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头癌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和胰头癌的CT表现及鉴别要点,以提高其CT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9年7月我院证实的30例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30例胰头癌患者的CT资料,总结其CT特征。结果: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头癌主要CT鉴别点:①肿块钙化(17例,0例);②门脉期肿块强化与正常胰腺对比,呈相对低密度(2例,30例),相对等密度(28例,0例);③胰体尾萎缩(0例,18例),胰腺假囊肿(13例,1例);④胰管扩张(18例,25例),胰管钙化(13例,0例),病灶处胰管截断(4例,12例),病灶处胰管贯通(14例,1例);⑤胆管扩张(25例,12例),病灶处胆管截断(2例,21例),病灶处胆管逐渐变细(10例,4例);⑥不相交征(0例,20例)。结论:胰头部慢性肿块型胰腺炎与胰头癌的CT表现具备一定特征性, CT检查能够为两者的鉴别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胰头肿块型胰腺炎与胰头癌的彩超分析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探讨胰头肿块型胰腺炎与胰头癌的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要点,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52例胰头疾病的图像特征,其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胰头癌41例和胰头肿块型胰腺炎11例,从病灶内有无胰管贯通、有无钙化斑块、后方有无回声衰减、胆总管下段扩张后狭窄的类型及胰周血管浸润、包埋等方面观察和分析其差异性。结果41例胰头癌声像图特征:肿块越小边界越清,胰管截断伴肿块后方回声衰减、远端胰管平直扩张、胆总管扩张后突然截断、胰周血管浸润和远处转移;11例胰头肿块型胰腺炎声像图特征:肿块内胰管穿通、有强回声斑块伴后方回声增强、远端胰管不规则扩张及胆总管扩张后呈鼠尾状狭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胰头肿块型胰腺炎及胰头癌具有较可靠的声像图特征,彩超对二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块型胰腺炎的声像图及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肿块型胰腺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结果:超声所见如下:①病变多发于胰头部,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多增强。②内部常有粗大或散在强回声斑块,是胰腺炎的特征。③胰管扩张多不规则或呈串珠样,并穿过肿块。④胆总管可呈轻中度扩张,而肝内胆管扩张不明显或仅见轻度扩张,常与慢性炎症及结石并存。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病变中血流信号不明显。结论:肿块型胰腺炎具有较可靠的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大多数的肿块型胰腺炎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治探讨(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近 7年的 8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术前均不能排除胰头癌。 8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发生胰漏 1例 ,胆漏 1例 ,其余恢复顺利 ,效果良好。结论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困难 ,应与胰头癌鉴别。对不能排除胰头癌或出现胆管、胰管及十二指肠梗阻 ,顽固性疼痛时 ,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管结石发生率不高,但常引起严重的后果,特别是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一般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经影像学检查后可以确诊,但对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患者是否合并胰头癌不易鉴别.甚至穿刺活检也会出现假阴性,误导手术方案,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后果.我院于2005-2009年收治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患者5例,均采用彭氏捆绑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切片证实1例合并胰头癌.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显示"双管征"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双管征"在诊断壶腹周围癌及胰腺良恶性病变方面的价值。方法对53例病人进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并显示"双管征"。分析每一例病人的MRCP、轴位T1WI及T2WI,测量胆胰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肠腔至胆胰管梗阻端的距离,胆胰管末端间距离,胆总管直径,胰管直径,观察胆总管末端形态,肝内胆管扩张程度,胰管形态,比较不同胰胆管疾病时"双管征"的差异。结果在胰头癌和慢性胰腺炎组"双管征",胆胰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腔至胆胰管狭窄段距离及胰管直径较非胰头壶腹周围癌组大,差异有显著意义。"四节征"(13/27)和狭窄段侧支胰管扩张(6/27)多见于胰头癌。胰管粗细不均匀(9/10),边界不光滑,串珠状改变多见于慢性胰腺炎,这些征象与胰头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45,P<0.05)。3例(3/10)慢性胰腺炎伴有假囊肿,5例(5/10)伴有胰管结石。此外,与胰头癌组比较,慢性胰腺炎组的肝内胆管扩张较轻,胆总管末端以鼠尾状狭窄多见。结论在MRCP图像识别"双管征"的不同表现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良恶性胰胆管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头变形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10例胰头变形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胆总管下端癌4例,表现为胰头明显增大/变形,胆道系统显著扩张,胆总管扩张,胆总管下端突然中断、狭窄、胆管壁增厚;胰头癌4例,表现为胆道系统扩张,胰头局限增大,轮廓改变,主胰管扩张、中断,远端胰腺萎缩;胰腺慢性炎症2例。