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58例,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mg,1次,d,最大剂量为10mg/d,连续服药8周。结果8周后显效23例(39.7%),有效30例(51.7%),总有效率91.4%,治疗过程中少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可耐受继续治疗。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适用于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用替米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受试者中随机选取1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初始剂量为苯磺酸氨氯地平2.5mg和替米沙坦40mg,均Qd晨服相应药物,测SBP、DBP、HR,观察2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从而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24周后,SBP、DBP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hypertensive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1],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已经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75%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发作有关。据2002年我国卫生部在10月12日公布的全国营养健康状况调查,目前中国有近1.6亿EH患者,血压的控制率仅为6.16%,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6,(10):1434-1436
目的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2例)采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倍博特)治疗,观察组(n=45例)则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复方代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态血压相关指标、血压昼夜节律逆转、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h平均舒张压(24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等动态血压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昼收缩压、舒张压变异性(dSSD、dDSD)和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变异性(nSSD、nDSD)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昼夜节律逆转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两组面部潮红、轻微头痛、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可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异性,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胡国强 《现代保健》2010,(18):58-59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l沲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4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服用缬沙坦80mg,每天1次,共服用6周。观察组服用缬沙坦80mg,每天1次,同时服用卡维地洛10mg,每天2次,共服用6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评定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O%,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社区干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80 mg/d,1次/d,口服治疗,观察组在用缬沙坦80 mg/d,1次/d,口服的同时,联合采取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干预、用药指导等社区干预措施,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为(116.2±8.6)mm Hg(1 mm Hg=0.133k Pa)、舒张压为(83.5±5.4)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128.7±9.9)、(88.1±8.2)mm 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40、3.411,均P0.01))mm Hg;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1%,对照组为8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综合干预措施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明显提高效果,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片口服,首剂量10 mg/次,维持剂量10~20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初始剂量2.5 mg/次,病情严重者可增加药量至5 mg/次,1次/d。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疗效。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78.2±1.6)、(113.4±4.3)mm Hg]均低于对照组[(87.6±2.3)、(126.1±2.8)mm Hg](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5.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硝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可有效控制血压,疗效优,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仅侧重于降压药物治疗并不能减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高血脂是诱发冠心病和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降压结合降脂治疗能够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我们于2009年1月—2011年2月对我院就诊的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38例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09年8月收治的142例原发性高血压轻、中度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72例.治疗组给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降至(138.2±4.8) mm Hg,舒张压降至(86.7±3.2) mm Hg;对照组收缩压降至(148.4±6.1) mm Hg,舒张压降至(91.6±4.0) mm Hg.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54,P〉0.05).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χ2=0.579,P〉0.05).结论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较好,药物副作用较低,适合原发性高血压轻、中度患者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4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10mg/次,1次/d,治疗前后测量血压,用彩色Doppler超声心动图仪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24周总有效率为96%,降压幅度20.3/14.2mmHg,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在降压的同时,对左心室肥厚亦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夏维海  王爱红 《现代保健》2009,(20):117-118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选取7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缬沙坦80mg/a,如4周无效加至160mg/d,至8周。每2周随访血压心率,观察服药前后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经8周治疗后,缬沙坦降压总有效率达93%,血压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超声心动图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及E/A比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整个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缬沙坦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同时能改善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使用氨氯地平、ARB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降血压的效果,对临床上高血压治疗提供指导建议。方法:随机选取在安吉县杭垓地区卫生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ARB类药物(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3个月后24h动态血压、肾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24hSBP、24hDBP、血尿素氮、血肌酐、血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对以上指标分别进行组内的比较:治疗组24hSBP、24hDBP、血尿素氮、血肌酐、血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均呈现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24hSBP、24hDBP、血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也较治疗前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血尿素氮、血肌酐较治疗前没有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对以上指标进行组间比较,24hSBP、24hDBP在治疗组和对照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都达到了明确的降血压目的,但是在血尿素氮、血肌酐、血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指标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氨氯地平、ARB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能够达到很好的控制血压的目的,同时能够有效地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缬沙坦基础上加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优于单用药物,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耿磊  赵龙 《药物与人》2014,(10):181-181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活的1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其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2.86%,观察纽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的sBP、DBP和HR经治疗后均有所降低,观察组SBP、DBP和HR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白玫 《中国卫生产业》2014,(36):157-158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与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该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9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稍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血脂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与缬沙坦均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在降血脂方面替米沙坦优于缬沙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与安全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缬沙坦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缬沙坦80mg/d,4周后复诊,血压未达标者加服双氢克尿塞12.52~5mg至8周结束试验.观察治疗前后血压降低情况,心率改变,血肌酐水平变化,性功能评定,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经8周治疗后收缩压降低(14±6.8)mmHg,舒张压降低(16±3.7)mmHg(P均<0.01).41例男性患者完成治疗前后国际勃起指数问卷调查,治疗前积分为(15.73±5.6)分,治疗后为(18.8±5.0)分( P<0.05),治疗前后心率和血肌酐改变不显著(P 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 结论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较好,可提高男性性功能.  相似文献   

17.
王静 《职业与健康》2003,19(1):156-157
缬沙坦是近年来治疗高血压的一种新型药物。我们于1999年12月开始使用该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通过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对其降压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每日口服2.5 mg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加服80 mg缬沙坦,两组患者中若治疗1周后,患者血压未恢复不理想,可使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剂量增至5 mg,缬沙坦剂量增至160 mg,连续治疗6周。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降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能有效地对血压情况进行改善,与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比较,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于我社区接受诊疗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36例(72.00%),观察组总有效45例(90.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降压效果较佳,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缬沙坦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70例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缬沙坦80~160mg/d治疗,对照组用贝那普利10~20mg/d治疗,为期12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降压幅度分别为79%和78%、31/22mmHg和32/23mmHg,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能较明显改善左心室心肌肥厚(均P〈0.05),但两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两组都轻,但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作为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