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共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15~63岁,平均28.6岁;病程2个月~20年。双侧眼球突出度差值在4mm以上者56例(100%),其中向前方突出19例,向前下方突出3例,向前外方突出21例,向前外上方突出9例,向前外下方突出4例。视物不清12例(21.43%),内毗部肿物10例(1786%),复视6例(10.71%),眼酸胀感11例(19.64%),眼眶痛3例(5.30%),鼻塞39例(69.64%),流脓涕41例(73.21%)。眼球突出度4~5mm21例,6~7mm20例,8mm7例,9mm8例。1.2发病原因筛窦骨瘤4例,筛窦异位脑膜瘤2例,筛窦囊肿12例.…  相似文献   

2.
我院1978年12月~1995年3月对主动脉窦瘤破裂10例行手术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至一般情况男7例,女3例,年龄18~36岁,平均年龄25岁。入院前有突发性心慌、气短7例,头晕2例。出现症状至住院时间为10d~4个月(平均2.1个月)。自主动脉右窦破人右室6例,自右冠状窦破人右心房4例。其中伴有室间隔缺损2例(室缺直径1.0~2.0cm)。窦瘤颈口直径0.5~3.0cm(平均1.3cm);窦瘤破口直径0.3~1.0cm(平均0.95cm),最多一例有3处破口。查体:心前区可触及范围较广的连续性震四;胸骨左线3~5肋间可闻及连续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内镜超声对3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检查。结果38例患者中,经内镜超声检查诊断为息肉3例(7.9%),平滑肌瘤17例(44.7%),胃间质瘤2例(5.3%),脂肪瘤1例(2.6%),胃底静脉瘤1例(2.6%),异位胰腺2例(5.3%),胃外压迫11例(28.9%),未见异常1例(2.6%)。胃壁外压迫主要为脾脏(6例,54.5%)。结论内镜超声诊断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较为准确,能对病变的性质及起源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T导向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前后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96例肺部肿瘤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CT扫描,测定肿瘤大小及CT值,并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复查CT。结果原发肺癌82例,肺转移瘤14例,共110个病灶,单病灶89例,多病灶7例。氩氦刀共治疗103次,平均每次治疗1.07个病灶。每次最多治疗3个病灶。肿瘤直径1.2~15.0cm,平均(4.0±2.5)cm。其中瘤灶直径〈2cm12个,≥2~4cm51个,≥4~6cm24个,〉6cm23个。冰球彻底覆盖瘤灶达其边缘外1am者25例。肿块直径〈4am的63个,有效率为100%,≥4~6am的有效率为95.8%(23/24),〉6am的有效率为69.6%(16/23)。肺部肿瘤冷冻后CT可见逐渐增大的低密度类圆形冷冻区,与非冷冻区有明显的界限。冷冻区中心CT值为负值,术后即刻CT值平均下降30~50HU,与术前CT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氩氦刀冷冻治疗前后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2cm的病灶治疗3个月后均已消失。术后12个月CT复查81个被消融肿块,完全消失16个(19.7%),缩小42个(51.9%),稳定17个(21.0%),增大6个(7.4%),总有效率为92.6%。43个鳞癌和28个腺癌经氩氦刀治疗12个月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P〉0.05)。结论肺部肿瘤氩氦刀冷冻治疗后CT影像表现对其疗效的评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息肉发生部位及其与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鼻息肉107例(214侧)。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观察分析鼻甲、鼻道、鼻窦等部位息肉发生情况,以及鼻息肉发生部位与OMC、病变分型分期的关系。结果:本组107例(214侧)中,在下鼻甲、下鼻道、中鼻甲、中鼻道等15个部位,发现鼻息肉共计635点,其中最多为中鼻甲、筛窦、中鼻道、钩突、上颌窦、筛泡等6处共559点,占88.0%。鼻息肉发生部位主要位于OMC,占90.2%;非OMC鼻息肉占9.8%;二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中鼻甲、筛窦、中鼻道、钩突、上颌窦、筛泡等6个鼻息肉主要发生部位,其所属病变分型分期情况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相关程度低(V=0.107)。分布于多个不同部位的鼻息肉,其所属病变分型分期情况比较,亦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相关程度低(V=0.114)。结论:鼻息肉以OMC为核心发生,且二者相互影响,其发生部位与分型分期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王东  熊明辉等 《空军总医院学报》1997,13(3):171-172,174,F002