表现为胆道系统轻度扩张,胰体尾部萎缩,胰头增大,外形光整。结论胰头变形的原因有胆总管下端癌、胰头癌、慢性胰腺炎等,仔细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MRI、MRCP对胆道梗阻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并与病理类型对照。方法:46例胆道梗阻恶性肿瘤患者,常规T1WI、T2WI及脂肪抑制T2WI检查后,行MRCP检查。分析不同部位胆道梗阻恶性肿瘤的MRI、MRCP表现与病理类型对照。结果:46例患者,4例MRCP仅肝内胆管扩张,肿块T2WI高信号,病理均为肝内胆管细胞癌;10例MRCP肝门“空虚征”、肝内胆管枯树枝状扩张,肿块T2WI高信号7例,病理为胆管癌6例,胆囊癌4例;16例胆总管中段截断,近段胆管、肝内胆管扩张,肿块T2WI稍高信号6例,病理为胆管癌9例、胆囊癌3例、胰头癌2例、十二指肠腺癌2例;16例胆管末段截断或狭窄,T2WI稍高信号8例,病理改变为胰头癌4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4例、胆管癌3例、壶腹癌5例。结论:恶性肿瘤性胆道梗阻有不同的MRI和MRCP表现,反映其病理类型。常规MRI和MRCP联合应用有利于恶性肿瘤性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胰胆管造影(MRCP)表现为四管征的慢性胰腺炎。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4例术前均进行了CT增强扫描以及MRCP检查,其中1例进行了MRI增强扫描。结果4例中3例为胰头部肿块型,1例未见明确肿块,CT增强各期显示病变与正常实质相比呈稍低密度肿块2例,呈等密度肿块1例,1例未见异常对比增强,1例MRI增强各期显示病变与正常实质相比呈稍低信号肿块,门静脉期可见胰管穿通征。4例MRCP均表现为四管征。结论慢性胰腺炎MRCP可表现为四管征,且以肿块型胰腺炎多见,四管征并非胰头癌特异征象,定性诊断有赖于CT或MRI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MRCP结合MRI对胆道梗阻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胆道梗阻恶性肿瘤患者,常规T1WI、T2WI及脂肪抑制T2WI检查后,行MRCP检查。分析不同部位胆管梗阻恶性肿瘤的MRI、MRCP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46例患者,4例MRCP仅肝内胆管扩张,肿块T2WI高信号,病理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10例MRCP肝门"空虚征"、肝内胆管枯树枝状扩张,肿块T2WI高信号7例,病理诊断胆管癌6例,胆囊癌4例;32例胆总管截断或狭窄,近段胆管、肝内胆管扩张,肿块T2WI稍高信号14例,病理诊断胆管癌12例、胆囊癌3例、胰头癌6例、壶腹癌5例、十二指肠腺癌及乳头腺癌6例。结论常规MRI和MRCP联合应用有利于恶性肿瘤性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7月临床确诊的38例肿块型胰腺炎患者和35例胰腺癌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要点.结果 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7%(28/38)和77.1%(27/35).17例(44.7%,17/38)肿块型胰腺炎患者出现病灶内强回声斑块,胰腺癌患者中均无此征,两者之间的超声声像图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块型胰腺炎患者出现后方回声增强的比例(50.0%,19/38)明显高于胰腺癌患者(8.6%,3/35,P<0.01);胰腺癌患者中出现腹腔淋巴结肿大的比例(45.7%,16/35)明显高于肿块型胰腺炎患者(5.2%,2/38,P<0.01).肿块型胰腺炎患者胰管多表现为不光滑扩张并贯穿(26.3%,10/38);胰腺癌患者胰管表现为光滑扩张并中断的比例(54.3%,19/35)明显高于肿块型胰腺炎患者 (7.8%,3/38,P<0.05).肿块型胰腺炎和胰腺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在发病部位、肿块边界轮廓、内部回声、邻近血管的变化及肿块内血流特征等与胰腺癌极为类似,存在较多重叠而难予鉴别,两者之间的超声声像图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声对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病灶内强回声斑块、病灶后方回声增强、胰管及胆管改变及伴有淋巴结增大是超声检查诊断肿块型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乳头状瘤(Intrahepatic biliary papillomatosis,IHBP)的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HBP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5例IHBP患者中2例表现为间歇性黄疸、1例腹痛伴发热、1例左腰背部酸痛,1例体检时发现。影像学特点:5例均发现全胆管树系统扩张,胆总管下段无明确占位或结石,受累肝内胆管相对比另一肝叶胆管或胆总管不成比例的扩张,受累肝内胆管呈"瘤样"扩张,扩张的肝内胆管出现乳头状或长条状肿块影,MRCP示扩张胆管内多发乳头状及条状充盈缺损,3例位于右肝内胆管、2例位于左肝内胆管,肿块直径约0.3~2.5 cm,于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MR T1WI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多呈等高信号,DWI上呈乳头状及条状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呈轻度强化。结论:IHBP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尤其MRCP、DWI及动态增强检查,熟悉该病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对IHBP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胰腺囊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胰腺囊性肿瘤MSCT表现,其中浆液性囊腺瘤5例,黏液性囊腺肿瘤10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男5例,女16例,年龄14—78岁,平均52岁。使用4层和16层螺旋CT,平扫21例,同时增强20例。结果:①浆液性囊腺瘤多表现为多房囊性肿块,囊壁及分隔厚薄均匀,无壁结节。②黏液性囊腺肿瘤表现为多房或单房、边界清楚、无壁结节或壁结节小;而黏液性囊腺癌浸润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壁结节较大。