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体质的先天获得性和后天可变性入手,阐述“精”、“气”在体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分别论述了先天之精是体质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后天之气使体质具有可变性两个方面,并通过生殖之精的生成过程对体质的群体趋同性的产生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以《黄帝内经》学术思想为源,阐述中医体质差异论的形成及其与疾病、辨证用药的关系等。认为体质的形成与先天禀赋和后天因素有关,男女体质有差异,每个个体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其体质亦不同,体质类型决定病邪的易感性、发病后疾病的演变过程及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医界对体质形成的机理、影响因素、构成要素、演化规律、分类,体质与人格、体质与病证、体质与治未病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提出了中医体质研究的三个关键问题、体质形成的四个基本原理、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体质三级预防概念体系,制定了中医体质分类及其判定标准,形成了中医体质学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中的体质学说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帝内经》体质学说认为体质形成与先天及后天因素有关, 并提出多种复杂的体质分类方法及理论体系, 以体质论病、论治、论养生的临床辨证思维。现代中医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出台为标杆佐证了《黄帝内经》体质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体质的先天获得性和后天可变性入手,阐述“精”、“气”在体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分别论述了先天之精是体质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后天之气使体质具有可变性两个方面,并通过生殖之精的生成过程对体质的群体趋同性的产生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在中医学中,禀赋与体质关系密切,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章以两者的基本概念为切入点,阐释了禀赋与体质的关系.认为禀赋强调先天,而体质则偏重于后天.禀赋是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体质是禀赋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并且禀赋学说是体质分型的理论基础.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对生命现象,尤其是对遗传、健康和疾病的...  相似文献   

7.
探讨盐与血瘀体质形成的相关性.中医体质学认为,血瘀体质的形成主要与先天禀赋和后天的跌扑损伤、久病入络、年老致瘀等因素有关.然而,后天长期的饮食习惯、相对固定的饮食结构可以通过脾胃运化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形成稳定的功能趋向和体质特征.根据《内经》“盐胜血”理论,“盐”与瘀血的产生关系密切.因此,长期过食“盐”易致血瘀体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影响壮医体质类型的因素,为应用壮医体质学理论进行保健预防和疾病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壮医体质问卷调查表,应用比较分析法判定个体体质类型,从年龄、职业和学历构成分析840例壮族群众壮医体质类型的特点。结果火型体质占40.00%,湿型体质、寒型体质和郁型体质分别占32.02%、14.05%、13.93%。随着年龄的增长,寒型体质和郁型体质所占比例有增加的趋势。公务员以湿型体质居多(40.00%),离退休人员以郁型体质者居多(50.00%),从事工业生产者以火型体质居多(50.00%)。受教育程度较高者火型体质类型居多(61.11%)。结论壮医偏颇体质的形成和差异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天因素的内容很多,年龄、职业和学历仅是其中部分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探讨盐与血瘀体质形成的相关性。中医体质学认为,血瘀体质的形成主要与先天禀赋和后天的跌扑损伤、久病入络、年老致瘀等因素有关。然而,后天长期的饮食习惯、相对固定的饮食结构可以通过脾胃运化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形成稳定的功能趋向和体质特征。根据《内经》"盐胜血"理论,"盐"与瘀血的产生关系密切。因此,长期过食"盐"易致血瘀体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血压体质的年龄构成,即肝郁体质为中青年高血压人群体质的主导特征;虚性体质为老年高血压人群体质的主导特征。详细剖析了年龄构成因素对高血压证候辨证的影响,认为气郁阳亢之标实是中青年高血压形成的病理基础,而脏腑亏损之本虚是老年高血压形成的病理基础,并认为基于年龄构成的高血压防治干预策略符合中医辨证思维观。  相似文献   

11.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疾病和健康至关密切。医学研究正出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趋势,中医体质学说自2。世纪70年代确立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重点已由整理古人有关认识转为社会调研及体质分类理论模型的建立,并结合现代生理、生化、免疫、遗传等科学方法和手段,使体质研究出现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临床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发展前景,其学科分支亦将相继出现,它以自身主体性与开放兼容性为发展模式,作为跨世纪的学科研究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领域中必将取得突破性进展而贡献于世。  相似文献   

