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椎旁肌间隙入路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单侧开窗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与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比较,以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就诊的胸腰维爆裂性骨折28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随机分组,采用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单侧开窗椎管减压治疗无神经损伤或轻微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共16例,采用常规后正中入路手术12例,分别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经椎旁肌间隙入路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单侧椎板间隙开窗椎管减压手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单侧椎板开窗椎管减压手术相比较,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Frankel评分的恢复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单侧开窗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相对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64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其中T_(11)5例,T_(12)20例,L_1 22例,L_2 11例,L_36例.结果 伤椎高度恢复至正常的95.6%,后凸角矫正至4.08°±0.11°.椎管骨块占位程度由术前的43.1%,减少至术后的8.9%,伤椎椎体愈合满意,不完全神经损伤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无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开窗减压并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后路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87例,并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实施一系列护理措施,并定期随访。结果本组87例患者治疗转归: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5个月,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10-12个月再次住院行内固定取出术2例,达到了重新行走、生活及工作的能力。结论经后路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术期系统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能够保证该项技术的顺利实施。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伤椎经椎弓根一侧置钉一侧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5月~2009年5月,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结合伤椎一侧置钉一侧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34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测量并比较椎管容积率、Cobb角、伤椎楔变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上下间隙角的变化,同时观察植骨融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5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椎体楔变角、上下间隙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明显改善,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神经功能较术前有1~2级恢复。术后随访测量以上结果与术后即刻相比仅少许丢失。结论采用伤椎一侧置钉复位内固定结合一侧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地防止内固定失败以及脊柱骨折复位丢失和后凸畸形,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詹民 《现代医院》2014,(5):37-39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开窗术和椎板切开减压术在临床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8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以椎板切开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以后路椎板开窗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脊髓功能和影像学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脊髓功能评分(ASIA)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ASIA评分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obb角、椎管占位、椎体高度比都显著性优于术前,p<0.05;术后观察组的Cobb角、椎管占位、椎体高度比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椎板切开减压术,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椎板开窗术治疗后,脊髓功能、影像学指标及随访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价值,以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手术治疗的新鲜胸腰椎爆裂性骨折68例,按伤后接受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A、B两个治疗组,进行术前及术后影像学观察指标与神经损伤恢复程度比较。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伤椎高度恢复、Cobb角及椎管占位情况,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按ASIA2000标准进行分级及评分。结果:68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68例患者的伤椎高度、Cobb角及椎管占位均获得明显改善;组间比较,A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较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损伤恢复结果提示,A、B两组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A组患者的恢复程度较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显著,伤后手术时间越早,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越好;在全身情况允许时,对脊髓损伤患者尽可能在早期行内固定减压手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蔡亮 《中国卫生产业》2013,(12):128-129
目的评价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通过对15例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的方法,其中2例同时行椎板开窗减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根据术前及术后的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椎体高度、取出内固定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及骨折愈合情况良好。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有效填充椎体内的骨缺损,恢复椎体高度,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内固定取后椎体高度的再次丢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一期后路单侧椎板开窗经椎间隙入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与侧方入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侧方入路组采用侧方入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治疗,一期后路组采用一期后路单侧椎板开窗经椎间隙入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Cobb角矫正情况、胸腰椎功能(ODI)及疼痛程度(VAS)。结果:术后1mo,两组ODI及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一期后路组低于侧方入路组(P0.05);术后3mo,两组Cobb角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期后路单侧椎板开窗经椎间隙入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或侧方入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胸腰椎功能,减轻疼痛程度,矫正Cobb角,前者在改善患者胸腰椎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方面效果更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在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32例经影像学诊断的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给予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根据椎体复位的程度及椎管骨块占位情况选择病例行椎板减压、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随访12~29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椎体高度完全恢复者28例,占87.5%,3例部分恢复,占9.4%;1例未恢复,占3.1%.Cohb角由术前平均27.5°(100°~41°)矫正到术后平均4°(0°~10°).术后CT复查椎管容积明显扩大.ASIA分级C、D级患者均有1~2级的恢复.随访时X线片与术后即时复查的X线片比较,椎体前缘高度无明显丢失.结论 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可以有效地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应掌握适应证、熟悉相关的器械和操作步骤,进行有效固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植骨融合术联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一期后路内固定术及椎体加椎间植骨术,对照组40例行一期后路内固定术和后外侧植骨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椎Cobb角、骨性融合率、内固定失效率和Frankd分级.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357.27±31.67) mL和(102.17±18.61) min,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治疗组伤椎Cobb角(3.48±0.51)度,显著低于对照组;骨性融合率和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98.0%和2.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Frankel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路内固定术后联合椎体加椎间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显著,是最优的骨性融合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亓向同 《现代保健》2011,(23):140-141
目的 探讨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在胸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52例接受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的分析,验证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在胸腰椎后路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结果 52例接受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的患者,术后6个月再植椎板均愈合,没有发生骨质吸收、医源性椎管狭窄粘连、脊柱后突及不稳现象.结论 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于胸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有利于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和恢复椎管的完整性,避免医源性椎管狭窄、继发性椎体滑脱和腰椎不稳的发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合并椎管前方撬拨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T12~L4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3例,应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后,行伤椎椎管前方撬拨,骨折复位。结果3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5.5个月。38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中,36例术后有1~3级以上的神经功能恢复,无1例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结论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合并椎管前方撬拨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有效恢复脊柱的序列,进行椎管前方减压,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谢汉东 《现代保健》2009,(15):45-46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非手术治疗13例,手术治疗33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行脊柱前路或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非手术组除1例有手术指征而放弃手术致病情加重外,其余病例临床愈合良好;手术组复查前后缘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纠正满意。33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椎体高度和形态明显恢复。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疼痛均消失,骨折均达到满意复位并愈合。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根据椎体稳定性及神经损伤程度来决定是否实施手术,手术入路与具体方法应根据骨折类型、椎管狭窄和后凸畸形程度来选择。  相似文献   

14.
