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先天性视盘小凹光相干断层扫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罕见的眼部异常,若合并浆液性黄斑部脱离,可导致视力下降。目前无确实可靠的治疗方法。关于视盘小凹及其伴随的浆液性黄斑部脱离的发病机制仍有争论。本通过复习献,对视盘小凹及其伴随的黄斑部脱离的诊断、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及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视盘先天异常黄斑病变的光相干断层扫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 ,能显示眼底的断层扫描图像 ,特别有助于黄斑疾病的诊断。我们用 OCT对部分视盘先天异常合并黄斑病变者进行了检查 ,希望对其黄斑病变发病机制和病变性质的理解有所帮助。例 1 男 ,45岁。因左眼视力下降 1年多就诊。检查 :视力右眼 1.5 ,左眼 0 .0 5 ,不能矫正。右眼外眼及眼底检查正常。左眼眼前节正常 ,视盘颞侧缘内有深灰色小凹 ,黄斑部有浅的浆液性视网膜脱离 ,脱离范围约 3PD。诊断 :左眼先天性视盘小凹合并浆液性视网膜脱离。OCT检查 :右眼黄斑部正常。左眼黄斑区视网膜脱…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视盘小坑并发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眼科刘嫣芬先天性视盘小坑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视盘先天异常。Wiethe(1882)首先描述了一例62岁妇女,其视乳头上有两个小坑的临床表现。Peterson(1958)指出视盘小坑与黄斑部...  相似文献   

15.
马凯  卢宁  熊颖  张风  刘宁朴 《眼科》2009,18(4):233-236
目的研究先天性视盘小凹并发黄斑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在病程发展和激光治疗后的变化情况。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12例先天性视盘小凹合并黄斑病变患者。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视盘小凹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彩色眼底照相、相干光断层扫描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结合既往有关小凹发病机制的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对其中4例进行沿小凹区域的视盘边缘光凝治疗,观察期6—30个月。主要指标视力及黄斑病变特征。结果12例患者均合并浆液性黄斑病变,其中2例为单纯神经上皮脱离,2例为单纯神经上皮层间劈裂,其余两者兼有。病变区与小凹之间存在明确关联关系,病变程度与病程及视力也相关。2例合并先天性脉络膜缺损。3例激光治疗有效。结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间劈裂和神经上皮脱离是先天性视盘小凹合并黄斑病变的重要形态学改变,正确认识其与病程发展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发病机制的认识。激光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眼科,2009,18:233—236)  相似文献   

16.
视盘先天异常黄斑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能显示眼底的断层扫描图像,特别有助于黄斑疾病的诊断。我们用OCT对部分视盘先天异常合并黄斑病变者进行了检查,希望对其黄斑病变发病机制和病变性质的理解有所帮助。 例1 男,45岁。因左眼视力下降1年多就诊。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0.05,不能矫正。右眼外眼及眼底检查正常。左眼眼前节正常,视盘颞侧缘内有深灰色小凹,黄斑部有浅的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脱离范围约3 PD。诊断:左眼先天性视盘小凹合并浆液性视网膜脱离。OCT检查:右眼黄斑部正常。左眼黄斑区视网膜脱离与劈裂并存。靠近视盘有一小脱离,与劈裂腔无交通。黄斑中心有一大的脱离区与劈裂腔相通。劈裂腔与视盘小凹相通,而脱离腔并不直接与小凹相通。黄斑的正常凹陷已消失,代之以向前突起(图1)。在视盘小凹外缘行氪黄绿色激光光凝,110~140 mW,0.15 s,100 μm 光斑,57个光凝点成2排交错分布,光斑呈灰白色反应。光凝后2个月复查眼底及OCT,病变区无明显变化。后行左眼玻璃体切割加球内注气术,术后黄斑部平复,仍在观察中。 例2 女,16岁。因右眼视物不清2年就诊。检查:视力右眼0.05,矫正0.2,左眼0.05,矫正1.0。右眼眼前节正常,视盘较左眼大而深,表面有机化物,盘缘有一不完整的色素环,环外有灰白色环状嵴,嵴外有一色素上皮萎缩环包绕。约有20支较细血管自盘缘分出,黄斑区及上方有浅的视网膜脱离。左外眼及眼底均正常。诊断:右眼牵牛花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OCT检查:右眼黄斑区可见一较大劈裂腔,腔间液体呈弱光反射,从黄斑延续至视盘颞侧缘内。黄斑中心有一脱离区与劈裂腔相交通。在视盘上缘外扫描,仅见视网膜劈裂腔与盘缘相连,劈裂腔间丝状物相连清晰可见,未见视网膜脱离。视盘其他方向扫描则未见异常(图2)。先后在视盘颞侧及上缘外行2 次氪黄绿激光光凝治疗,180~200 mW, 0.2 s,53~ 67个点, 200 μm光斑,光斑呈淡灰白色光凝反应。3 个月后OCT复查,右眼视盘颞侧缘外的液腔通道似稍变窄,液体并未见吸收。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视乳头小凹是临床较为少见的视盘发育异常 ,若伴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则可导致视力损害。我中心使用氪激光光凝治疗 1例视乳头小凹所致黄斑部脱离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变化 ,现报道如下。患者 女  3 7岁 因左眼视力下降半年就诊 ,视力 :右眼 1 0 ,左眼 0 0 3 ,不能矫正。检查眼底发现患眼视乳头较对侧眼大 ,视盘略偏颞侧有一凹陷 ,其直径约为 1/ 3PD大小 ,深度约为 2D。自视乳头颞侧缘起 ,整个黄斑部神经上皮脱离 ,黄斑部中心凹光反射消失 ,呈囊样改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造影早期视乳头凹陷处呈现弱荧…  相似文献   

18.
黎铧  李娟娟 《眼科新进展》2016,(12):1141-1144
目的 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special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SD-OCT)对先天性视盘小凹合并黄斑病变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眼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所诊治的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18例(18眼),对其SD-OCT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8例患者中SD-OCT视盘处扫描均可见视盘小凹玻璃体条索牵拉,玻璃体牵拉可位于小凹的边缘或小凹的内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腔或劈裂腔存在与小凹相通的间隙和空间,这一间隙延伸至筛板以下区域,所有患者筛板结构不完整。同时所有患者均未见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腔或劈裂腔存在与玻璃体相通的间隙和空间。结论 先天性视盘小凹并不是单一发病因素所引发,而是由于先天解剖异常加上玻璃体交界面上病理生理改变所导致。  相似文献   

19.
视盘小凹是一种很少见的先天性视神经发育异常。视盘小凹所并发的黄斑病变包括黄斑区视网膜劈裂和视网膜脱离,均是造成患者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关于视盘小凹合并黄斑下积液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3种学说:液化的玻璃体、脑脊液外漏及小凹底部血管的渗漏。本文主要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名35岁的右眼先天性视盘小凹伴黄斑劈裂的女性患者,手术时行气液交换,观察有液体自小凹处源源不断涌出的现象,将引流液进一步行生化分析,发现与脑脊液成分相似。因此推测视盘小凹合并黄斑下积液来源于脑脊液。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罕见的眼部异常 ,若合并浆液性黄斑部脱离 ,可导致视力下降。目前无确实可靠的治疗方法。关于视盘小凹及其伴随的浆液性黄斑部脱离的发病机制仍有争论。本文通过复习文献 ,对视盘小凹及其伴随的黄斑部脱离的诊断、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及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