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确诊23例腺性膀胱炎,均应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行膀胱病损粘膜电切。结果 2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月(6~24月﹚,治愈19例,好转2例,复发2例,无1例癌变。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安全性好、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女性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确诊的24例女性腺性膀胱炎,均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结果24例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20例治愈,4例好转,无1例癌变。结论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对女性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经膀胱镜检结合组织活检确诊23例腺性膀胱炎,均行经尿道电气化术治疗。结果 23例获得6~18个月随访,16例(69%)治愈,4例(17%)好转,3例(13%)无效。结论膀胱镜检结合组织活检对腺性膀胱炎可提示诊断及诊断术后复发。经尿道电气化术或电切术是治疗腺性膀胱炎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2年3月至2016年12月采用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等离子电切术,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的51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无膀胱穿孔,术后无尿失禁、膀胱颈口狭窄等并发症。51例随访平均1.8年,48例治愈,好转3例,无复发,无癌变。结论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等离子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治疗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腺性膀胱炎微创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经膀胱镜检结合组织活检确诊24例腺性膀胱炎,均行经尿道电气化术治疗。结果24例获得6~45个月随访,平均25个月。18例治愈,6例好转,其中2例,5~12个月复发,无一例癌变。结论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对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切或电灼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患者18例。结果:18例经尿道电切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中,16例随访6~40个月,治愈12例,明显好转4例。结论:分析讨论了本病的病因、诊断及手术方法,并提出了电切的范围,电切深度及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的重要性,认为该方法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腺性膀胱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电切后行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结果32例中,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2例,好转7例,复发3例。结论经尿道电切联合THP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尿道电切电灼术治疗腺性膀胱炎(附13例报告)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探索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采用经尿道电切电灼术治疗腺性膀胱炎13例,效果满意。侧重分析讨论了腺性膀胱炎病变原因以及对不同类型的病变所采取的不同手术方法。认为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癌前病变,经尿道电切电灼为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膀胱白斑合并腺性膀胱炎的效果。方法 2006年8月~2010年12月,对29例女性膀胱白斑合并腺性膀胱炎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术后辅以膀胱药物灌注化疗8次。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膀胱穿孔、尿失禁、膀胱颈狭窄等严重并发症。8周后症状消失或好转27例,2例症状无明显缓解。25例随访3个月~4年,平均22个月,其中16例〉12个月。1例术后15个月复发,未见恶变病例。结论膀胱镜检查加活组织检查对膀胱白斑合并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并辅以膀胱药物灌注化疗是治疗膀胱白斑合并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较单纯膀胱白斑,合并腺性膀胱炎者复查膀胱镜检查间隔时间要短,并随时注意行可疑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10.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25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25例,随访23例,结果治愈4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2.6%,并对腺性膀胱炎的发病机理、诊断及经尿道电切术的方法等进行了讨论,提出电切范围应为所有病变粘膜及与之相邻的正常膀胱粘膜,切除深度应达固有膜下。认为该术式对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可取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性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经尿道电气化术的疗效。方法:对23例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电气化术治疗。结果:23例获得6~36个月(平均20个月)随访。19例治愈,4例好转,其中2例6~10个月复发,均无癌变。结论:膀胱镜检结合组织活检对女性腺性膀胱炎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单纯经尿道电气化术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女性腺性膀胱炎26例报告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目的:探讨女性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经膀胱镜检结合组织活检确诊26例女性腺性膀胱炎,均行经尿道电气化术治疗。结果:26例获得6~38(平均21)个月随访。21例治愈;5例好转,其中3例6~10个月复发,无一例癌变。结论:膀胱镜检结合组织活检对女性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气化术或电切术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腺性膀胱炎诊治的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收集5年来误诊误治患者病例资料,总结分析误诊误治的原因。结果本组15例误诊11例,误诊率73%(11/15),误诊时间3个月~4年。结论对本病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准确的膀胱镜检查和组织活检诊断是病情早期诊断的关键,经尿道电灼后间断膀胱灌注抗肿瘤药物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病变类型和病变范围不同的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9例、抗生素(121服环丙沙星)组18例、膀胱灌注(灌注羟基喜树碱)组26例、经尿道电切术(TUR)+膀胱灌注组23例进行治疗,根据病变类型和病变范围的不同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年。经统计学分析,局限型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56%,抗生素组63%,膀胱灌注组79%,TUR+膀胱灌注组81%;弥漫型患者对抗生素及膀胱灌注治疗均无效。结论:局限性腺性膀胱炎各个治疗组疗效相同;弥漫性腺性膀胱炎需行TUR+膀胱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15.
