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比较稳定性心绞痛(SAP)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方法 对40例SAP患者、40例UAP患者进行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比较两组患者冠脉斑块的数量及斑块类型.对其中50例患者(26例UAP,24例SAP)罪犯斑块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SAP组患者与UAP组患者斑块数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UAP组患者非钙化性斑块、混合性斑块发生率较高.在对两组患者罪犯斑块特征进行比较的亚组分析中,UAP患者罪犯斑块非钙化性斑块、血管正性重构发生率以及血管重构指数明显高于SAP患者,在校正了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后,非钙化性斑块、血管正性重构与UAP显著相关.结论 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显示:与SAP患者比较,UAP患者非钙化性斑块与混合性斑块发生率较高,罪犯斑块具有较高的非钙化性斑块及正性重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颈动脉斑块64排CT血管成像特点,探讨不同类型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头颈部64排CT血管成像资料,轴位原始图像结合容积再现(VR)及曲面重建(CPR),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分布、性质及形态特征,测量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58例存在颈动脉斑块,共发现斑块228块,其中非钙化斑块43块,钙化斑块125块,混合斑块60块。60例患者中颈动脉出现轻度狭窄170处,中度狭窄20处,重度狭窄12处,闭塞1处,管腔未见明显狭窄20处。颈内动脉颅内段有5处钙化斑块,CT无法评价其狭窄程度。非腔隙性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不稳定性斑块及稳定性斑块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0.01)。结论 64排CT血管成像能够准确判断颈动脉斑块的分布、性质、形态特征及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和多普勒超声(Doppler-US)检查技术对判断颈动脉血管斑块不稳定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006年5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86例不同程度颈动脉病变患者(包括53例明确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和33例头晕头痛患者)的颈动脉同时进行CE-MRA和Doppler-US检查,分析颈动脉血管壁斑块的灌注增强表现、管腔狭窄程度以及斑块形态、密度、信号,并比较两种方法对评估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的敏感度。结果Doppler-US发现不稳定斑块者32例,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为37.2%,CE-MRA发现不稳定斑块者42例,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为48.9%。与Doppler-US组比较,CE-MRA检出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处血管壁强化明显高于稳定性斑块。结论Doppler-US和CE-MRA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结构、性质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方面各有优势,CE-MRA对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的敏感度较Doppler-US高,两者结合,能够为临床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学研究和风险预测提供重要和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16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16-mulddetecto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16-MDCT)检测和区分冠状动脉斑块的准确性。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6年3月68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先行16-MDCT检查,4天内再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冠状动脉血管腔直径狭窄(DS)≥50%定义为有意义的狭窄,分别测量斑块的CT密度,单位为CT值(Hounsfield units,HU),根据冠状动脉斑块的CT值区分斑块性质并作出分类:(1)软斑块:CT值为≤50HU;(2)纤维斑块(中等斑块):CT值为50—119HU;(3)钙化斑块≥120HU。结果在112段16-MDCT和QCA均诊断为冠状动脉狭窄≥50%的病变中,其敏感性为91.8%(112/122),特异性为97.8%(556/568),共96段有意义的狭窄病变纳入研究,分别位于左前降支57段,左回旋支17段,右冠状动脉14段,左主干8段。IVUS发现软斑块21个(21.9%)、纤维斑块36个(37.5%)、钙化斑块38个(39.5%),混合性斑块(纤维钙化斑块)1个(1.1%),16-MDCT发现软斑块20个,平均CT值(11±36)HU(-27~42HU)、纤维斑块37个,平均CT值(83±20)Hu(58—105HU)、钙化斑块39个,平均CT值(292±80)HU(167—530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性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不仅可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同时对区分钙化斑块及非钙化斑块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脑梗死患者头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特征。方法选择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13例(糖尿病组),另选取血糖正常脑梗死患者117例(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比较2组患者头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分布。结果糖尿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vs 83.8%,P=0.003)。糖尿病组颈动脉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及软斑块发生率分别为53.7%、32.9%及13.4%,对照组颈动脉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及软斑块发生率分别为59.9%、27.4%及1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1458个斑块中,软斑主要位于颈内动脉颅外段,混合斑块主要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钙化斑块主要位于颈总动脉。对照组773个斑块中,软斑块主要位于大脑中动脉,混合斑块主要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钙化斑块主要位于颈内动脉颅内段。结论血糖升高使脑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概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颈动脉斑块的构成成份和形态学特征,并探讨其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存在颈动脉硬化相关脑梗死病人的颈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资料,采用半自动斑块分析软件,对梗死侧与非梗死侧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斑块的类型及表面形态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侧中度以上管腔狭窄的比率显著高于非梗死侧(80.0%比45.0%,χ2=15.68,P<0.05),脑梗死侧的颈动脉软斑块与混合斑块的数目显著多于无梗死侧(68.9%比38.3%,χ2=12.54,P<0.05),梗死侧发生颈内动脉斑块表面不规则和溃疡的比率显著高于无梗死侧(77.0%比38.3%,χ2=20.62,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表面不规则的不稳定性者比表面规则的稳定性者更易引起脑梗死,多层螺旋CT及其血管成像技术无创性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118例频发TIA患者分为血流动力学型组78例、微栓塞型组40例,对两组临床资料、颅内外动脉血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房颤与心脏卵圆孔未闭微栓塞型组较血流动力学型组明显增多(P<0.05);血流动力学型组颅内外动脉血管轻、中度狭窄4例,重度狭窄或闭塞74例,稳定型斑块68例,易损斑块10例;微栓塞型组轻、中度狭窄36例,重度狭窄或闭塞4例,稳定性斑块9例,易损斑块31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频发TIA患者中以血流动力学型为主.