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肠出血42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线小肠气钡造影、选择性血管造影、^99mTc扫描、剖腹探查及术中内镜检查出血病因中,肿瘤出血占首位,憩室与伤寒也占较高比例。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小肠出血有重要价值,原因不明的反复出血应及时剖腹探查,术中内镜可提高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2.
小肠出血33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出血33例病因分析鲁臣溪吴丽萍马钢总公司医院(243000)本文对33例小肠出血病因与诊断方法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12~7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33例(100%),腹痛21例(636%),贫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1999年12月小肠出血病人43例,经胃镜、结肠镜检查排除十二指肠球部以上消化道和结直肠病变,选择应用小肠钡灌、小肠镜、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选影(DSA)、核素扫描(ECT)等检查. 结果 43例小肠出血病人,6例结果阴性予以随访,37例检查结果阳性病人予手术探查,病理证实.其中小肠肿瘤20例(54.1%),血管病变6例(16.2%),克隆5例(13.5%),憩室3例(8.1%),炎性肠病3例(8.1%).各检查方法在小肠出血的检查中阳性率分别为:ECT 66.7%,DSA 53.0%,小肠钡灌45.0%,小肠镜28.5%,结肠镜14.3%. 结论小肠出血临床上常缺乏典型症状,在常规胃镜、结肠镜排除胃十二肠球部以上消化道和结直肠病变后,考虑小肠疾病至消化道出血的可能;缓慢出血者作小肠镜、小肠钡灌检查;ECT、DSA适用于活动出血者或其他检查阴性病人;伴腹块者B超、CT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4.
54例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198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并经证实的54例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原因肿瘤35/54(64.81%),其中恶性肿瘤占24/35(68.57%),良性肿瘤11/35(31.43%);血管病变10/54(18.52%);炎性及其他疾病9/54(16.67%).术中肠镜检查6例,阳性诊断率100%;选择性动脉造影5例,诊断符合率4/5(80%);99mTc标记红细胞核素扫描6例,其中5例提示小肠出血5/6(83.33%);胃镜及结肠镜检查37例,阳性结果8/37(21.62%);肠道X线检查阳性率6/24(25.00%);B超10/29(34.48%)阳性.结论:肿瘤是小肠出血的主要原因,血管病变不可忽视.术中肠镜、DSA、ECT等诊断方法外,B超检查具有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肠出血25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例经手术确认的各种小肠疾病所致消化道出血进行病因分析,结果,小肠肿瘤16例,其中良性10例,恶性6例,以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最多见;小肠Meckel憩室5例,其他4例。分析表明:小肠出血以肿瘤为最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诊断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42例小肠出血病例的诊治经历.结果 42例患者中肿瘤15例(35.7% );血管发育不良和畸形10例(23.8%);炎性肠病9例(21.4%),憩室7例(16.7%),原因不明1例(2.4%).气钡双重造影阳性率11.8%;B超检查阳性率15%;核素扫描阳性率44.4%;CT检查阳性率46.7%;血管造影阳性率50%,小肠镜检查阳性率58.9%;胶囊内镜阳性率61.5%;术中肠镜检查阳性率88.9%.结论 小肠出血病因多样,检查缺乏特异性;隐性出血者可选择CT或胶囊内镜,结果阳性者进一步可行小肠镜检查或治疗;活动性出血患者选择ECT或DSA,手术探查或术中肠镜是最后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诊断方法及病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7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各检查方法在小肠出血的检查中阳性率分别为:术中内镜100%,结肠镜11.8%,多层螺旋CT扫描(MSCT)8.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69.2%.胶囊内镜71.4%,气钡双重造影21.4%,小肠镜46.7%。37例小肠出血患者中33例检查结果阳性,其中小肠肿瘤10例(27.0%),血管病变10例(27.0%),炎症性肠病5例(13.5%),憩室7例(18.9%),小肠钩虫1例(2.7%);原因不明4例(10.8%)。结论小肠出血病因多样,检查缺乏特异性,根据出血的缓急可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胶囊内镜、DSA、小肠镜检查的检出率较高。小肠出血肿瘤、血管畸形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8.
