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超  余四新  李勇 《淮海医药》2009,27(4):326-327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局麻药合剂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单侧前臂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1组:用单纯0.375%左布比卡因,其余3组分别用0.25%、0.5%、1%浓度利多卡因和0.375%左布比卡因合剂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5、10、20、30 m in时患肢肌力及感觉阻滞维持时间、不良反应。结果0.25%利多卡因能明显加快0.375%左布比卡因的起效时间,但并不加深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不同浓度利多卡因与0.375%左布比卡因的混合液与单纯0.375%左布比卡因相比其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无显著差异,随利多卡因浓度增加,其运动神经阻滞作用逐渐增强。结论0.25%利多卡因与0.375%左布比卡因合剂用于腋路臂丛神经分离阻滞麻醉是较优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孙柳生  杨善林 《安徽医药》2006,10(5):335-336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甲状腺肿块手术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罗哌组(A组)和布比组(B组),每组各20例,分别用0.375%罗哌卡因和0.375%布比卡因各20 m l行双侧颈丛神经阻滞。评价麻醉效果,记录并发症以及麻醉过程中的HR、SBP、DBP的变化。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麻醉后HR、SBP、DBP均明显升高(P<0.05)。A组病人抬头肌力影响低于B组(P<0.01)。结论0.375%罗哌卡因和0.375%布比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均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由于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时对颈项运动功能影响较轻,故较布比卡因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
徐翔  李义贤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8):120-121,128
目的 比较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64例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0.25%布比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和观察组(0.375%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时间、阻滞范围及麻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各阶段的VAS评分、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最高阻滞平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均能安全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麻醉,罗哌卡因诱导时间更短,安全范围更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30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均分A、B两组,A组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B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记录两组的镇痛效果、MAP、HR、SpO2和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两组的镇痛效果、MAP、HR、SpO2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根治术对循环呼吸影响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0.5%重比重左布比卡因与0.5%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官产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腰麻硬膜外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双盲均分为两组,各30例,LB组为试验组[0.5%重比重左布比卡因组2.4 ml(12 mg)],B组为对照组[0.5%重比重布比卡因组2.4 ml(12 mg)].观察麻醉感觉、运动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围手术不良反应及麻醉并发症.结果 麻醉起效时间、感觉运动维持时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均无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 0.5%重比重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与同浓度的布比卡因相比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0.5%左布比卡因和0.5%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在硬膜外麻醉行子宫全切手术的病人36例,随机分为两组,B组(n=18):0.5%布比卡因;L组(n=18):0.5%左布比卡因。选择T12~L1间隙行硬膜外穿刺,两组试验量均为2%利多卡因4mL,5min后根据试验量测得的麻醉平面,分别追加0.5%布比卡因和0.5%左布比卡因8~10mL,以麻醉平面达T9为宜。观察用药总量、感觉神经阻滞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时间、起效时间和副作用。结果L组感觉神经阻滞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而两组运动神经阻滞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起效时间和用药总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布比卡因麻醉效应和镇痛方面与布比卡因相似,但感觉阻滞时间更长。左布比卡因临床效果优与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罗哌卡因在胸段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用0.25%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Ⅱ组(对照组)用0.25%布比卡因行硬膜外麻醉,观察麻醉的潜伏期、作用完全期和维持期,并记录两组麻醉前后的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每分通气量、呼吸频率及手臂运动情况。结果罗哌卡因组的麻醉潜伏期和作用完全期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维持期延长。结论0.25%罗哌卡因用于胸段硬膜外麻醉能明显缩短麻醉的诱导时间,弥补了布比卡因起效慢的缺陷,且对循环、呼吸运动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0.33%左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下接受下腹部或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与0.5%左布比卡因比较。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连续硬膜外下接受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试验组为以2%利多卡因诱导,再辅以约0.33%左布比卡因(即2%利多卡因5ml加0.5%盐酸左布比卡因10ml混合液)。对照组则直接以0.5%左布比卡因诱导麻醉。药物有效性通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与腹肌松弛度等指标评定。结果加有2%利多卡因的左布比卡因比0.5%左布比卡因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要短,且腹肌松弛度优秀率要高。结论0.33%左布比卡因可为硬膜外下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且起效时间快,腹肌松弛度好,药物浓度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布比卡因的合适浓度。方法 28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均行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0.375%布比卡因A组和0.5%布比卡因B组,每组各140例,记录每组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及达到时间相似,而A组维持时间较B组明显为短,两组麻醉效果均能达到临床满意要求,B组给药后低血压,心率下降较明显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0.375%的布比卡因比0.5%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不良反应少,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快,利于产妇术后早期活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罗哌卡因在胸段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被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0例,Ⅰ组用0.25%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Ⅱ组(对照组)用0.25%布比卡因行硬膜外麻醉,观察麻醉的潜伏期、作用完全期和维持期,并记录两组麻醉方式前后的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每分通气量、呼吸频率及手臂运动情况。结果罗哌卡因组的麻醉潜伏期和作用完全期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维持期延长。