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2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凝血诱发原因、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记录其治疗效果并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62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中因胎盘早剥所致比例最高(41.94%)(P<0.05);经临床对症治疗后有效率98.39%,无效率1.61%(P<0.05);新生儿存活率93.55%,死亡率6.45%(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对高危病例积极给予各项干预措施降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疑似病例应提供各项检查措施及时确诊病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正确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重度败血症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可导致器官衰竭。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的增高可引起血管和器官损伤。白细胞被激活并粘附在血管壁。白细胞聚集可促使血流减少和氧化剂对血管的损伤、血压下降、血管通透性增高,从而导致水肿。在重症病例中,会产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重度败血症可导致细胞因子、氧化剂和蛋白水解酶从白细胞中释放,损伤血管、促发凝血并抑制蛋白C途径。活化的蛋白C(APC)可限制这些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将2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期,按不同的分期进行治疗及疗效判断。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分早、中、晚三期,早期患者5例全部治愈;中期6例治愈4例,好转1例,死亡1例;晚期14例治愈1例,好转1例,死亡12例。病死率为50.0%。结论慢性肺心病并发D IC是肺心病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及早分期、及早处理可减少合并D IC患者早期、中期发展到晚期,晚期及时处理可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以油酸(0.1ml/kg体重)静脉注入形成大鼠急性肺损伤,观察到大鼠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系数(肺重/体重x100)明显增加,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下降。组织学检查可见肺弥漫性出血、水肿、肺间质和肺泡腔中有白细胞浸润及小血管内有大量白细胞聚集等。经654-1(4mg/kg)治疗者,上述变化均明显减轻。肺系数正常对照组(n=6)为  相似文献   

5.
作者采用抗白细胞抗体和清醒山羊的慢性肺淋巴瘘模型,观察了酵母多糖活化的血浆(ZAP)分别对白细胞数正常(n=7)和白细胞减少(n=7)的山羊肺血管增压反应、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及肺内组织间液形成的影响。ZAP可致肺血管阻力及肺淋巴蛋白清除率升高,肺淋巴流量增加。白细胞减少组的山羊上述指标的增加幅度显著低于白细胞数正常组。结果提示:白细胞参与活化的补体导致的肺内液体交换失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凝集颗粒法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 39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患者33例,阳性率84.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测是快速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指标,并能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动态监测和疗效观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凝血及纤溶指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妇为观察组,同时期3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结果观察组DD、APTT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FIB、PLT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妇进行凝血及纤溶指标测试,可以对病情及时进行判断,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对山莨菪碱(654-2)防治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654-2防治组家兔肠系膜微循环流速极少减慢,细胞聚集极轻,微血管内初期可出现微血栓,但能很快减少并完全消失;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仅轻度延长(5min,P<0.05;60min,P<0.01),纤维蛋白原消耗亦较轻(P>0.05));病理检查发现肺、肾毛细血管及细动脉内极少有血栓形成。说明654-2有较明显的抗凝、抗血栓、改善微循环作用,从而达到防治 DIC 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小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危重症病房收治小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于确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后常规给予肝素、新鲜冰冻血浆、抗感染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10万U/瓶),2万U/(kg·次),每日2次,静脉滴注.两组观察出血、栓塞等临床表现情况及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为60.0%,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小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能改善凝血功能,提高小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没有外伤,血液自血管壁大量渗出;或者虽有外伤,而出血超过了应有的程度,流血不止,都叫做不正常出血。流通在血管内的血液一般不会自行凝固。在一定条件下,血液在血管内自行凝固,叫做血管内凝血;如果血液凝固广泛地出现在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内,叫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一、控制出血和凝血的体内矛盾凝血与抗凝血,纤溶(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出血(或渗血)与止血,是维护血液在血管内保持液体状态,防止血液  相似文献   