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附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效果。方法 通过对2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抗感染,经尿道气化、电切,膀胱药物灌注等治疗方法,结合文献讨论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本组22例获得随访,其中1例随访最长时间达到2年。1例4个月后复发,1例合并膀胱癌者6个月后胱癌复发,1例术后1年恶变,其余均治愈。结论 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对诊断腺性膀胱炎具有重要意义,腺性膀胱炎具有恶变倾向,须定期随访复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 5 氨基乙酰丙酸 (5 ALA)诱导荧光光动力学诊断对膀胱肿瘤早期诊断的价值。 方法  34例血尿患者行 5 ALA诱导荧光染色膀胱镜检及活组织检查 :以 5 ALA缓冲液灌注膀胱 ,2~ 3h后 ,用D LIGHT系统进行荧光膀胱镜检 ,对荧光阳性区域及白光下肉眼观有异常但荧光阴性的区域进行活检。活检结束后行经尿道电切术 (TUR)。 结果  31例呈荧光阳性 ,其中 2 6例为尿路上皮癌 ,5例为良性病变 ;3例呈荧光阴性 ,其中腺性膀胱炎 2例 ,出血性膀胱炎 1例。 11例移行细胞癌患者于癌旁或远处发现普通膀胱镜下无法识别的微小荧光阳性区域 ,经活检均证实有肿瘤存在 ,其中 2例为原位癌。 6 1处活检结果经统计分析 ,该诊断方法对膀胱肿瘤的灵敏度为 97.6 %(4 1/ 4 2 ) ,特异性为 4 7.4 % (9/ 19)。 结论  5 ALA诱导荧光光动力学诊断对膀胱肿瘤诊断有较高价值 ,能发现早期肿瘤 ,同时可彻底进行电切除。  相似文献   

17.
腺性膀胱炎及其并发症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初诊时行膀胱镜检查,活检病理报告均为腺性膀胱炎,其中并发肾积水16例,前列腺增生15例,尿道狭窄12例,膀胱占位性病变12例,膀胱结石4例。采取腔内手术71例,开放手术14例。结果:首次手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仍为单纯腺性膀胱炎者55例,随访中均未发生恶变,生存良好;并发恶性肿瘤者30例,5例于首次术后10~36个月死亡。结论:腺性膀胱炎及其并发症应同时治疗,腔内手术、开放手术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医生可根据病变情况适当选择。  相似文献   

18.
经尿道电切加膀胱化疗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提高腺性膀胱炎诊疗水平。方法 腺性膀胱炎患者32例,膀胱镜检膀胱黏膜表现为滤泡样或绒毛样、乳头样、慢性炎症改变。经尿道电切术加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规律治疗1年,方案为每周1次共8次,其后每月1次共10次,定期做膀胱镜检查。结果 随访7-36个月,平均18个月。28例痊愈,4例复发,无恶变病例。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后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毒副作用低,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女性腺性膀胱炎临床表现分析(附7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4年145例存在尿道综合征、镜下血尿、反复尿路感染的女性患者及8例并发泌尿科其他疾患或妇科病的患者实施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结果:占检查人数49%共72例女性患者经病理证实为腺性膀胱炎,其中10例同时伴有腺性后尿道炎.22例患者伴有尿道外口畸形或其他病变.其他原发病8例:膀胱子宫黏膜异位症1例,膀胱颈梗阻3例,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肾炎性肉芽肿1例,妇科手术前输尿管插管定位2例.58例在本院手术(经尿道电切56例,开放手术2例).结论:腺性膀胱炎是女性常见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医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电灼术联合吡柔比星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8例女性腺性膀膀炎患者行经尿道电切加THP膀胱灌注。结果:48例中,临床症状完全消失40例,好转6例,术后复发2例。结论:电切电灼术联合吡柔比星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