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地研究了3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对1989~1999年收治的32全TOLF患者所施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结果进行描述。结果:全部病例术后病理检查,均符合TOLF。3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5~72月,平均32月,根据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优11例,良10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73.3%,有效率93.3%。结论:早期减压是治疗TOLF的唯一有  相似文献   

2.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治疗。方法:1994年2月-1995年12月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8-52岁。结果:手术6例随访时间9-18月,平均14.5月、皆有不同程度感觉平面下降,下肢肌力恢复1-2级。5例病理反射仍存在。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应及早诊断手术治疗。病程迁延脊髓残留不可逆性损害。  相似文献   

3.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探讨其病因、病理、手术效果与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手术治疗的46例OLF病例进行分析。手术方法均采用椎管后壁切除术。结果:术后40例随访1.5年以上,6例经短期观察。优20例,良17例,可5例,差4例。结论:OLF所致的脊髓病表现复杂,手术治疗必须慎重操作。手术近期效果良好。以“孤立-磨薄-分割-切除”的方法行椎管后壁切除减压是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引起的胸椎管狭窄症风险大,困难多,疗效党不令人满意。我们于1998年-2004年根据压迫的程度和范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15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的探讨。方法:9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均进行手术切除,其中累及T3、4 4个节段,T10、11 6个节段,T11、12 8个节段,主要表现为下肢麻木无力,感觉异常,胸腹部束带感。经后路切除椎板及骨化灶。结果:9例随访1~49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优良率66.6%,1例无改善,2例加重。结论:手术是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扩大全椎板切除减压并内固定术治疗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thoracic spinal stenosis,OLF-TSS)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4月至2010年2月,采用后路扩大全椎板切除减压并内固定术治疗OLF-TSS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40~69岁,平均53岁;病程为40天~3年,平均10.4个月;病变节段为1~3个,平均1.75个。其中1例合并胸椎间盘突出。根据JOA评分标准,术前评分为2~10分,平均(6.75±2.73)分。结果 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8个月,平均4.7个月。术中1例发生硬膜破裂,经修补愈合良好。术后3例出现神经功能下降,术前与术后2周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末次随访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后路扩大全椎板切除减压并内固定术治疗OLF-TSS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们逐渐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有所认识,但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清楚,临床上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容易与腰椎管狭窄症相混淆,因此常常被误诊或漏诊。自1996年8月以来,我院共收治此类患者14例,其中10例行胸椎板切除术,现就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报道如下。1临...  相似文献   

8.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研究25 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描述。结果:全部病例经术后随访3 个月~6 年,手术优良率为72 % 。结论:手术治疗是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黄韧带骨化现象最早由LeDouble于 1912年提出 ,192 0年Polgar首次对黄韧带骨化的X线表现进行了描述 ,而首例黄韧带骨化症 (ossificationofligamentumflavum ,OLF)于 1960年由Ramaguchi报道。此后对OLF的研究逐渐深入。其发病率尚不清楚 ,好发部位为下胸椎和胸腰椎部 ,颈、腰椎少见。本文综述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Os sificationofthoracicligamentumflavum ,OTLF)的病因学、诊断及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1 病因与病理1.1 局部力学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胸椎黄韧带骨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胸椎黄韧带骨化李其一1报道自1988~1996年收治并经手术治疗、病理检查及影像学所见证实的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ofligamentaflava,简称OLF)共12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地研究了3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TLF)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990年~1999年收治的32例OTLF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手术方法及结果进行描述。其中黄韧带骨化95处,合并胸椎间盘突出(TDH)8例,后纵韧带骨化(OPLL)6例。32例病人均经手术治疗。结果 :32例均经病理证实为OTLF。30例随访5~72月。根据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优11例;良10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73.3%,有效率93.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OTLF临床表现无特征性:MRI结合CT检查是诊断OTLF的最佳影像学手段;手术减压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胸椎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报告胸椎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症并手术21例。临床表现多为椎管狭窄引起的胸髓压迫症,其影像学检查具特征性表现,故可对黄韧带骨化进行早期诊断。椎板切除减压术范围应充分,包括切除部分小关节以及骨化灶上下各一椎节的椎板。随访18例,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优良率66.7%,有效率77.8%。  相似文献   