结论0.25%罗哌卡因用于胸段硬膜外麻醉能明显缩短麻醉的诱导时间,弥补了布比卡因起效慢的缺陷,且对循环、呼吸运动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患者,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35例,采用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血压、心率变化,牵拉反应、阻滞不完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牵拉反应、阻滞不完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新型局麻药左布比卡因的联合应用,阻滞效果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诊剖宫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给予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布比卡因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低血压及麻黄碱使用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胸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麻醉满意和麻醉一般满意所占比例为97.5%,对照组麻醉满意和麻醉一般满意所占比例为75.0%,观察组麻醉满意和麻醉一般满意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麻黄碱使用率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胸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对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 ,术后分别用0 2 %罗哌卡因或0 1875 %布比卡因 +吗啡5mg+氟哌啶2 5mg 进行PCEA72h。结果 :视觉摸拟评分和血气分析结果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但罗哌卡因组呼吸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布比卡因组(P<0 01或P<0 05)。结论 :罗哌卡因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PCEA具有与布比卡因相似的镇痛效果 ,但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时给予三低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给予三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炎性因子指标,统计两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神经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T0的MAP和SpO2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T1、T2和T3的MAP和SpO2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RH、ACTH、Cor、IL-1β、IL-6和TNF-α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罗哌卡因相比,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应用三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较优,虽然两种麻醉药物方案麻醉效果相近,但是三低布比卡因麻醉方案对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应激-炎性...  相似文献   

15.
陈幼平 《中国药业》2013,22(12):25-26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在老年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医院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115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7例,治疗组58例。对照组注入0.5%的布比卡因注射液1.6 mL,治疗组注入0.5%的布比卡因注射液0.8 mL。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的变化(MA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麻醉后HR及MAP与对照组相比更稳定(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应用于老年下肢手术安全有效,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中宝 《淮海医药》2002,20(5):424-424
目的 探讨氢溴酸山莨菪碱、布比卡因和芬太尼混合液对膀胱及前列腺手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ASAI-Ⅱ级择期膀胱或前列腺手术患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两组均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后,启动镇痛泵,两组PCEA设定完全一样。镇痛药:对照组为0.125%布比卡因200ml,内含枸橼酸芬太尼0.4mg(用生理盐稀释);治疗组为上述药液中加入氢溴酸山莨菪碱40mg。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及72h镇痛药用量。结果 治疗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量少于对照组。结论 氢溴酸山莨菪碱可明显增强布比卡因和芬太尼混和液在膀胱或前列腺手术后PCEA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7.
左旋布比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其敏  苗民  陈庆一 《安徽医药》2005,9(4):255-256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脊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及以下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左旋布比卡因(L组)和布比卡因(B组),分别将左旋布比卡因15 mg和布比卡因15 mg加0.3ml 50%葡萄糖,用腰-硬膜外联合穿刺法施行麻醉,于1、3、5、10、15 min测Bp、HR、SPO2、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阻滞平面及平面消退时间和麻醉消失时间,术后24 h观察其并发症.结果麻醉5 min后,B组血压下降明显,阻滞平面达到消退时间和运动神经达到阻滞Ⅲ级的时间,L组较B组慢.尿潴留发生率L组明显少于B组,两组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应用于脊麻效果良好循环功能稳定,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少于布比卡因,比较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低位硬膜外麻醉患者共76例,随即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布比卡因麻醉,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以及起效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无论是运动阻滞时间还是感觉阻滞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运动恢复时间以及感觉恢复时间慢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对患者进行低位硬膜外麻醉时,罗哌卡因以及布比卡因均有令人满意的麻醉效果,但布比卡因的起效时间更快。  相似文献   

19.
丰新民  李进 《医药导报》2012,31(12):1570-157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经下腹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硬膜外腔给予0.75%左布比卡因15 mL与右美托咪定0.1μg.kg-1,对照组给予0.75%左布比卡因15 mL。比较两组感觉阻滞效果、运动阻滞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最高感觉阻滞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分别为(194.2±66.8),(165.2±69.8)min(P<0.05);两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最大运动阻滞分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分别为(373±27),(315±26)min(P<0.05),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分别为(22.7±4.6),(25.7±5.8)min(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左布比卡因可延长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维持的时间,运动阻滞和镇痛作用均增强,麻醉效果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0.
张咸虎 《中国药业》2011,20(9):70-71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成人上肢骨科手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为I~II级、拟行上肢骨科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0.375%罗哌卡因组和0.375%布比卡因组,常规监测脑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恢复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和效果,术后进行随访并记录感觉阻滞恢复时间.结果 对腋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以及前臂和肘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肋间臂和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尺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以及腕和手指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罗哌卡因组明显慢于布比卡因组(P< 0.05),其感觉恢复时间也极显著短于布比卡因组(P<0.01),两组术中阻滞满意度相同.结论 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上肢骨科手术安全有效,与布比卡因相比,对上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弱且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