血流动力学型频发TIA颅内外血管多存在重度狭窄或闭塞,而微栓塞型频发TIA颅内外血管狭窄以轻中度为主,但颈动脉斑块多为易损斑块.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更易罹患冠状动脉疾病, 如血管钙化、斑块、狭窄, 或是血流储备能力下降, 心肌灌注不足。近年来, 冠脉CT血管成像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 解剖学上可以评估冠状动脉的钙化、狭窄、斑块、心外膜脂肪, 功能学上可以评估冠状动脉的血流储备分数和心肌灌注成像, 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通过CT技术全面、准确、综合的评价冠状动脉的解剖和功能特征, 有利于筛查出高危患者, 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这对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16排西门子CT在诊断糖尿病眼动脉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2月之间,在该院接受治疗且行16排CT诊断的糖尿病合并眼动脉硬化的患者50例(观察组),另选择在该院眼科治疗且无糖尿病的30例患者(对照组),对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且进行三维成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眼动脉直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眼动脉颅内段血管直径和对照组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眼动脉视神经段血管、眶内段血管直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段中的血管异常节段数斑块检出率为32%,视神经段内斑块检出率为26%,眶内段斑块检出率为30%,钙化斑块一般存在于眼动脉颅内血管内,而混合斑块一般存在于神经段动脉的血管以及眶内段血管。结论临床上对糖尿病眼动脉的评估,应首选16排螺旋CT,其具有安全可靠、精确快捷等多种优点,可以为评估糖尿病眼动脉硬化提供有价值的图像信息,在临床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血管内超声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变基础。方法  113例患者 [男78例 ,女 35例 ,平均年龄 (6 3± 12 )岁 ]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 5 7例 ,急性心肌梗死 (1个月内 ) 34例 ,稳定性心绞痛 2 2例。血管内超声检查 :根据斑块回声的强弱 ,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软斑块 ,粥样硬化斑块的回声比血管壁外膜的回声弱 ;(2 )纤维斑块 ,粥样硬化斑块的回声等于或超过血管壁外膜 ;(3)钙化斑块 ,表现为比血管管壁外膜回声强并且后方有清楚的声影。软性斑块成分或硬性斑块成分超过 80 %判定为软斑块或硬斑块 ,否则判定为混合性斑块。结果 与稳定性心绞痛相比 ,血管内超声发现 4 8例 (84 % )不稳定性心绞痛及 30例 (8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目标病变为软斑块 (P <0 0 1)。 6例 (11% )不稳定性心绞痛及 6例 (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目标病变含有脂质池。并发现 9例 (16 % )不稳定性心绞痛及 12例 (35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有斑块破裂 (P <0 0 1)。稳定性心绞痛的病变则以硬斑块、钙化病变为多。另外 ,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中半数以上的目标病变呈偏心性。结论 血管内超声可以识别不稳定斑块 (富含脂质池及薄纤维帽 ) ,并证实其破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内动脉斑块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对照组颈内动脉斑块的形态学差异。方法 对 8例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死者进行尸体解剖 ,并对其颈内动脉进行连续取材 ,光镜观察斑块形态 ,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斑块内脂质大小、斑块纤维帽厚度进行测定。同时对 8例年龄相当的无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死亡病例 ,做颈内动脉对照研究。选取部分稳定及不稳定斑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二者巨噬细胞含量的差异。结果  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共 12 1个颈内动脉取材块中 ,不稳定斑块占 2 1.5 % (2 6 12 1) ;而对照组 10 9个颈内动脉取材块中不稳定斑块仅占11.0 % (12 10 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纤维帽厚度在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分别为 (0 .3± 0 .2 )mm和(0 .5± 0 .3)mm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不稳定斑块中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稳定斑块。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内动脉斑块破裂与血栓形成的机会增加 ,斑块脂质中心越大 ,斑块表面纤维帽越薄 ,巨噬细胞越多 ,则斑块越不稳定 ,越容易破裂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内动脉斑块的形态学改变以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对8例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死者进行尸体解剖,并对其颈内动脉进行连续取材,光镜观察斑块形态,选取稳定及不稳定斑块各20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二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的差异和分布情况。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纤维帽厚度以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阳性区域进行定量。结果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共121个颈内动脉取材块中,不稳定斑块占21.5%(26121);稳定斑块为78.5%(95121)。纤维帽厚度在不稳定组和稳定组分别为0.2±0.1mm和0.5±0.2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不稳定斑块和稳定斑块中均有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表达,但不稳定斑块阳性面积明显多于稳定斑块,分别为19.4±3.3和14.3±2.5(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内动脉斑块由稳定和不稳定斑块组成,不稳定纤维帽较薄而且斑块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阳性区域明显多于稳定斑块,提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能是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超声对4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斑块的部位、性质、动脉管腔内径,并与39例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为不稳定性斑块,多以颈总动脉分又处居多,且与血脂水平相关(P<0.05).结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分布与血脂水平有关,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斑块的形成,对防止脑梗死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表达量与斑块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82例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57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于体检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稳定性斑块的血管内超声特征.