12.
从基因多态性及体质学说探讨肺癌的中医证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质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质与人的疾病和健康关系密切,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基因多态性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基因组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不同个体生物学性状和对疾病易感性存在差别的原因。本文作者从中医对体质学说的认识、肺癌基因多态性研究的现状以及体质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等方面对体质学说、肺癌证候和基因多态性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提出以基因多态性为切入点研究肺癌证候,将可能揭示肺癌证候的部分科学内涵。并为肺癌的客观化诊断提供新的依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医体质三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体质是人类生命的重要表现形式,自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和我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以来的医家一直重视研究人的体质,但两千多年来,中医体质一直未能形成专门的学术体系。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提出"体质可分论""体病相关论""体质可调论"三个关键科学问题,成为体质研究的总体框架。其中,人体生命过程中,受时空、遗传、饮食结构与心理等多因素影响,形成人群中存在个体差异,是体质可分论的基础;不同体质类型与疾病发生有其内在联系,并影响着证候的类型与演变,是体病相关论的基础;基于体质偏颇状态及动态可变性特征,从体质入手,调节人体整体机能,从而使其恢复健康,是体质可调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浅析中医体质与疾病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金娜 《中外医疗》2011,30(23):186-187
体质学说的理论最早来源于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主要研究不同体质的基本特征,以及不同体质人群的生理、病理特点等,以此分析体质与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现主要从中医体质理论的角度探讨不同体质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从体质角度对感染后咳嗽进行分析阐述。感染后咳嗽可分为风邪留恋、夹杂他邪,正虚邪恋、本虚标实,正气已虚、变生他病三期;人之体质可分为偏阳质、偏阴质、阴阳平和质三种。风邪留恋、夹杂他邪期阳质者表现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阴质者表现为风寒恋肺、凉燥伤肺,阴阳平和者表现为风邪恋肺;正虚邪恋、本虚标实期阳质、阴质之人皆可因病机演变表现为肺肾阴亏、脾肾阳虚;正气已虚、变生他病期可见痰湿壅肺、痰热郁肺、阴虚痰恋、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等证。  相似文献   

16.
痰湿体质和酸性体质的相关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从中医学痰湿体质角度入手,讨论两者的临床特点与易患疾病,及其相关性,为运用中医中药理论预防和改善酸性体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深入阐发后天、后天之本及脾为后天之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肺的生理功能,从人之生死主在肺、气血化生不离肺、气血运行关乎肺三方面论证了"肺为后天之本"的立论依据,并进一步从"调息养生重在肺"及"诸病皆可从肺治"两方面突出了"肺为后天之本"理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芪苈强心胶囊是运用络病学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针对阳虚血瘀型患者。“瘥后防复”是中医“治未病”理论之一,以“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为指导思想。中医体质辨识是对中医辨证的发展与简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质以阳虚质和血瘀质为主。芪苈强心胶囊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阳虚质、血瘀质或两者兼夹的体质,从而预防慢性心衰的复发,符合中医治未病中“瘥后防复”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说,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体健康系统是人体系统的子系统。系统科学注重整体,从宏观层面研究系统的运行规律,这与中医学唯象理论在方法论上是一致的,因此系统科学相关理论可运用于中医理论体系下的人体健康系统的研究。本文介绍了近代系统科学理论之一的协同学及其支配原理和序参量;通过分析中医体质与序参量的关系,指出中医体质是人体健康系统的序参量;运用协同学原理构建基于中医体质的人体健康系统的数学模型结构,解释体质可分论、体病相关论和体质可调论,为建立中医体质学与近代系统科学之间的联系,建立人体健康系统模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医体质学说自20世纪70年代确立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结合现代生理,生化,免疫,遗传等科学方法和手段,使体质研究出现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发展前景.文章从中医体质学概念的研究,中医体质学分型的研究,中医体质学治疗的研究等几个方面说明中西医结合在中医体质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