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黄汤和桂枝汤一属太阳伤寒表实证,一属太阳中风表虚证,二者到底区别如何?从八纲角度看究竟是一属实证,一属虚证,还是都属实证?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列麻黄汤、桂枝汤、桂枝麻黄各半汤等,到底意欲何为?《伤寒杂病论》自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后,《金匮要略》成为杂病的典范,而杂病又成了内伤杂病的代名词,那《伤寒论》所论是否是杂病,外感的病证是否也是杂病,杂病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仲景将其大作取名为《伤寒杂病论》是真如后世所言,前半部论外感为主,是为《伤寒论》,后整理出《金匮要略》,自然就是“杂病论”,还是另有乾坤?从麻黄汤、桂枝汤的病机本质入手,阐述仲景杂病内涵,以期能更好的理解医圣本义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
清热法在妇科经带胎产等疾病中应用广泛,而用于妇科杂病者较少。笔者在多年临证时,用清热法治疗妇科杂病,收效显著,试举例介绍如下。4 症瘕 计某,女,40岁,1997年8月17日初诊。近2年来月经周期从30d逐渐缩短至20d左右,量多如注,色鲜夹块,平素带下量多赤白绵绵,大便干结,口苦口干舌红,脉弦细而数。妇检:宫体增大如孕50+天大小,宫体底部触及一卵圆形肿块,质软,边界清,压痛明显。B超提示:“子宫肌瘤”。中医诊断属热结型症瘕,治以清热凉血,软坚散结。药用:生地15g,炒黄柏10g,知母10g,… 相似文献
3.
杂病,在辩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就虚实的因果关系,症情的深浅层次,病邪的药治变化,病证的多元因素诸方面均有一定的辨治规律,对其深入的探求研究,当应以临床实践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戴锦成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6,6(3):18-18
内伤杂病治验举隅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福州350003)戴锦成清利湿热治阳痿陈某某,男,31岁,已婚,农民。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结婚4年余未育。目前症状:每遇房事阴茎举而不坚,阴囊湿润,时有作痒,口苦目眩,咽干不欲饮,纳谷一般,常胃脘胀痛,肠鸣矢气,大便... 相似文献
5.
徐厚谦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13(4):55-57
论风药特点及其在内伤杂病治疗中的应用徐厚谦中医系一些善于治风的药物常简称为风药。它涉及多类药物,如祛风类、大多数解表类及部分理血类(如当归、川芎等)。这类药物多具辛散走窜、祛风解表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内外诸风、外感表证等,除此之外,在治疗内伤杂病方面亦...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周俊兵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2,14(2):49-51
《伤寒论》的五个泻心汤,都是针对“心下痞”而设。“心下痞”以“热”为主要病机,但由于发病原因、病理变化和人体正气盛衰等差异,而有兼寒兼虚兼实的不同,在治疗上多以清、和为主,根据兼证配以温、补、泻诸法。或苦辛相合,或寒温并用,或攻补兼施。五泻心汤方,药仅十味,由于其组方严密,标本兼顾,虚实兼施,配伍灵巧,随证施治,疗效显著。 1、大黄黄连泻心汤——火热痞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4条)。本方主治邪热内陷心下所致的热痞。《伤寒论》对此证的描述比较简单,只提了一脉一证。一脉,就是“关上浮”。关脉候中焦;“浮”在此泛指阳脉,关上见阳脉,反映了中州有火热之邪。一证,指“心下痞,按之濡”。即心下虽然痞塞,按之却柔软不痛。此非实邪结聚,乃胃气壅滞之故。如把一证一脉联系起来分析,不难看出有 相似文献
12.
王恒照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5,12(2):1-2
遗尿一证,《内经》立论于前,《本经》载药于后。至仲景立说则遵经而不泥,经大量临床实践之后,认为其神志之衰,昏,脱,伤才是本证病变关键所在,故本文因此而将其分为肺虚神衰,胃热神昏,肾绝神脱,误下神伤之四端,至于其制方遣药,虽有甘草干姜汤与白虎汤之异,但本文认为,其要不外乎治本正神,举例而已,因本证既非表寒,又非里实,故本文又引证原文指出有禁汗,禁下之两点,并推断其预后吉凶于上术四端之中。 相似文献
13.
14.
详察《周易》崇天尚阳而以乾卦为首之旨,细审《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与“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之语。仲景据经旨而疗伤寒杂病,善用附子以温周身之阳而起沉疴大疾。由此而拓宽后世用是药以温阳蠲疾之大法门。观其要义,至今... 相似文献
15.
汉代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对水肿论述颇详,其中尤其按五脏发病机制及其证候将水肿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简称五脏水肿),对后学者启迪极深。笔者不揣简陋,试对仲景五脏水肿的证治探讨于后,诚望同道斧正。1心水肿关于水肿的形成,历代医家多责之于... 相似文献
16.
王恒照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8,15(2):1-4
《伤寒杂病论》消渴证辨治特色研讨王恒照郝晋东王艳解放军兰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730020)中图分类号R255.4《内经》之于斯证有多种称谓,如“消瘅”、“消中”、“善饥”、“善渴”、“苦渴”与“消”。然细审则见其以揭示病因为见长,以寡述对证要方为不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参考的书籍、《伤寒杂病论》中芍药的用法、生长环境功效进行分析,得出仲景所用芍药应为赤芍。 相似文献
18.
王宗柱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6):1-2
张仲景是中华文化培育的杰出精英,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体现的和善相诚的仁爱精神、包容共赢的汇通精神、务实求真的实践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不朽结晶,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必将对弘扬中医药学术,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戎锦锦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2(4):353-355
<正>梅核气系中医病名,表现喉中如有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的一种疾病,吞咽口水时感觉明显,吞咽食物时反而无异常甚至缓解,检查咽喉部或邻近器官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1]。西医认为此类患者多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临床上除了表现咽喉有物阻塞感外,多伴有烧心、反酸、上腹胀、胸痛等症状。目前梅核气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但西医治疗此病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20.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用于治疗少阳证误下后,心下痞满,干呕,肠鸣下利等症。方中寒温并用,行中有补。具有辛开苦降,调和中焦之功效。笔者用其随证加减治疗肝胆病138例,临床症状消失早,肝胆功能恢复快。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中,男92例,女46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5岁;甲型肝炎42例,乙型肝炎50例,丙型肝炎3例;胆囊炎28例,胆结石伴胆囊炎15例;谷丙转氨酸400°以上,直接胆红素35μmol/L以上者7/1例。全部病例均具有纳呆、脘痞腹胀,舌苔厚腻。其中舌质红,苔黄腻者112例,恶心、呕吐者97例,胁痛者45例,胁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