小肠出血的病因与诊断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出血属较少见的消化道部位出血,约占整个厂消化道出血的l%~2%,99%为结肠出血。临床上诊断小肠出血比较棘手,常规胃肠内镜难以到达出血的部位。其原因:①小肠解剖特点:小肠较长5~6m,距口及肛门两端较远,普通胃、结肠镜均不能达到,即使小肠内镜也只能达到空肠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1999年12月小肠出血病人43例,经胃镜,结肠镜检查排除十二指肠球部以上消化道和结直肠病变,选择应用小肠钡灌,小肠镜,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选影(DSA),核索扫描(ECT)等检查。结果:43例小肠出血病人,6例结果阴性予以随访,37例检查结果阳性病人予手术探查,病理证实,其中小肠肿瘤20例(54.1%),血管病变6例(16.2%),克隆5例(13.5%),憩室3例(8.1%),炎性肠病3例(8.1%),各检查方法在小肠出血的检查中阳性率分别为:ECT 66.7%,DSA53.0%,DSA53.0%,小肠钡灌45.0%,小肠镜28.5%,结肠镜14.3%,结论:小肠出血临床上常缺乏典型症状,在常规胃镜,结肠镜排除胃十二肠球部以上消化道和结直肠病变后,考虑小肠疾病至消化道出血的可能,缓慢出血者作小肠镜,小肠钡灌检查,ECT,DSA适用于活动出血者或其他检查阴性病人,伴腹块者B超,CT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0.
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附8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 对81例便血患者做出相应检查。结果 发现小肠出血病因依次为小肠肿瘤、血管畸形,小肠息肉、美克尔憩室及其它。结论 对小肠出血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12.
池肇春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4(4):245-247
小肠出血不常见 ,约 3%~ 5 %胃肠出血位于十二指肠第二段和回盲瓣之间。除十二指肠壶腹部外小肠出血难以诊断 ,这是因为 :①因少见则较少考虑 ;②小肠长、游离于腹腔 ,且有力的收缩和存在肠袢使诊断困难 ,例如典型的回肠位于腹的右下对角线 ,空肠位于腹的左上对角线 ,但这些部位是变化的 ,由此减低了钡餐检查的诊断率和增加内镜插入的难度 ;③核医学扫描和血管造影虽有较高的诊断率 ,但对慢性、间歇性、少量出血不能肯事定 ;④血管发育不良是小肠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但所有检查方法包括灌肠法均难以作出诊断。1 病因1.1 小肠血管损害 小… 相似文献
13.
小肠出血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占消化道出血的3%~5%,本病常反复发作.但缺乏特异性,给诊断带来了困难。山西煤炭中心医院消化科自2006年5月至2007年6月对收治的18例小肠出血患者采用胶囊内镜及双气囊小肠镜等方法进行诊断,提高了诊断率,缩短了治疗时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拟诊小肠出血并行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检查患者的临床内镜特点及其小肠出血的病因。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拟诊小肠出血并首次行CE检查的全部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CE发现、临床诊断和病因等。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3例患者,1例(1.1%)患者发生CE滞留情况。患者年龄14~94岁,平均年龄(59.7±19.4)岁,男性58例(62.4%),应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者37例(39.8%),住院患者87例(93.5%)。显性出血者较隐匿性出血者住院比例更高、血红蛋白浓度更低(P<0.05)。CE检出小肠炎性反应最多(53/93),小肠血管疾病次之(18/93)。74.2%(69/93)患者明确小肠出血原因,包括:NSAIDs相关性小肠病26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14例、克罗恩病 5例、不明原因小肠溃疡5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5例、门脉高压性小肠病4例、肠道寄生虫病4例、Meckel's憩室3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1例和小肠恶性血管球瘤1例。显性和隐匿性出血者分别有75.0%(51/68)和72.0%(18/25)患者明确了出血原因(P=0.769)。结论 CE对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小肠炎性反应特别是NSAIDs相关性小肠病是本中心引起小肠出血最为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16.
小肠出血性疾病临床诊断问题的探讨——附9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衍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85-86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性疾病的病因及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对93例小肠出血的病人,进行了内镜或钡餐透视检查后,选择性地进行^99mTc核素显像(ECT)、小肠钡灌肠、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DSA),所有检查阴性又出血不止者或病情严重则行剖腹探查或术中内镜检查。结果:在93例患者中,非肿瘤性病变54例,小肠肿瘤性病变15例,全身性疾病24例,其中以炎性肠病及感染性疾病为多。术前明确出血病因的有50例,术前诊断率为53.76%。43例患者行剖腹探查,有27例了术中内镜检查才明确诊断。结论:小肠出血性疾病在临床诊断上有一定的困难,需综合应用各种检查。术中内镜检查对明确诊断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18.
19.
小肠出血性疾患以持续或间断的和程度不等的血便为特征,故多以急诊为常见.其特点是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1].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是治愈的根本环节.现总结我院外科1979年1月~1999年8月期间收治的小肠出血性疾病28例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出血症状与病因的相关性和检查手段的选择及利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