骨质改变是鉴别鼻腔及副鼻窦良、恶性病变的重要指标,笔者收集了我院1985~1996年间有完整CT和病理资料的鼻腔及副鼻窦病变共110例,着重探讨CT图像上骨质改变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男性71例,女性39例,年龄20~72岁,平均54岁。110例病例中恶性病变74例,良性病变36例,所有病例都经病理证实(表1)。病变主体部位位于上颌窦59例(53.6%),筛窦13例(11.8%),蝶窦6例(5.4%),额窦1例(0.9%)和鼻腔10例(9.1%),21例病变侵犯广泛,多同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的CT和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CT和MRI表现。结果 9例中肿瘤位于筛窦及额窦2例,上颌窦2例,鼻腔2例,筛窦及鼻腔1例,上颌窦及鼻腔1例,筛窦1例。肿瘤大小2.1~11.5cm,平均(4.7±0.7)cm,其中5.0cm 6例。CT检查9例:肿瘤呈不规则形7例,长条状息肉样1例,多发斑片状1例。肿瘤界限不清楚6例,界限清楚3例。肿瘤密度不均匀8例,密度均匀1例。肿瘤呈等密度4例,呈略高密度3例,呈略低密度2例。伴骨质侵袭性破坏6例,呈膨胀性破坏1例;肿瘤侵犯其他窦腔和侵犯鼻窦外组织5例。肿瘤沿神经蔓延生长5例。CT增强6例:实质部分明显强化4例,中度强化2例。MRI检查3例:T1WI呈等或等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结论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CT和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可以提示本病可能。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B_(12)加地塞米松治疗慢性唇炎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慢性唇炎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理想。我们从1987年以来采用维生素B12注射液加地塞米松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120例,随访1年以上,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120例均男性,干部31例(含休干4例),战士89例。年龄16~55岁。南方籍90例(75%)北方籍30例(25%)。病程1个月~10年,其中1~6个月32例(26.7%),6~12个月50例(41.7%),1~2年20例(16.7%);3年以上18例(15%)。下唇76例(63.3%),上唇33例(27.5%),双唇11例(9.2%)。1.2治疗方法及效果维生素B12注射液500μg(2ml)加地塞米松20mg(1…  相似文献   

9.
探讨CT在儿童睾丸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8例儿童睾丸肿瘤的组织病理、临床特点和CT表现。结果:良性畸胎瘤16例,内胚窦瘤7例,胚胎细胞癌5例。总体发病年龄平均14个月;良性畸胎瘤和内胚窦瘤分别为12个月和14个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胚胎细胞癌49个月,和前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胚窦瘤和胚胎细胞癌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值明显升高,和良性畸胎瘤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T平扫5例良性畸胎瘤含钙化、脂肪成分,具有特征性,其余平扫CT征象在3种肿瘤中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增强后内胚窦瘤和胚胎细胞癌均显著不均匀强化,而良性畸胎瘤多轻度均匀强化或无强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7例内胚窦瘤中肺部转移1例。5例胚胎细胞癌中同侧精索增粗伴明显强化2例,其中1例伴后腹膜淋巴结肿大。1例内胚窦瘤和3例胚胎细胞癌患者术后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血清甲胎蛋白、盆腹腔CT和胸部x线平片均正常。结论:CT扫描并与临床资料相结合,在鉴别儿童睾丸肿瘤良恶性、肿瘤术前分期和术后随访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诊治的67例复发性喉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中未成年患者组47例,占70.1%;成年患者组20例,占29.9%。行喉造口喉乳头状瘤激光切除术34例,16例复发(未成年患者13例,成年患者3例),占47.1%;术后喉狭窄15例(未成年患者12例,成年患者3例),其中9例为再次复发者。行喉部分切除术3例,随访2年未再复发,且均无喉狭窄出现。行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状瘤CO:激光切除术30例,复发7例,占23.3%;术后喉狭窄6例(均为未成年患者)。术后复发23例中,未成年患者20例占87.0%;成年患者复发3例占13.0%。不同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喉狭窄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的术后复发率及喉狭窄发生率虽有差异,但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状瘤CO2激光切除术及术后定期复查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科1995年6月~1996年6月应用杭州桐庐用器械厂BDF-28型鼻窦内窥镜可直视、精细、准确地检查其病变的范围、性质,加上CT、MRI的广泛开展,为各种鼻、鼻窦手术及其联合术式,创造了良好条件。作者检查33例,均诊断为鼻炎、副鼻窦炎、鼻息肉,反复发作1~20年,非手术治疗或反复手术无效。经鼻窦内窥镜检查,提示窦口复合体息肉样变15例;钩突、筛泡表面粘膜水肿肥厚、筛窦息肉各3例,中鼻甲肥厚、水肿4例,中异道、上颌窦口息肉5例;解剖变异(钩突肥大、内移)4例;明显病变阳性率57.6%(19/33)。