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根芩连五炭汤内外合治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探讨葛根芩连五炭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给予葛根芩连五炭汤口服灌肠,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3 g·d-1,分3次服.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更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的水平.结论: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能通过调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细胞因子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4):229-231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五炭汤内外合治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92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分别给予葛根芩连五炭汤内外合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和单纯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主症积分和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肠黏膜病变活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葛根芩连五炭汤内外合治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在改善临床症状、肠黏膜病变以及相关细胞因子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葛根芩连五炭汤口服及灌肠,对照组予以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肠黏膜病变活动指数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为(4.78±2.67)分,与对照组(7.66±2.82)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肠黏膜活动指数积分分别为(6.75±1.23)分、(6.67±1.18)分,治疗后分别为(1.05±0.27)分、(2.78±0.3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2组均治疗30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口服合白头翁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的疗效。方法:9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用奥沙拉嗪和强的松治疗,观察组用葛根芩连汤口服合白头翁汤保留灌肠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肠镜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脓血便评分、腹泻程度评分、腹胀评分、腹痛评分、里急后重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指标IL-8、TNF-α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口服合白头翁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肠炎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味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葛根苓连汤加味治疗,治疗组在口服中药同时配合中药灌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味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口服加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30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6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美沙拉嗪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常规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葛根芩连汤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后复查结肠镜,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6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口服加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腹泻、腹痛等症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五炭汤。对比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Baron内镜评分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on内镜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均低于对照组,且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中医证候疗效,能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肠黏膜溃疡,平衡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合痛泻要方口服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葛根芩连汤合痛泻要方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37例。结果: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5%。结论:清热燥湿,调和肝脾,行气通络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白及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白及与葛根芩连汤煎剂保留灌肠;对照组30例,予以柳氮磺胺吡啶片,共治疗30 d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在症状积分及复发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药葛根芩连汤加白及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肠愈汤口服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1g,1 d 4次;联合三黄汤(黄芩、黄柏、黄连)200 mL 保留灌肠,每晚1次。治疗组给予肠愈汤(黄芪、党参、白术、白及、地榆、槐花、蒲黄炭、红藤、仙鹤草、木香、厚朴、三七粉、黄连、甘草),1 d 1剂,水煎取汁300 mL,早晚分服;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每晚1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2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8.60%;对照组完全缓解10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4.30%。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M、IgG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愈汤口服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白头翁合葛根芩连汤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理,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有效药物。方法:以100例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白头翁合葛根芩连汤口服并结合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口服。两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后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临床疗效及肠镜下黏膜病变表现。结果:观察组的腹痛、肛门灼热、溲赤症状积分较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黏膜病变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7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治疗成本低、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9%和81.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4%。结论:采用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蓄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蓄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各20例。对照1组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对照2组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合葛根芩连汤治疗,3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末及治疗后第8周末IL-6、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第4周末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第8周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合美沙拉嗪能使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蓄证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降低,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葛根芩连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不少医家认为其为太阳阳明两解之方,历版《方剂学》教材也将其归为表里双解剂,但是临床实践表明本方是阳明经脉方。临床上用葛根芩连汤为基础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常获良效。文章对近五年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为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葛根芩连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对照组43例,治疗组44例。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与常规治疗,口服美沙拉嗪,生理盐水稀释配成100 m L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组采用康复新液100 m L保留灌肠,口服葛根芩连颗粒。两组均给药观察治疗6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结肠镜复查,评定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部分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葛根芩连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较好,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魏琳玲  王微  陈红  郁一波 《新中医》2019,51(4):65-68
简版: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直肠炎患者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 (IL-8)的影响。方法:纳入溃疡性直肠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葛根芩连汤基础方灌肠,对照组采用复方黄柏液灌肠。治疗半个月,观察并记录2组用药前后的症状(腹痛、肛门灼热或坠胀、里急后重感等)、体征,用以评价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血清中的CRP、IL-8的水平变化并使用电子结肠镜检测2组治疗前后肠黏膜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葛根芩连汤加味灌肠护理效果。[方法]采用自拟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1,5天为1个疗程,间歇5天后进行下1个疗程,2个疗程为1个治疗周期。[结果]治愈15例,显效14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67%。[结论]溃疡性结肠炎葛根芩连汤加味灌肠应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脾愈疡汤口服联合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孟津县中医院UC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健脾愈疡汤口服联合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43/47)高于对照组74.47%(35/47),复发率4.26%(2/47)低于对照组23.40%(1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健脾愈疡汤口服联合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治疗UC患者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葛根苓连汤联合锡类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以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干预组予以葛根苓连汤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结果:干预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63.9%,干预组优于对照组(Z=-2.124,P=0.0340.05);干预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2.206,P=0.039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00,P=0.0580.05)。结论:葛根苓连汤联合锡类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