③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为多房或葡萄串样囊性肿块,与扩张的胰管相通。④实性假乳头状瘤边界清,可有较厚包膜,囊性成分与实性成分构成比例不一,实性部分逐步强化。结论:MSCT可以展示胰腺囊性肿瘤的病理特征,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腺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回顾性分析70例胰腺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结果①70例胰腺肿瘤中患者年龄14-84岁,平均年龄53.3岁;女性40例(57.1%),男性30例(43.9%);肿瘤位于胰头42例(60.0%),胰体10例(14.3%),胰尾18例(25.7%)。②70例胰腺肿瘤中30例导管腺癌(42.9%),17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24.3%),12例粘液性囊性肿瘤(17.1%),3例浆液性囊腺瘤(4.3%);4例神经内分泌肿瘤(5.7%);2例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癌(2.9%),1例胰腺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1.4%);1例继发性黑色素瘤(1.4%)。③47例(67.1%)患者有腹胀、腹痛、上腹不适症状,41例(58.5%)有黄疸。④胰腺恶性肿瘤病理分期:病理分期I期27例,II期25例,III期5例,IV期2例。⑤在1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中,男性患者1例,占5.8%,对其中6例患者进行预后随访3-36个月,均无转移及复发。⑥在12例粘液性囊性肿瘤中,男性患者4例。结论 70例胰腺肿瘤中导管腺癌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粘液性囊性肿瘤占第3位,其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以年轻女性为主,也可发生于男性,随访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粘液性囊性肿瘤,发生于男性患者并不罕见。发现1例胰腺原发性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属罕见病例,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技术在胆系结石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15例超声诊断为胆结石的患者均行MRI和MRCP检查。结果:115例患者中,单纯性胆囊结石85例,单纯性肝管结石8例,胆囊结石伴胆管结石19例,胆总管囊肿伴结石1例,先天性无胆囊1例,急性单纯性胰腺炎1例。结论:MRI结合MRCP对胆系的先天发育异常是重要适应症,对于胆系结石的有无、大小、形态、数目、梗阻部位和胆管扩张的程度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与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对照分析45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漏诊原因。方法对45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超声(US)与MRCP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超声检查正确诊断率为91.1%。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根据胆管扩张形态、累及范围分为:胆总管囊性扩张型(Ⅰ型)(84.4%),肝内、外胆管扩张型(Ⅳ型)(13.3%),肝内胆管囊性扩张型(Ⅴ型)(2.2%)。结论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因表现为典型超声声像图特征,故其诊断符合率较高(97.4%);Ⅳ型肝内、外胆管轻度不规则扩张及Ⅴ型肝内胆管多发囊性扩张,超声诊断易漏、误诊为肝内、外扩张及肝多发囊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不同检查方法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eriampullary diverticulum,PAD)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RI多序列检查方法诊断PAD23例,并进行分析。结果:T1WI显示为囊状低信号影,与十二指肠相通者1例,其余22例表现为不均匀略低及高低混杂信号,均未明确诊断;横断位压脂T2WI显示含气液平面囊性病灶15例;冠状位FIESTA序列表现为混杂高信号或高信号影15例;呼吸触发3DMRCP表现为高或混杂高信号影16例;冠状位屏气3D-CELAVA动态增强扫描均清晰显示。其中合并胆系结石13例,胆系炎症及感染13例,胰腺炎3例,胆胰管扩张3例,十二指肠炎症3例。结论:MRI能多序列、多方位、直观、无创的清晰显示PAD的部位、大小、范围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同时显示胆胰疾病形态学改变。故MRI多序列检查非常必要,是PAD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腺全器官CT灌注成像检查在局限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该技术在AIP和胰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2~12月7例AIP患者与8例胰腺癌患者的胰腺全器官CT灌注成像表现。对所有病例的CT征象和灌注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指标包括:(1)胰腺整体及病灶形态;(2)胰管的改变,如胰管狭窄、扩张及截断等;(3)邻近血管受侵情况;(4)时间-密度曲线特征;(5)灌注伪彩图特征及灌注参数指标;(6)是否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结果 7例AIP,病变位于胰头处5例,胰体尾部2例;伴有胰管扩张5例;邻近血管均未见受侵征象;伴有肝内外胆管扩张4例;伴有溃疡性结肠炎1例。8例胰腺癌,病变位于胰头处3例,胰体尾处5例;伴有胰管扩张4例;邻近血管受侵6例;伴有肝内外胆管系统扩张2例。时间-密度曲线分析表明:AIP患者病灶强化方式与正常胰腺组织相似,但强化程度明显减低;胰腺癌患者病灶的时间-密度曲线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形态有较明显差别,且强化程度亦明显减低。统计学分析显示AIP与胰腺癌之间的CT灌注成像中组织血流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可明确显示AIP血流灌注特征改变,作为常规CT检查的补充影像手段,可望在AI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