13.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90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CT和/或MRI资料,并根据影像学特征进行分类。按照MRIT2WI轴位脊髓及硬膜囊的受压迫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9例获CT或/和MRI检查2年以上随访的患者,选择扫描条件、部位一致的骨化节段对比研究其变化情况。结果:MRI扫描的73例患者共发现黄韧带骨化节段421个。骨化节段呈跳跃性分布35例(46.58%)。多节段发生68例(93.15%)。T2WI轴位扫描的365个节段呈现有压迫:轻度193个节段,中度80个节段,重度92个节段。9例2年以上影像随访患者,随访前CT示均匀性骨化的9个节段,随访时骨化块大小密度无变化;随访前不均匀性骨化6个节段,随访时骨化块增大、密度改变。随访前MRI示骨化为无信号9个节段,随访时骨化块的形态、内部信号、对脊髓的压迫程度均无改变;随访前低信号18个节段,随访时15个节段有不同程度的生长,即对脊髓和硬膜囊的压迫程度加重,骨化块形态改变,3个节段只有骨化块信号的改变,脊髓的受压程度无明显变化。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多数病例为多节段,分布无明显规律性。骨化程度与对脊髓的压迫程度并不一致。CT和MRI检查可以作为判断胸椎黄韧带骨化是否成熟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局灶性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OLF)致椎管狭窄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手术治疗的21例胸椎OLF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手术均采用后路椎板(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术。采用改良胸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法和Epstein标准评估最终随访临床效果。分析患者年龄、术前病程、椎管面积残余率和术前胸椎JOA评分与手术疗效相关性。结果术后随访平均34.3个月。JOA评分术前平均7.7分;末次随访时平均10.2分,改善率为75.8%。Epstein标准:优13例,良5例,可3例。患者椎管面积残余率、术前胸椎JOA评分与手术疗效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P〈0.05)、0.53(P〈0.05)。结论局灶性OLF临床表现较复杂,必须根据临床特点、影像学及电生理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并作出诊断。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是治疗局灶性胸椎OLF并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患者椎管狭窄程度、术前胸椎JOA评分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后纵韧带骨化、胸椎后凸畸形及硬膜囊粘连的处理策略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半关节突椎板整块切除治疗35例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男32例,女21例;年龄43~73岁,平均54.7岁;骨化黄韧带限于中上胸椎者18例,累及胸腰段者35例.对多节段及跳跃型黄韧带骨化患者,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确定责任节段.对多节段黄韧带骨化合并后纵韧带骨化或胸椎后凸畸形(>50°)时行多节段椎弓根固定并后凸畸形矫正;合并硬膜囊粘连时,采用粘连尾侧硬膜囊切开放出部分脑脊液,造成蛛网膜萎陷与硬脊膜分离,一并切除骨化或粘连的硬脊膜,尽量保留蛛网膜的完整性.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11分法)、Nurick分级和神经功能恢复率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6年,平均18个月.术前JOA评分1~9分,平均(4.3±2.3)分;术后为5~11分,平均(8.3±1.8)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率11%~80%,平均65.8%,其中优18例,良20例,可10例,差5例,优良率71.7%.术前Nurick分级为2~5级,平均3.7级;术后改善为2.3级.结论 半关节突椎板整块切除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伴后纵韧带骨化或后凸畸形时,行椎弓根固定矫正后凸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蛛网膜萎陷后硬脊膜切除可处理较重的硬膜囊粘连或骨化.  相似文献   

