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酰胺和四环素联合治疗轻型落叶型天疱疮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文献报道烟酰胺和四环素联合治疗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泛发性和局限性大疱性类天疱疮效果很好。我们应用烟酰胺和四环素治疗 1例轻型落叶型天疱疮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患者 ,男 ,6 2岁 ,退休工程师。鼻尖部局限性鳞屑性红斑伴背部轻痒 3个月。来我所首次就诊时似诊为脂溢性皮炎和银屑病 ,取背部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 :表皮上部棘层内水疱 ,疱内见嗜酸性细胞和棘松解细胞。真皮浅层扩张的血管周围少许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 :表皮细胞间IgG网状沉积。C3 、IgA和IgM均阴性。间接免疫荧光示天…  相似文献   

2.
IgA型天疱疮1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报道1例IgA型天疱疮,以水疱和脓疱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理见表皮细胞间嗜中性粒细胞和棘层松解细胞,直接免疫荧光见棘细胞间IgA沉积。  相似文献   

3.
变型性天疱疮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人对天疱疮的分型提出不同见解,我们见到1例天疱疮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型,报告如下。患者男,77岁,于1992年9月10日入院。入院时检查见面颊及躯干部散在红斑、结痂及水疱性皮损,疱壁松弛,尼氏征阳性。组织病理示:表皮内颗粒细胞层下水疱,有棘层松解细胞,符合红斑型天疱疮。于10月6日再做病理活检,结果示水疱位置明显下移到棘细胞层的下部。同时做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见棘细胞间IgG呈强阳性反应。经治疗后于同年12月28日临床治愈出院。但于1994年3月复发,表现和以前不同,为红斑基础上的水疱,呈环状张力性,伴有明显瘙痒,而入院诊治。…  相似文献   

4.
血清总IgE与T淋巴细胞及5—HT,5—HIAA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130例皮肤病患者,采用三抗体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总IgE,30例同时测定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68例测定了5-HT及5-HIAA。并分别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发现IgE含量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与T细胞数及CD4/CD8比率下降有明显相关性。与5-HT及5-HIAA无显著相关性。作了20例血清总IgE、5-HT、5-HIAA治疗前后对比,IgE及5-HT有明显显著性差别,5-HIAA差别无明  相似文献   

5.
用ABC免疫过氧化酶技术和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在异位性皮炎等皮肤冰冻切片上观察郎格罕细胞的分布及IgE^+/OKT6^LC的存在;同时应用ELISA法测定了部分患者血清IgE^/LKT6^+LC的存在。在血清IgE水平不高的湿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等非AD皮损内也见到IgE^+/OKT6^+LC的存在。我们认为IgE^+LC的存在并非对AD是特异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30例皮肤病患者,采用三抗体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总IgE,30例同时测定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68例测定5-HT及5-HIAA。并分别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发现IgE含量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与T细胞数及CD_4/CD_8比率下降有明显相关性。与5-HT及5-HIAA无显著相关性。作了20例血清总IgE、5-HT、5-HIAA治疗前后对比,IgE及5-HT有明显显著性差别,5-H7AA差别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高亲和力IgE—fC受体介导IgE结合至郎格罕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秉鹤 Rieger  A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3,26(6):354-356,T002
正常人表皮郎格罕细胞能特异性结合IgE,这种结合能被针对高亲和力IgE-Fc受体单克隆抗体15-1完全阻断。然而,抗低亲和力IgE-Fc受体mAbMHM5抗II型IgG-Fc受体mAb,IV.3或乳糖则不能阻断IgE结合至LC。这些观察结果提示IgE结合至LC是通过FcεRI,而不是FcδRII,FeγRII或IgE结合蛋白所介导。免疫标记研究进一步显示抗FcδRImAb能特异性标记LC表面本研究  相似文献   

8.
抗体搭桥角朊细胞/单一核细胞粘连(ABKMA)作为银屑病研究一个体外实验模型,用来研究银屑病的免疫激活的细胞因子网改变。正常人表皮细胞悬液分离自包皮,加入银屑病IgG孵育后加入银屑病单一核细胞,形成ABKMA。使用ABC增强的ELISA检测培养上清的白介素2和白介素6。实验结果表明,白介素2和白介素6的合成和分泌都高于正常人IgG对照和无血清培养基对照。细胞表面的白介素2受体α链(IL2Rα)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IL2Rα+单一核细胞/单一核细胞为4.6%。IL2Rα单一核细胞/粘连的单一核细胞为40.4%,这两者都高于相应的对照。  相似文献   

9.
儿童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附4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EB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比较少见。本文报道4例儿童EBA,年龄为1、4、7、14岁,均为男性。临床上似营养不良性大疱表皮松解症2例,儿童型线形IgA大疱病2例。3例有口腔损害,伴血疱,萎缩性瘢痕和栗丘疹。病理为表皮下水疱。DIF均示IgG和C3呈线状分布于基底膜带,3例还见IgA,1例见IgM沉积于基底膜带。盐裂DIF示3例IgG沉积于真皮侧。IIF示3例I  相似文献   

10.
妊娠晚期尖锐湿疣(CA)的处理较为棘手。我科去年曾见2例CA孕妇在分娩后自愈,现报告如下。例1,25岁,农民。因发现阴部长“疙瘩”2个月,近期轻度灼痒不适,于1997年4月7日就诊。检查:两侧大小阴唇及阴道前、后壁可见密集的乳头状赘生物,直径3~10mm不等,大者表面呈分叶状。5%醋酸白试验阳性。免疫球蛋白IgG6.3g/L正常值7~16g/L、IgA520mg/L(正常值960~3820mg/L)、IgM410mg/L正常值630~2770mg/L)。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乳头瘤样增生,棘层上部…  相似文献   

