、低频 (LF)及高频 (HF)成分均较对照组降低 ;与EH杓型组比较 ,非杓型组上述参数的昼夜节律性变化明显减弱 ,夜间HF降低 ,而VLF、LF及LF/HF比值显著增加。EH患者日夜VLF比值与日夜平均动脉压 (MAP)比值呈正相关 (r=0 .33,P <0 .0 5 ) ,而日夜HF比值与日夜MAP比值无显著相关 (r=- 0 .2 2 ,P>0 .0 5 )。结论 非杓型现象可能是EH患者较晚期的动态血压临床类型 ;EH患者夜间交感活性相对增高 ,由此导致的交感活性昼夜波动减弱 ,可能与非杓型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危险度高血压病患者及其正规治疗后的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方法:按1999年WHO/国际高血压联盟制定的标准将正常人和高血压组患者分为正常,正常高值,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组,观察各组间以及高血压组治疗随访后HRV的变化,结果:高血压病患者除低频(LF)外的HRV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并随着高血压危险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P<0.01),经正规治疗后的HRV时域指标有显著改善(P<0.05,P<0.01);正常血压组与正常高值组的HRV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RV的时域指标可提示高血压病患者的不同危险度,反映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