11.
手术中出血不止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大多数是因为创面过大或(及)术中止血不良所致,但有时还有其他因素的参与,甚至是由于原来未发现的原发病所引起。1 术中出血原因1.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手术时组织损伤释放大量组织凝血活酶,从而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而诱发 DIC,尤其是脑、肺、胰、前列腺等富含组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足月产时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10年收治的4例足月产时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实验室检查不完善,盲目输全血,1例产后2h25min抢救无效死亡,1例抢救48h苏醒,经恢复性治疗25d痊愈;2例实验室凝血功能检查完备和成份输血的规范运用,均于产后10h内抢救成功,短时间内痊愈。结论只要对产时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足够的认识,有成分输血条件和临床检验支持,动态检测凝血功能及各脏器功能改善情况,指导成份输血和补液治疗,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低剂量内毒素诱导兔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低剂量内毒素诱导兔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观察凝血、纤溶变化及肝素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 12只雄性新西兰兔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内毒素组和内毒素加肝素治疗组,每组6只,采用内毒素10 μg/kg由颈内静脉注入,其中肝素组在注入内毒素同时加用肝素100 U/kg抗凝治疗.以实验前样本作自身对照,实验后1、2、3、6 h分别采取静脉血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D-二聚体含量测定、血栓弹力图(TEG)各参数变化以及肺、肾脏病理改变.结果 内毒素组PT、aPTT、TT均延长,Fib含量降低,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加,TEG示凝血因子消耗、血小板减少,肺、肾内有微血栓形成;肝素组凝血象变化不明显,D-二聚体含量有增加,TEG示轻微低凝状态,肺、肾内未见微血栓形成.结论 低剂量内毒素能诱导兔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且抗凝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抗凝血药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和参与凝血过程的凝血因子作用,使其失去活性,从而阻抑凝血过程,使血液不能凝固的药物。凝血过程的启动是血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用抗凝血药能够达到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目的,由于血栓形成是许多原发病的并发症,所以抗凝血药主要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而不能根治原发病。抗凝血药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如体外用于采血,体外循环,肾透析等,体内用于预防溶栓后或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的再栓塞,治疗静脉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抗凝血药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出血,这也是临床工作者在使用抗凝血药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与纤溶标志物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上疑似DIC患者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DSS)作为诊断金标准分为DIC组41例和非DIC组51例,并以40例健康体检者...  相似文献   

16.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简称DIC)是一个综合征。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微循环内(主要是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广泛的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凝聚,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并迅速消耗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造成凝血障碍,乃至出血。故又名“消耗性凝血病”(Consumption coagulopathy),“去纤维蛋白综合征”(Defibrination syndrome),或“血管内凝血合并纤维蛋白溶解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环磷酰胺联合诱导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性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 (HAL)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大于 10 0× 10 9/L的白血病 ,其临床特点是病情凶险 ,易合并颅内出血 ,栓塞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导致早期死亡、预后极差。近几年来采用环磷酰胺 (CTX)预处理降低白细胞负荷后联合诱导化疗的方法治疗 2 9例HAL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 本院住院患者 ,经血髓象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男 17例 ,女 12例 ,年龄 16~ 78岁 ,包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NLL) 9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6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 (CML—BC) 4例。外周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凝血异常在脓毒症并发急性肺损伤(AL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制备小鼠脓毒症AL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造模组,不同时间点(2、4、8、12 h)观察肺组织损伤的病理和凝血指标;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浆组织因子(TF)浓度的变化.结果 盲肠结扎穿孔12 h 后,肺组织出现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蛋白渗出和毛细血管内弥漫血栓形成;与正常组和手术组比较,造模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显著升高(P<0.05),而纤维蛋白原(Fb)和血小板(Plt)计数显著降低(P<0.05).动态观察TF浓度,造模组TF浓度呈进行性升高,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P可成功制备小鼠脓毒症ALI模型,凝血亢进与肺组织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参与脓毒症ALI的发病;TF是启动凝血异常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东京育养院附属医院,在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症状群)病人解剖中,发现脏器的血栓梗塞或坏死的发生率以脑部最高,依次为心、肾、肺、脾、肝、肠等。因此,DIC时的中抠神经系统损害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预防和去除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是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根本措施。例如控制感染,去除死胎或滞留胎盘等。某些轻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只要及时去除病因,病情即可迅速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