11.
特应性皮炎 (AD)是一种以血清中总的和抗原特异性的IgE和IgG4水平增高为特征的变应性皮肤病 ,在其炎症处有大量T细胞、树突状细胞 (DCs)和巨噬细胞浸润 ,这些细胞在AD局部炎症反应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IgG受体 (FcγR)参与了DCs和巨噬细胞功能。作者以特应性皮肤斑贴试验(APT)阳性处皮肤作为AD急性炎症模型 ,慢性皮损作为慢性炎症模型对AD急、慢性变态反应时人皮肤中不同的DCs和巨噬细胞亚群FcγR细胞的表达进行了体内研究 ,另外由于APT的发生机制可能是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 ,因此作者对经刺激…  相似文献   

12.
蕈样肉芽肿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资料 6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36~67岁。病程1~12年。斑块期5例,肿瘤期1例。斑块期患者全身见大小不等浸润性红色斑块,呈环状或不规则形,有的有溃疡形成。肿瘤期患者全身多数瘤样肿块,部分破溃不愈。患者均有腹股沟、腋下等淋巴结不同程度增大。3例白细胞总数升高,2例肝功能异常,2例IgA、IgE升高,2例EB病毒抗体检查阳性。病理组织检查表皮萎缩,在表皮中可见多数pautrier小脓肿形成。真皮乳头见多量异常单一核细胞浸润,细胞形态及大小不一,呈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真皮…  相似文献   

13.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50例荨麻疹、温疹及异位性皮炎患者与30例对照者的唾液分泌型IgA(SIgA)、血清IgE的浓度。结果表明,患者唾液的SIgA下降而血清IgE明显增高,两者是负相关。作者认为,唾液SIgA的下降,可能是导致这几种变应性皮肤病发病的因素之一,或是这几种病的后果。  相似文献   

14.
人白介素4(IL-4)是由活化的Th2细胞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效应,主要包括:诱导人B细胞分化为IgE、IgG1分泌细胞,诱导杀伤T细胞及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的杀伤活性,诱导单核-巨噬细胞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类抗原,调节造血细胞的增殖及分化[1]。其中IL-4调节B细胞增殖,诱导IgE产生及细胞表面IgEFc受体(CD23抗原)表达的作用与变应性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因此,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IgE过高有可能是由于IL-4产生失调所致。研究IL-4生物学功…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5岁。右上臂结节3个月余,破溃、结痂1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显著肥厚,棘层内见较多大而透明的细胞团块;表皮嵴不规则延长、增宽处胞浆丰富,呈透明状,细胞间桥清晰可见,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见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PAS染色示透明细胞胞浆内有大量的糖原沉积。结合临床和组织病理特点诊断为透明细胞棘皮瘤。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发现,瘢痕性类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线状IgA大疱病等表皮下大疱病均存在IgA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线状IgA大疱病与瘢痕性类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不仅IgA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在基底膜带处沉积和结合方式相似,而且IgA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的靶抗原亦可相互重叠。  相似文献   

17.
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病,以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理见局限性基底细胞层上裂缝,少量棘层松解细胞。  相似文献   

18.
狼疮带试验(LBT)是诊断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SLE患者因无皮损,临床上易造成误诊、但通过患者正常皮肤组织的LBT后,结合各种化验结果,能进一步确诊SLE。通过试验发现患者皮肤和肾脏的Ig沉积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皮肤LBT(+)的患者多有肾脏损害、且皮肤内沉积的Ig数目越多,荧光强度越高、肾病的发生率就越高,病情也较重,预后相对较差。对大疤和疤疹样皮肤病DIF检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患者在棘细胞间或基底膜处有IC的沉积、总阳性率为82.6%,是早期诊断这类疾病的一种十分可靠的方法。对硬皮病,皮肌炎这类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临床表现,结合DIF的检查结果,对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于LBT沉积Ig的类型,如果同时具有IgG、IgA、IgM沉积提示病情较活动,而仅有C3沉积也同样有诊断意义。但仅有IgM沉积时提示病情较轻。在SLE患者,如果同时存在两种以上Ig沉积或与C3并存时,荧光强度在(++)以上常出现多脏器的损害,特别肾脏损害较重。在疤病患者有两种以上Ig同时存在时,强的松的用量常常达到80mg/日以上。因此,根据Ig沉积的类型、数量、强度可作为疾病的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20011088 线性IgA大疱病基底膜带自身抗体的靶抗原异质性/张学军(安徽医大附一院皮肤)…//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5).-342~344 线性IgA大疱病(LABD)是一种以粘膜和皮肤基底膜带(BMZ)IgA型自身抗体线状沉积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SABD)。为进一步阐明LABD靶抗原的特性与其他SABD相关抗原的关系,采用热分离法提取真表皮抗原,免疫印迹检测11例中IgA型和IgG型BMZ-Ab靶抗原分布情况。结果9例血清中IgA型BMZ-Ab可分别与真、表皮抗原结…  相似文献   

20.
在特应性个体中,郎罕细胞,真皮树突状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通过IgE的高亲合力受体结合单体IgE更为重要的是这此细胞上IgE高亲合力受体能充当聚集抗原的功能,在体内依赖IgE的IgE高亲合力受体的抗原递呈可能主要通过降低特应性个体发生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阈值,不断产生抗原特异性IgE最终导致T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