窦[l分泌物储留11例,阳性率为3…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18氟-胸腺嘧啶核苷(^18F-FLT)正电子发射体层(PET)-CT显像对胸部肿瘤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7例做了^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但定性诊断困难的患者,在第2~3天进行了^18F-FLITPET-CT显像。分析病变在两种不同显像剂PET-CT上的表现,分别测量二者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SUV)。结果:8例恶性病变(5例肺癌、1例纵隔淋巴瘤、1例胸椎恶性肿瘤、1例胸椎转移瘤),其中7例见FLT异常摄取,5例肺癌平均maxSUV为4.2(鳞癌2例、腺癌2例、肺泡癌1例);9例良性病变(5例肺结核、1例肺炎、3例纵隔淋巴结结核)无或轻度摄取FLT,其中6例肺内良性病变平均maxSUV为1.6;9例良性病变中8例见FDG异常浓聚,其中6例肺内良性病灶平均maxSUV为3.9,3例纵隔淋巴结结核也见FDG明显摄取,平均maxSUV为11.0。11例肺内病灶FDG和FLT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0%(5/5)、16.7%(1/6)、54.5%(6/11)和80.0%(4/5)、66.7%(4/6)、72.7%(8/11)。结论:胸部肿瘤^18F-FLT显像的特异性较高,在^18F-FDG显像阳性,难以确定病变性质时,FLIT可以作为FDG的有益补充,二者联合显像有助于提高胸部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79年4月~1992年12月共收治胸段椎管内肿瘤21例,占同期椎管内肿瘤64例的33.8%。本组病例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1例;年龄12~57岁(平均35.5岁);病程3个月以内者11例,3~6个月者8例,1年以上者2例;神经鞘瘤9例(髓外膜内型6例,脊膜外型2例,亚铃型1例),脊膜内型脊膜瘤7例(脊髓外侧4例,脊髓腹外侧3例),室管膜瘤3例(71~4,77~8,75~9),均位于脊髓背外侧,皮样囊肿及囊性畸胎瘤各显例;首发症状为根性疼痛或束带样感12例,布朗塞卡综会征着14例;腹壁反射消失、腿反射亢…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无肝脏病变者的正常肝组织及92例肝占位性病灶(肝囊肿16例,肝血管瘤29例,肝细胞癌19例,肝转移瘤16例,胆管细胞癌12例)行DWI检查,并测量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值)。结果:正常肝组织的ADC值为(0.0011790±0.0000960)mm^2/s。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细胞癌、肝转移瘤及胆管细胞癌的ADC值分别为(0.0029894±0.0003620)、(0.0021921±0.0006004)、(0.0016763±0.0003620)、(0.0020450±0.01302446)、(0.0011615±0.0002702)mm^2/s。结论:分析DWI图像及测量ADE值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有利于小病灶的显示,可作为肝脏MRI检查的常规序列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弹性成像在胰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常规影像学检查发现或怀疑胰腺占位性病变23例,对相应病变进行EUS弹性成像检查,观察不同胰腺组织弹性成像特征,分析EUS弹性成像对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23例均成功进行EUS弹性成像检查,并获得可用于结果分析的满意图像。弹性图像色彩模式评分中,判定为良性病变3例,难以确定、不除外恶性病变5例,恶性病变15例。确诊为胰腺癌16例,慢性胰腺炎6例,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在胰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与临床诊断符合20例,符合率89.0%;诊断的灵敏度100%,特异性57.0%,阳性预测值84.2%,阴性预测值100%。结论:EUS弹性成像在胰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167例海岛中老年居民混合痔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本组167例中,男96例,女71例,年龄50~88岁,平均58.9岁;病程2~45年,平均19.3年;有痔手术史15例。伴发病有原发生高血压病57例、糖尿病24例、冠心病9例等。职业分布:渔民91例,码头工人35例,农民20例,干部12例,其他8例。主要临床症状:间歇性便血145例(86.8%),肛门骚痒76例(45.5%),肛内有痔块脱出物167例(100%),肛门疼痛11例(6.6%),肛门下坠9例(5.4%),常出现头晕、乏力5例(3.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兔肝VX2瘤化疗栓塞介入术前后增殖细胞抗原(PCNA)、凋亡活化基因(Bax)、转移抑制基因23(nm23)、上皮型钙依赖黏连蛋白(E-cad)表达与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间的关系。方法40个兔肝VX2瘤模型,分为对照组与介入术后16、32、48h组,每组10个模型。