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采用腰椎牵引加电针夹脊穴配合中药熏蒸疗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唰采用腰椎牵引加电针夹脊穴配合中药熏蒸疗法综合治疗;对照组90采用腰椎牵引和电针腰夹脊穴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比较采用x2殓验。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2.2%,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痊愈率为43.3%,有效率为72.2%。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腰椎牵引加电针夹脊穴配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痊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朱俊平 《四川中医》2009,27(3):114-115
目的:观察温针加穴位注射腰椎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用温针加穴位注射腰椎夹脊穴治疗。对照组100例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4.00%,总有效率97.00%;对照组治愈率为64%,总有效率为86%。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疗程方面,治疗组经1。2疗程治愈者,其构成比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针加穴位注射腰椎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药、穴相结合,标本皆治,可起到协同作用,具有用药量小、见效快,疗程短的优点.其疗效优于电针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为主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陆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电针夹脊配合牵引和单纯牵引治疗两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计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电针夹脊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标准的该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采用电针夹脊穴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52例口服双氯芬酸钠配合腰椎牵引,10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好转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50%(95%CI:78.84%-96.16%);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2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9.23%(95%CI=56.69%-81.7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4139,P=0.0165),差异显著。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配合腰椎牵引,其收益为OR=0.32(95%CI=0.12~0.86),NNT=5(95%CI=2.97—35.46)。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牵引、中频、电针、神灯、推拿手法五联非药物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单肓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00例和对照600例,治疗组采腰椎牵引、中频、电针、神灯、推拿手法五联非药物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电针、神灯三联疗法结合活血止痛片、布洛芬缓释片治疗。分析其发病机理与治疗机理。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1.2%,总有效率99.5%;对照组治愈率64.5%,总有效率为89.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五联非药物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好,安全性好,患者乐易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目前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检索PubMed、0VID、Cochrane图书馆、CBM—disc数据库、CNKI数据库、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收集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215篇,其中6篇符合纳入研究标准;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价,并对6篇文献采用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6篇文献纳入研究,共772例患者。6篇文献治愈率汇总合并汇总0R值为2.53,95%CI为[1.87,3.4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采用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加电针);总有效率汇总0R值为3.61,95%CI为[2.03,6.4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指标的判定:其中1篇使用MPQ治疗前后差值作为疗效指标的样本量为82,汇总0R为2.20,95%CI为[0.76,3.64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PQ治疗前后差值作为疗效指标优于对照组;1篇使用VAS作为疗效指标的样本量为122,OR值为-1.32,95%CI为[-1.33,-1.3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使用VAS作为疗效指标判断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i目前纳入研究显示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闯盘突出症在治愈率、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常规取穴加电针,并且安全、有效,但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程度方面,由于纳入文献的数量太少,尚不能肯定电针夹脊穴具有镇痛的作用,需高质量证据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夹脊穴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0例。治疗组采用夹脊穴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夹脊穴电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与治愈率治疗组分别为95.0%、65.0%,对照组分别为82.5%、4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穴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推拿结合夹脊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佳疗法。方法:将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61例。治疗组采用推拿腰背肌加夹脊电针治疗;对照组只用夹脊电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3.1%,半年后随访复发率为7.4%;对照组治愈率为50.8%,半年后随访复发率为25.8%。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推拿腰背肌结合夹脊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临床应重视针灸、推拿疗法的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9.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腰椎牵引 电针超短波的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腰椎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3%.而对照组则为90.0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确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常规穴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经皮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经皮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56个间盘的经验体会。该手术具有创伤轻,出血少,痛苦小,无医源性硬外粘连,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等优点。本组穿刺成功率98.2%,优良率88.5%。每间盘平均摘除髓核组织1.9g。术前常规做髓核造影。对髓核造影的途径及时机的选择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该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与并发症,这一方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椎斜矢状位MRI扫描在诊断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沿神经根角度的腰椎斜矢状位(或斜冠状位)扫描,对临床怀疑受压的神经根进行扫描,找出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原因。结论:腰椎斜矢状位扫描是解释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不一致的一种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腰椎退变性疾病是脊柱外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椎退变性侧弯等等.其中一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而且需要植骨融合.目前,腰椎植骨融合术主要包括横突间植骨、椎间植骨融合术、360°植骨融合术等.关于三者的相关临床研究较多,结果各有不同但随着内固定器械及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椎间植骨融合术应用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正确评价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稳定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20):1359-1360
  相似文献   

15.
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皮电动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8例经皮电动椎间盘切吸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分析.结果:经随访12~24个月,按照Nakai标准:优2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9%.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经皮穿刺切吸术(APLD)治疗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手术简捷、疗效确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方法,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腰椎三步七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腰椎三步七法治疗,对照组局部外涂扶他林软膏,1个疗程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JOA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椎三步七法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有效防止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们采用半导体激光系统技术,通过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病人11例,近期观察显示效果满意。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病人(12个间隙),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24-48岁,平均33岁。11例腰痛病人中4例合并一侧腿痛。本组所有病人均主诉较顽固的下腰痛和下肢痛,查体可见腰部活动有不同程度的受限,棘突或棘间压痛。x线片显示轻、中度退变,椎间隙轻度变窄:MRI显示1个或2个椎间盘退变或/和膨出,未见神经根受压:椎间盘造影见纤维环撕裂、疼痛诱发实验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针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伸肌康复影响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牵引、药物治疗、物理因子治疗、推拿、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刀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完成治疗后在腰背伸肌指标峰力矩(PT)、力矩加速能(TAE)、最大单次作功量(TW)、平均功率(AP)、屈肌/伸肌峰力矩比值(F/E)变化并比较;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完成治疗后腰背伸肌疲劳程度和肌力表面肌电指标平均功率频率(MPF)和积分肌电(IEMG)变化并比较;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完成治疗后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腰椎前屈后伸关节活动度变化并比较;总结完成治疗2组患者疗效情况。结果:1) 2组患者治疗前左侧MPF、IEMG,右侧MPF、IE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左侧MPF、IEMG,右侧MPF、IEM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左侧MPF、IEMG,右侧MPF、IEMG均高于对照组(P 0. 05)。2) 2组患者治疗前30°、90°的PT、TAE、TW、AP、F/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30°和90°的PT、TAE、TW、A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F/E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30°和90°的PT、TAE、TW、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30°和90°的F/E均高于对照组(P 0. 05)。3) 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JOA评分、Barthel指数、腰椎前屈后伸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JOA评分、Barthel指数、腰椎前屈后伸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Barthel指数、腰椎前屈后伸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 0. 05)。4)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刀治疗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伸肌功能,能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证型与旋切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各中医证型的旋切治疗疗效。方法 :将腰椎间盘突出进行中医分型 ,再行CT扫描 ,将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症状和突出程度进行分级量化观察。结果 :旋切治疗有效率血瘀证 95 5 % ,寒湿证96 5 % ,湿热证 95 4% ,肝肾亏虚证 89 6 % ,总有效率 94 7%。结论 :腰椎间盘旋切治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是一种无创伤的最新治疗法 ,其疗效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垫腰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观察研究,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推拿治疗或加配合垫腰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推拿手法配合垫腰法,对照组仅用推拿手法。治疗10~20d,随诊3~6个月,记录和比较两组腰臀及下肢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在改善症状、体征的速度上快于对照组。结论:推拿治疗配合垫腰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单一的推拿治疗作用快,且疗效更确切,在疗程上比对照组短,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