方法 3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和2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应用血管内超声分别观察比较冠状动脉内斑块的性质,同时测量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其参考部位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管腔面积、斑块面积及管腔面积狭窄率,并计算斑块的偏心指数及血管重构指数.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脂质斑块占77.8%(28/36),其中10例发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主要为纤维性斑块及混合性斑块,脂质斑块仅占10%(2/20),无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两组斑块的特征包括偏心性、外弹力膜面积、斑块面积及管腔面积狭窄率具有显著性差异.不稳定性斑块呈现明显的正性重构,占72.2%(26/36),而稳定性斑块主要表现为负性重构,占75%(15/20).结论血管内超声能够准确地识别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为早期临床发现不稳定性斑块并预测斑块破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冠脉斑块稳定性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 以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检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软硬特性,通过临床是否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将具有软斑块特性,同时急性冠脉综合征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而硬斑块特性,且不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者为稳定斑块组。测定两组间冠状窦及外周血血浆TNF-α浓度,结果与IVUS测定的斑块大小、斑块纤维帽厚度、脂核或无回声带大小、脂核或无回声带/斑块比及面积狭窄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TNF-α值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o.11o±O.045)ng/mL vs(0.097±0.137)ng/mL,P<0.01和(0.111±0.037)ng/mL vs(0.042±0.022)ng/mL,P<0.05;将测得TNF-α与IVUS所测得纤维帽厚度、脂核或无回声带大小、斑块大小、脂核/斑块、面积狭窄率等进行相关分析,未见明显相关。结论TNF-α与斑块的稳定性有关,同时其在冠状循环与体循环中的量无差异,可望作为冠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7.
Development of a thrombus at the site of an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nitiates abrupt arterial occlusion and is the proximate event responsible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acute ischemic syndromes. In nearly 75% of cases thrombus overlies a disrupted or ruptured plaque whereas the remainder of the thrombi overly an intact plaque with superficial endothelial erosion. 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plaque composition rather than plaque size or stenosis severity is important for plaque rupture and subsequent thrombosis. Ruptured plaques, and by inference, plaques prone to rupture, tend to be large in size with associated expansive arterial remodeling, thin fibrous cap with a thick or large necrotic lipid core with immuno-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in fibrous cap and adventitia and increased plaque neovascularity and intraplaque hemorrhage. The size of the necrotic lipid core and extent and location of plaque inflammation appear to be key factors in determining plaque instability. Inflammation and immune cell activation appears t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loss of collagen in the fibrous cap, a prelude to fibrous cap rupture, through release of collagen degrading enzymes. Furthermore, inflammation may als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death of collagen synthesizing smooth muscle cells which further contributes to loss of fibrous cap integrity. Inflammation also is likely a key player in the ensuing thrombosis that follows plaque disruption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the pro-coagulant protein, tissue factor.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physiology of plaque vulnerability and subsequent athero-thrombosis should provide novel insights into improved prevention of athero-thrombotic cardiovascular eve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分辨MRI不同序列检查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18例,脑梗死患者46例。采用头颈联合线圈,行高分辨MRI检查,先后选用三维时间飞跃法、T_1WI、T_2WI和质子加权成像4种不同序列,分析斑块成分。结果 64例患者中,有完整厚纤维帽25例(39.1%)、完整薄纤维帽20例(31.2%)、破损纤维帽19例(29.7%),脂质池和坏死核心53例(82.8%),斑块内钙化44例(68.8%),斑块内出血31例(48.4%),斑块内纤维化33例(51.6%),脑梗死患者与TIA患者各类斑块成分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MRI不同序列检查对颈动脉斑块的检测有助于分析斑块的成分特征,确定斑决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其中稳定斑块9例和不稳定斑块3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应用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特点,ELISA法检测2组不同时间血清CXCL16水平。结果病例组发病72h血清CXCL1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00±1.77)ng/L vs(4.28±0.74)ng/L,P<0.05];不稳定斑块患者发病72h及1周时血清CXCL16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患者(P<0.01);复发患者发病72h及1周时血清CXCL16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6.24±1.26)ng/L vs(4.68±1.92)ng/L,(5.55±1.23)ng/L vs(4.25±1.51)ng/L,P<0.05]。结论血清CXCL16水平在脑梗死急性期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评价老年与中青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特征的区别.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21年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完成颈动脉OCT检查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86例,分别将年龄<60岁、年龄≥60岁患者分为中青年组(17例,占19.8%)和老年组(69例,占8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