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相关的甲脱落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9例2012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断为手足口病愈后出现甲脱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9例甲脱落患儿,年龄22个月至10岁,甲脱落出现3 ~ 8周前均有发热,并诊断为手足口病。平均每个患儿有7.3个指甲受累,3.2个趾甲受累。 结论 儿童甲脱落是手足口病的一个暂时继发甲损害,可能由某些特定类型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成人手足口病患者以及家庭成员感染情况。 方法 对成人手足口病患者进行观察,并对家庭成员作随访调查,用RT-PCR检测患者及家庭成员的粪便标本病毒分型。 结果 4例成人手足口病患者病原学检测结果均为阳性;随访4例成人手足口病患者9名家庭成员,发现2例患者家中曾有手足口病患儿和3例成人手足口病隐性感染患者。 结论 成人可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并存在成人隐性感染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成人手足口病患者以及家庭成员感染情况。方法对成人手足口病患者进行观察,并对家庭成员作随访调查,用RT-PCR检测患者及家庭成员的粪便标本病毒分型。结果 30例成人手足口病患者病原学检测结果均为阳性;随访30例成人手足口病患者45名家庭成员(包括大学生舍友),发现30例患者家中曾有手足口病患儿7例和17例成人手足口病隐性感染患者。结论成人可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并存在成人隐性感染者。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1]。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大多症状轻微,部分患儿可出现急性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多发性神经根炎、急性迟缓性瘫痪等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我们于2009年11月~2010年5月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85例,其中重症患儿18例,经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甲脱落的相关因素,了解甲脱落与手足口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无甲脱落的血管瘤患儿120例作为对照,回顾性研究120例甲脱落患儿。荧光逆转录-PCR对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学检测。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卡方检验检测分类资料。结果 甲脱落患儿年龄(3.19 ± 2.06)岁,发病前曾有85例患过手足口病(70.83%),且距离甲脱落发生时间为4 ~ 8周。甲脱落与手足口病之间有明显关联(OR:7.621,95% CI:4.292 ~ 13.531)。甲脱落与手足口病期间有无发热史及热峰的高低无明显关联;与血清微量元素异常、潜在疾病史、退热类药物使用史及抗生素使用史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检测伴有甲脱落发生的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68例,病毒检出率为39.7%。柯萨奇病毒A16型9例,肠道病毒71型3例,肠道病毒属其他型别肠道病毒15例。结论 甲脱落可能是手足口病的一个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正>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以手、足和口腔发生水疱为特征、多发于儿童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主要与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有关,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有较强的传染性。本文报道1例由儿童传染所致手足口病的成人病例。  相似文献   

7.
重症手足口病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A、肠道病毒71等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炎等严重并发症.2007年4月下旬以来,临沂市暴发手足口病,截止5月23日累计报告1 263例,其中死亡3例.我院于2005年5月-2007年8月间共收治重症手足口病34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72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小儿手足部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疾病,是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的一种传染病。病例资料2005年3~8月我院接诊的手足口病患儿72例,其中男49例,女23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5岁6个月,平均年龄3岁2个月。幼儿园群居的患儿44例,在家散养的患儿28例。临床表现:潜伏期2~6天,多数患儿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病。一般表现:多数患儿体温升高至38℃左右,持续1~3天。少数患儿有感冒样症状。因口腔溃疡疼痛,吞咽困难而拒食,局部淋巴结肿大,咳嗽、恶心、呕吐、腹泻等。皮疹多与口腔黏膜疱疹同时出现,先为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皮疹多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上海奉贤地区手足口病患者并发甲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580例手足口病患者,详细记录一般情况、临床症状、皮损特点,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通过随访,调查手足口病后甲损害情况。结果手足口病后的甲损害主要表现为甲Beau's线和(或)甲脱落,发生率为12.36%(68/550),其中表现为Beau's线者占26.47%(18例),甲脱落者占29.41%(20例),同时有Beau's线和甲脱落者占44.12%(30例),有甲损害和无甲损害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是否发热、病程、甲周是否有皮损、用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毒型别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感染柯萨奇病毒A6型(CV-A6)脱甲发生率最高(36.22%)。结论甲Beau's线和(或)甲脱落可能是手足口病的后期并发症,CV-A6为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0.