陈敏  白龙  陈亮清 《现代保健》2011,(34):118-119
目的探讨USS椎弓根固定复位并椎体缺损空洞部充填骨水泥即刻获得骨折椎体前中后三柱稳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USS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根据临床神经症状和影像学资料进行椎管减压或不减压。复位后路于伤椎进行球囊扩张骨水泥充填缺损即刻获得骨折椎体前中后柱稳定。术前术后随访,X线检查。测量伤椎椎体高度变化和相邻间隙变化等。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无塌陷,椎间隙无明显改变,术前神经症状消失。结论USS短节段复位固定骨水泥充填伤椎缺损即刻获得骨折椎体前中后三柱稳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不仅能有效地填充椎体内骨缺损,而且早期下床活动,无椎体高度丢失情况。  相似文献   

15.
董颖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507-4508
目的探讨后路多节段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5例Denis分类Type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实施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术进行专业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和肢体功能训练等措施。结果 25例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出院,未出现与护理不当有关的并发症,局部后弯从术前的平均15.5度改善到4.7度。结论后路多节段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间融合术是有效的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且配合有效护理,适时地进行功能锻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钉棒系统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18例,全部采用后入路手术,术中视情况决定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或后外侧融合。结果:全部病例经过6个月~4年随访,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34%恢复至术后90%,后缘平均高度由术前的54%恢复到术后的96%。cobb角由术前平均29°恢复至术后7°,合并脊髓损伤ASIA分级神经功能评分均升高一级,椎间植骨或外侧植骨均融合,无断钉、断棒、螺钉松动及感染发生。结论: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具有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等优点,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进行诊治分析.其中无或轻微神经损害8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其余5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前路手术15例,后路手术37例.所有病例追踪观察6个月~3年.结果:非手术治疗组均未有神经损害发生.手术组有2例螺钉松动(松动率3.8%),无断钉,多数患者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无术后神经损害加重.复查前后缘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纠正满意.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根据椎体稳定性及神经损伤程度来决定是否实施手术,手术入路与具体方法应根据患者骨折类型、椎管狭窄和后凸畸形程度等因素来考虑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患者具体病情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对6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脊柱前路或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前路手术36例,后路手术24例。结果前路手术组患者的病椎骨性愈合情况较好,病椎高度恢复情况及Cobb氏角改变情况均优于后路手术组。结论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中,前路手术疗效优于后路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并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及其疗效影响因素;分析不同的植骨方法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安市中心医院骨外科2005年12月-2009年12月共6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住院病人,比较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椎板间植骨和单纯内固定无植骨的术后即时及随访的临床效果,并根据影像学、神经功能和临床症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64例病人术后随访12个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术后后凸成角丢失少,内固定失效率低,与椎板间植骨组和单纯内固定无植骨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能即时增加椎体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有效纠正椎体畸形,减少椎体再压缩及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杆等并发症,使患者早期活动,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预防矫正丢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GSS-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GSS-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3例,椎体的复位控制在伤椎原有高度的90%左右。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23例均固定坚固,无断钉断棒及松动发生,骨折均一期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GSS-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操作简单,可实施三椎矫正固定并可定量调节复位,固定坚固。椎体的复位控制在伤椎原有高度的90%左右,可减少伤椎椎体内的空隙,有利于骨折愈合,增加前柱、中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