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尔尼菲青霉菌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机会性致病真菌,它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尤其是HIV感染者的严重播散性感染。近年来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已成为东南亚艾滋病患者继结核病和隐球菌病之后第三位最常见疾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如未能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死亡率高达91.3%。因此,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尔尼菲青霉菌是一种机会致病性、双相型真菌。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目前已成为东南亚地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致死性、机会性感染之一。有关马尔尼菲青霉菌致病机制及抗真菌药物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主要就马尔尼菲青霉菌致病机制的近期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巢式PCR对不同深部真菌感染组织石蜡包埋标本检测的价值。方法 收集着色芽生菌病、孢子丝菌病、马尔尼菲青霉病及其他深部真菌病石蜡组织标本共44份,行组织病理观察并提取石蜡组织标本中DNA。使用针对着色霉、孢子丝菌及马尔尼菲青霉核糖体DNA特定区域的特异性巢式PCR引物,分别对所提取的真菌DNA进行扩增。分析巢式PCR对这3种病原真菌扩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组织病理检查方法比较。结果 20例着色芽生菌病组织蜡块中8例扩增阳性,10例孢子丝菌病组织蜡块中7例扩增阳性,10例马尔尼菲青霉病组织蜡块均扩增阳性,其余对照深部真菌病组织蜡块扩增均为阴性,巢式PCR检测3种真菌的敏感性分别为40%、70%和100%,特异性均达到100%。组织病理检查3种真菌的阳性率分别为95%、70%、80%。结论 巢式PCR扩增石蜡包埋组织中的真菌DNA是诊断深部真菌病的一种方法,尤其适用于诊断马尔尼菲青霉病。  相似文献   

4.
办班消息     
由冉玉平教授负责的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班《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新进展》将在成都举办。主要内容:真菌的分类与命名;酵母菌的鉴定、分型、分子生物学及念珠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浅部真菌病、隐球菌病、镰刀菌病、孢子丝菌病、着色真菌病、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马拉色菌的研究进展,包括最新的命名、分类及鉴定方法;与马拉色菌有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甲真菌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理学及治疗;真菌与性传播疾病;皮肤癣菌、马拉色菌取材、镜检、染色、培养及鉴定;念珠菌、孢子丝菌、污染菌的小培养及菌落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左旋多巴对马尔尼菲青霉黑素合成的影响及黑素化是否影响马尔尼菲青霉对抗真菌药的敏感性。 方法 将马尔尼菲青霉临床分离株GXMU121011分别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37 ℃培养7 d,观察左旋多巴不同浓度(0.1 ~ 10.0 mmol/L)和马尔尼菲青霉不同接种密度(1.0 × 105 ~ 1.0 × 107 cfu/ml)对马尔尼菲青霉黑素生成的影响。用纸片法进行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分别测定伊曲康唑、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8株马尔尼菲青霉菌株在含左旋多巴和不含左旋多巴培养时的抑菌圈大小。 结果 左旋多巴浓度由0.1 mmol/L增加至1.0 mmol/L时,马尔尼菲青霉菌落变黑程度随之增加;左旋多巴浓度处在1.0 mmol/L或3.0 mmol/L时,菌落最黑,左旋多巴浓度继续增加时菌落黑化程度减轻,左旋多巴浓度在10.0 mmol/L时菌体出现轻微皱缩的现象。菌落颜色随着接种菌密度的逐渐升高而加深。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对含左旋多巴培养的马尔尼菲青霉抑菌圈平均直径均显著小于不含左旋多巴培养的马尔尼菲青霉(P < 0.05)。 结论 左旋多巴的浓度和接种菌落的密度影响马尔尼菲青霉黑素的生成。黑素化培养可以降低酵母相马尔尼菲青霉对伊曲康唑、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血培养法从HIV阳性患者血液标本检测马尔尼菲青霉菌。方法从两个不同部位分别无菌抽取患者血液于2个BD需氧血培养瓶中,用BD924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仪器阳性报警后,若涂片见到真菌孢子或菌丝,初代培养用沙氏琼脂培养基及血平板35℃培养。对于丝状菌落适时转种2块沙氏琼脂培养基,分别进行35℃和25℃培养。每日观察菌落及菌体形态变化情况,用乳酸酚棉蓝染色法观察菌体形态。结果从63例HIV阳性患者送检的血培养中检测出6株马尔尼菲青霉菌。结论采用血培养法可以从HIV患者的血液标本中检测出马尔尼菲青霉菌,细菌室应提高检测能力,及时准确检测出马尔尼菲青霉菌。  相似文献   

7.
随着艾滋病的流行,马尔尼菲青霉菌已成为广西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我院于2004年8月至2007年7月收治了晚期艾滋病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48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马尔尼菲青霉临床分离株的rDNA 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设计马尔尼菲青霉种特异性引物,探讨马尔尼菲青霉病更加确切的诊断方法.方法 实验菌株为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保存的4株马尔尼菲青霉,来源于国内不同地区.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 PCR扩增马尔尼菲青霉rDNAITS,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在基因库核酸序列数据库进行同源序列搜索,并依据序列对比、分析.结果 4株临床分离的马尔尼菲青霉的rDNA ITS序列相同.与国外来源于美国、印度尼西亚、法国、澳大利亚的马尔尼菲青霉rDNA ITS序列基本一致.马尔尼菲青霉与荚膜组织胞浆菌、新生隐球菌、念珠菌的rDNAITS序列差异较大,青霉和曲霉属间rDNAITS的序列相似性较低,而青霉种间rDNAITS序列的差异不大.结论 不同来源的马尔尼菲青霉菌株间乃至不同青霉的种间的rDNA ITS序列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提示该区可能不适于作为靶基因来设计马尔尼菲青霉的种特异性引物或探针.  相似文献   

9.
广西银星竹鼠与人马尔尼菲青霉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动物与人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流行病学关系。方法 收集 16只广西银星竹鼠进行真菌学研究。结果 从 15只竹鼠体内分离出与人类马尔尼菲青霉病的病原菌一致的马尔尼菲青霉菌 ,阳性率达 93 .2 %。结论 野生竹鼠自然携带马尔尼菲青霉菌 ,但无病态 ,其可能为该菌的贮存宿主。其分泌排泄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致人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 ,在免疫功能低下时而致病  相似文献   

10.
报告1例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男,28岁。因消瘦、乏力3个月,面部和躯干丘疹及丘疱疹20 d就诊。皮肤科检查:躯干及四肢散在多个脐凹或传染性软疣样丘疹,口腔可见毛状假性白斑。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增生,真皮内见多个肉芽肿,胞质内含有大量孢子。过碘酸希夫(PAS)染色(+),HIV抗体阳性;皮损和骨髓真菌培养示马尔尼菲青霉感染。诊断: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病。经抗真菌治疗后,全身皮损消退。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Current Aspects of Modes of Action of Dapso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17.
报告1例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患者女,71岁。左大阴唇外侧斑块10余年。皮肤科检查见左大阴唇外侧一2cm&#215;2cm灰黑色浸润性斑块.质地中等,边缘清楚,表面散在红色点状糜烂面,无明显渗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棘层下方大量基底样细胞增生.增生的细胞呈条索状嵌入真皮增生的纤维间质中,彼此吻合形成网状,基底细胞胞核大而深染,胞质少,呈嗜碱性,表皮基膜完整,真皮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