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医证型特点。方法:选取老年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7例总结其中医证型特点。结果:老年DU证型由多到少为脾胃虚弱证肝胃郁热证脾虚夹湿热型证湿热中阻证胃阴不足证=气滞血淤证。结论:老年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正虚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十二指肠嗜酸性粒细胞(EOS)的相关性。方法:245例FD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和寒热错杂证5组,并以46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下取十二指肠球部组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十二指肠EOS数量,分析FD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证型与十二指肠EOS的相关性。结果:(1)在245例FD患者中,肝胃不和证、脾虚气滞证为最常见的证型,其次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和寒热错杂证。FD患者不同亚型的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P<0.05),上腹痛综合征(EPS)以肝胃不和证最多见,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及EPS+PDS以脾虚气滞证多见。(2)FD不同证型间的十二指肠EOS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次为脾胃湿热证(26.60±7.41)>肝胃不和证(24.71±6.17)>寒热错杂证(23.96±4.72)>脾胃虚寒证(21.94±6.40)>脾虚气滞证(21.92±5.85)。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十二指肠EOS数量均高于脾虚...  相似文献   

3.
张亮 《中医杂志》2012,53(7):604-605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疼痛为明显的临床表现,长期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精神和身体的健康[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属中医"胃脘痛"的范畴,脾胃虚寒型为多见.笔者根据四诊辨证及临床经验,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溃疡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球部1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在胃电图检查中我们发现胃脘痛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胃电参数相比有差异,前者的症状与胃电参数似有一定的相关。为此我们在胃脘痛患者胃电图检查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观察了不同证型与胃电图的关系。一、一般资料104例胃脘痛病人均经胃镜检查或钡餐造影确诊。其中男75例,女29例,年龄21~70岁。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6例,浅表性慢性胃炎41例,萎缩性胃炎7例,十二指肠球炎10例,胃癌2例。中医辨证证型  相似文献   

5.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畴。按中医辨证分型适于黄芪建中汤治疗的有3种类型,即脾胃虚寒型,脾胃虚弱型、气虚血瘀型。通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4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患者,其中临床治愈14例,占31.1%;好转者27例,占60%;无效4例,占8.9%。总有效率为91.1%。  相似文献   

6.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畴。按中医辨证分型适于黄芪建中汤治疗的有3种类型,即脾胃虚寒型、脾胃虚弱型、气虚血瘀型。通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4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患者,其中临床治愈14例,占31.1%;好转者27例,占60%;无效4例,占8.9%。总有效率为91.1%。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医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4月在广西梧州市中医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130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调查表的方式开展研究。结果:本研究130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其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寒热错杂证,各证型间差异明显(P<0.05),男性患者以脾虚气滞证与脾胃湿热证较为常见,女性患者以肝胃不和证与脾虚气滞证较常见。130例患者平均年龄与证型关系,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寒证>脾虚气滞证>寒热错杂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抑郁量表(HAMD)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胃不和证>寒热错杂证>脾虚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焦虑量表(HAMA)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胃不和证>寒热错杂证>脾虚气滞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年龄、HAMD评分、HAMA评分不同中医证型间均差异明显(P<0.05)。不同中医证型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220例胃病患者的胃电图与胃镜诊断的符合率、中医证型的关系及胃病与耳部胃、十二指肠穴位电阻的关系。结果:胃电图与胃镜诊断总符合率为73.15%,其中胃炎及胃癌符合率为80%,溃疡病的符合率在53~70%之间。耳穴位电阻值低于对照点及健康人相应穴位的电阻值。中医辨证分型以脾胃虚寒及脾胃虚弱兼气滞型为多。  相似文献   