16.
黄韧带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黄韧带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1995年9月-2000年12月手术治疗黄韧带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症患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5岁。该病常见于下胸椎,临床表现为多椎管狭窄引起的胸髓压迫症,其影像学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所有病例均行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术。结果:11例随访6-62个月,平均23个月。根据评定标准,优6例,良2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72.7%。结论:临床表现结合MRI和CT检查,是诊断胸椎黄韧带骨化的重要手段,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术为治疗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7.
Wang ZL  Yuan HF  Ding HQ  Zhao HN  Qiao YD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0):1376-1380
目的 通过对14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的回顾性研究,从临床的角度探讨该病的不同病因.方法 1989年7月至2005年11月,收治胸椎黄韧带骨化症142例,手术治疗121例.从临床病因学的角度分为三大类型:(1)原发性TOLF(组1,90例),不合并与黄韧带骨化相关的疾病,且Ca、P、AKP均正常;(2)全身骨化疾病性TOLF(组2,30例),其中强直性脊柱炎6例,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3例,氟骨症10例,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1例;(3)脊柱局部病变性TOLF(组3,22例),其中陈旧性脊柱骨折5例,脊柱结核4例,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13例.分析各组临床及影像特点,并测量胸椎、胸腰段后凸角,椎体楔变角.按Epstein标准评定手术效果.结果 (1)组1病变类型以连续型居多(67/90,74%),以局灶型最少(4/90,5%);组2中,以连续型居多(21/30,70%),无局灶型病例,发病节数最多(平均每例6.2节);组3以局灶型多见(18/22,82%).(2)组1下胸椎及胸腰段最多见(225/486,47%);组2中病变多累及整个胸椎,12例颈椎、腰椎同时发生OLF;组3骨化部位与原发疾病部位相近.(3)组1 81%(73/90)胸椎曲度无异常,组2 87%(26/30)有异常,组3 82%(18/22)无异常.结论 TOLF由不同病因引起,本研究发现与全身骨化性因素、脊柱的载荷改变、退变等因素有关;应根据病因进行临床分类.  相似文献   

18.
胸椎黄韧带骨化的病理单元及分层八边手术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描述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的病理单元并介绍分层八边法手术,探讨OLF病理单元的意义和分层八边法手术疗效.方法 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手术治疗胸椎OLF合并脊髓病患者95例,男61例,女34例;年龄31~78岁,平均53.9岁.上胸段32例,中胸段24例,下胸段39例.单节段骨化53例,双节段骨化38例,三节段骨化4例,共141个OLF节段.用CT三维同步定位像观察脊柱OLF脊柱结构.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括约肌功能评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运动功能恢复率评估疗效.结果 CT多平面重建观察骨化黄韧带病理单元共141个.每个病理单元规定为:与OLF所附着的关节突相邻上、下椎弓根下缘延长线之间包含的脊柱所有生理和OLF病理结构.术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38.3个月.术前感觉障碍及下肢麻木86例,术后完全恢复67例、部分恢复19例;术前束带感69例,均完全恢复.术前括约肌功能JOA评分为(2.262±0.561)分,术后为(2.651±0.334)分;术前运动功能JOA评分为(1.539±0.873)分,术后为(3.694±0.429)分;恢复率平均为87.57%.疗效评价:优71例、良19例、可5例,优良率为94.74%.结论 OLF病理单元更完全、准确地概括OLF的病理结构,分层八边法手术减压充分、安全.  相似文献   

19.
20.
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986年1月至2003年4月我院采用“揭盖式”胸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的135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资料,随访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患者年龄、术前病程、手术节段与部位、影像学分型及JOA评分等与疗效的关系。结果:135例中82例获得随访,随访率60.7%,平均随访时间5年6个月(2-14年),术后优良率74.4%,有效率92.7%;68.4%的患者在术后2年内恢复停滞,26.3%的患者主诉术后2~5年仍有缓慢恢复;患者的术前病程、年龄、手术节段对术后疗效有显著影响(P〈0.05);手术节段累及胸腰段者术后疗效较局限于中上胸椎者差。结论:“揭盖式”椎管后壁切除术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患者术前病程、年龄及手术部位是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