4组分别在化疗栓塞介入术前与化疗栓塞介入术后16、32、48h行DWI,并对各组肿瘤标本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上述不同时间及不同部位(肿瘤周围正常肝组织、肿瘤外周部分组织、肿瘤周围部分组织、肿瘤中央部分组织)之间PCNA、Bax、nm23、E-cad表达指数以及表达指数与相应部位ADC值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对照组VX2瘤外周部分、周围部分与中央部分组织PCNA表达指数(分别为65.1%、74.7%、59.0%)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肝实质(8.3%)(X^2=19.08,P〈0.01);上述部位的nm23(分别为1.7%、0.4%、6.2%)、Bax(分别为2.0%、1.2%、2.2%)及E-cad(分别为6.2%、2.0%、1.6%)表达指数明显低于周围正常肝实质(分别为16.5%、40.0%、78.0%)(X^2值分别为12.86、20.17、22.20,P值均〈0.01)。(2)介入术后16、32、48h组VX2瘤周围部分组织PCNA表达指数分别为83.0%、92.6%、85.7%,nm23表达指数分别为2.3%、7.4%、4.2%,Bax表达指数分别为0.8%、0.5%、0.9%,E-cad表达指数分别为2.8%、1.0%、1.1%,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PCNA、nm23表达指数先增加后下降(x。值分别为14.37、8.94,P值〈0.05),Bax、E-cad表达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值分别为1.98、3.88,P值〉0.05)。(3)b=100s/mm。时,对照组与介入术后16、32、48h组肿瘤周围部分ADC值分别为(1.71±0.27)×10^-3、(1.24±0.22)×10^-3、(1.48±0.37)×10^-3及(1.57±0.23)×10^-3mm^2/s,PCNA的表达指数与肿瘤周围部分组织ADC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68,P=0.000);nm23、Bax、E-cad的表达指数与ADC值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20、0.17、-0.10,P值均〉0.05)。结论化疗栓塞介入术后VX2瘤浸润、转移潜能下降,但短期内将导致肿瘤增殖能力的加强。ADC值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86年10月~1995年7月收治老人嵌顿疝51例(14.7%),外科治疗23例(6.6%)。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23例,男20例,女3例。年龄62~89岁,平均72岁。腹股沟斜奶12例,直疵8例,股和3例。既往有反复发作病史19例(82.6%),初次发作4例(17.4%)。出现嵌顿至入院最短时间2h,最长7d,其中24h内16例(69.6%)。出现肠绞窄8例(34.8%)。1.2Ide床表现体温升高3例,腹痛23例,腹胀9例,呕吐6例,停止排气、便10例,腹部包块23例,腹压痛16例,肠鸣音消失2例,肠鸣音亢进11例,休克6例。l.3并存病ZI例(gi.3%)中,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临床和CT图像观察了解鼻中隔偏曲与单侧上颌窦炎性病变的关系,探讨鼻中隔偏曲在慢性鼻窦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经鼻窦冠状位CT扫描证实的鼻中隔偏曲伴单侧上颌窦炎性病变(包括慢性上颌窦炎、上颌窦浆液性囊肿、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和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56例,观察单侧上颌窦炎性病变与鼻中隔偏曲的关系。随机抽取10例患者的鼻窦冠状位CT图像,按Uygur法计算钩突所在平面两侧下鼻甲、钩突和中鼻甲的横断面积(以坐标纸格数表示)在各自鼻腔所占的百分数,并与10例正常对照(鼻中隔正直、无鼻窦病变)进行比较。结果56例患者中,单侧慢性上颌窦炎25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9例,上颌窦浆液性囊肿5例,霉菌性上颌窦炎17例;病变位于鼻中隔偏曲鼻腔宽大侧35例(62.5%),狭窄侧21例(37.5%)。10例鼻中隔偏曲伴单侧上颌窦炎性病变患者下鼻甲、钩突和中鼻甲的横断面积在各自鼻腔所占的百分数在鼻腔宽侧为48.8%,窄侧为44.1%,两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10例正常对照下鼻甲、钩突和中鼻甲的横断面积在各自鼻腔所占的百分数为右侧40.1%,左侧39.8%,两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使鼻腔宽大侧发生单侧上颌窦炎性病变的机会大于鼻腔狭窄侧;临床处理上颌窦炎性病变的同时应矫正偏曲的鼻中隔,恢复鼻腔鼻窦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阻断鼻中隔偏曲造成的代偿失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局部瘤内注药术联合抗血管治疗控制转移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7例转移瘤患者均行CT引导下局部瘤内注药术,注射药物为顺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及碘油。定期行CT或MRI复查,客观疗效评价参照RECIST实体肿瘤评价方法。结果17例共进行60次治疗,平均每位患者行穿刺治疗3次。无因穿刺及注药引起的并发症。随访率100.0%,17例患者均存活。其中获CR 0例(0%),获 PR 7例(41.2%),SD 9例(52.9%),PD1例(5.9%),RR 8例(41.2%),DCR 16例(94.1%)。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其1年生存率为88.2%,2年生存率为47.2%,3年生存率为23.5%。结论 C T引导下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及碘油的局部瘤内注药术是控制转移瘤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可发展成为缓解晚期肿瘤患者临床症状的姑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