<正> 手足口病是一种多发于小儿的病毒性疾病。齐齐哈尔市区在1984年末开始散发,持续至今。现将1984年12月至1990年12月在我科就诊并有完整病案的320例儿童手足口病病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20例儿童手足口病中,男性184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症手足口病儿童早期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于某医院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58例。常规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病情加重和死亡情况及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组,病情加重例数小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IL-6、IL-8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患重症手足口病儿童行早期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且临床疗效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重症手足口病伴脑神经损害患儿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选出88例进行研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介入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肌力、肌张力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肌力、肌张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肌力、肌张力均有显著变化,但观察组肌力升高更加显著,肌张力降低更加显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2例,95.45%),对照组为(38例,86.36%),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两组肌力、肌张力、治疗效果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伴脑神经损害在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脑神经损害,减少致残率,有效提高肌力,降低肌张力,更好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3.
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其中重症手足口病多由EV71感染引起.目前临床中对于手足口病并无特效药,通常采用对症、抗病毒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干扰素为儿科常用药物,主要通过促进抗病毒蛋白(AVP)的表达和提高机体细胞免疫达到抗病毒效果.干扰素α-1b、干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后甲脱落与病毒类型及患者体内血微量元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117例儿童手足口病后甲脱落患者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病人,肠道病毒检测情况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并同时对其行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 117例儿童手足口病后甲脱落患者病毒检测结果显示,肠道病毒感染阳性例数为91例,总阳性率为77.78%。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例数为2例,占构成比的2.20%;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阳性例数为3例,占构成比的3.30%,其他EV阳性例数为86例,占构成比的94.51%。117例儿童手足口病后脱甲患者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显示,脱甲病患者体内锌、钙、镁、铁、铜水平与同期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后脱甲发生的主要病原为除EV71及CoxA16以外的其他肠道病毒。脱甲的发生与病毒感染类型有关,与患者体内血微量元素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47例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鹤壁市患有手足口病患儿147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回顾性分析14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鹤壁市儿童手足口病患儿主要是由于EV71、CA16等病原体所致,患儿疾病早期易出现睡眠时四肢惊跳,全身发热,皮疹或者疱疹,随着病情发展,患儿也会并发神经系统异常、呼吸系统异常、循环系统异常等。结论儿童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后会出现发热及皮疹症状,同时也会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临床症状及表现也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以手、足和口腔发生水疱为特征、多发于儿童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主要与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有关,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1],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有较强的传染性.本文报道1例由儿童传染所致手足口病的成人病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云南德钦县某幼儿园小班幼儿集中发生甲损害事件,分析发生原因。方法采用走访、调查的方法了解患儿各方面健康情况及周边环境状况。结果该幼儿园曾有手足口病爆发流行,9名甲损害患儿发病前有4例曾明确诊断"手足口病"(44.4%),有4例疑似"手足口病"(44.4%),有1例曾患"水痘"(11.1%),只有1例为无特殊病史(11.1%)。结论本次甲损害事件与病毒感染尤其手足口病有密切关系,推测甲损害为手足口病的一种中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以手足口腔出现水疱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2008年3月以来国内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并相续报道数十例因出现严重并发症致死的病例[1].我市于5月底至8月初亦出现较大范围的疫情流行,为进一步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现将我院自2008年6月11日-2008年8月11日手足口病门诊临床确诊的257病例进行了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小儿脱甲症的病因。方法:对156例脱甲症患儿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脱甲2个月前,156例患儿中89.1%有手足口病史,1.92%有手足口病接触史,3.2%疱疹性咽峡炎感染史;脱甲时,患儿无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异常,3.2%有轻度贫血,38.64%有微量元素异常;所有患儿2个月后长出正常甲。结论:脱甲症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感染性疾病的远期并发症,有自限性,一般病程约2个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42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临床观察,84例患儿分别取咽拭子、水疱液、大便做病毒分离(其中69例仅取咽拭子、3例仅取水疱液、3例仅取大便、3例同时取咽拭子及水疱液、6例同时取咽拭子及大便)。全部病例给予利巴韦林口服治疗。结果:本组病例以1岁~4岁为主(71.8%)。手足均有皮损141例(99.3%),口腔粘膜受累112例(78.9%),臀、膝前、肘伸侧受累分别为118例(83.2%)、104.例(73%)和100例(70.4%)。78例取咽拭子、9例取大便、6例取水疱液做病毒分离的患儿中,肠道病毒阳性分别为27例(34.6%)、5例(55.6%)和4例(66.7%)。3例同时取咽拭子与水疱液做病毒分离,2例肠道病毒均为阳性,6例同时取咽拭子及大便做病毒分离,3例肠道病毒均为阳性。其中.2例肠道病毒阳性标本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证实为肠道病毒71型。本组病例经4天。6天痊愈。结论:除手、足、口是手足口病常见受累部位外,臀、膝前、肘伸侧也是常见发疹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