9.
例一:陈××,男,42岁,工程师,1977年6月29日初诊。胃脘疼痛,已历数年,曾二次胃出血,均住院治疗。近日胃脘刺痛,饭后加剧,大便黯黑,日更二次,面色无华,纳食欠佳,脉细弦,苔薄白,质紫红。血压106/70毫米汞柱,粪便隐血检查+++。胃肠钡餐透视提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证属脾胃虚弱,气滞血淤,导致便血,治宜补益脾胃,活血化淤,佐以止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幽门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型特点,为消化性溃疡病人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共150例幽门杆菌相关性消化溃疡患者,将所有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期及脉象观察,并行胃镜检查、H.pylori检查,对中医证型与其他结果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多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两种证型,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期和瘢痕期多为肝郁气滞证和胃阴亏虚证两种证型。而HP阳性者在不同中医证型中分布依次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肝郁气滞证胃阴亏虚证。结论:不同中医证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分类、分期及HP感染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采取对症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而言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运用"消溃饮"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消溃饮"能明显改善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67%,且溃疡愈合率为76.67%。以温中健脾为主法的组方"消溃饮"能明显改善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证候,并能促进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电镜酶组织细胞化学的方法,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医证型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相关性。方法:选择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脾气虚证、胃热证及正常组各5例,电镜下观察线粒体结构及细胞色素氧化酶分布情况,并运用体视学方法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脾气虚组患者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结构有明显的损伤,壁细胞线粒体面积Am、周长Bm减小(P<0.05),δm、Ae、Rme的值均减小(P<0.01);胃热证组患者Am、Be与正常组比较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Ae、Rme减小(P<0.01);脾气虚组Am、Bm、Ae、Be、Rme均低于胃热组(P<0.01)。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医不同证型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六味养胃颗粒治疗胃阴亏虚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胃阴亏虚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采用六味养胃颗粒和奥美拉唑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西药治疗.结果 六味养胃颗粒对胃阴亏虚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六味养胃颗粒治疗胃阴亏虚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安全性高,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1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建欣 《河南中医》2003,23(1):47-48
消化性溃疡病 (包括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 ,笔者自 1995年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病 16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我院门诊患者 2 98例 ,具有上腹部疼痛等消化道溃疡典型表现 ,X光钡餐透视及胃镜检查提示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诊断胃溃疡 136例 ,十二指肠溃疡 16 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 16 0例 ,其中胃溃疡 76例 ,十二指肠溃疡 84例 ;男 90例 ,女 70例 ;年龄 2 3~ 5 2岁 ,平均 37.5岁 ;病程 0 .5~ 10a ,平均 2 .5a。按中医常规辨证分为脾胃虚寒型 5 6例 ,脾胃湿热型 4…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1988年6月至1991年12月,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呋喃唑酮治疗辨证属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38例,女性7例,年龄17岁~56岁,全都为体力劳动者。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补体系统差异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84例,中医证型中64例为脾肾阳虚型、52例为气滞湿阻型、68例为肝肾血淤型。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上述对象NK细胞和T细胞亚群含量,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补体B因子、C_3、C_4含量,对检测结果行统计分析。结果:脾肾阳虚、肝脾血淤及气滞湿阻型患者血清NK细胞含量低于对照组,脾肾阳虚型又低于肝脾血淤、气滞湿阻型,脾肾阳虚和肝脾血淤型患者CD4~+、CD3~+、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和气滞湿阻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肝脾血淤及气滞湿阻型患者血清补体B因子、C_3、C_4含量低于对照组,脾肾阳虚及肝脾血淤型患者血清补体B因子、C_3、C_4含量又低于气滞湿阻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其血清内补体与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改变程度不一致,这和患者中医证型有关,这为中医角度分析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受损及免疫状况提供了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分析胃息肉患者中医证型变化特点及其病理类型分布规律的相关性,为胃息肉的微观和宏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胃息肉患者33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胃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及病理类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胃息肉中医证型变化特点和病理类型分布的相关性。结果:脾胃虚寒证153例(45.54%),气滞痰阻证99例(29.46%),痰热郁结证66例(19.64%),血瘀内停证18例(5.36%);胃息肉主要病理类型为胃底腺息肉126例(37.5%),增生性息肉27例(8.04%),炎性息肉180例(53.57%),腺瘤性息肉3例(0.89%);不同病理类型的胃息肉中医证型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胃息肉以老年患者发病率高,单发多见,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不同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胃底腺息肉以痰热郁结证多见,增生性息肉以气滞痰阻证多见,炎性息肉以脾胃虚寒证多见,腺瘤性息肉以血瘀内停证多见。  相似文献   

18.
从肝脾论治胃脘痛10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10 9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其中男性 90例 ,女性 19例 ;年龄最大者 70岁 ,最小者 19岁 ;病程最长者 30年 ,最短者半年 ,平均 6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4 1例 ,十二指肠球炎 2 7例 ,慢性胃炎 2 9例 ,胃下垂 5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 3例 ,十二指肠炎并出血 4例。辨证分型 :肝胃不和型 5 6例 ,脾胃虚寒型 5 3例。2 治疗方法基本方 :柴胡、半夏、佛手各 9g ,黄连、枳壳各 6g,党参、白芍各 12g ,蒲公英、丹参各 15g ,甘草 5g。肝胃不和型用基本方 ;脾胃虚寒型用基本方加黄芪 15g,桂枝 9…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护理策略。方法根据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设计调查表,收集128例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四诊信息,探索总结本病的中医证候特征,调查患者对消化性溃疡的知晓率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结果 128例患者中男性87例,女性41例,男女比例为2.12:1;平均年龄(51.24±16.11)岁;胃溃疡45例,占35.2%;十二指肠溃疡67例,占52.3%;复合溃疡16例,占12.5%。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之比为1:1.49。合并HP感染者67例,占52.34%;有吸烟、饮酒史者为59例(46.09%)和43例(33.59%);饮食异常中以高盐和辛辣饮食为主,分别占25.78%和21.87%;有情绪刺激者占29.69%。中医证候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气滞证、虚寒证、血瘀证、郁热证、阴虚证;患者对本病的知晓率较低而知识需求率较高。结论气滞证、虚寒证在消化性溃疡中占比较高,护理时应着重加强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干预等。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34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7年以来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精神分裂症 34例 ,并设对照组观察 ,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显著优于单用西药组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共 6 2例 ,均为门诊、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4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2 8.5± 8.2 )岁 ;平均病程 (5 .0± 4 .8)年 ;痰火内扰型 11例 ,痰湿内阻型 8例 ,气滞血淤型 6例 ,阴虚火旺型 5例 ,阳虚亏损型 4例。对照组 2 8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2 7.2± 8.1)岁 ;平均病程 (4 .5± 4 .2 )年 ;痰火内扰型 9例 ,痰湿内阻型 7例 ,气滞血淤型 5例 ,阴虚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